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南京二模)1919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讲道:“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这一认识()A适应了当时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B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C直接导致苏俄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D为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依据解析:选A。由材料中时间“1919年”可知当于苏俄处于三年内战时期,根据材料中内容“准备消灭货币”“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可知,此政策为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此政策是为了适应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故选A项。2苏俄从
2、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定量分配粮食,6月,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有些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去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背口袋”活动盛行从根本上反映了()A取消自由贸易的政策不得人心B农民未认真遵守余粮收集制C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解析:选D。由材料“191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苏俄采取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因此俄国兴起了“背口袋”活动。人们背着口袋往城市运粮,莫斯科居民所需粮食的2/3是这些人解决的,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故选D项。3(2020徐州抽测)列
3、宁在回忆录中说:“当我们渡过了,而且是胜利地渡过了国内战争的最重要的阶段后,我们就遇到了苏维埃俄国内部最大的危机。这个危机不仅暴露了相当一大部分农民的不满,而且也暴露了工人的不满。”为解决农民不满,布尔什维克()A推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固定粮食税C实行农业集体化 D提高农产品价格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新经济政策。根据“渡过了国内战争的最重要的阶段后,我们就遇到了苏维埃俄国内部最大的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苏俄国内危机的原因是战后继续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A项;实行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排除C项。列宁解决危机的措
4、施是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固定的粮食税,而不是提高农产品价格,排除D项。故选B项。4(2020常州一诊)列宁曾说:“我们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界上,我们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B通过指令计划管理经济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D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解析:选A。据材料“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可知,列宁承认市场的作用,主张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体现了列宁的这一思想,故选A项。5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列宁提出:“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
5、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列宁的用意是()A欲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论述西方生产方式值得借鉴C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端D应充分肯定市场经济解析:选B。材料“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反映的是列宁赞成“资本主义”中的积极成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采用了资本主义中的积极因素,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借鉴,故选B项。6(2020泰州联考)瞿秋白(18991935)在赤都心史中写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现在丰富多了,可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业之故很不稳。然而大概而论,大多数劳动人民
6、也受许多方便利益工厂工资大增,废劳动券而令得购买于市场的可能。”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C赫鲁晓夫的改革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解析:选B。根据材料“劳动券而令得购买于市场的可能”可知,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故选B项。7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年,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这表明苏俄(联)()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B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C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D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解析:选C。题干反映苏俄(联)政府从余粮收
7、集制到粮食税再到集体农庄,农业政策在近十年做了三次调整以适应形势需要,故选C项。8下表是19301932年乌克兰地区粮食产量和征粮量(乌克兰每年向苏联中央政府上交的粮食量)统计表。时间粮食产量(单位:万吨)征粮量(单位:万吨)1930年2 2907801931年1 7607001932年1 280770这表明当时苏联()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存在重大失误B农村经济建设深受西方经济危机影响C农民为国家经济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难以恢复国民经济解析:选C。据表格可知,19301932年,乌克兰地区在粮食产量下降的情况下,征粮量无明显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正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8、,这说明农民为国家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故选C项。9下图反映了19281932年间苏联国民经济主要部门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情况。据此可知,此时期()A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B把工业作为建设的重点C农业生产规模大幅缩小D民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解析:选B。19281932年苏联尚未实现工业化,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19281932年间工业在苏联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的比重远远超出农业,这说明国家优先发展工业,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工业的发展,而非农业生产规模,故C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得人们生活水平长期没有明显改善,故D项错误。10第聂伯河水电站于1939年建成,该水电站由苏联和美国技术专家设计
9、,美国通用公司承揽,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与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修建说明()A“斯大林模式”蕴含新经济政策因素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C美、苏合作共同抵御经济大危机D苏联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解析:选A。材料中第聂伯河水电站“由苏联和美国技术专家设计,美国通用公司承揽”并且借鉴了加拿大的经验,说明这一时期,苏联充分利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源,吸收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故选A项。11(2020淮南二模)苏联时期有这样一则笑话说,斯大林在办公室发现了老鼠,他跟加里宁省主席抱怨这件事,后者想了一会说:“你干嘛不立个牌子上面写着:集体农庄?这样一半老鼠会饿死,另一
10、半则会跑掉。”这则笑话体现了()A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B帝国主义对苏联经济的封锁C苏联经济体制弊端凸显D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巨大成功解析:选C。由材料中笑话内容可知“集体农庄”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的消极影响,体现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选C项;材料中笑话是斯大林与加里宁省主席之间的对话,反映了苏联“斯大林模式”下集体农庄的弊端,与外部西方国家对苏联实施的和平演变、外部帝国主义对苏联经济的封锁均无关,排除A、B两项;由材料中笑话可知,苏联农业集体化造成农业发展缓慢,粮食减产,D项既不符合材料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2(2020无锡期中)“在经济上,赫鲁晓夫建立了地区经济委员会,给
11、工厂管理者赋予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并激励他们提高效率和利润,以求放松集中化的经济管制。”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A系统纠正了斯大林体制弊端B深刻改变了经济体系的缺陷C根本上突破了原有经济体制D一定程度上运用了经济手段解析:选D。D项与“赋予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并激励他们提高效率和利润,以求放松集中化的经济管制”相符,故选D项;赫鲁晓夫改革未能突破斯大林体制,排除A、B、C三项。13(2020如皋调研)1955年至1960年,苏联不断扩大地方领导人、企业经理、厂长的权力;还批准各加盟共和国拥有对本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基本建设、财政资金、工农业产品价格等方面的决策权。上述措施旨在()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
12、模式B解除大部分小企业的国有化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以及“苏联不断扩大地方领导人、企业经理、厂长的权力”可知,这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改革内容,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经济的自主权,故C项正确。14(2020中原名校质检)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俄罗斯有人认为“勃列日涅夫时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停滞时期”,有人认为是“黄金时代”,有人认为是“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时代”,有人认为是“隐含新危机的时代”。由此可见,关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认识()A代表了俄罗斯社会共同的认知B随着认识角度的拓展日趋全面C有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倾向D缺少对俄罗斯历史
13、的整体认识解析:选B。据材料“苏联历史上的停滞时期有人认为是隐含新危机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经济滑坡,因此是“经济停滞”时期,但在与美国争霸中处于攻势地位,因此为“黄金时代”,由此可见,对于勃列日涅夫改革认识更加全面,故选B项。15.对右图漫画中的改革,解读正确的是()A缓解了政治经济危机B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C确立了世界军事霸权D导致了联盟全面解体解析:选D。由漫画中“改革”“多党制、私有化”等内容并结合史实判断可知,漫画反映了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一改革导致苏联全面解体,故选D项;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没有缓解苏联的政治经济危机,导致苏联解体,排除A项;苏联斯大林时期形
14、成了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项;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确立了世界军事霸权,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6(2020镇江模拟)抚今思昔,研究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列宁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列宁文稿材料二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必须发展各类工业”,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
15、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材料三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深刻的,绝不能像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那样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也不能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左右摇摆、朝三暮四。改革要有目标、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整编自苏联兴亡史论(1)材料一中的公式蕴含什么深意?该深意在经济领域付诸实践的表现是什么?(2)材料二中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有什么不同主张?(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解析:
16、(1)第一小问深意,据材料一“普鲁士的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社会主义”得出;第二小问实践,据材料一“列宁曾提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答案。(2)据材料二“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他主张本国节约”“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等信息结合所学归纳。(3)据材料三中“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左右摇摆、朝三暮四”“改革要有目标、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答案。答案:(1)建设社会主义,应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2)布哈林主张先轻后重;斯大林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布哈林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主张农业服务于工业。(3)原因:改革不彻底;没有明确目标;放弃党的领导;背离社会主义方向;严重的国内民族矛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