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5分2050分)下图为我国19902007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A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C政府机关用地 D居住用地2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B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CK滨河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区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地位于河流的下游和环城公路附近,且人口密度呈增长状态,综合判断该区为工业区,所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工业用地。第2题,读图可知,该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在变化,但总体来说,城市人口总数在不断增长;图中商业区不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以它的商
2、业服务等级不是最高的,服务种类也不是最多的;位于中心商务区,人口密集,不适宜建高新技术产业区;K滨河带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可以修建开放式公园。答案:1.B2.C读欧洲西部某沿海城镇功能分区图,图中的虚线为等高线(单位:米),防海堤是为应对海平面上升1米而设计的。据此回答34题。3从服务功能、环境保护等角度考虑,图中功能分区最合理的是()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4图中()A区的东西宽度最大为2千米B区与区的最小高差约为2米C城市地势北高南低D防海堤的主要作用是抵御台风袭击解析:第3题,位于城市内部,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因此为商业区;占地面积较大
3、,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即住宅区;位于城市外缘,地势较低,欧洲西部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避免对城区污染,因此为工业区。第4题,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可推测与区的高差范围应大于等于2米,小于6米。答案:3.C4.B5导致住宅区分化为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主要因素是()A收入高低 B种族、宗教C交通通达度 D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解析:选A。住宅区的分化表现为居民对居住环境与质量的不同要求,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下图为印度半岛某城市示意图。据此回答68题。6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A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D高级住
4、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7丙、丁两地相比,丙地地租较高,原因是()A环境优美 B地势平坦C交通便利 D建筑质量好8图中戊地拟建大型疗养中心,其不利的条件是()A远离居民区 B人口稀疏C近湖泊,湿度大 D交通不便解析:第6题,图中乙地距市中心最近,交通通达度最高,宜布局以零售业为主的商业区;甲地位于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且靠近湖泊,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宜布局高级住宅区;丙地位于环线与放射线的相交处,交通便利,宜布局仓储批发区。第7题,丙地因交通条件较好,地租较高。第8题,戊地建设大型疗养中心的最大缺点是距城区远、交通不便。答案:6.D7.C8.D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回答910题。9图
5、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a曲线 Bb曲线Cc曲线 Dd曲线10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A住宅区 B工业区C商业区 D文化区解析:影响城市地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距市中心远近,越近地租越高;另一个是交通便捷程度,交通越方便,地租越高。由于该城市有环形放射状道路,所以会出现市中心地租最高,环形道路和放射形道路交会处地租也比较高的现象,这些区域被付租能力较强的商业活动所占据。答案:9.C10.C11如果a、b、c为不同等级的城市,下列哪幅图能正确反映出城市的等级体系()解析:选D。城市等级越高,城市的服务范围越大,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相
6、互嵌套的,而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低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下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均为逢一,其余类推)。据此回答1213题。12该地区()A集镇等级分为两级B集市的周期为3天C地的服务范围比地小D地的服务功能比地齐全13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城市职能与服务范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图和题干可获取的信息有:(1)图示区域为我
7、国西部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内部特征相对均一,是应用中心地理论的理想地区。(2)图中地每10天中有3天(逢一、四、七)为集市,而其他六个地区只有1天为集市,且地位于区域中心,说明地为本区域的中心地,规模大、等级高,而其他各地规模小、等级低。(3)图示区域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小,当地居民购买力相对不足。答案:12.A13.D读材料,回答1415题。材料1: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桥头堡”,合理发展城市非常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私人汽车正逐渐增多,北京等一些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非常严重。材料2: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的过程。14引发图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
8、B环境因素C政治因素 D文化因素15下列关于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过程使城乡间的差距变大B城市化过程促使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广泛渗透C城市化过程使某一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步向人工生态系统转变D城市化过程使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解析:由图可知,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由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流动,原因在于谋求更多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城市化的发展会缩小城乡差距,扩大现代文明的影响,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答案:14.A15.C下图中箭头分别表示资金、技术、工业、人口流动方向。据此回答1617题。16该图所示的含义是()A大城市小型化 B郊区城市
9、化C集中城市职能 D城市乡镇化17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C郊区比市中心经济更发达D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工具的出现解析:图中显示资金、技术、工业、人口由城区向外围迁移,所以可能是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的成因是因城市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迫使部分人口及工业等向城外迁移。答案:16.B17.A读某城市发展阶段图,回答1819题。18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阶段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的是()19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B城市化水平提高了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解析:第18题,在阶段,城市中心
10、趋于衰落,人口外迁,人口密度减小,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则形成一个人口密集区。第19题,阶段工业布局分散,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答案:18.A19.C20目前,在西方国家的大城市里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大城市环境不断恶化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市区失业人口增多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低A BC D解析:选A。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是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等原因产生的。二、综合题(共50分)21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城乡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甲功能区是_;乙功能区是_。(2)批发市场区位
11、选择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_。(3)在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填写字母)。解析:第(1)题,甲功能区位于商业区外围,应为住宅区,乙功能区沿高速公路布局,位于城区外围且与城区间有绿化带隔离,应为工业区。第(2)题,批发市场位于城区外部、高速公路边上,交通便利且地价较低。第(3)题,d处位于河流上游风景区,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答案:(1)住宅区工业区(2)交通便利地价较低(3)d22下面是某欧洲国家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该地最初是沿河设城,在第阶段开始出现了功能分区,在第阶段,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均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在城市形成阶段(第
12、阶段),城市选址在河流弯曲度较大处的原因是_。(2)第阶段城市开始出现功能分区的原因有哪些?(3)第阶段商业用地分布特点是_。第阶段商业用地出现了新的变化,表现为_。该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老城区、工业区在城市区位中的变化总体上表现为_,这种变化主要是为了_和_。(4)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场所,它是城市中_的土地利用方式。第阶段住宅区出现了分化。从建筑质量上来说,图中甲、乙两个住宅区,甲为_,乙为_,从位置来说,甲、乙两个住宅区出现了_状况。解析: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城市的地域结构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该城是因河而起源的,在当时,河流
13、起着军事防卫的功能。进入工业社会后,城市的地域结构主要由资本和市场来决定,城市的经济活动导致了城市地域结构产生分异,形成各种功能分区。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城市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的功能分区也不断发生新的变化。答题时还应注意图中的风向风频图,要明确上风向和下风向的位置。答案:(1)古代城市建设比较重视军事防卫,在河流弯曲度较大处建城,可以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2)城市中同一种经济活动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种经济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通过集聚效应就形成了各种功能分区。(3)位于城市几何中心在交通干线两侧出现新的商业中心不断向城区外缘移动
14、,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保护城市环境降低生产成本(4)最为广泛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背向发展23读下面材料及表,回答问题。(10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等,最终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项目国家1970年1992年城市人口比重(%)人均GDP(美元)城市人口比重(%)人均GDP(美元)埃塞俄比亚96913114韩国41282746777英国8919128915625美国7448617623180日本7119467729486(1)材料中叙
15、述的现象被人们称为“逆城市化”现象,在表中的_(国家)表现最明显,这是因为_。(2)读表格回答,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发展水平,但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3)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经验,珠江三角洲的新兴小城镇,有如下四种模式可供选择,较适宜的模式是()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由图中各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可以看出,英国1992年和1970年的城市人口比重相同。其他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均增加,因此,英国“逆城市化”现象表现最明显。第(2)题,城市化水平提高,人均GDP增加,因此,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第(3)题,
16、、两种模式布局紧凑,但易出现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答案:(1)英国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城市与郊区之间交通发达;郊区与城市相比,生态环境好(2)经济(3)B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1:中新社北京2009年9月17日电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新中国六十年系列报告,称迄2008年年末止,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5.68%。材料2:从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获悉:以“中国掀起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于2009年11月举行。(1)依据下表,绘制出我国改革开放30年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折线图。根据绘制出的折线图可以判断出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处于_阶段。我国
17、改革开放30年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表时间(年)城市人口比重(%)时间(年)城市人口比重(%)197817.9199428198422200036.1198925.7200845.7(2)下面漫画不堪重负反映出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解决该问题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3)解释说明下图城市景观对大城市气候可能造成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动手绘图能力和利用绘出的折线图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绘制折线图时,首先结合表中数据确定出横、纵坐标并画出坐标轴,然后在坐标图中画出相应的点,最后将各点用折线连接即可。根据绘制出的折线很容易判断出我国城市化所处的阶段。第(2)题,从漫画中很容易判断出城市交通非常拥挤,解决该类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城市通行能力和减少车辆出行数量等措施来加以解决。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建筑高大稠密,城市植被稀少,这会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污染物浓度增加,从而导致各种城市问题的出现。答案:(1)绘图略。中期(2)城市交通拥挤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等。(3)气温升高(城市热岛效应);降水增加;湿度降低;日照因云量增多而降低。(答出3点即可).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