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二板块 综合检测高考练——“中国近现代史”仿真检测(B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2702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二板块 综合检测高考练——“中国近现代史”仿真检测(B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二板块 综合检测高考练——“中国近现代史”仿真检测(B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二板块 综合检测高考练——“中国近现代史”仿真检测(B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二板块 综合检测高考练——“中国近现代史”仿真检测(B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二板块 综合检测高考练——“中国近现代史”仿真检测(B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第二板块 综合检测高考练——“中国近现代史”仿真检测(B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综合检测高考练“中国近现代史”仿真检测(B卷)(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届高三江西重点中学联考)1843年11月27日,英国驻广州领事要求租用广州石围塘围地,该块地皮本是中国商人潘绍光的物业。潘绍光同意出租,但要求英方必须补偿佃户搬迁损失二万两,否则不能强拆。由此可见广州租界()A侵犯了清朝司法主权和农民利益B是中方受制于英国而被迫划割C遭到当时国人痛恨并且强制收费D由清人拥有所有权并收取租金解析:选D材料意思是地主潘绍光向英国出租土地时要求英国支付搬迁补偿费和租金,说明其拥有所有权,故D项正确。2(2017汕头模拟)1913年2月13日,某

2、县议会议长在私人日记中写道:“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八日:阖邑之人仍推予充本县议会之议长若峻辞不往,势必失邑人之望,一应其请,久必招众之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共和体制逐步被民众所认同B基层政权组织思想成分复杂C清朝帝王年号仍被允许使用D底层民众不满民主共和体制解析:选B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2月12日,清帝退位。材料中县议会议长日记仍采用清朝皇帝纪年法,说明民主共和政体并没有被民众认同;该议长在任职其官位上进退两难,反映了民众对政体的不同认识,故B项正确。3. (2017洛阳统考)在抗战时期,除了抗日正规军、民兵、抗日自卫队之外,各根据地还组织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等各种团体

3、,形成了广泛、全面和便捷的敌情情报网,因而“关于敌情的消息,往往在敌人动身之前,就从厨子、担水的,还有在据点内的地下工作者那里得到了”。这表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巩固B中共推行全面的抗战路线C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中流砥柱D抗日民主力量已空前壮大解析:选B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推行全面的抗战路线,所以使其在抗战中往往能提前获得情报,故选B。4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颁布了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我国()A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B法律法规制定的越来越多C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D人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解析:选C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法律法规制定的越来越多

4、都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实质,故A、B两项错误;通过宪法并且相继颁布刑法民法和经济法等表明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人民的法律意识,故D项错误。5下表为19681971年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提案的表决情况。1971年第26届联大上票数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会议时间大会通过反对弃权1968年第23届4458231969年第24届4856211970年第25届5149251971年第26届763517A.不结盟运动的发展B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C中美关系趋向和解D美欧日三足鼎立形成解析:选C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与第26届联大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材料表格并

5、不能体现出有关中国综合国力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基辛格访华是发生在1971年7月的史实,它昭示着中美关系由敌视对峙走向和解,故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欧、美、日三足鼎立与题干信息不吻合,故D项错误。61864年,清政府某官员上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以海船为业者,往北置货,价本愈增。比及回南,费重行迟,不能减价以敌洋商。日久消耗愈甚,不惟亏折资本,浸至歇其旧业。”据此判断()A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衰落B中国航运业完全为洋商垄断C洋务企业难以同外国企业竞争D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解析:选D由题干信息可知,1864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轮船公

6、司参与竞争,导致中国江浙一带从事贩运贸易的传统航运业亏本乃至破产,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7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发行的股票凭证。该股票凭证的历史价值在于()A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恢复B反映新中国改造民族资本的创举C导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利用市场发展经济解析:选B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期是19491952年,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1956年”“公私合营”等信息可知,对民族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进行改造,是新中国改造民族资本的一种创举,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三大改造时期对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国民经济比例无关,故C项错

7、误;三大改造时期对民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基础,是一种依靠国家计划指令性政策发展经济的方式,而不是市场,故D项错误。820世纪70年代中美外交主要涉及政治领域,但进入80年代,双方签订经贸协定,互办贸易展览会,经贸关系日益密切。 这主要取决于我国()A工作重心的转移B外交政策的调整C全面进行拨乱反正D经济体制的改革解析:选A材料中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由政治向经济方面转移,这反映的是中国工作重心的转移,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故A项正确;中国外交政策在80年代并没有大动作调整,故B项错误;中国全面拨乱反正是对旧有“左”倾错误的纠正,与材料关系不大,故C项

8、错误;材料中强调的相互贸易是对外开放的体现,故D项错误。9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了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改革开放后,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渐普及。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读是()A我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B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D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困难,所以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国家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所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故B项正确。10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

9、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法之道。康有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在幕后积极操作君主立宪制B借助历史传统宣传维新主张C顺应革命潮流推进社会的变革D从西方文化中寻找变法依据解析:选B据材料可得康有为为了减轻变法的阻力,“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借助“传统象征系统”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故B项正确。11在文学革命之后的最初几年里,文学市场上充满了日记、书信和主要是自传体的作品全都是满纸的顾影自怜和自我陶醉,而且激荡着青春的放纵。这表明了当时()A文学的发展B礼教的荡涤C个性的发现D国民普遍觉醒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全都是满纸的顾影自怜和自我陶醉,而且激荡着青春的放

10、纵”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于人们的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使他们更加注重个性,故C项正确。12毛泽东在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演讲中,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鼓吹的“一次革命论”。并指出:“依现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走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老路,是行不通的。一次革命论者,不要革命论也,这就是问题的本质。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制度。”以上主张体现在下列哪一著作中()A论持久战B新民主主义论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解析:选B根据材料该著作“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鼓吹的一次革命论”,“依现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一次革命论者,不要革命论也”,可以判断该著作是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发表的

11、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根据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国民”一词,古已有之。左传“先神命之,国民信之”中的“国民”强调地域概念,指本国人。封建时代,“国民”一词很少被使用,“中国人不知有国民也,数千年来通行之语,只有以国家二字并称者,未闻有以国民二字并称者”,那时更多使用的是“臣民”“庶民”等反映上下等级的字眼。摘编自廖大伟国民意识与清末革命进程材料二国民者,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

12、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国不可得而亡,是之谓国民。摘编自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材料三1949195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方面新中国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步入国际社会,加入东西方“冷战”之中,不但参与了朝鲜战争,还经受了两次“台海危机”,可谓轰轰烈烈;另一方面,国内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统一了国民政府所不曾实际控制的广袤领土,加强了四亿至六亿多人的国民意识,巩固了政权,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建构。在此过程中,中央政府借助国际法的主权概念,利用民众长期饱受外国侵略掠夺之苦的心理和日益升温的国际“冷战”形势,塑造了美英(尤其是美国)帝国主义

13、外部敌人,从而重塑了国家认同和社会结构,使得一个个“中国人”从此站了起来。摘编自吕迅国民与国家:新中国主权确立的社会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国民概念的特点及其成因。(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国民概念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增强民众国民意识的主要方式并分析其意义。(8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的两句话中概括中国古代国民概念的特点;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信息分析其原因。第(2)问,结合材料二中的三句话概括新国民的特点,对比材料一分析其变化;结合鸦片战争后的国内局势及发展分析原因。第

14、(3)问,依据材料“中央政府借助国际法的主权概念”“塑造了美英(尤其是美国)帝国主义外部敌人”等信息归纳“方式”;“意义”根据材料“加强了四亿至六亿多人的国民意识,巩固了政权,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建构”“重塑了国家认同和社会结构,使得一个个中国人从此站了起来”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答案:(1)特点:强调地域;使用极少。(4分)成因:君主专制制度强调社会等级。(3分)(2)新变化:国民是国家的真正拥有者;国民对国家应尽其责任及义务。(4分)原因:民族危机加重;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开展;西方人民主权观念传入;近代教育事业发展。(6分,任答三点即可)(3)方式:利用国际法中的主权概念,塑造外部敌人。(2

15、分)意义:提高了民众的国民意识;巩固了新生政权;促进了新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6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古”,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摘编自汤一介儒学的现代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族危机与文化自觉”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12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

16、题。首先,根据设问要求拟定一个论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论题进行说明。注意答题要求,论题明确及答题范围“中国近代史”。答案:示例一论题:鸦片战争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文化自觉。(3分)论证: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失败告终,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探讨强国之道;(3分)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用西方的科技来改造中国传统军事技术;(3分)洋务派更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大规模引进西方科技,体现了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3分)示例二论题:甲午中日战争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文化自觉。(3分)论证: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以小国和西方文明战胜了中国的传统文明,进一步暴露了中国文化的严重缺陷;(3分)在空前的民族危机推动下,康有为等维新派主动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并将传统儒学与西方文明结合起来,进一步实现对中国文化的改造;(3分)清末新政以西方文化来改造中国文化,加速了中国文化的转型和发展。(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