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13780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江苏专用)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试题(含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单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空定位【阶段特征】从中共八大召开到“文化大革命”结束(1956197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这一时期成就与失误并存。政治方面“左”倾错误不断发展和外交突破。“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外交战线捷报频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经济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共八大、国民经济调整等;另一方面在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思想文化方面国防科技和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极大

2、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防实力;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受到较大冲击【考情探究】5年考情备考策略考题分布考查角度考情综述2019江苏单科,13,3分中美关系正常化本单元内容在近五年江苏卷中考查的频率较低,仅2019年第13题考查了中美关系,2018年第11题考查了计划经济体制。试题命制突出能力立意,呼应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以史为鉴。这一趋势预计在未来高考中仍将延续(1)本单元较为琐碎,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基本的史实,不需要做较多的深入挖掘(2)外交的目的在于为社会主义建设创设稳定的国际环境,注意理解国际局势和国

3、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3)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要重点关注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主干知识,正确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理解遵循经济规律进行发展的重要意义2018江苏单科,11,3分计划经济体制必备知识篇固本夯基【考点集训】考点一“文化大革命”与新中国的外交突破1.1964年中国和法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西方媒体称为“外交核爆炸”。这次“外交核爆炸”()A.使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B.使美国封锁、扼杀新中国的政策破产C.促进日内瓦会议对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解决D.使新中国正式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答案B2.20世纪6

4、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上对美国、苏联的盟国和与其接近的国家,或定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帮凶”,或视作“修正主义的伙伴”“赫鲁晓夫的走狗”,推行四面出击、打倒一切的外交路线。有学者称之为“黑屋外交”。在当时,这种外交政策的推行()A.加剧了冷战的紧张程度B.恶化了自身的处境和形象C.有助于计划经济的实施D.否定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B3.下列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正确的是()19711972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1971年1972年亚洲科威特、土耳其、伊朗、黎巴嫩日本、马尔代夫非洲尼日利亚、喀麦隆、塞拉利昂、卢旺达、塞内加尔毛里求斯、多哥、马达加斯加、乍得欧洲圣马力诺、奥地利、比利时、冰岛、塞浦路斯马

5、耳他、英国、荷兰、希腊、联邦德国、卢森堡美洲秘鲁墨西哥、阿根廷、圭亚那、牙买加A.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结果B.中国开始超越意识形态进行外交活动C.是不结盟运动推动的结果D.新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答案D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新中国而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当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此外,新中国也面临着周边的安全环境恶化的危险: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

6、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这给中国的安全防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摘编自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材料二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大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目前存在的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我们是能够采取这些步骤的唯一国家。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是否会把其他的门打开。摘编自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当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化解周边国家对红色政权的“恐惧”,新中国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4分)(2)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总统采取的“这些步骤”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

7、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的原因。(4分)答案(1)意义:缓解国内财政困难;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措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2)步骤:打破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实现与中国关系正常化。原因: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处于守势(美苏争霸的需要);美国急于从越战泥潭中脱身;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等。考点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科技与教育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纂、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纂和发行,并建立了“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A.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B.促进

8、了义务教育的普及C.肃清了传统教育思想D.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答案A6.毛泽东曾指出:“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是一种错误的想法。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曾大规模接受苏联的经济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中国在自身财力紧张、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也开始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并不断扩大援助规模。下列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A.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成就主要得益于苏联援助B.新中国的对外援助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困难C.新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D.苏联援助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答案A7.下面是1957年和1961年我国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示意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

9、原因是()A.中苏关系开始恶化B.国家经济状况的影响C.“一五”计划顺利完成D.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答案B8.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该规定()A.保障了国家工业化战略实施B.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C.促进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D.导致了城市劳动力出现不足答案A9.1958年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作出的决议指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下列口号能反映上述“形式”

10、的是()A.“农业合作社,社会新气象”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C.“吃喝不要钱,日子赛神仙”D.“谁穷谁丢人,谁富谁光荣”答案C10.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800次;1959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这反映出()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B.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C.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答案A11.据统计,1960年中国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1949年中华人民

11、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一现象()A.反映了我国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形成 B.适应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C.促进了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D.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答案B12.1961年我国政府规定:应该有领导地开放农村集贸市场。除了粮食、棉花以外,凡是第三类物资和完成国家合同任务以后的第二类物资,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这项政策在当时()A.削弱了国民经济的统一管理B.扩大了计划经济的覆盖范围C.缓解了市场供应的紧张局面D.克服了分散经营导致的困难答案C13.1961年,国家规定在1960年底12900万城镇

12、人口的基础上,3年内减少2000万以上城镇人口并要求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特别是1958年以来从农村招收的职工,凡是能回农村的,都动员回农村支援农业生产。这一规定意在()A.减轻城市工业发展负担B.纠正工作中的右倾错误C.支援农村地区工业建设D.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答案D14.1961年3月,安徽省委决定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到秋末,扩大到全省生产队总数的85.4%。这项政策()A.试图纠正农村“左”倾错误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提高了人民公社化的水平答案A15.1963年6月,李先念在给毛泽东的报告中写道:“农村中生猪、家禽发展很

13、快,收购量大大增加市场上许多传统的小吃已经恢复起来,饮食业比过去活跃了。”这说明当时()A.集体经济走向规模化生产B.经济建设重心已转向农业C.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振兴D.农村的经济政策有所调整答案D16.1973年初,中国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报告建议在三至五年内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其中包括已经批准的12.5亿美元进口设备),史称“四三方案”。该方案的实施()A.推动中美关系开始改善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C.奠定了对外开放的基础D.有利于国民经济复苏答案D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1960年发展到完

14、全反城市化,确定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在19491979年间,城市化率年均增长只有0.28个百分点。此时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崩溃生产力水平低B.19591961年经济困难,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C.“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阻碍了城市化进程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干预答案D应用创新篇知行合一【应用集训】1.下表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流行口号:土地改革时期“劳动光荣”“发家致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急进抢先”“社会主义有奔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争上游,敢出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经济困难时期“吃饱肚子为先”国民经济调

15、整时期“千变万变不如(包产到户)一变”这反映出广大农民()A.积极追求符合时代特点的美好愿景B.由衷拥护社会主义C.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D.坚决支持改革开放答案A2.1969年,尼克松总统上任伊始即指示基辛格“试探重新与中国人接触的可能性”。7月,美国宣布对中美之间人员往来和贸易交流放宽限制。1970年1月,经美方首先提出,中美大使级会谈在华沙恢复举行。上述史实印证了()A.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已经破产C.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转变D.中国重返联合国威望空前提高答案A3.尼克松为改善中美关系,决定放宽对华贸易管制,农业部认为这是增益本国农业的大好机会;财

16、政部认为此举有助于从中国大量获取原材料;而国防部则表示不满,认为出口的一些商品“可能会被中国用作军事或更大的战略用途”。这说明美国对华政策()A.促进中美关系改善B.体现不同集团妥协C.彻底摆脱冷战思维D.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答案D4.“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对此记述有领导撰写的传记或回忆录、政府部门编写的资料、纪实文学、影视作品、厂史、厂志、学者的论文、三线建设亲历者撰写的相关著述等。由此可推知()A.亲历者撰写的历史可信度较高B.工厂与政府部门掌握的史料丰富C.“三线建设”的研究比较混乱D.历史书写的群体呈现多元化特点答案D【五年高考】考点一“文化大革命”与新中国

17、的外交突破1.(2019江苏单科,13,3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答案C2.(2016课标,31,4分)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答案B3.

18、(2015福建文综,38,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

19、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材料三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材料四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

20、。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摘自周恩来政论选(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8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10分)(4)综合材

21、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10分)答案(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答对其中4点即可)(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转折点: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答对其中3点即可)(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重大改变: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日本

22、:甲午战争及30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中国: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考点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科技与教育4.(2018江苏单科,11,3分)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发放时间每人每月定量出处1954年7月开始1.5斤北京市档案馆票证展览中的文字介绍未予说明1斤北京粮食工作1957年11月17日开始1.5斤中国商业四十年1957年12月1日之前1

23、斤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食油供应办法文件1957年12月1日之后1.5斤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答案C5.(2015福建文综,18,4分)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答案D6.(2015海南单科,24,2分)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

24、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答案B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文化大革命”与新中国的外交突破1.(2013江苏单科,11,3分)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答案D2.(2

25、015安徽文综,18,4分)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答案D3.(2015山东文综,22,4分)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

26、国的现实需要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答案B4.(2014福建文综,17,4分)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答案A5.(2013安徽文综,18,4分)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D.中

27、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答案C考点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科技与教育6.(2015山东文综,19,4分)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研究专题论文数量(篇)甲722乙287丙614丁96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答案C7.(2015上海单科,29,2分)下侧的新闻出自哪一时期()A.“大跃进”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答案A8.(2014大纲全国,19,4分

28、)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记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答案D9.(2013海南单科,24,2分)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

29、反映了()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答案C10.(2014山东文综,20,4分)下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大跃进】dyujn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答案C11.(2013重庆文综,9,4分)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

30、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77043173875371958108358050356619591483867616497196016371090547457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答案A12.(2016天津文综,13,6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解放后农民对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是不可避免的。党充分地了解了农民这种小私有者的特点,并提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

31、极性。但是,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1年12月)(3)材料三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共中央对此有何基本方针?(6分)答案(3)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劳动互助的积极性。保护农民个体经济;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三年模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7分)1.(2020届江苏海安高级中学9月测试,20)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

32、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此会议()A.通过了“共同纲领”文件B.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D.确定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答案D2.(2020届江苏南京期初,12)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地掀起诗歌创作的热潮,其中一首炼铁颂中说:“小小土炉昂起头,就像火龙朝天吼,群龙吐气气如虹,铁水沸腾向东流。”该诗反映了()A.全行业公私合营掀起高潮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实现C.人民建设热情得到极大提高D.国民经济调整取得巨大成就答案C3.(2

33、020届江苏常州期中,11)以调查、访问、回忆等形式为特征的口述史学正在悄然兴起,当前,下列主题最适合我们以口述史方式进行研究的是()A.“辛亥革命”的情景B.“抗战胜利”的情景C.“粉碎四人帮”的情景D.“开国大典”的情景答案C4.(2020届江苏扬州中学11月测试,13)1971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将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8月,尼克松宣布美国放弃金本位,准许美元随其他货币汇率浮动。日本称这两件事为“尼克松震撼”。“尼克松震撼”直接()A.促使美国经济走出了“滞胀”B.导致日本对华政策匆忙转向C.导致日美同盟关系不复存在D.遏制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答案B5.(2020届江苏淮阴中学高二1

34、0月测试,16)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四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A.在阶段,中国打破了美苏对核技术的垄断B.在阶段,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C.在阶段,袁隆平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D.在阶段,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开始到来了答案C6.(2020届江苏赣榆高级中学期初,12)如图是19501976年我国报刊种类数的统计折线图(单位:种)。此图反映了()A.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地丰富B.国民的文化素质逐渐得到提高C.社会环境影响文化事业发展D.“双百”方针促进新闻业发展答案C7.(2020届江苏南通如东高级中学10月调研,9)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

35、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最能佐证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答案B8.(2019江苏苏州1月,9)下表是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统计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由此可知()时间农业实产量实征农业税农业税占实产量%合计正税附加合计其中:正税“一五”时期8017.80933.21847.4585.7611.6010.60“二五”时期6983.20833.32745.6687.6611.9010.7019

36、631965年5004.50374.02333.4240.607.506.70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A.农业税已逐渐成为当时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二五”时期农业税比例上升C.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征收情况呈总体下降趋势D.到1965年,我国整个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答案C9.(2019江苏南京、盐城3月,11)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战争形态也发生着重大变化。在苏联领导人眼中,以人力、兵力为主要战斗力的中国军事力量已不值一提。赫鲁晓夫说:“民兵,对于有现代化武器的我们来说,这不是军队,这是一堆肉。”为此我国()A.发展“两弹一星”计划,应对大

37、国挑战B.研制高性能计算机,增强军事实力C.开展“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综合国力D.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打赢现代战争答案A10.(2019江苏南京、盐城3月,12)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各大洲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统计表(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网站)。理解表格中的信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时间地区1950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总计亚洲12110326非洲51323344欧洲6114021美洲0113620大洋洲00527总计23166514118A.19501959年外交成就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B.19601969年非洲建交国增多得益于日内瓦会

38、议的召开C.19701979年建交国家数量增加得益于中美关系的改善D.19801989年建交国家增加表明我国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答案C11.(2019江苏南通1月,9)下图漫画爆炸声中除旧创作于1966年,该漫画反映出当时中国()A.成功步入航天时代B.尖端科技领先美苏C.国防能力已大大加强D.开始打破大国核垄断答案C12.(2019江苏南通1月,11)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年到2011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辛亥革命专题研究的论文数量,它反映了学者们在半个世纪以来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乙”指的是()时间论文数量(篇)甲500乙70丙6000丁2000A.19491

39、965年B.19661976年C.19771991年D.19922011年答案B13.(201953原创题)据中美关系大事年表记载:“1969年7月,宣布放宽对华贸易限制,允许美国旅游者购买不超过100美元的中国制造的商品,取消美国公民来华旅行的禁令。”据此可以推知()A.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B.美国谋求改善对华关系C.中美外交关系已经建立D.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答案B14.(2019江苏苏州1月,10)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与“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相关的是()A

40、.新中国成立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答案B15.(2019江苏扬州1月,12)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同志谈话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他同时还指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邓小平的看法旨在()A.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答案B16.(2018江苏苏北四市高三期中,8)1958年下半年,全国掀起了大招工的浪潮,企业职工人数

41、从上一年度的3100万剧增至5194万,在这新增加的2000万名职工中,来自农村的有1104万人,占总数的53%。出现上述城乡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中共八大路线政策的鼓舞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推进答案C17.(2018江苏盐城高三三模,12)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但仍然认为,党的“三面红旗”(即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科学的经济思想B.中国共产党开始放弃苏联经济模式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发展D

42、.八字方针助长“左”倾错误蔓延答案C18.(2020届山东等级考模拟,9)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答案C19.(2020届山东等级考模拟,10)下列不同年代新中国建交国家数目统计示意图中,反映20世纪60年代末建交状况的是()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25分)20.(2020届江苏扬州高邮期初,22)中美两国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美关系的变化影响着世界格局。阅读下列材

43、料: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中

44、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材料三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2分)(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概括导致该变化的因素。(5分)(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对美开放的动机是什么?(2分)(4)材料二、三在认识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视角方面有所不

45、同,你认为导致视角不同的因素有哪些?(4分)答案(1)对华政策: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对方针:“一边倒”。(2分)(2)变化:由敌视到开始接近。因素:世界出现了五个力量中心;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美苏争霸美国处于不利地位。(5分)(3)动机:应对苏联霸权主义对中国的威胁。(2分)(4)因素:政治立场不同;史料挖掘和运用的程度不同;史观不同;等。(4分)21.(2020江苏常州高二期中,29)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

46、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二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和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结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所采取的实践举措有哪些,简评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深远影响。(6分)(2)据材料二,概括论十大关系探讨的核心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6分)答案(1)举措: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影响:找到了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6分)(2)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赫鲁晓夫对苏联模式的否定。(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