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问题一、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1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条件评价(1)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资源储量和开采条件(资源丰富、埋藏浅或露天、地质条件好的地区易开采);市场条件(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优先开采);交通运输条件(对外交通便利的地区优先开采)。(2)能源资源开发的分析思路能源资源的开发可从基础好、拉动强、有保证三方面分析。基础好拉动强有保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2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分析思路(1)衰落原因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传统产业衰落。(2)转型措施实行战略性转移。这类城市一
2、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3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1)能源储量多少。(2)距消费市场远近。(3)开发难度大小。(4)开发技术高低。(5)开发资金和基础设施等。典例1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如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1)(2)题。(1)结合南海
3、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2)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地 B地C地 D地【解析】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海域东北和西南海域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高,风能资源丰富,冬季我国受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该海域处在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南侧,盛行东北风,故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东北风。第(2)题,风力发电站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且风力发电成本较高,故风力发电站通常建设在风能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常规能源不足、对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图中地风能资源丰
4、富,且靠近经济发达、常规能源不足、对能源需求量大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故目前在图中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答案】(1)A (2)B二、流域的综合开发流域的综合开发(一)分析思路(二)答题规范1水利工程建设的条件(1)自然条件:条件常用答题用语水能水量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河流落差大地形、地质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工程的建设(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条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工程条件:移民少,淹没农田少,生态破坏小,有利于工程实施。2河流的航运条件条件常用答题用语自然条件地形地形平坦,水流平稳径流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冰期无结冰期(或冰期短),通航时
5、间长通航里程河道宽阔平直,通航里程长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人口、城市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客货运输量大3河流的治理原则与措施常用答题用语治理原则治理措施上游调洪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分洪、蓄洪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泄洪、束水加固大堤,疏浚河道,开挖新河道4评价水利工程的影响(1)有利影响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电、航运、供水、灌溉、养殖、旅游、防洪等。(2)不利影响多从工程本身以及其对上游和下游的影响进行阐述。典例2 如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 D
6、地表径流减少(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分别对应的是()A、 B、C、 D、【解析】第(1)题,随着流域的开发,流域内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减少;居民点增多,地面硬化面积随之增大,地表径流增多。第(2)题,阶段该流域的植被较多,下渗较多,地表径流量小,流水汇集速度慢,P处流量最高峰来得晚,而且峰值也较低,对应曲线;随着流域的开发,植被减少,居民点增多,地表径流增多,流水汇集速度逐渐加快,P处流量最高峰来临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所以阶段对应曲线,阶段对应曲线,故选C。【答案】(1)C (2)C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分
7、析思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本地少;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资源调配线路区位条件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安全系数高;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经济效益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8、也可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生态效益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典例3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ABC D(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C可
9、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解析】第(1)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能加剧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京杭大运河北段已经淤塞,南段能通航,而丙地位于南段,故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由图示海拔可知,丁地海拔高于戊地,丙地海拔低于丁地,所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丁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在丙至丁段无法实现自流引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经过戊地,所以能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第(2)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源地在长江下游入海口附近,所以长江的水质备受社会关注;该工程会造成长江入海水量减少,从而会使长江向海洋输送的泥沙量减少;该工程不会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该工程会提高
10、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答案】(1)D (2)A提分训练一、选择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与水资源总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利用率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世界平均中国平均河西走廊塔里木河流域准噶尔盆地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30%20%92%79%80%95%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 )A基本不存在水资源紧缺的现象 B海河流域水资源丰富C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不平衡 D河西走廊缺水最严重2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是因为华北地区( )A降水总量少 B降水年际变化大C水资源浪费严重 D水
11、资源需求量大3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措施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 B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C减少农田种植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 D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我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值是20%,而河西走廊、塔里木河流域、准噶尔盆地、海河流域的利用率都在75%以上,远高于我国的平均值,说明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不平衡,C对。我国河西走廊、塔里木河流域、准噶尔盆地、海河流域的利用率都在75%以上,水资源严重紧缺,AB错。海河流域的利用率比河西走廊的利用率更高,缺水更严重,D错。故选C。2根据海河流域水与塔里木河流城的位置可知,海河流城地
12、处东部季风区,降水丰富,降水总量远大于塔里木流域;降水年际变化、水资源浪费严重不是水资源利用率高的原因,海河流域地处华北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水资源需求量大,是其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主要原因。D符合题意。故选D。3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减少农田种植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但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能缓解华北地区春季用水紧张的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B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1C2D3B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的油荒历史,也让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由于
13、大庆油田的开发,使周边的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图为大庆市地图。完成下面小题。4大庆建成为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 )A便利的交通 B广阔的市场C丰富的石油资源 D科技力量雄厚5由于大庆油田的开发而导致周边地理环境的变化描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城市热岛效应 B荒野变良田C生物多样性减少 D环境污染加剧6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加大石油开采,提供更多石油资源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改善环境质量,发展特色旅游将城市搬迁到石油资源丰富的地方A B C D【解析】4大庆市成为我国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有大庆油田,石油
14、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区,C对;市场、交通条件有助于大庆更好的发展石油工业,但不是首要因素,A、B错;大庆市科技力量并不雄厚,大庆发展石油工业的主要优势为原料而不是技术,D错。故选C。5大庆油田的开发,促进了城市化,出现城市热岛效应,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大庆油田的开发对农业的影响小,不会使荒野变良田,B说法不正确。故选B。6资源型城市转型措施,可以利用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化小城镇,发展旅游,同时可以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正确;加大石油开采,会加快资源的枯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将城市搬迁到石油资源丰富的地方不符合实际,故错误。故选B。【答案】4C5B6B木兰陂位于福建省
15、莆田木兰山下,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溯汇流处,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今仍保存完整,并发挥着水利作用。拦河坝是木兰陂的主体工程,坝上设水闸,可按需求提闸、落闸,配套部分为输水沟渠和海堤。木兰陂建成前,木兰溪下游平原受溪洪和海潮之患,木兰陂建成后才成为鱼米之乡。为了发挥综合效益,当地政府正在新建宁海闸水利工程。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7宁海闸建成后对木兰陂的影响,正确的是( )阻挡海潮上溯,减少海水对木兰陂的破坏抬升木兰陂附近地下水位,缓解木兰陂附近地面下沉抬升木兰陂以上河段水位,减少木兰陂以下河段泥沙淤积降低木兰陂上下游水位差,减弱泄洪和放水对木兰陂的冲刷作用A B C D8木兰陂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
16、包括( )减小灌溉面积 减少洪涝造成的损失 改良土壤,增加耕地 发展渔业A BC D【解析】7从图中看宁海闸位于木兰陂的下游地区,可拦蓄木兰溪来水,降低木兰陂上下游水位差,流速变缓,减弱对木兰陂的冲刷作用;可阻挡海潮上溯,减少海水对术兰陂的破坏,可选,C正确;木兰陂位于钱陂的下游,河道较宽,地形较平坦,落差较小,水流较缓,地下水位高,地面沉降弱,错;抬升木兰陂以下河段水位,水流速度减缓,海潮冲击减弱,增加木兰陂至宁海闸河段泥沙淤积,错。故选C。8水利工程对农业的影响可从供水、防洪、水产养殖等方面来分析;由材料可知木兰陂建成前,木兰溪下游平原受溪洪和海潮之患,木兰陂建成后才成为鱼米之乡,木兰陂建
17、成后改良土壤,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灌溉面积,减少洪涝造成的损失,发展渔业,错,B正确。【答案】7C 8B 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干流及其支流两岸覆盖着黏土,它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河,最后注入大西洋,它是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三国的重要水上通道。读巴拉那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9巴拉那河下游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主要成因是( )A地势低平,排水困难B全年多雨,降水丰沛C冬季寒冷,冻土广布D土质黏重,容易下渗10关于巴拉那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地区多石滩、沼泽,发展航运业B在圣保罗附近利用资源发展钢铁工业C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发展水稻种植业D流域内部落差大,可以全流域发
18、电【解析】9巴拉那河下游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主要成因是巴拉那河下游地形低平,排水困难,A对;巴拉那河下游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B错;该区域为热带地区,冬季高温,不可能有冻土广布,C错;题干中有“干流及其支流两岸覆盖着粘土”的信息,土质粘重,下滲困难,D错。故选A。10巴拉那河流域上游地区多石籬、沼泽,水流急且水浅,不利于航运业发展,A错;从图例上看,圣保罗附近有煤铁资源,可以在圣保罗附近利用资源发展钢铁工业,B对;下游地区地势低平,但土质粘重,不利发展水稻种植业和不利于水能开发,故CD错。故选B。【答案】9A 10B 沃尔特河是西非第二大河,其流域范围广,水量大,年平均流量可
19、达1200立方米秒,但大部分在洪水期排入海洋,枯水期最小流量仅为14立方米秒。为了开发沃尔特河,人们在其下游修建大坝拦水,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水库沃尔特水库。图为沃尔特河流域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沃尔特河流域( )A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属大西洋水系B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是流域内主要水汽来源C多为热带沙漠地区,河水大量下渗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季节变化小12水库建成后可导致( )A沃尔特河的流域面积增大B水库上游河段含沙量减小C河流入海年径流总量增加D大坝下游河段枯水期缩短【解析】11根据流向,沃尔特河流域地势北高南低,注入几内亚湾,河流属大西洋水系,A对。纬度低,气温
20、高,大气降水是流域内主要水汽来源,B错。多为热带草原或热带雨林地区,C错。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降水季节变化大,D错。12水库建成后可导致大坝下游河段水量稳定,枯水期缩短,D对。沃尔特河的流域面积不会改变,A错。水库不影响上游河段,上游河段含沙量不变,B错。水库调节径流季节变化,河流入海年径流总量不变,C错。【答案】11A12D二、综合题1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境内有大草原、响沙湾、成吉思汗陵等主要景点。下图为鄂尔多斯高原及其周边区域图。材料二 沙枊根系发达,生命力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下图为乙地区
21、沙枊生态经济模式图。(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甲河流域林地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中示意图,说出乙地区推广沙柳生态经济模式的有利影响。 (3)目前,国际燃煤价格处于历史低位。简述鄂尔多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解析】(1)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林地植被的破坏,会导致气候、土壤、河流及生物变化。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组成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均会发生变化。林地被破坏会对生物、气候、土壤、水文等其他要素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由于林地减少,生物生存环境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而林地破坏后,生态效益降低,导致土壤沙漠化加剧。对
22、水文来看,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破坏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气候更加干旱,降水变率增大。(2)结合沙柳经济模式图,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说明意义。读图可知,由于种植沙柳,使得该地植被覆盖率提高,可以减轻荒漠化,属于环境效益。从经济效益看,由于造纸厂利用沙柳为原料,使得沙柳种植规模扩大,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提高了经济收入。从图表可知,污水回收率为98%,实现了重复利用。(3)从降低化工业比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等方面说明调整方向。该地资源丰富,由于燃煤价格较低,所以应调整产业结构。由于该地有“大草原、响沙湾、成吉思汗陵等主要景点”可以发展旅游业。该地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水源便
23、利,可以发展现代优势农业。【答案】(1)气候更加干旱,降水变率增大;土壤侵蚀加剧,地形更加崎岖;河流含沙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2)改善生态环境,减缓荒漠化;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提高经济收入,利于脱贫致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3)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重化工业比重;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波斯湾地区石油分布集中,超级大油田多,油井多为自喷井,开采出的原油基本不含硫。下图示意沙特阿拉伯(简称沙特)主要油田的位置。沙特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石油产业的收入约占全国总收入的75%。近年沙特政府打算戒除“油瘾”而在
24、太阳能领域酝酿着大规模投资。沙特是个典型的人口迁入国,2016年,外籍人口1000万左右,占沙特总人口三分之一。在外来人口中,主要以亚洲和阿拉伯国家人口为主。(1)沙特阿拉伯沙漠广布,简析其根本原因。(2)分析沙特阿拉伯在世界石油贸易中竞争力强的原因。(3)近年沙特政府提出戒除“油瘾”,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发展以太阳能为主导的新能源工业。请分析沙特阿拉伯发展太阳能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4)指出沙特阿拉伯成为人口迁入国的根本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工业区位条件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等相关知识。(1)沙特阿拉伯沙漠的成因可从气压带风带方面分析。读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该地终
25、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蒸发旺盛,气候干旱,因而形成沙漠广布的特点。 (2)沙特阿拉伯在世界石油贸易中竞争力强的原因可从资源量、品质、交通等方面分析。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大,超级大油田多,油井多为自喷井,开采成本低;开采出的原油基本不含硫。品质好;石油分布集中,油田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海运条件好,运输成本低。(3)沙特阿拉伯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区位优势可从资源条件、用地条件、资金方面分析。从资源条件来看,沙特阿拉伯所处的纬度低,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从用地条件来看,沙漠广大,人口稀少,太阳能发电场地广阔。从资金条件来看,国家石
26、油收入多,资金雄厚,可支撑新能源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4)本题可从沙特阿拉伯的就业机会分析。沙特阿拉伯石油开采和加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外来移民务工,所以,成为人口迁入国。【答案】(1)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控制,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气候干旱。(2)石油储量大,油田规模大,(多自喷井),开采成本低;原油基本不含硫,品质好;油田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海运条件好,运输成本低(任答2点)。(3)纬度低,(气候干燥)云量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强;沙漠广大,人口稀少,太阳能发电场地广阔;国家石油收入可支撑新能源发展(资金雄厚),促使本国产业升级转型。(4)大量石油开采和加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外来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