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册】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 子八年级上册训练一:一词多义(文言词汇选择题)被任用显露射出发集市买脸色颜色八年级上册训练一:一词多义(文言词汇选择题)狱官贤士士兵犯错误经过违背同“弼”辅佐八年级上册训练二:断句(文言断句题)舜 发 于 畎 亩 之 中傅 说 举 于 版 筑之 间胶 鬲 举 于 鱼 盐 之 中 管 夷吾 举 于 士孙 叔 敖 举 于 海百 里奚 举 于 市 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人 也必 先 苦 其 心 志劳 其 筋 骨饿 其 体 肤空 乏 其 身行 拂 乱 其所 为所 以 动 心 忍 性曾 益 其 所不 能八年级上册人 恒 过然 后 能 改困 于 心衡 于虑
2、而 后 作 征 于 色发 于 声 而后 喻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 出 则 无敌 国 外 患 者国 恒 亡然 后 知 生于 忧 患 而 死 于 安 乐 也八年级上册训练三:整篇训练(一)民众如水,载舟覆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八年级上册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直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选自二十五史旧唐书魏征传)【注释】殷忧:深深的忧虑。殷:大。道
3、:治理。傲物:傲视他人。物:他人,众人。董:督察,治理。直:同“值”,值得。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能克终者盖寡/盖竹柏影也B.今守之而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C.振之以威怒/蒙辞以军中多务D.终苟免而不怀仁/苟全性命八年级上册CC(用)(A.大概/原来是;B.够/值得;D.只是/苟且)八年级上册2.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原来)深怀忧虑时必定竭尽诚心对待下面的人,已经实现志向后就会放纵自己,傲视他人。八年级上册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虽 董 之 以 严 刑 振 之 以 威 怒 终 苟免
4、而 不 怀 仁 貌 恭 而 不 心 服。/八年级上册4.作者认为“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原因是夺取江山时深怀忧虑而竭诚对待民众,深得民众的支持拥护;守护江山时,志向已经实现而放纵自己,傲视民众,得不到民众的真心支持拥护。八年级上册5.(水)能“载舟覆舟”,这里的“水”和“舟”分别比喻什么?水能载舟和水能覆舟原因分别是什么?“水”比喻民众,“舟”比喻君王。水能载舟,是因为舟之待水,竭诚一体,不放纵自己,不傲视下民。水能覆舟,是因为江山在手,君临天下,放纵自己,为所欲为,激怒了民众之水。八年级上册6.从这段文字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启示:作为统治者要厚积德义,居安
5、思危;无论是国家元首还是单位领导都要以民为本,为民着想,否则,好景不长。八年级上册【参考译文】一切帝王,承受上天大命,没有不是深怀忧惧而治绩卓著、功成名就而德行衰微的。有良好开端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夺取江山容易守护江山难吗?昔日夺取时力有余,如今守卫却力不足,原因何在?原来深怀忧虑时必定竭尽诚心对待下面的人,已经实现志向后就会放纵自己,傲视他人。如果竭尽诚心,那么就会四海结为一家,如果傲视他人,那么至亲骨肉也会视同路人。八年级上册虽以严刑管束、以威怒震慑,终究也只是免于刑罚而并不感念仁德,外表恭顺而内心不服。怨愤不在大小,可畏惧的是民众。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是值得十分
6、谨慎的。腐朽的绳索套着奔驰的车辆,这种危险可以忽视吗?八年级上册(二)魏文侯从谏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八年级上册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选自资治通鉴)【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伐竹取道,
7、下见小潭B对曰:“仁君。”有两人铺毡对坐C何以知之物格致知D文侯悦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八年级上册DD(高兴)(A.讨伐砍伐;B.回答相对;C.知道知识)八年级上册2对画波浪线句“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以前任座说话耿直,臣就知道了。B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八年级上册C我听说国君你很仁德,所以任座才直言,所以我觉得你很仁慈。D我听说国君你很仁德,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就知道你是一位仁德的君主了。B(注意关键词语“直”“向”“是以”)八年级上册3.请用三条“/”给
8、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断句。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八年级上册4翟璜为什么说文侯是仁君?翟璜说文侯是仁君的理由是“君仁则臣直”,任座在文侯面前能直言,说明文侯是仁君。八年级上册5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悟出怎样的道理?文侯“怒”是因为任座的直言进谏,由此可见,国君往往不愿听逆耳之言;文侯“悦”在于翟璜讲究了一点说话的技巧,由此可见,要取得好的进言效果,必须讲究言辞的技巧。八年级上册【参考译文】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予以攻克,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离开。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你何以知道?”八年级上册回答说:“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