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公元前43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人们发明出一套以图表意的记录系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形式,后来发展成楔形文字,同时他们制定了最早的法律条文,发明了车轮。”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A. 尼罗河流域B. 爱琴海区域C. 印度河流域D. 两河流域【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D正确;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A错误;爱琴海区域孕育的是古希腊文明,B错误;印度河流域孕育了印度文明,与材料不符,C错误。2.西方谚语
2、“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说明:A. 西方陆路交通十分发达,罗马是欧洲的中心B. 罗马帝国强大繁荣,罗马是帝国的中心C. 罗马于欧洲各地的陆上交通十分方便D. 意大利富庶、繁荣,是欧洲的文化中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条条大路通罗马”主要体现了罗马帝国强大繁荣,罗马是帝国的中心,故B选项正确;“条条大路通罗马”主要体现了罗马帝国的繁荣,而不是指西方陆路交通十分发达,罗马是欧洲的中心,故A选项
3、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罗马帝国强大繁荣与罗马是帝国的中心,而不是体现罗马于欧洲各地陆上交通的方便,故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罗马帝国的强大繁荣,没有强调其文化中心地位,故D选项错误。3.“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材料反映了A. 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B. 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C. 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D. 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庄园
4、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反映了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并非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故选C,排除B;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封闭的经济实体,排除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落后的经济实体,排除D。4.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A. 古代印度B. 古代中国C. 古巴比伦王国D. 古代埃及【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是印度种姓制度的
5、四个等级,材料说明的是古代印度四个种姓法律地位不平等,所以这一规定出自古代印度,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的一种等级制度,古代中国、古代巴比伦王国和古代埃及都没有这一规定,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5.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A. 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B. 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 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 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经过征战继波斯之后再次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其东征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明之
6、间的交流和联系,故D选项正确;战争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但不能表述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亚历山大军事东征对人类文明交流的影响,没有强调和平往来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亚历山大军事东征对人类文明交流的影响,没有强调文明衰落的原因,故C选项错误。6.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A 人身自由权B. 城市自治权C. 特许经营权D. 男女平等权【答案】B【解析】【详解】伴随着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富庶城镇
7、的市民阶层要求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即争取城市自治权,B项正确;人身自由权、特许经营权和男女平等权等,均与“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不符,ACD三项错误。7.查士丁尼法典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A. 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B. 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C. 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D. 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答案】C【解析】【详解】“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故C正确;A项消除错误,排除;B项唯一表述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
8、排除。8.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根源是A. 西方王室勇于冒险B. 商品经济的发展C. 造船水平的提高D. 宗教扩张的狂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的“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可以看出材料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B。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9.1526年非洲刚果国王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诉说:
9、“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葡萄牙的贩奴者),它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在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于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对“劫掠”的理解正确的是A. 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短缺B. 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C. 掠夺了非洲大量黄金白银D. 促进了欧洲海外市场拓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的“1526年”、“葡萄牙的贩奴者”等信息可知,这是早期殖民掠夺和罪恶的黑奴贸易,结合所学可知,早期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促进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黑奴贸易是把非洲的奴隶运到美洲,缓解的是美洲的人力资源短缺;C选项错误,掠夺的是美洲的黄金白银,非洲的黑奴;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
10、的是葡萄牙对非洲的掠夺,不是开拓海外市场。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0.如图为新航路开辟后的“三角贸易路线图”。在“归程”中,船上装载应该有非洲黑奴金银财富纺织品玉米、马铃薯A. B. C. D. 【答案】D【解析】依据图片中的三角贸易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从美洲返回欧洲的归程中船上可以装载美洲产的金银财富和玉米、马铃薯等农产品,故正确答案为D项。黑奴由非洲运往美洲;纺织品等工业品由欧洲运往非洲。11.1300-1500年左右,欧洲人口只有八千万,1700年达到了一亿两千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欧洲减少了对外殖民B. 物种的全球大交流C. 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D. 生育观念空前解放【答案
11、】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1300-1500年正是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而早期的殖民扩张促进了物种的全球大交流,故影响到欧洲人口的增加,B正确,A项错误;这一时期主要是欧洲向外移民,排除C项;当时人们思想还受到天主教的束缚,空前解放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说道:“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第一次实现全球联系的是A. 迪亚士船队B. 哥伦布船队C. 达伽马船队D. 麦哲伦船队【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全球的联系”可知指的是新航路开辟中麦
12、哲伦的环球航行,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紧密的整体,故D正确;迪亚士船队仅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故A错误;哥伦布船队到达的美洲,与材料不符,故B错误;达伽马船队到达了印度,未实现“全球的联系”,故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材料“全球的联系”指的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13.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起一个贵字,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A. 有否定教会的作用B. 矛头直指封建等级制度C. 肯定知识作用D. 宣扬了等级制度【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运动。依据材料“我们人类是天生
13、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可知,薄伽丘强调人的品德而不是出身、等级。所以斗争的矛头是指向了封建等级制度,B项符合题意。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4.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A. 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B.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C. 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D. 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契约主张个人融入政治社会是透过一个相互同意的过程,当中,个人同意遵守共同的规则
14、,并接受相应的义务,以保护自己和其他人不受暴力和其他种类的伤害,这与材料“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的说法一致,故由此我们可推断出卢梭主张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D项符合题意。法治与“人治”相对,指的是根据法律治理国家,显然材料与法治概念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提及政体的相关描述,排除B;C项与材料“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的说法相悖,排除。15.鲁滨逊漂流记是l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A. 人文主义者要求现世享受的精神B
15、. 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C. 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D. 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的时间信息“l8世纪上半叶”可知,这是启蒙运动时期,而A项是文艺复兴时期,故错误;C项是新航路开辟时期,错误;D项是工业革命时期,故错误;材料中“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反对天主教会和专制统治的思想,故B项正确。16.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A. 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B. 建设工业文明国家C. 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D. 创立民主法治社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
16、查的是欧洲启蒙运动知识点,旨在考查知识迁移准确判断的的能力。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束缚,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促进欧洲人民的思想解放;启蒙运动强调“理性”,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综上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错误,不仅仅是“摧毁专制主义”的问题,排除;B项提及的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后,与题干信息明显不符,排除;C项与“大兴土木”寓意,即确立资产阶民主政治不符,排除。故选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思想17.1879年法国将诞生于大革命期间的马赛曲定为国歌。从1880年开始
17、,法国政府将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7月14日定为国庆日,又要求将“自由、平等、博爱”三个词语镌刻在各个政府机构建筑的门楣上方,办公大楼人口也必须要悬挂国旗三色旗。这些做法意在A. 推行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 铲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社会影响C. 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新形式D. 推动民主共和制度在法国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意识形态是指以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为出发点,以一定的政治权力为社会基础,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核心的,旨在保存或改变现存社会制度的思想观点和体系,材料中法国的这些做法恰恰就是推行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故选A。1879年法国已经确立民主共和政体,铲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社会
18、影响显然已经不是当时社会的主要诉求,排除B;C项的说法浮于表面,与A项相比并不是最佳选项,排除;法国在1875年已经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排除D。18.“作为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以及它所确立的三权分立的原则,对近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资产阶级的政权建设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材料评价的是( )A. 英国权利法案B. 美国1787年宪法C. 大日本帝国宪法D. 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价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B正确;ACD三项的宪法未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排除。故选B。19.在工业革命中“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
19、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的“它”是指A. 珍妮纺纱机B. 改良蒸汽机C 火车D. 汽轮【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可判断。“它”应是动力的革命,故选B项。A只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但当时尚未进入蒸汽动力时代。C和D属于工业革命中蒸汽动力用于改善交通工具的表现。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内容【名师点睛】工业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近年来,多从社会史观对工业革命进行考查。例题: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
20、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介绍了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下降,但是到了1831-1841年却反而上升。结合这一历史时期,我们知道材料给出的时间是是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间,因此这是工业革命的后果。本题很容易误选B选项,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831-1841,这个期间是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期间,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结果,因此选择A不选B。C选项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当时的生产水平足以供养人口的增长;D选项与18世纪人口死亡率下降这一情况矛盾。20.“他
21、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上述评论最有可能针对的是A.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B.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领导人C. 空想社会主义者D. 巴黎公社的领导人【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空想社会主义者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好设想,但他们的设想是建立在空想的基础上的,没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很难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因此C选项正确。科学社会主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运动都付诸了实践,与题意不符,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1.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体
22、现的特点是A.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紧密结合B. 垄断组织形成并发展C. 世界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D. 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来源生产经验的积累,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紧密结合,A项正确;BCD项属于影响和表现,不是特点,排除。22.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年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A. 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
23、命B. 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 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D. 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到17世纪末,运往欧洲的棉布直线上升,“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说明棉布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即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故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商品流动,不是资本流动,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殖民掠夺,故C项错误;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也显然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23.某学者指出,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到19世纪中叶,英国所有棉布都已经在工厂里生产,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和原工业的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对“特有”的理解中,
24、正确的是A.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B. 产生了比蒸汽机更大的影响C. 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D. 促进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依据材料“19世纪中叶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可知,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没有体现出动力方面的变革,两者的影响无法进行比较;D选项错误,“特有”强调的是生产组织形式的独特性,促进工业革命发展的因素很多,无法体现“特有”。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4. 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贵族每天酗酒赌博
25、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100磅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5000磅;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拼命讲排场”。这最能体现出A. 工业革命引发了道德危机B. 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更加混乱C. 工业革命引发阶段关系的变动D.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所述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贵族、下院的书记官、新兴的工厂主的情况,可知英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了,但是社会道德却日益沦丧。19世纪中后期,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出现这种社会现象的背景应是工业革命,材料中的贵族、政府官员、工厂主三类人的表现体现出工业革命引发了道德危机,故A项正确。其它三项符合史实,
26、但材料没有提及,排除BC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影响25.“1871年5月25日,当国民自卫军的战士放弃水堡街的街垒时,突然有一群妇女冲出来接替他们。她们稳稳地端着枪,口里高喊着:公社万岁!”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在于A. 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了现实B.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D.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1871年5月25日”、“国民自卫军”、“公社万岁”,可以得知是法国的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B正确;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了现实,开创了
27、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C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871年5月25日”、“国民自卫军”、“公社万岁”,联系所学巴黎公社革命的意义分析解答。26.从1872年到1893年间,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不同文字的版本写了七篇序言,这些序言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或完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 基本原则不断变化B. 成为各国革命的指导思想C. 理论来源逐步扩大D. 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答案】D【解析】根据“这些序言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修改或完善”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对
28、共产党宣言进行补充、修改或完善,故D正确;材料反映马克思、恩格斯不断补充、修改或完善共产党宣言序言,没有体现基本原则变化,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马克思主义成为各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表述太绝对,B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C错误。27.艾周昌在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中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主要是因为()A. 非洲国家普遍落后,外出打工B. 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C. 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D. 欧洲手工工场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殖民者在扩
29、张过程中将非洲黑奴贩卖至美洲,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不是黑人离开家园的原因,而是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的原因之一;黑奴主要贩卖到美洲,不是欧洲,故D项错误。28.据估计,从1521年到1544年,某国从拉丁美洲运回的黄金,每年平均为2900公斤,白银为30700公斤。该国应该是A. 法国B. 西班牙C. 荷兰D. 英国【答案】B【解析】由材料的时间信息“从1521年到1544年”可知,这是新航路开辟后,此时的殖民大帝国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主要从美洲掠夺金银,故B项正确;法国和英国崛起是在18世纪,故AD错误;荷兰崛起是在17世纪,故C项错误。29. 19
3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A. 工业革命发展后竞争激烈B. 扩大产品销路需要更广阔市场C. 本国原料不足争夺国外原料产地D. 经济军事势力增强必然要侵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各国加紧对外殖民扩张,故A项符合题意。30.1517世纪的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 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 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C. 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D. 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进程【答案】C【解析】【详解】“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是从全球史观角度评价对外殖民扩张的影响
31、的,故C项正确; A、B、D项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的影响,但不是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故排除ABD项。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神权专政的时代,教士可以替神发言,规划人间的秩序;教士们也有权力决定赦免或是不赦免人的罪行。这种因人而异的神律,就是不可预测的规律。宗教革命以后,主权国家制定法律,是根据人类个体共存于一个社会的要求来制定的。德国系统的法律,一方面追溯到罗马时代的法样,另一方面,也将这些法典解释为神律在人间的体现。法国大革命以后,拿破仑又在这套罗马法的基础上,编纂出拿破仑法典,也不外乎根据神设定的秩序,制定出一套适用于人间的行为规范
32、。这种法典,也必须合乎理性。摘自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了不起的发现,是把批判理性应用于权威、传统和习俗时的有效性,不管这权威、传统、习俗是宗教方面的,法律方面的,还是社会习惯方面的,提出问题,要求进行试验,不接受过去一贯所作所为,或所说所想的东西,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方法论。布洛克(英)西方人文主义传统(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社会在对人的判罚方面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启蒙运动提倡的评判原则,并说明其进步之处。【答案】(1)变化:判罚主体由教土到主权国家;判罚依据由神律为主到法律为主;判罚标准由随意到固定。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民
33、族国家建立;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2)原则:理性主义。进步:既反对神权,又反对专制主义。【解析】【详解】(1)关于“变化”,由材料“教士们也有权力决定赦免或是不赦免人的罪行”“主权国家制定法律,是根据人类个体共存于一个社会的要求来制定的”,可得出判罚主体由教土到主权国家:由材料“因人而异的神律”“主权国家制定法律,是根据人类个体共存于一个社会的要求来制定的”,可得出判罚依据由神律为主到法律为主,判罚标准由随意到固定。关于“原因”,结合所学,可以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国家建立、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等角度分析总结。(2)关于“原则”,由材料“把批判理性应用于权威、传统和习俗时的有效性”,可得出理性
34、主义。关于“进步”,由材料“不管这权威、传统、习俗是宗教方面的,法律方面的,还是社会习惯方面的”,可得出启蒙运动既反神性,又反对专制主义。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表(%)欧洲美国和加拿大非洲1750年19.20.113.11850年22.72.38.11900年24.95.17.4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欧洲人营养水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应增加。即使农作物歉收,新的铁路网也保证了外界的供应。与此同时,千百万欧洲人远渡重洋移民美洲,带来了新的政治制度、谋生方法和文化传统。随着殖民扩张步伐的加快,蔗糖、茶叶和棉
35、花等农产品的大规模全球交易不再是新鲜事,对工业机器至关重要的轮胎的主要原料橡胶,则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刚果河流域。以运输、通信和军事技术武装起来的欧洲人强迫殖民地提供自然资源、交换工业品,这激起了殖民地的抵抗。据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整理(1)概括材料一中各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世界一体化进程对国际经济、政治的主要影响。【答案】(1)变化:欧洲、北美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迅速提高;非洲在世界总人口中的比例大大降低。原因:欧美农作物种植扩大,人口死亡率降低;新交通工具促进了人口迁移;殖民屠戮和黑奴贸易,
36、使非洲人口大量减少。(2)极大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劳动分工向深度与广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全球性交流扩大;东方从属于西方;亚非拉逐步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解析】【详解】(1)变化:依据表格数据分析即可得出各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发生的变化。原因:依据材料二中“随着19世纪马铃薯种植的增加,欧洲人营养水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也相应增强”、“新的铁路网也保证了外界的供应。与此同时,千百万欧洲人远渡重洋移民美洲”、“随着殖民扩张步伐的加快”等信息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中“蔗糖、茶叶和棉花等农产品的大规模全球交易不再是新鲜事,对工业机器至关重要的轮胎的主要原料橡胶,则来自巴西、马来西亚和刚果河流域。”、“欧洲人强迫殖民地提供自然资源、交换工业品,这激起了殖民地的抵抗。”等信息结合所学从世界经济发展交流、国际分工、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民族民主运动及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等方面概括近代世界一体化进程对国际经济、政治的主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