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3课时梯形的面积教学内容:教材P9596例3及练习二十一第2、3、4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学迁移、转化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梯形的面积。难点:
2、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师:多媒体、完全一样的梯形若干个。生:剪刀、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片(如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导入: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谁来说一说它们的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是S=ah;三角形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是Sah2。)让学生回忆它们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研究面积。)2揭题:生活中的图形除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外,还有梯形,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二、互动新授
3、1.出示教材第95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车窗玻璃是什么形状的?(梯形)思考:怎样求出它的面积呢?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小组讨论,学生可能会猜测到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来推导它的面积计算公式。2让学生利用梯形学具验证自己的猜测。小组活动,教师深入各小组进行指导。可提醒学生用剪刀剪一剪,再拼一拼。3交流汇报自己的推导过程,指学生到黑板边演示边讲解。学生以梯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推导有多种方法,可能会这样做:(1)用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4、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出示推导过程:(2)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梯形的面积三角形1的面积+三角形2的面积梯形上底高2+梯形下底高2(梯形上底+梯形下底)高2出示推导过程:(3)把一个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三角形的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2)高=(平行四边形的底2+三角形的底22)高2=(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高2因为梯形的上底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下底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4小结:大家都是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它的面
5、积计算方法,无论哪种方法我们都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5教学教材第96页例3。出示教材第96页例3情境图和横截面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思考:横截面是一个什么形状?(这是一个梯形;而且有两个角是直角,是一个直角梯形。)让学生找一找,直角梯形的高在哪里?你能理解这个横截面的含义吗?通过交流,学生能明白:直角梯形的高也是它的一个腰长。这个梯形的上底是36米,下底是120米,高是135米。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计算一下这个直角梯形的面积吗?让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计算过程:(见板书设计)三、巩固拓展1.
6、完成教材第96页“做一做”。先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并对该图进行分析。学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大梯形,梯形的上底是(40+45) cm,下底是(71+65) cm,高是40cm,也可以看成两个直角梯形,其中一个梯形的上底是40cm,下底是7lcm,另一个梯形的上底是45cm,下底是65cm,高都是40cm,算出两个梯形的面积再加起来。2完成教材第97页“练习二十一”第3题。本题需要先测量计算所需条件的长度,再利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求面积。3完成教材第97页“练习二十一”第4题。先让学生观察飞机模型的机翼是什么形状,(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机翼的面积。求机翼的面积,可以先求出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2;也可以根据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经验,设想把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底长lOOmm+48mm,高250mm的平行四边形,求出它的面积。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1在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推导。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3用字母表示:S=(a+b)h2。五、课后作业作业:教材第97页练习二十一第2题。板书设计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b)h2例3:S=(a+b)h2=(36+120)1352=1561352=10530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