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黄鹤楼崔 颢15 诗词五首导入新课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孟浩然、王维、杜牧、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 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 楼运盛”之说。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
2、诗作赋。崔颢(约704约754),字、号均不详,汉族,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作者简介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请你用自己的画描绘一下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整体感知听录音1、诗
3、人在前四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合作探究2、本诗 的五、六句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这两句诗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3、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4、诗人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_,看到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1、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精读品析2、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比一比,赏一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