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第九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可以用菠菜略带叶肉的下表皮B.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质壁分离停止时,细胞液渗透压与外界溶液渗透压相等C.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卡诺氏液固定后,用清水冲洗根尖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为“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答案】C【解析】【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向细胞两极移动,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该实验中采用卡诺氏液固定,改
2、良苯酚品红染液或醋酸洋红染液染色,盐酸酒精混合液解离与95%酒精溶液漂洗。【详解】A、观察叶绿体时可采用略带叶肉的菠菜下表皮,A正确;B、质壁分离停止时,进出原生质层两侧水分子数相等,达到渗透平衡。此时影响水分移动的因素是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渗透压,所以两侧的渗透压相等,B正确;C、卡诺氏液固定后应使用酒精冲洗,C错误;D、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实验步骤为“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D正确;故选C。2.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核中的DNA在行使其功能时需要蛋白质的参与B. 基因表达发生于核糖体,需要的原料为氨基酸C. 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如
3、DNA、RNA、蛋白质进出的通道D. 高度分化的真核细胞均具有全能性【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核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极少数真核细胞无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等)。它主要由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等部分组成。【详解】A、DNA在行使功能时,如复制和转录,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蛋白质分子的协助,A正确;B、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核糖体只进行翻译,转录的原料为核糖核苷酸,翻译的原料为氨基酸,B错误;C、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但是有选择性,核内DNA不能出细胞核、转录完成的RNA可以出细胞
4、核、核内需要的蛋白质可以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C错误;D、具有全能性的细胞具有本物种的一整套遗传信息,因此应具备细胞核的真核细胞才具有全能性,D错误;故选A。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B. 植物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C. 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往形态学的下端D. 秋季落叶与脱落酸的调节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不同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除各有其独特作用外,还能互相
5、促进或抑制,充分发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详解】A、植物激素无专门的分泌腺,A正确;B、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B正确;C、极性运输为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生长素还可以在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错误;D、脱落酸具有促进叶和果实衰老、脱落的作用,D正确。故选C。4.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下列关于屈肌反射说法正确的是( )A. 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用05%硫酸刺激左后趾,未出现屈肌反射,与效应器受损有关B. 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
6、经,电刺激坐骨神经,右腿收缩,推测坐骨神经属于传入神经C. 捣毁乙的脊髓,电刺激腿部肌肉出现缩腿,则推断屈肌反射的神经中枢不在脊髓D. 屈肌反射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并且消耗新陈代谢所产生的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1、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2、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详解】A、皮肤中
7、分布着大量感受器,剥去左后趾皮肤再刺激左后趾未出现反射,与感受器受损有关,A错误;B、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刺激右后肢坐骨神经右腿收缩,该坐骨神经还可能为传出神经,B错误;C、腿部肌肉是屈肌反射的效应器,因此刺激肌肉腿部收缩不属于反射,不能据此判断屈肌反射的中枢不在骨髓,C错误;D、兴奋在反射弧中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需要主动运输维持,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屈肌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突触处的传递,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
8、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人工制作的生态缸,属于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可观察其稳定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B. 封口的生态缸需要不断输入能量才能保持其相对稳定C. 封上生态缸盖,缸内空气中CO2均来源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D. 显著增加缸内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就能提高该生态缸的稳定性【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生物群落由存在于自然界一定范围或区域内并互相依存的一定种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生物群落内不同生物种群的生存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
9、生物环境。【详解】A、食物链和食物网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A错误;B、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最终以热能散失,所以对于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需要持续不断的能量输入,B正确;C、二氧化碳的来源还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C错误;D、生态缸属于微型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不是越多越好,D错误。故选B。6.下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有阴影的个体表示患者,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病不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B. 若为显性遗传病,则图中的女性患者均为杂合子C. 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II-6与III-8近亲结婚,后代患此病的概率为1/8D. 若为伴X显性遗传
10、病,则该病往往有连续遗传和交叉遗传的特点【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根据-2为女性患者,其子代-3为女性患者,-7为正常男性可判断该遗传病非伴X隐性遗传病,但缺少其他条件判断该遗传病的具体遗传方式。【详解】A、由于-3为患病女性,所以该病不为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则根据女性患者的女儿来判断,由于-4、-5正常,即为隐性纯合子,必有一个隐性基因来自-3,所以-3为杂合子;而-4的一个隐性基因也必然会传给-7,所以-7为杂合子;同理可判断-2为杂合子,所以B正确;C、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假设该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6、-7为Bb,但-8可为BB或B
11、b,没有其他条件确定其概率,所以无法计算,C错误;D、伴X显性遗传具有连续遗传和男性患者的母亲及女儿都是患者(交叉遗传)的特点,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一)必考题7.农作物呼吸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中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在图1中,随着种子含水量增加,细胞呼吸速率显著增加,分析原因_。(两点)(2)分析图2可知氧气浓度变化时,可影响细胞呼吸的速率和_。氧气浓度为零时,引起水稻和小麦CO2释放量不同的内部因素为:_。(3)细胞呼吸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列举种子细胞内发生的吸能反应_(两例)。(4)超市售卖的大米多以干燥处理后再以“抽真空”的方式袋装保存,结合本题
12、分析这样处理的目的_。【答案】 (1). 自由水为细胞呼吸提供液体环境,也是细胞呼吸的反应物,还可以运输代谢物质等 (2). 呼吸类型 (3). 细胞呼吸酶的活性不同(细胞呼吸的酶的数量不同) (4). 蛋白质合成,DNA复制等(转录、翻译)(不能答主动运输,细胞分裂等) (5). 干燥处理减少大米含水量,抽真空可以减少氧气含量,减弱了大米的细胞呼吸,延长保存期【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细胞呼吸速率受温度、CO2浓度、氧气浓度、水分含量等环境条件影响。【详解】(1)自由水为细胞呼吸的反应物,同时作为运输代谢物质的介质,提高了细胞的代谢速率;自由水同时也为细胞呼吸提供液体环
13、境;(2)根据图2可知,氧气浓度变化影响细胞呼吸的速率和呼吸类型;氧气浓度为0时,由于水稻和小麦细胞中呼吸酶的活性不同(细胞呼吸的酶的数量不同),导致水稻与小麦的CO2释放量不同;(3)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主要为合成反应,如蛋白质合成、DNA的复制等;(4)大米干燥处理后抽真空保存,目的是降低大米的含水量与O2浓度,根据题图分析可知此举目的为减弱大米的细胞呼吸,延长大米保存期。【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因素,通过展示细胞呼吸速率与含水量与含氧量的变化趋势图,考查学生从曲线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8.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病毒入侵人体后,免疫细胞会分泌“细胞因子”
14、:一种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产生和免疫动员的蛋白质。新冠重症患者由于严重的病毒感染,机体可能会启动“细胞因子风暴”,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促使更多免疫细胞产生并聚集到感染部位,这种反应不仅杀死了病毒,也损害了正常的细胞,最终导致过多的免疫细胞和组织液在肺部积聚,阻塞空气进出,并导致死亡。(1)免疫细胞包括_。目前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这些人体内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免疫有_。(2)“细胞因子风暴”产生过程中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之间存在_调节,机体出现稳态失调,重症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需借助医疗设备ECMO(体外膜肺氧合),把患者静脉血引出体外进行氧合,再将血液输回体内。低氧血症
15、对于人体的危害为_。(3)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目前广泛使用的“核酸检测”流程为:通过“咽拭子”法从喉部分泌物中获取待测样品,提取RNA,利用_酶转化为DNA,然后进行核酸检测。此检测方法利用了病毒RNA具有_性的特点。【答案】 (1).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 (2).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 (正)反馈 (4). 缺氧导致细胞有氧呼吸减弱,能量供应不足,多种功能受损,同时无氧呼吸增强,导致乳酸中毒 (5). 逆转录酶 (6). 特异性【解析】【分析】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包括脾脏、骨髓、胸腺、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淋巴因子、抗体、
16、溶菌酶。2、人体共有三道免疫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这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是白细胞中的一种)组成的。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
17、后天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详解】(1)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当新冠病毒侵入机体后,体液免疫首先发挥作用,当病毒侵入细胞后,细胞免疫会发挥作用。(2)由题干信息可知,病毒入侵人体后,免疫细胞会分泌“细胞因子”,以促进免疫细胞的产生和免疫动员,而免疫细胞增多又会分泌更多的“细胞因子”,从而启动“细胞因子风暴”,最终导致过多的免疫细胞和组织液在肺部积聚,这种现象为正反馈调节。细胞生命活动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能量,缺氧导致细胞有氧呼吸减弱,能量供
18、应不足,多种功能受损,同时无氧呼吸增强,导致乳酸中毒,导致低氧血症。(3)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其RNA上特异的碱基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提取病毒的RNA后,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DNA,可根据其特异性的碱基排列顺序进行核酸检测。【点睛】本题结合新冠肺炎考查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反馈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结合所学知识,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用生物学观点正确解题。9.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雌雄同株异花,雄花成熟早于雄花,单株可以产12穗玉米。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形成一株系。现有纯合的宽叶(A)感病(b)品种甲和纯合的窄叶(a)抗病(B)品种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农
19、科院欲选育宽叶抗病的纯系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并完成后续操作。(1)对玉米进行人工杂交时,要在_(雌花成熟时、雌花未成熟时、雄花成熟时)对_进行套袋处理。(2)品种甲、乙杂交后,将F1自交,F2性状分离比为9:3:3:1。F2中不符合生产要求的表现型中的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结合基因型和基因的位置,简要分析F2出现9:3:3:1的原因_。(3)玉米从播种到收获种子需要一年的时间,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从播种亲代到获得纯合的宽叶抗病玉米种子,至少需要_年,具体操作为:在F2中选出表现型为_的个体,再_。【答案】 (1). (2). 母本雌花 (3). 4/7 (4). F1基因型为AaBb,自交产生
20、F2时,由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以产生比例为1:1:1:1的四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受精后,F2表现型之比即为9:3:3:1(或F1: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3:1)2,即9:3:3:1) (5). 4年 (6). 宽叶抗病 (7). 每株严格自交,单株收获种子保存,(第四年)隔离种植形成F3株系,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株系的自交种子即为符合要求的种子【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
21、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1)由于玉米是同株异花,对玉米进行人工杂交时,要在雌花未成熟时对母本的雌蕊进行套袋处理。(2)由题可知,品种甲(AAbb)、乙(aaBB)杂交后,将F1为AaBb,自交,F2性状分离比为A_B_:A_bb:aaB_:aabb=9:3:3:1。因此F2中不符合生产要求的表现型为A_bb:aaB_:aabb,其中的杂合子所占比例为4/7。结合基因型和基因的位置,简要分析F2出现9:3:3:1的原因F1基因型为AaBb,自交产生F2时,由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以产生比例为1
22、:1:1:1的四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受精后,F2表现型之比即为9:3:3:1(或F1: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3:1)2,即9:3:3:1)。(3)玉米从播种到收获种子需要一年的时间,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从播种亲代到获得纯合的宽叶抗病玉米种子,第一年种植亲本,第二年F1(AaBb),第三年F2(A_B_),第四年F3,至少需要4年,具体操作为:在F2中选出表现型为宽叶抗病的个体,再每株严格自交,单株收获种子保存,(第四年)隔离种植形成F3株系,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株系的自交种子即为符合要求的种子。【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
23、杂交育种的相关知识,自由组合定律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杂交育种,而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杂交育种的过程,即先杂交后自交再筛选连续自交,直至后代性状不再分离为止。10.群落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图1是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选用的两种草履虫进行的实验,在同一容器中培养,培养过程中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图2是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猞猁捕食雪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草履虫种间关系为_,双小核草履虫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为:_。(2)图2中_(填标号)是雪兔,请说出判断理由(两点)_。(3)猞猁和雪兔种群在漫长的“军备竞赛”中,奔跑速度都加快了,这种现象称为_。(
24、4)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生活着包括雪兔在内的多种食草动物,雪兔食草量巨大、繁殖快。试分析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稳定可能起到的具体作用_。【答案】 (1). 竞争 (2). 先增大后减少至零 (3). (4). 数量较多;与相比,在变化周期中先增加也先减少 (5). 共同进化 (6). 雪兔以植物为食,猞猁的存在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植物保持相对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数量及相关食物链相对稳定,从而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或猞猁以雪兔为食,控制了雪兔的数量,从而有利于其它食草动物生存,提高了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解析】【分析】1、据图1分析,实线表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
25、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双小核草履虫种群数量持续增加,而大草履虫种群数量最终减少,说明两者是竞争关系。2、据图2分析,属于捕食关系,根据被捕食者(先增加着先减少)、捕食者(后增加者后减少)进行判断:三者的食物链之间的关系:生产者雪兔猞猁。【详解】(1)从图1可见,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则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大草履虫处于劣势,最终被淘汰,说明大、小草履虫之间属于竞争关系。(2)从图2分析,增加、增加;的增加又导致了的减少,的减少,从而又使减少,于是得出结论:的数量变动和相近,但是有滞后性,这说明二者之间是捕食关系,而且捕食者是,被捕食者是,能量是由捕食者流向被捕食者的,
26、因此,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用字母表示。(3)共同进化是指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猞猁和雪兔种群在漫长的“军备竞赛”中,奔跑速度都加快了,这种现象称为共同进化。(4)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生活着包括雪兔在内的多种食草动物,雪兔食草量巨大、繁殖快。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稳定可能起到的具体作用为雪兔以植物为食,猞猁的存在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植物保持相对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数量及相关食物链相对稳定,从而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或猞猁以雪兔为食,控制了雪兔的数量,从而有利于其它食草动物生存,提高了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点睛】
27、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种群数量的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二)选考题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利用发酵技术制作的各类特色食品,如果醋、腐乳、泡菜、酸奶等,深受人们喜爱。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果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果酒发酵完成后,可进行果醋发酵,除温度外两种发酵在发酵条件的主要差别是_。(2)在家庭制作果酒时,不需要对发酵设备进行严格灭菌处理原因是_。(3)图示发酵装置的错误是_,b处通常装有无菌水,其目的是_。(4)东北酸菜和四川泡菜都非常有名,泡菜制作中常见的乳酸菌有_。(5)在泡菜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其原理是在盐酸酸
28、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色染料。【答案】 (1). 18-25 (2). 前者先通气后密闭,后者需要持续通气 (3). 在缺氧、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其他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适应这一环境 (4). 发酵液过多,排气管口不能伸入液面 (5). 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杂菌进入,并且不影响排出气体 (6). 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 (7). 比色法 (8). 对氨基苯磺酸 (9). 玫瑰红【解析】【分析】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参与酒精发酵的是酵母菌,代谢类型属于兼性厌氧型,培养过程中先通气是为了使酵母菌繁殖,后密闭是使酵母菌开始酒精发酵;参
29、与醋酸发酵的是醋酸菌,为需氧型细菌,发酵过程中需要持续通气。【详解】(1)果酒制作时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果醋发酵与果酒发酵的主要区别是果酒发酵先通气后密闭,果醋发酵需要持续通气;(2)不需要对发酵设备进行严格灭菌处理时因为果酒发酵的发酵液中氧气含量低且呈酸性,酵母菌能够生长繁殖,但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适应该种环境;(3)图示发酵装置中个,发酵液过多,排气管深入液面均为错误内容;b处装无菌水的目的是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且不影响排气;(4)泡菜制作中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5)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为比色法;原理是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
30、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红色染料。【点睛】本题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泡菜的发酵制作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在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流程的前提下,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的使用。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动物细胞工程广泛的应用于各项研究中,回答下列问题:(1)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健康动物的组织块先用_处理后,分散成单个细胞,再制备成细胞悬液,然后逐代培养,传代培养的少数细胞可能获得不死性,原因是_。(2)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除了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外,还要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_。培养基的成分除了包括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等外,还需要加入_等天然成分。(3)
31、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利用了细胞膜具有_的特性,诱导融合的因素有_等。(4)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发展出来的杂交瘤技术,可以用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在这项应用中,用于融合的细胞是_。所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的特性。【答案】 (1). 胰蛋白酶或者胶原蛋白酶 (2). 细胞发生了突变 (3). 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的伤害 (4). 血浆、血清 (5). 一定的流动性 (6). 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 (7). 骨髓瘤细胞、B淋巴细胞 (8). 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工程可以分为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等技术,其中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利用胰蛋白酶或
32、胶原蛋白酶处理从而使得细胞分散开,在培养时需要提供细胞无菌、无毒的环境,营养条件,气体环境和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动物细胞融合依靠了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详解】(1)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首先对组织切块使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进行处理,分散为单个细胞;传代培养的部分细胞可能发生了突变,细胞核型发生改变,具有了不死性;(2)定期更换培养液可以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的伤害,营造无毒的环境;除了基础的营养成分外,还需要额外添加血浆、血清等天然成分;(3)动物细胞融合利用了动物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特点;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等;(4)杂交瘤技术可以用来制备单克隆抗体,一般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使得产生杂交瘤细胞具有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的特点。【点睛】本题的重点为动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原理和相关条件考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操作过程和条件是本题的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