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一)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36486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一)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一)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一)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一)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一)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一)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一)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惠州一模)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A宗法分封制形成中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 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解析:选B材料中涉及的“子”“公”“伯”“侯”“男”等都是后来的贵族爵位等级名称,所以材料说明在商代出现贵族爵位等级萌芽,故B项正确。2(2017山西名校高三联考)商汤以夏桀“弃捐在帝之恩刑

2、,推蹶它王之法籍”,方以“有夏多罪,天命殛(杀死)之”为词进行征伐;周武王伐纣也以纣“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作为兴兵的理由之一。这些做法反映了当时( )A以不行宗法作为开战说辞B王朝更替须得到先祖支持C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形成D统治者利用尊祖崇礼观念解析:选D“弃捐在帝之恩刑,推蹶它王之法籍”意思是说,抛弃了五帝恩威并用的施政措施,又推翻了三王治政的正确法规;“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意思是说,自弃其先祖的祭祀不予回报,这两句都与尊祖崇礼有关,故D项正确。3下面两幅图主要反映了()A宗法制度遭到了很大破坏B由分裂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分封制度产生了双重影响D分封制的崩溃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解析:

3、选C西周分封制设置的目的是达到拱卫王室,以藩屏周的作用,但是后期反而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尾大不掉,割据一方,故C项正确。4(2017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D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解析:选D材料中“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说明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地缘政治,这就为以后的地缘政治出现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5(2016淄博模拟)“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

4、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A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 B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C丰富和发展了分封制 D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解析:选B周的宗盟是周天子与诸侯的盟会,与会者有同姓与异姓,这扩大了统治者的力量以维护统治,故B项正确。6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卿)国(诸侯)天下的政治体系。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解析:选D分封制下地方通过血缘组织管理,郡县制下地方通过官僚管理,中央

5、集权加强,向领土国家转变,故D项正确。7(2016黄冈模拟)史记载,秦始皇每天“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而清雍正帝也曾说:“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对这种状况的描述比较准确的是()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B古代帝王“以文书御天下”C“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解析:选C材料表面反映古代帝王繁重的批阅奏章的工作,实际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皇帝集权于一身,“皇帝之功,勤劳本事”意为皇帝功劳在于本分做事,故A项错误;“以文书御天下”反映皇帝治国的一种形式

6、,故B项错误;“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强调四海之内都受到中央和皇帝的节制,故C项正确;“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意为太子僚属与官署官员要一视同仁,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8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A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B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C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D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解析:选A材料中“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反映的是分封制走向瓦解,材料中“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说明确立了君主专制体制,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分封制走向衰落,但是并未消亡,后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故B

7、项错误;材料仅仅叙述了君主专制制度,并未指出中央集权制诞生的必然性,故C项错误;“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反映的是秦朝皇权至高无上的特权,并非战国时期政治的变化,故D项错误。9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B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C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 D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解析:选B根据“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郡县政府成

8、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郡县制下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在郡县制下可以有效地治理国家,故B项正确。10“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解析:选B由材料“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秦朝地方郡守、郡尉、郡监御史隶属于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从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

9、B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标志是郡县制的建立,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材料不能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只是秦朝中央三公和地方郡守、郡尉、郡监等机构官员,不能体现机构臃肿,故D项错误。11(2017郴州质检)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秦朝统一了文字ABC D解析:选A皇帝信玺可印证秦朝创立皇帝制度,故正确;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可印证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故正确;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故错误;印玺都是用小篆刻成的,说明秦朝统一了文字,故正确。A项符合题意。12

10、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解析:选D材料大致意思是:西周分封制下,官员是世袭的,这种局面从秦统一六国以后改变,先从平民起,开布衣将相之例,而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材料强调秦始皇废分封制,下层官员不靠世袭,均由皇帝直接任免,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6江南十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宗法制在周代完备而严格,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

11、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拥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材料二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1905年,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周代

12、宗法制的特点,并分析该制度的影响。(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10分)(3)我们应如何认识宗法制的这种演变?(3分)解析:第(1)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它与分封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西周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管理体系。抓住“家国一体”的政治特点分析宗法制的特点,从维护政权的稳定性、维系家庭团结等有利方面和重视人情关系、裙带关系等消极方面分析其影响。第(2)问,设问强调的是宗法制在清末民初的变化,重在“变化”的分析上。抓住“近代化”并结合材料分析其不同,从时代背景上分析其产生的背景。第(3)问,从文明史观

13、的角度和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这种演变。答案:(1)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与政治关系密切(家国一体)。影响:积极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消极方面: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约束,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观念相违背。(2)不同:宗族管理具有民主性、规范化和分权色彩,与政治关系分离。背景:政治近代化的推动(维新运动、清末立宪运动、辛亥革命或中华民国的成立);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思想的解放、现代媒体的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

14、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等。(3)认识:由等级森严发展到具有民主色彩,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言之成理即可)。14(2017山西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是行了大公,“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伴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

15、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首先亮出论题,然后进行阐述。可以从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或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角度来分析。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从郡县长官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回答;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从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比较获得认识。答案:(示例一)论题: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阐述: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裂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示例二)论题:人才选拔有利于社会的平稳运行。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门第之风盛行,豪强左右政局的现象屡见不鲜,有才能的下层平民得不到重用,社会平等性没有体现,政权持续的腐败。唐朝开始全面推行科举取士,通过考试和才能来选拔人才,一定程度满足了下层民众的政治需求,推动了唐初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