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23214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重庆南开中学2020-2021年度(上)高2023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和第卷都答在答题卷上。第卷(单选题共60分)本卷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不选、多选或错选不给分。1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的生活逐渐趋向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2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个商王朝,而且这些文献无一是成于商代的。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大量的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

2、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这说明A故事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B商朝最早奠定了国家的基本形态C甲骨文以记录商朝政治生活为主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成为信史3“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子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候失位则天下大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最高地位B强化中央集权制度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D稳定统治集团秩序4秦朝建立后,统治者崇尚法家学说;汉初,统治者信奉黄老之学;汉武帝统治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这说明秦汉时期A学术思想异常活跃B尚未实现学术的高

3、度统一C文化专制有所放松D主流思想为政治服务5西汉盐铁论水旱篇中写道:“故民得占租鼓铸,煮盐之时,盐与五谷同贾,器和利而中用。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这反映出西汉盐铁专营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加重了百姓负担C提高了铁器铸造数量D有利于巩固统治6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王莽篡汉从侧面反映了西汉后期存在一个严重影响统治的问题,它是A宦官乱政B匈奴为患C外戚干政D儒家衰落7如图是晋朝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印章:“晋归义羌侯”印。由此可知西晋时有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西晋实行了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西晋被少数民族所灭少数民族内

4、迁使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ABCD8唐朝时,胡饼、阿月浑子、波斯枣、胡芹等“胡食”曾十分流行,甚至一度出现“贵人御馔,尽供胡食”的情形。这反映了当时A中外饮食习惯趋于一致B盲目崇拜西洋风尚C对外交流影响社会生活D文明中心不断西迁9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以下可以体现这一制度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C“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D“以爵赏战功,故云军爵”10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下列对“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的两税法认识不正确的是A两税制下封建国家改变了赋税的征收标准和收税时间B两

5、税法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两税法取消人头税,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D两税法简化税收明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11韩愈的古文理论都把明仁义为根本的儒家之道放在首位。由此可知,韩愈的主张A反对佛教的来世说B推动了宗教相互融合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D力主复兴传统的儒学12宋朝时期推行的任官回避制度,是在前代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起来的。宋史载:“惟不许官本贯州县及邻境”。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健全地方行政机构C加强中央集权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13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传统“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

6、,王安石此举A力图长远解决灾民生计问题B彻底地解决了社会危机C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D建立了完备的救荒体系14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一做法A促进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B确保了帝国统治的长治久安C成为帝国扩张的有利工具D有利于国家政令的及时传递15南宋绍兴末年(1162年),仅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关税收入即达200万贯,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这充分表明A经济重心南移至此时完成B海外贸易是重要财政来源C市舶司采取高额关税政策 D南宋政府盘剥海外的商人16“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连国家所掌握

7、的官田,在宋代也大量转化为地主的私田,而且还第一次出现了“田主” 的称谓。材料表明A土地所有权变动频繁 B土地兼并现象缓和C中央对地方控制削弱 D豪强地主受到抑制17“成祖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材料说明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在于A拓展贸易,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B宣扬国威,加强对外交往和联系C征服异域,扩展大明帝国的疆域D开辟市场,扩大中国丝绸的外销18下表是明清江南部分市镇的记载,它反映了明清时期乌青镇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濮院镇客商来自闽广、两湖,北方各地朱家角镇京声标客往来不绝罗店镇镇上商贾凑

8、集,大多徽商,贩卖棉布A政府鼓励商业发展B市镇主导经济发展C长途区域贩运盛行D全国形成统一市场19清代独创奏折制度,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折”,而其内容只有皇帝和陈奏人知道,这从本质上表明A清代皇帝比较开明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皇帝加强监督百官D清代重视保密工作20据清史料记载:“军机处为枢密重地,非奏事人待旨及上所宣召者,虽王公大臣不许私入,如敢私入,或私自会见军机官员,随时纠劾论处。”据此可知,军机处A办事效率高B秉旨办事C具有决策权D保密性强21王阳明在给他儿子的家信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这反映出王阳明强调A修养本心B

9、勤奋好学C格物致知D学以致用22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A都是为了夺取市场和原料B战争主要在京津地区进行C战争的发动都是在广东省D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结束23下图是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办军用工业的资金来源情况(18831884年),该图反映出A清政府支持兴办军事工业B地方政府控制了军事工业C经济开始被列强控制D多种经济形式均衡发展241895年列强的侵略势力在长江流域进一步深入,他们最远可以到达的通商口岸是A宁波B重庆C沙市D广州252018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宣布:“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水下考古调查,以确凿证据证实大连庄河海域一艘沉船是124年前沉没的经远舰。”打捞出水的经远舰部分残

10、件为研究经远舰提供了A文献史料B实物史料C口述史料D档案文书26京师大学堂筹办于1898年,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其办学方针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道”,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主张设立京师大学堂的主要政治派别是A地主阶级改良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27庚子记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洋人进京四十年,气数已尽,天意该绝,故天遣诸神下界,借附团民之体,烧尽洋楼使馆,灭尽洋人教民,以兴清朝。”当时与这段文字意思相同的斗争口号是A驱除鞑虏B扶清灭洋C平均地权D自强求富28下图反映的是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结束后的场景,这次战争结束后A列强在华设

11、厂正式合法化B列强割占中国更多领土C清廷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D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29如图是清帝退位诏书,这一实物资料充分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A资本主义B封建制度C封建帝制D帝国主义30孙中山在天下为公的理念下,发展出自己的三民主义理论:民族、民权、民生,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族主义具有局限性。主要是因为A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B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C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性质D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3题,共40分。请先阅读材料再作答。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商业空前繁荣,自州桥“出朱雀门(内城正南门)直至龙津桥”,是

12、主要的饮食业中心之一,城内著名的“酒楼”丰乐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营业。内城的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钱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至千万。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各种货物皆有。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8分)材料二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说书场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城市商业发展对文化发展的影响。(4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 满族贵族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中原,建立起

13、空前大一统帝国,并采取了颇具特色边疆管理措施。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采用不同统治体制,如东北三省为将军制下的州县、八旗并存制;内外蒙古为盟旗制;西藏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等。以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方式对蒙古族上层笼络安抚。在西南边疆地区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对喇嘛教予以大力扶持,利用喇嘛教及其领袖的影响力对蒙古、西藏地区进行统治对于巩固统治或保持疆土不利的宗教或教派,则予以取缔,严厉打击。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对边疆地区管理措施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对边疆地区管理措施的意义。

14、(6分)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发展,但是新式人才的匮乏很快成为洋务事业所面临的重大难题。洋务派在兴办学堂的同时派遣学生出国留学。1872年第一批中国幼童30名乘船赴美,成为中国近代官派留学生之始。1876年福建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先后选派88人赴美、法留学。这一时期官费留学生回国以后成为著名人物的有:留美的詹天佑、唐绍仪等,留欧的严复、萨镇冰、刘步蟾等。这批人在新兴的邮电、铁路、矿业等工业和教育、外交、海军建设中做出较大贡献。摘编自梁燕波近代中国的留学教育及其影响材料二 甲午战后,经历重创的清政府开始把眼光从“泰西各国”转向小国日本。1898

15、年光绪皇帝发布上谕,“自以派人出洋游学为要”“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此后又令各省督抚遴选在职官员及学生送日游历游学,并颁布了有关的鼓励章程,赴日留学之风骤然兴起。除了清政府派出大量的官费留日学生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自费出国的留学生。在长达16年 (18961911年)的留学热潮中,留日学生多达45000多人,60%的留日学生在留学科目选择法政科和师范科。留日学生中的一些先进分子,如黄兴、宋教仁、陈独秀、蔡元培、蒋志清 (蒋介石)等成为中国同盟会的成员和骨干,跟随孙中山为推翻清朝腐败政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摘编自彭洁简论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甲午战后的留学活动较之洋务运

16、动时期留学活动发生的变化。(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后留学活动新变化的原因。(6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留学活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重庆南开中学2020-2021年度(上)高2023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卷(单选题 共60分)本卷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不选、多选或错选不给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DD DBCACCCDCAD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BCBDAAABBCBCCD1.D 新石器时

17、代人类走向定居生活,生活逐渐稳定,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劳动能力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选D项;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工取火的发明、饲养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C项。2.D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后世的文献记载中指导商朝的存在,在甲骨文发现之后,商朝才真正进入“历史时代”,据此可知,甲骨文的发现使得商朝成为信史,故选D项;题干的着重点在于论述甲骨文的发现对商朝成为信史的重要价值,而不是论述故事传说对商朝成为信史的重要性,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商朝的国家基本形态,排除B项;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 3.D 嫡长子继承制可以有效的解决各级贵

18、族之间权力、财产的分配继承问题,稳定统治集团秩序,与题干中“立嫡子不使庶子疑焉”相符,故D项正确;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防止各级贵族因争夺权位和发生社会动乱,并不是确立嫡长子最高地位,故A项错误;根据西周的政治制度特点可知,这一时期并没有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没有提到血统相关的信息,故C项错误。 4.D 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崇尚法家,汉初信奉黄老之学,汉武帝时期独尊儒学,秦汉主流思想的变化都是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需要,都是为政治统治服务,故选D项;学术思想的异常活跃是在战国时期而非秦汉时期,材料重在强调主流思想的变化,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思想实现了大一统,排除B项;汉武帝时独尊儒

19、术说明文化专制加强了,排除C项。5.B 根据材料“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可知,西汉盐铁专营政策实施后铁器质量下降,价格昂贵,加重了百姓负担,故选B项;材料重在强调盐铁专营的弊端,政府财政收入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铁器铸造的数量,排除C项;巩固了专制统治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6.C 王莽的身份是外戚,这里指西汉后期外戚干政的情况,故选C项;宦官乱政也是西汉后期很重要的政治现象,但莽不是宦官,排除A项;“匈奴为患”指外族的威胁,王莽不是属于外族人,排除B项;“王莽谦恭未篡时”可以看出王莽本身是尊重儒学的,不会使儒学衰落,排除D项。7.A 从材料中的“晋朝颁给内迁少数民

20、族酋长的印章”可知,西晋时有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且西晋实行了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西晋虽然被少数民族所灭,但材料中没有体现,错误,不符合史实,错误。由此可知,A项正确。8.C 根据材料“胡食曾十分流行”可知,材料反映了外国饮食传入中原后,对中原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外国饮食习惯,胡食流行不能说明中外饮食习惯趋于一致,排除A项;材料只是体现胡食十分流行,不能说明盲目崇拜西洋风尚,排除B项;文明中心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9.C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科举制促进阶层的流动,与材料中“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正”相符,故选C项;A项是九品中正制,与材

21、料中“科举制”不符,排除A项;B项是九品中正制,排除B项;D项是战国军功爵制,排除D项。10.C 两税法并没有取消人头税,清朝“摊丁入亩”标志着人头税的取消,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两税法下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一年分夏秋两季进行纳税,改变了以往的征收标准和收税时间,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两税法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1.D 根据材料中“把明仁义放在首位”并结合所学,唐朝三

22、教并行挑战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可知韩愈极力推崇儒学,主张复兴传统的儒学,故选D项;材料中并未反映韩愈对佛教来世说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韩愈推崇儒家之道,并未反映他提倡宗教相互融合,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韩愈对传统儒学的推崇,并未体现关注社会现实,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的经世致用的思想,排除C项。12.C 由“惟不许官本贯州县及邻境”,可知是任官回避制度有利于防止家族势力形成,造成地方割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C项正确;材料与宗法体系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地方行政机构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与监察制度无关,排除D项,13.A 由材料“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可知王安石

23、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赈灾,一方面救济了灾民,一方面发展了水利,进而恢复和促进同业生产,有利于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故选A项;“彻底解决”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强调用兴修水利的方式赈灾,由于大型公共工程的修建有可能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C项;王安石的举措属于救灾措施,并未形成完备的救荒体系,排除D项。14.D 根据材料“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修驿道,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运输官府物资,相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有利于国家政令的及时传递,故选D项;元朝修驿道是为了巩固统一,在全国范围内设置的,不仅仅是为民族关系的需要,排

24、除A项;修驿道只是一个统治措施,并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排除B项;修驿道是对内统治的需要,不是帝国扩张的工具,排除C项。15.B根据材料“仅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关税收入即达200万贯,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说明海外贸易是重要财政来源,故选B项;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关税和盘剥外商的信息,排除C、D。16.A 本题关键信息是“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大量官田转为地主私田”,说明宋代土地所有权变动频繁。BD选项违背材料逻辑,排除。C选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故选A。17.B 本题关键信息是“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目的在于宣扬国威而非征服异域,排除C。材料未涉

25、及对外贸易、开辟市场,排除AD。故选B。18.C 本题关键信息是“明清江南部分市镇”,无法判断出政府鼓励商业发展,排除A。江南部分市镇无法说明市镇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以及无法代表全国市场,排除BD。结合表格信息可知长途区域贩运盛行。故选C。19.B 本题关键信息是“只有皇帝和陈奏人知道”,并结合所学可知密折陈奏制度有利于皇帝加强君主专制,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0.D 本题关键信息是“军机处为枢密重地,非奏事人待旨及上所宣召者,虽王公大臣不许私入,如敢私入,或私自会见军机官员,随时纠劾论处”,体现的是军机处决策过程中的保密性高,D正确。“办事效率高”、“秉旨办事”与题干所给信息无

26、关,AB排除。军机处没有决策权,C排除,故选D。21.A 本题关键信息是”凡做人,在心地”,体现王阳明的心学观点。BD不符合题意,排除。C为朱熹的理学观点,违背材料主旨。故选A。22.A 本题关键信息是“本质上的相同”。B不符合史实,排除。CD未体现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同。而战争的根本原因都是为了夺取市场和原料。故选A。23.A 本题关键信息是正确分析图示中洋务运动中李鸿章所办军用工业的资金主要来源,即海关洋税。海关洋税属于中央财政,说明当时清政府支持兴办军事工业。地方政府控制的资金比重较小,而且从图示信息也无法判断出地方政府控制了军事工业,B排除。C中的“开始”无法从图示信息中得出,排除。

27、D与图示信息无关,排除。故选A。24.B 本题关键信息是“1895年列强侵略”,根据1895年马关条约的内容可知,开放的通商口岸有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其中沿长江最西的是重庆。故选B。25.B 本题关键信息是“打捞出水的经远舰部分残件”,可知为实物史料。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6.C 本题关键信息是“京师大学堂筹办于1898年”,结合所学可知为戊戌变法时创立,其政治派别为资产阶级维新派。ABD与材料相违背。故选C。27.B 本题关键信息是“灭尽洋人教民,以兴清朝”,结合所学可知为义和团运动。AD为三民主义内容,D为洋务运动目的。故选B。28.C 本题关键信息是图中“四亿五千万两

28、”,结合所学可知为辛丑条约内容,此后清廷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A为马关条约影响,排除。辛丑条约未涉及割地,B排除。C为天津条约影响,排除。故选C。29.C 本题关键信息是“清帝退位诏书”“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制度,只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辛亥革命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排除D。故选C。30.D 本题关键信息是“民族主义的局限性”,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实质是反满洲贵族的统治,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A是民生主义的局限,排除。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主要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B。C是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排除。故选D。第卷(非

29、选择题 共40分)本卷共3题,共40分。31.(12分)(1)商业活动突破空间的限制,出现街市;商业活动突破时间的限制,出现夜市;出现商业性娱乐场所;商品种类繁多,交易量巨大。(每点2分,共8分)(2)市民文化兴起发展;出现话本、宋词、风俗画等。(每点2分,共4分)32.(12分)(1)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完善的管理机制,管理措施方式多样;根据不同地区民族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办法;恩威并施注重对少数民族上层的联络控制,也有严厉镇压分裂割据行为;注重利用宗教文化手段管理边疆。(每点2分,任意3点6分)(2)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交流融合;奠定今日中国之疆域版图;(每点2分,任意3点6分)33. (16分)(1)地点:赴欧美留学为主转为赴日留学;方式:官派留学转为官派和自费并举;规模:留学规模扩大,人数大幅增加;内容:以学习技术为主转为政法、教育为主。(每点1分,共4分)(2)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并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取胜;清末开展戊戌维新运动,实施“清末新政”,官方鼓励留学;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每点2分,任意3点6分)(3)培养近代人才,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促成辛亥革命的兴起,加速清王朝的灭亡;推动西学的传播,促进思想的启蒙解放。(每点2分,共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