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学案: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1037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学案: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学案: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学案: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学案: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十一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58课时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考点导读】复习本课要注重对经济特区的含义、特点和作用的认识;掌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其特点;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及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决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伟大意义。(1)经济特区概念和特点: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国家在吸引外资、减免税等方面,对其给予特殊政策。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为市场调节为主,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概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

2、先在深圳、珠海两地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国家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作用和影响: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这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特区实践的成果,使人们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980年国家正式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3、。 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此外,中国政府还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这些开发区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浦东新区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

4、、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地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控制下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理论指导: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在南方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谈话,除了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外,还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他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地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

5、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澄清了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 建立过程: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此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社会主义市

6、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意义:市场机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使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衡运行。【典型例析】例1下列哪项不是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的相同之处 ()引进外资外向型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外国技术解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形成了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三项是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

7、区、沿海开放城市的共性。但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答案:例2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问贸易的发展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A B C D解析本题通过展示中美关系的贸易发展变化图,考查学生阅读图表并切合时间来分析材料所反映现象原因的能力。时间不符合,中国入世在200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不一定就得出中美贸易必然要增长,况且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答案:B例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上(宋高宗)谕大臣

8、又日:“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位),皆宽民力也。” 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 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

9、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摘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10分)(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成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10分)(3)分析材料三(图11)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1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来分析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对外贸易情况以及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同时考查历史知识的纵向比较能力

10、。(1)问中南宋和清朝前期的外贸机构可从材料中找出,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朝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也不难答出。(2)问考查鸦片战争后西方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以及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只要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的较熟,也不难答出。 答案:(1)南宋:市舶司 清朝:十三行。作用:南宋外贸税收丰厚,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之一,可减轻百姓负担。直接后果:清朝前期对外贸易因受到严格限制而渐趋萎缩;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2)原因: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中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西方。影响: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

11、料产地;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时期政府积极推动,外贸持续快速增长;古代外贸受官府控制,不同时期发展不平衡。新时期外贸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具有主动性;近代外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中扭曲发展,具有被动性。例4环渤海地区被确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7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

12、、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辞拒绝,并表示如时“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材料二 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的贸易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为近代大城市。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历史状况?广州、上海、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各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概括材料二反映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发展的

13、主要特点。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指出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晚期中国两次对外开放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其产生的根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以来“开放”的认识能力。(1)小题实际上是让学生回答鸦片战争的背景。在回答第(2)小题时,学生应避免脱离材料作答。第(3)小题的第二问是难点,关键是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答案:英国工业革命已开始,需要开辟海外市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闭关锁国。广州、上海依据南京条约,天津依据北京条约;开埠通商引起全国外贸中心的转移,设立租界引起相关城市商业或经济中心的转移。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格局。不同影响:随着列强侵略深入,中国逐渐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市场和商品市场;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根源:前者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丧失;后者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独立自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