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014重庆卷)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 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12题。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A洪涝灾害更少 B淡水资源更多C经济水平更高 D土地成本更低2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A节约建筑用地 B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建筑能耗 D扩大用地规模下图是城市形成与发展区位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城市发展过程。读图回答35题。3有关城市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的形成都经历了a过程Bb过程只出现在沿海地区Cc过程早期与商业活动
2、关系密切D大城市的形成只受一种因素影响4下列城市的形成经历了a过程的是()A武汉 B兰州C大庆 D深圳5以a过程形成的大城市,为防止出现城市问题应()A扩大城市面积,分散布局工业B控制外来人口,减小就业压力C优化产业结构,关停并转移污染企业D植树造林,退工还农,恢复生态环境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下图中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读图完成67题。6A、B、C、D中最有可能为郊区的是()AA BBCC DD7图中区域要建设一工业卫星城,最合适的位置是()A甲 B乙C丙 D丁8下图为“部分大洲或地区的城市、乡村人口当前与未来趋势图”,读图
3、判断按图的排序正确的是()A西欧、日本、北美、西亚B日本、北美、非洲、中亚C非洲、澳大利亚、北美、日本D西亚、大洋洲、北美、日本宅基地是专门用于农民居住的农村用地。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下图为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其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及村周边,读图完成910题。9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到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B到N点时,村中心和村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C到P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D到R点时
4、,全村宅基地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10P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的持续推进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D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读“水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示意图”,回答1112题。课外作业1C香港经济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重庆高,土地资源紧张,地价比重庆高,为节省土地成本,香港楼房沿垂直方向发展,“城市个头”较重庆高,C项正确,D项错误。洪涝灾害和淡水资源数量对“城市个头”影响小,A,B项错误。2A城市楼房向高空发展,可以在不扩大占地面积的基础上,即不扩大用地规模的基础上,扩大利用空间,有效节约建筑用地,A项正确,D项错误。城市楼房的垂直发展会使城市人口密度增加,
5、城市交通压力增大,B项错误;建筑高度越大,高层加压供水、电梯运行等建筑能耗越大,C项错误。3C城市的形成一般都经历了c过程,c过程早期与商业活动关系密切;b过程一般在沿海地区和河流沿岸;大城市的形成有可能受一种因素影响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4Ca过程从探矿基地加工基地工业城市,符合的是大庆,大庆是因石油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5C因传统产业发展起来的城市应优化产业结构,关停并转移污染企业;加强环境治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6B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形成热力环流,且规模越大,气温越高,热力环流范围越大。图中四地,A、C、D三地都形成了热力环流,为城市,B地没有形成热力环
6、流,为郊区。故选B。7A卫星城要建设在城市的热力环流范围之外,才能避免卫星城排放的污染气体随热力环流污染城市,图中四地,只有甲地位于热力环流范围之外。故选A。8C分析四幅图,1970年城市人口比重最高的是,为70%左右,应为发达国家,确定为北美;图1970年城市人口比重仅为20%多,且以后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很快,故确定为非洲。本题选C项。9C读图可以看出,到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增加趋势开始逆转,变为减少,A错。到N点时,变化趋势是相反的,B错。到R点时,表明变化率为负值到了最大,过了R点全村住人宅基地变化率仍为负值,表明废弃和闲置现象继续加重,D错。到P点时,全村变化率由正值变为0,所以
7、人口数量最大,以后为负值,表示人口减少,C对。10A由材料可知,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现象,所以主要原因是城市化的持续推进,A对。产业结构优化,人们从事不同生产,不是人口转移的原因,B错。农村出现的是空心化,宅基地面积并未减少,向村外围扩展,说明面积在增大,C错。材料中没有体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D项不能确定。(注: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11图中来源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12城市化对水的自然循
8、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加城市硬底化增加城市内涝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增加ABC D13近年来,我国南方某核心城市在三环线以外规划了多个居住用地,商品房价格上涨,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建设卫星城 B郊区城市化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二、综合题(共24分)14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衡量。(1)由
9、图甲中A点可知,在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_%和_%;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_。(3分)(2)图甲、图乙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居高的是_;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_,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_。(3分)(3)从图丙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信息?比较图丙与图丁,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
10、不同特点?(4分)(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4分)15阅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和“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曲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是城市化_水文过程曲线;是城市化_水文过程曲线。(2分)(2)若城市化前后的降水量相同,则蒸发量在城市化后_(大于或小于)城市化前;径流量城市化后_(大于或小于)城市化前;渗入地下水量城市化后_(大于或小于)城市化前。(6分)(3)城市水循环过程中,人工参与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_。(2分)课外作业11C降水、地下水、地表水和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等都属于来自自然界的水,不属于潜在回用
11、水源;图中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属于来自污水处理厂的潜在回用水源;而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是经过用户使用后而产生的潜在回用水源。故选C。12D人口增多,使用的水资源多,导致地下径流减少;而城市规模增大,城市热岛效应增强,使气流上升,会导致降水增加;城市化使地面硬化,不利于地表水下渗,会增加城市内涝;城市建设会破坏地表植被,使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下渗量减少。故选D。13B在三环线以外规划居住用地,说明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14(1)6129经济城市化水平(2)经济城市化水平英国中国(3)图丙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
12、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比较图丙与图丁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加大。(4)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解析:第(1)题,考查对坐标图中数据的判读能力。第(2)题,考查对坐标图的对比分析能力。第(3)题,考查对坐标曲线的理解及文字表达能力。第(4)题,综合图丙、图丁分析第三产业是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进程中应重点关注的,进而分析第三产业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的作用。15(1)后前(2)小于大于小于(3)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