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1张家港市模拟)1952年,中国代表团团长南汉宸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指出,“我们深信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是可以和平共处、发展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南汉宸指示中国代表团,在对外贸易上不能向苏一边倒。中国和英法等国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这反映出()A.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外贸发展C.美国在西方世界影响力下降D.中国经贸政策突破意识形态因素【解析】选D。根据
2、“1952年”中国代表团的发言、中国同英法等国签署贸易协定的做法,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经贸政策和行动已经突破了意识形态因素,D符合题意; 中国和西方国家签署贸易协定,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A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提出的,B错误;中国和英法签署贸易协定的活动,不能体现出美国在西方影响力下降,C错误。2.阅读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为解决建交国家逐年减少的问题,当时新中国采取的主要对策是()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建交国家109100A.继续采取“一边倒”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解
3、析】选B。根据题干可知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较大的外交困难,为了积极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我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正确;“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后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举措,排除A;参加日内瓦会议及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均是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体现,排除C、D。故选B。3.(2021南京模拟)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召开七国限制性会议继续讨论朝鲜问题”。同时,他巧妙地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问题也提了出来,以守为攻,争取会议主动权。此次会议()A.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B.加强了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C.冲破了美国外交孤立政策D.推进了中国特色外交的发展【解析】
4、选A。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当会议陷于僵局时,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与材料相符,故选A。【补偿训练】(2020宣城模拟)米谷先生取材1954年日内瓦会议,创作了漫画日内瓦的喜剧美国大使在与一位“不存在”的对象谈判。漫画表明()A.新中国取得了对美外交的胜利B.印度支那问题得以和平解决C.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美国仍坚持敌视新中国政策【解析】选D。“日内瓦的喜剧美国大使在与一位不存在的对象谈判”表明美国当时敌视中国的态度没有改变,故选D;新中国取得了对美外交的胜利是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
5、A;漫画表明美国没有改变对新中国的敌视态度,没有涉及印度支那问题得以和平解决,排除B;新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C。4.(2021盐城模拟)在某次国际会议期间,周恩来致电党中央:“根据三天会议情况,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解决朝鲜问题的信心。”该会议上,中国()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推动着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C.促成印度支那地区局势缓和D.打开与亚非国家交往的大门【解析】选C。“根据三天会议情况,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
6、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解决朝鲜问题的信心”表明该会议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为了能够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故C正确;A是1953年,排除;B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万隆会议打开了与亚非国家交往的大门,排除D。5.20世纪50年代,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在一次国际会议后说,“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并且同意了从我们的土地上撤退法国武装
7、部队,以及其他。”该会议()A.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B.以“求同存异”推动友好交流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打破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解析】选A。根据题干“我国代表团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可知为1954年日内瓦会议,会议的目的是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故A正确;“求同存异”外交方针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由周恩来提出,排除;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建交,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打破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排除。【加固训练】1961年2月8日,毛泽东接见法国参议员密特朗
8、时说,中法之间存在一堵墙,但是“只要在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下是可以拆掉的”。这说明当时中国外交()A.开始对外谋求“求同存异”B.有意打破中法间意识形态的束缚C.旨在摆脱苏联外交的影响D.致力于打破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解析】选B。不是开始对外谋求,A与材料中“1961年”不符,排除;冷战背景下,意识形态上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资本主义,与材料中“中法之间存在一堵墙”相符,故B正确;当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与材料中“中法之间”不符,故C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面临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与材料中“1961年2月”不符,故D错误。6.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
9、同努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A.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B.实现了亚洲国家友好合作C.形成了新型的区域合作关系D.推动了中国外交走向成熟【解析】选A。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国际会议是指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该会议通过了印度支那停战的决议,所以这个会议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A符合题意,正确;实现了亚洲国家友好合作的是万隆会议,B不符合题意,排除;这次国际会议和新型的区域合作关系无关,C不符合题意,排除;推动了中国外交走向成熟是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不符合题意,排除
10、;故本题选A。7.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应邀访问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索马里等非洲十国,就国际局势、不结盟运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经济援助与合作等事宜进行了近两个月的交流。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A.促进了“求同存异”思想的形成B.有利于改善新中国的外交环境C.标志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舞台D.推动社会主义阵营力量的壮大【解析】选B。材料中中国与非洲十国的交流,有利于中非外交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使中国获得更多非洲国家的支持,因而有利于改善新中国受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孤立的外交环境,故选B;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1961年的不结盟运动,标志着
11、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舞台,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中索马里等非洲国家均非社会主义国家,因而中国加强与这些非洲国家的外交联系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壮大无关,排除D。8.下图所示漫画左上角英文含义是“中美关系简史”,画中牛仔代表美国,龙代表中国。以下对此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20世纪60年代中美处于敌对期,朝鲜战争使得中美两国关系僵化B.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改善关系为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C.20世纪90年代中美交往加深了,两极格局瓦解之后中美主宰世界D.进入21世纪中美关系曲折发展,中美由一贯的盟友变为竞争对手【解析】选B。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改
12、善关系为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故选B;20世纪60年代中美处于敌对期,朝鲜战争发生在19501953年,时间不符,排除A;20世纪90年代中美交往加深了,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多极化趋势加强,中美主宰世界与史实不符,排除C;进入21世纪中美关系曲折发展,但中国自80年代开始实行“无敌国外交”,中美没有建立盟友关系,排除D。9.(2021盐城模拟)1972年,针对尼克松访华的转播问题,美方提出由美国卫星转播,中国政府提出,中国租用美国卫星,由美国缴纳合理费用后使用。这体现了当时中国外交()A.仍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B.意在强调中国的主导地位C.表现出了强烈的
13、主权原则D.蕴含了反对霸权主义思想【解析】选C。对尼克松访华的转播问题,中国的做法争取了主动,但是不拒绝美国使用,体现了明显的主权意识,C正确;尼克松访华这一事件本身就突破了意识形态,而且美国也可以转播,说明意识形态并不明显,排除A;转播尼克松访华属于外交领域,涉及中美两国关系,这里不存在谁占据主导问题,排除B;中国允许美国转播,但是中国掌握转播权,这里并未体现反对霸权主义,而且美国并未在这件事情上体现出霸权主义,排除D。10.国务院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
14、会晤、核安全峰会、亚欧首脑会议等重大活动。这些活动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D.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解析】选D。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故选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20世纪80年代我国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排除B;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排除C。11.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尼赫鲁的不结盟政策持批评态度,认为“中立是一种幌子”;80年代,中国关注不结盟
15、运动的成功经验并采用不结盟这种务实的外交政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和苏联国力的下降B.两极格局的正式结束C.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D.金砖国家联合的需要【解析】选C。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是从中国利益出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作出的调整,故选C;美国和苏联国力的下降,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有影响,但是不能成为主要原因,排除A;两极格局正式结束于1991年底,排除B;金砖国家的概念出现于21世纪初,排除D。12.在美国拍摄的电影中,1952年的撤离地狱把解放军描写成人间地狱的制造者,1962年的诺博士塑造了醉心于发动核战争的中国人形象,而在2009年拍摄的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20
16、12中,中国成为世界人民的避难所。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变迁,折射出()A.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国际外交准则B.中西方意识形态已逐渐趋同C.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交流得到发展D.美国电影不断摆脱政府控制【解析】选C。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变迁,折射出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交流得到发展,故选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外交准则,排除A;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不会趋同,排除B;美国电影不断摆脱政府控制不符合史实,排除D。二、非选择题(共24分)13.(2020泰州模拟)进步的外交理念是支撑外交发展的基石。阅
1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中印两国的谈判在今天,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我们说过要在一九五三年开始这一谈判,现在实现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周恩来选集下卷材料二在1969年8月的一次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会议中,尼克松决定表态。他提出了当时令人震惊的说法,他说,当前苏联对美国来说更为危险,熟悉尼克松思路的人都应该猜得到,在中国问题上,地缘政治超越了其他考虑。在秘密访问7个月后,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在一个阴冷的冬日抵达了北京。1969年,当毛泽东
18、的外交政策即将发生重大转折时,四位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奉命总结各项策略选择。他们在向毛泽东陈述为何需要与中国当时的死敌美国打开关系时,就引用了三国演义的内容。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的冲突中,毛泽东和他的左膀右臂们使用“防止战略包围”这个围棋的概念来看待中国所面临的威胁。基辛格论中国材料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
19、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原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策相比,这一原则有什么发展?有何意义?(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史实,分析中国欲与美国“打开关系”的主要原因。(4分)(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依据。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开展外交活动的基本理念。(4分)【解析】第(1)题“原则”,依据材料一信息“我们说过要在一九五三年开始这一谈判,现在实现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原则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相比,超越了意识形态
20、和社会制度的束缚。“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等角度分析。第(2)题“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从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等方面说明。“原因”,依据材料二信息“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的冲突中,毛泽东和他的左膀右臂们使用防止战略包围这个围棋的概念来看待中国所面临的威胁”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化解战略包围、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等角度分析。第(3)题“依据”,据材料三信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
21、和原则”概括得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基本理念”,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家利益至上、互利共赢等角度分析。答案:(1)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发展: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1分)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分)(2)史实: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2分)原因:化解战略包围;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2分)(3)依据: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
22、共);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的崇高目标)。(2分)理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家利益至上;互利(合作)共赢。(2分)14.阅读表格,完成下列要求。(12分)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美关系(节选)外交环境中美关系的改善,使追随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关系,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美国从台湾撤军,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经济建设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与西方的经贸交流,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祖国统一中国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为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文化教育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了中美文化的交流日益活跃,美国的音乐、饮食、体育等传入中国,直接
23、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生活方式等从以上表格中提取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阶段特征和成因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美关系为背景考查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外交、经济、国际形势等方面来论证。答案:示例:论题: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1分)阶段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缓和,结束对抗,两国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2分)成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中美两国受到苏联的威胁;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美国霸权主义政策遭到反对;中国得到第三世界国家支持;20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美国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综上所述,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9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