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变了味的“批发”短信或许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节假日,铺天盖地的手机短信汹涌而至,一开始,我们会为朋友在物欲横流的茫茫人海中还能牵挂着自己感到欣慰,也能为朋友间那份真挚的情谊所感动。因为那短信寄托了朋友对自己的关爱和祝福。可随着手机“嘟嘟”声的不停响起,我们在翻看一个又一个几乎大同小异的短信后却感到莫名的失望与反感,那些本来温馨的祝福也变得冷冰冰的了。 记得2008年除夕那一天,有一条“天气预报”的短信曾经非常流行:“天气预报:你家明天从早到晚下人民币,局部有金条,午间倾盆,美元转欧元,并有零星支票。气象部门提醒你,戴好头盔,拿好麻袋,准备发财,新年提钱快乐。”
2、这条短信把祝福的话语纳入虚拟的财富之中,刚读到的时候,感到确实有创意,而且幽默风趣,可是,一天之内,这样相同的短信竟然收到八九条,就让人感到索然无味了。 在某机关上班的小李曾对人抱怨说:“你看,这条短信我都收到第六遍了,都是朋友们发来的。第一次读的时候还非常激动,但越看越失望,转来转去的,一点诚意都没有。其实,只要是自己写的,就算只有一句简单的春节快乐,我也感到非常高兴。”而一位在私企上班的小王透露出这样转发短信的无奈:“怎么办呢?我们中国人最注重礼尚往来,朋友发给我一条祝福短信,我当然要回赠一条。但是过年一下子收到那么多,实在没时间一个一个回,只能这个转那个,那个转这个了。” 缺乏个性与诚意
3、的短信。让情感机械地传递。尤为滑稽的是,有时候,竟然出现张三发来的短信却署着李四的名字、自己发的短信转了一圈又转回来等尴尬的情况。有的人干脆“不看内容,只看姓名”,还有人在朋友圈子里约定“今年过节不发短信”。 毋庸质疑,短信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承担了人际交流的功能,可以这样说,它的快速、便捷,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乐趣。但是,当手机短信日益泛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本来应该充满温馨的情感传递,却在层层“批发”中变了味,一条条雷同的短信甚至让我们出现了“审美疲劳”,表面上看起来温情脉脉的短信,背后竟然是人情味的逐渐淡薄。 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还对批发短信乐此不疲呢?这正缘于现代人骨子里的淡
4、漠。现代人,一方面感到孤独寂寞无聊,渴望别人的关心,渴望与别人进行情感的碰撞;另一方面,又对这种交流缺乏耐心和自信,很多人在真实的世界里总是戴着面具生活,不愿用自己的真面目示人,一旦进入真实的情感世界,他们就会言不由衷,虚伪冷漠。于是,手机短信这种既能让人躲进虚拟世界又能达到情感“交流”的方式就成了沟通首选。 批发式的手机短信,看起来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其实它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一个人收到这样差不多相同的短信问候时,他的情感也一定承受着难以言说的“煎熬”,这种廉价的复制品,把人们的真实情感都掩盖起来,那些虚伪和冷漠,使得短信问候的“副作用”更加突出。可怕的是,这种“批发”的表面繁荣,还使得大多数人沉醉其间,不能自拔。因而,每逢节假日,大批量的短信在人们的五指翻飞中蝗虫一样泛滥成灾,感情的肥皂泡竟然成为人们炫耀的景观。这样转瞬即逝的美丽幻影刺激人们的慵懒和冷漠,那一份真诚的问候和醉人的温暖,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却越来越厚。 其实,感动别人非常简单,那就是自己动手,喷发最真实的情感:即使写得稚嫩,但不缺少真情;即使写得拙劣,但不缺少真心。我们的人生,太需要最原始、最真挚的温情了。 - 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