1、课后限时集训(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茂名一模)到(汉)武帝,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作者认为这种做法()A违背了历史潮流B确立了思想统一C削弱了中央集权D有利于社会稳定D汉武帝的“推恩令”通过“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这有利于社会稳定,故选D项,排除C项;“至此才算解决”说明作者对推恩令持肯定态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思想方面的内容
2、,排除B项。2汉朝时期逐渐形成宫省制度,中央政府官员分成中朝官(也称宫中官)、省内官(也称禁省官)和外朝官(也称外廷官)三大系统,汉武帝开始,宫中官、禁省官较多参与机要,这一变化()A标志着古代官僚政治走向成熟B强调集体议决以防止大臣专权C揭示出解决君相矛盾的必然走向D有利于中枢权力体系的日趋完备C秦汉时期,丞相权力巨大,中朝官较多地参与机要事务有利于逐步剥夺以丞相为代表的外朝官的决策权,从而加强皇权,故选C项;隋唐三省六部制标志着古代官僚政治走向成熟,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皇帝通过中朝官较多地参与机要事务、逐步剥夺外朝官决策权的方式加强皇权,B、D两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3黄留珠秦汉仕进制
3、度中载: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举,不是举孝与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国各举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据此可知()A汉代的选官制度逐渐完备B孝、廉是不同的选官依据C儒学独尊局面的完全形成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材料“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说明孝、廉是选官时两个不同的依据标准,故选B项;“初行孝廉之举”说明选官制度仍在探索之中,还未形成成熟的选官体制,排除A项;“完全形成”说法欠妥,排除C项;秦朝完成了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排除D项。4武则天在位期间创立殿试,使得“恩归有司”变为“恩由主上”,使贡举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宋朝的新及第举人不再向宰相、知贡举官谢恩,而是向皇帝谢恩,称作“朝谢
4、”。这一变化反映了()A皇帝非常喜欢当主考官B宋代比唐代君主更开放C君主意欲亲自选拔人才D君主专制集权得到加强D及第举人由向主考官谢恩到向皇帝谢恩,避免了士人结为朋党,有利于皇帝亲掌取士大权,强化君主专制,故选D项;皇帝让及第举人向自己谢恩的目的在于强化君主专制,并非热衷于当主考官,排除A项;宋代及第举人向皇帝朝谢并不代表宋代君主较前代更开放,排除B项;C项反映的是表象,而非材料背后的实质所在,排除。5唐初凡“食实封”的贵族由国家按照实封户数把客户拨给封主,租调由封主自行征收。但开元年间规定,封主应得的租调由政府统一收齐后送往京师,封主再行到京领取,不准自己到封地催征,凡子孙承袭者,封户递减十
5、分之二。这种变化表明()A均田制已经无法维持B打击了地方贵族的势力C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剧D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B由材料可知,封主征收租调由“自行征收”发展为“到京领取”,并且“凡子孙承袭者,封户递减十分之二”,这表明征封主税自主权和世袭权益在降低,地方贵族势力受到打击,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现象,与均田制是否可以维持没有关系,排除A项;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势力为各大一统王朝常用举措,并非因为出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才有所行动,排除C项;材料中调整的是封主收税方式而非收税比例的改变,对农民来说租税负担并无变化,排除D项。6唐朝初年,以三省长官分掌相权,六部尚书负责具体执行,唐玄宗后,以同中书门
6、下平章事为专职宰相,在其下设立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完全听命于宰相。这一变革的目的是()A制衡日益膨胀的藩镇势力B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C削弱门阀贵族的政治影响力D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D专职宰相和秘书机构都确保了宰相权力更为集中,可以提高行政效率,D项正确;宰相权力的变动是中央政府内部的权力关系,与地方藩镇无关,排除A项;中书门下设置类似六部的秘书机构,与效率相关,与减少决策失误无关,排除B项;宰相权力的变化与宰相的出身无关,排除C项。7读下面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小姓,是非士族的地主;寒族,是一般的平民;制举,是皇帝临时举行并亲自参与的科举考试)类别士族小姓寒族人数
7、总计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进士 589 71.0 109 13.1 132 15.9 830 明经 81 63.3 18 14.0 29 22.7 128 制举 88 65.7 10 7.4 36 26.9 134 据此可推知,唐代()A士族阶层拥有科举特权B官吏人才来源基础扩大C家族地位决定着中举率D国家选才侧重政治素养B从表中可知,士族出身的官员相对数量较多,但是也有了小姓和寒门子弟,说明在唐朝时期,由于科举制的实行,官员的来源广泛,改变了魏晋时期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做官的局面,故选B项;从表中体现不出贵族在科举考试中拥有特权,排除A项;科举考试以考察人的才学为标准,排除C项;表格数据
8、体现不出科举考试所侧重的内容,排除D项。8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马端临在论述三省制度形成时,认为“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究其原因:“汉之典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这说明()A内朝制逐步孕育出三省制度B三省制是削弱宰相权力的具体举措C三省的建立打破了旧有体制D三省制是加强皇帝权力的必然结果A由材料可知,汉朝时期设立了由皇帝左右的亲信构成的内朝,逐步孕育出了后来的三省制度,故选A项;材料探究的是三省制度形成的原因,并未体现其削弱宰相权力、加强皇权和打破旧体制的内容,排除B、C、D三项。9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记载了进士中榜的情况。其中601名进士
9、中,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官僚家庭出身的只有184人。这反映了当时()A门第观念的淡化B社会控制程度有所松弛C社会阶层的流动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C材料反映出宋代平民出身的进士比例较高,占到绝对多数,说明下层平民逐渐获得了大量的升迁机会,社会阶层的流动增强,故C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官僚家庭出身的只有184人”可知,门第观念仍然具有影响,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宋朝是封建社会,不可能实现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排除D项。10下表与元朝的行政制度有关,与空格处对应的是()中央机构 主要职能 主管行政枢密院 主管监察 A.中书省、主管民族事务、监御史B行中书省、主管民族事务、监御史C
10、宣政院、主管军事、御史台D中书省、主管军事、御史台D由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枢密院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元朝御史台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为最高监察机构,故选D项。11(2020乌鲁木齐一模)土司制度是元朝时期开始在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地方管理制度。其长官土司既是由中央政府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又拥有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土司制度的实施()A吸引了周边国家归顺元朝B是对行省制度的灵活运用C必然会威胁中央集权制度D促进了各民族的和谐共生C材料“又拥有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反映出土司权力太
11、大,必然会威胁中央集权制度,故选C项;土司制度的实施,针对的是周边的少数民族,排除A项;长官土司有世袭统治权,行省官员不世袭,两者有本质区别,排除B项;土司制度的实施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不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排除D项。12元(朝) 二品以上官员“选自特旨”,即由皇帝亲自选任;正三品至正七品则由中书省“自除”。这反映出元代()A宰相权力的削弱B行省的实际权力受到限制C科举制度被废止D排斥前代汉族政权的制度B二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亲自选任”,“正三品至正七品则由中书省自除”,由此可知行省没有人事权,只能按照朝廷的号令办事,实际权力受到限制,故B项正确;元朝宰相权力是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大趋势下的一
12、次重要反弹,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元朝政治制度而非科举制,故C项错误;中书省始设于汉朝,元朝的中书省就是在前代汉族政权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宋廷对于在任
13、官员的课绩,以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为主要内容。“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对于才能的核验,宋廷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在宋代,课绩与监察各为独立系统,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关系密切。宋廷对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样:有课绩定等、有廉访会问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1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对官吏的课绩和考察分别有何侧重点。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
14、据材料一“以德取人”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等信息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宋廷对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样:有课绩定等、有廉访会问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等信息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人才选拔、制度建设等角度回答。 答案(1)原因:汉武帝的推行;儒生参政重视品德。新发展:注重培养官员的实际能力;增加了考试的环节。 (2)侧重点:课绩侧重实绩;考察力求准确。价值:注重选贤任能;追求公平公正;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
15、料姜义华文明的自信一文中说,“第一,中国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性,这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我们没有固定的身份地位,人是有差异的,但这个差异都可以经过人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每个人、家庭、地区,人民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而且有制度性保证。这个变动是可控的,当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这非常重要。第二,是财富的流动性。商鞅变法后,土地可以买卖,土地一直在流动中,有制度性保证,包括民间习惯。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第三就是资本的流动还有权力的流动,权力是否真正向所有人开放,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公权力。”究其古今中外历史,以上观点应该同样适应其他文明。
16、分析材料,以“文明发展的动力”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外历史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充分) (12分)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性,这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得出主题一: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根据材料“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得出主题二:财富的流动也是文明发展的动力。主题一的论述可以从秦朝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隋唐时期废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入手,最后进行综述: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成为文明发展的动力。答案示例:观点: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论述:秦朝时期,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世卿世禄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实现了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官僚政治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秦汉的统一,为中国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选官的依据不再是出身和门第,而是科举考试结果,更加公平公正,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科举制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之,人的身份地位的流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成为文明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