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1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及价值。2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主题及写作意图,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过程和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2通过分析文中不合理的地方,让学生更好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德育目标】1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尊重生命,培养爱国情感。2了解历史,珍惜和平。【教学重难点】对不合理内容的分析,对作者蕴含文中的思考的理解。【教学方法】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2联想拓展法。【学情分析】本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常见的新闻,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新闻具有一定的阅读和
2、欣赏能力,对“二战”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对“奥斯维辛”很陌生。因此,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所写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非常必要。高中生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对本课的学习重难点,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进行突破。【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闻史上的名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二、找出文中不合常理的地方。1.这是一篇新闻,可是标题却说没有什么新闻,这是很矛盾,不合常理的。课文中像这样不合常理的地方还有很多。给学生三分钟时间,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阅读文章,找出课文中哪些地方和标题一样不合常理。2.学生分享找到的不合理之处。(能在课文中找出答案的,则让学生直接解决)
3、明确:(1)为什么这里阳光明媚温暖,白杨树婆娑起舞,可作者认为这里是可怕的,这里不该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的嬉笑。(板书:美与不美)(2)为什么这里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可每天都有从世界各地的人来到布热金卡。(板书:来与不来)(3)为什么奥斯维辛解放那么久了,作者现在才来写,他还有什么新闻可写?(板书:有与没有)(4)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供报到的新闻,那么他到底要不要写?(板书:写与不写)(5)为什么在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有雏菊花在怒放?(板书:废墟不废)(6)明明参观者是来参观的,应该是要看更过的东西,可是为什么参观者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板书:看与不看)(
4、7)在如此恐怖的集中营里,大家的表情是木然的,可是一个女孩却在微笑?(板书:笑与不笑)(8)参观者跪下,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可为什么作者却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祷告与否)大家找的内容其实就是我想要告诉大家的阅读的一种方法。在阅读时,可以有意识去的寻找矛盾的,有悖常理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就是我们解读文章的钥匙。3. 小结:首先文章从标题开始就是矛盾的。标题里作者告诉我们这里没有新闻,那就说这里没有什么可看的了,可这一篇新闻稿却获得了美国普利策大奖。第二,今天的这里是一个温馨宁和的地方,可是作者却说这里不该有阳光,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儿童嬉戏,这种感受也特别奇怪。第三,这是14年
5、前的陈迹了,奥斯维辛现在已经是一座博物馆了,这么长的时间里,好多人都介绍过这里了。我们可以从哪些人口中了解当年的情形呢?(课文第五段)那么多人都已经说过写过了,他来到这里还要不要写?第四,作者写了参观者的感受,他们到底想不想看那些东西,可不可以祷告,在那些表情木然的照片中居然看到了一个女子微笑的照片,很多人印象深刻的废墟上有一朵小雏菊在怒放。可以说整篇文章中处处充满着矛盾。刚才可以解决的是这个问题:写与不写,来与不来。剩下的就是我们要集中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以及他这篇看上去没有价值的新闻稿,它的价值又在哪里呢?三、对不合理的地方做出合理的解释。1
6、理清文章思路。走近(13段)背景(46段)参观(714段)走出(15段)(板书)2关于“有与没有”的解释。(1)奥斯维辛有没有新闻?奥斯维辛集中营是杀人工厂,很多人做过报道记述,那么十四年后作者来到这里还会去写这些事么?明确:不会!他不会再告诉我们约有110万多人在这里营被杀害,营内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要焚尸10万具;也不会告诉我们苏联红军解放这里时,发现了1.4万条人的头发编制成的毛毯,用死去的人的脂肪做成的 ,用有纹身的人的皮肤做成的灯罩。(2)那么他来这里写参观者什么样的反应?通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明确:恐怖(板书)! 参观者表情茫然、惊惧万分、长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不由
7、自主地停下了脚步,浑身发抖;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3)通过参观者的眼睛,我们感受到了当年奥斯维辛那些非常恐怖的场景。这种借别人的眼睛来告诉我们的写法是什么?明确:侧面(板书)。3关于“废墟不废”“看与不看”“笑与不笑”“祷告与否”的解释。(1)小组交流。给学生3分钟时间,请同学们交流:在你的理解下,对“废墟不废”“看与不看”“笑与不笑”“祷告与否”这四个不合理的地方中分别做出合理的解释。(2)学生展现交流成果,教师适时点拨。a.“废墟不废” 德国人撤退时炸毁了布热金卡的毒气室和焚尸炉都是没有用的,历史的罪证是毁灭不掉。“废墟不废”一方面揭露了法西斯璀璨美好生命的罪行,另一方面,这朵雏菊花不单
8、是废墟上的一朵花,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有过生命存在,还让我们看到在这废弃的土地上,仍然有生命的力量,有生命的迹象保存。b.“看与不看”参观者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看,是因为害怕看了以后会感到难受,恐怖。课文中参观者说“够了”,也表达了这个意思。当年的士兵在做实验的时候毫不手软,而我们的参观者光是看都不能忍受,这说明参观者是有良知的,他们对生命是尊重的。C“笑与不笑”不管女孩笑的原因是什么,总之在这表情木然的群像中有一抹亮色,这一抹笑容让我们在死气沉沉、惨绝人寰中看到了一点点生命的温暖。这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丰满可爱温和,她带给我们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感觉。d“祷告与否”夜记叙了当时一名
9、幸存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生活,他写了这么一句话:这是我来到集中营的第五天,当我看到我的母亲和妹妹被推进焚尸炉的时候,我已经不再祈祷了,我的上帝已经不存在了。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3)小结:作者发现写过去的惨状没有什么意义,于是换了个角度来写,借参观者的眼睛展现了当年的恐怖。而在这部分更要体现的是什么呢?生命力(板书)。这里虽然曾经恐怖,但现在仍有生命力顽强的存在
10、着,这个曾经恐怖的地方带给我们有关生命的向往尊重和反思。4关于“美与不美”的解释。(1)假如今天是我们来参观奥斯维辛,我们想象这里应该是怎样的?明确:荒凉,恐怖同理心,作者也应该和我们一样带着这种印象来的,(2)当这里呈现的是阳光温暖明媚,白杨树婆娑起舞,这与我们的认知明显不符合。为什么这里有阳光作者觉得可怕呢?明确:因为他担心过去的罪恶会不会被眼前的阳光所掩盖,他怕人们会忘记在这里的历史。(3)当他参观完走出来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明确:当他参观完博物馆,听到参观者说够了的时候,他明白了,人们还是有良知的,还是有对生命的尊重的。所以当他走出来再看到阳光的时候,他的心情与刚才的心情不一样了
11、。此时,从阴暗里走出来,人会感到温暖美好。5.小结:这篇文章很奇怪,明明是新闻,怎么写成了游记,好像新闻事件的价值都没有体现。它的特殊之处在于,一个在14年前已被人们写烂,写多了的博物馆,今天作者再去,还是要写些什么,不写对不起那些死去的人,这时候我来作者要写什么。如何能够让人们通过这篇文章对这段历史进行回顾,于是作者选择了写参观者,既借参观者的眼睛写出了参观者对过去的恐怖感,也借参观者的眼睛写出了让人顿觉生命力哲理的思想,所以,这就是他想要体现的新闻价值。(幻灯片)走进去,走出来,相同的场景给他不同的感受,走进去感觉是害怕的,不舒服的,因为他怕明媚的阳光的遮掩了这里的罪恶,于是他决定要写点什
12、么,不写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这是他写作的目的。(幻灯片)当他参观完这里后,他发现人们还是有良知的,有对生命的尊重和反思的,他觉得生活还是美好的。这就是他写作的主题。(幻灯片)这样剖析后,我们明白了为什这样一篇文章会获得美国普利策大奖,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因为这则新闻,让让我们铭记,我们反思。四、展现“普利策颁奖词”,全班齐读。(幻灯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五、课堂延伸(1)介绍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 。(2)纪念奥斯维辛解放对世界意味着什么?(观看视频)六、结语:奥斯维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维辛有关。在这里,奥斯威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板书:(1)有与没有 看与不看美与不美 废墟不废来与不来 笑与不笑写与不写 祷告与否背景恐怖(侧面)生命力参观者掩盖(遗忘)美好走进走出参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