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中华文明的变革与探索——晚清和民国时期.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08795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中华文明的变革与探索——晚清和民国时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中华文明的变革与探索——晚清和民国时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中华文明的变革与探索——晚清和民国时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中华文明的变革与探索——晚清和民国时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中华文明的变革与探索——晚清和民国时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3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中华文明的变革与探索——晚清和民国时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3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中华文明的变革与探索——晚清和民国时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3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中华文明的变革与探索——晚清和民国时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3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中华文明的变革与探索——晚清和民国时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3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中华文明的变革与探索——晚清和民国时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3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中华文明的变革与探索——晚清和民国时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3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中华文明的变革与探索——晚清和民国时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3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三)中华文明的变革与探索——晚清和民国时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阶段检测(三)中华文明的变革与探索晚清和民国时期(第四、五单元)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2山东临沂期末如表是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商品贸易统计情况。导致输华商品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845185018511853输华商品总值(单位:万英镑)239.0140.0216.0100.0A.自然经济的抵制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C洋务运动的开展D美法加紧了商品输出2“命定论”在中国古代曾长期盛行。而近代龚自珍、魏源等人高度重视心力的重要,认为心之力为人变革现实的精神源泉。龚自珍甚至认为具有心力的自我可以造天地,可以使得自然现象反常。材料反映了()A思想发展维护了封建统治B“中体西用”

2、思想的提出C“经世致用”思潮的起源D思想认识适应时代需要32022北京市东城区期末考试某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列了一个大事年表,下列选项最适合成为该表标题的是()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太平军北伐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追求财富平均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内讧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洋枪队的联合进攻下失败A农民阶级发展资本主义B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C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D农民阶级抵制外来侵略42022广东省梅州市期末考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世界意识”已经普遍盛行,甚至出现以“万国”“全球”“世界”等说法替代“普天之下”意义上的“天下观”,以“外国”“异邦”等说法替代传统的“四夷观

3、”。这一时期“世界意识”的增强()A.维护了官方的正统意识B丰富了“中体西用”内涵C根源于民族危机的加深D开启了外交理念的近代化52022湖南省永州市期末考试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材料表明()A中央权威式微与地方势力扩张B中央对地方管理完全失控C清政府政治体制改革颇具成效D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策略62022河北省邯郸市期末考试谢俊美指出,同盟会规定革命宗旨为“三民主义”,不过同盟会成员中,持“一民主义者”有之,持“二民主义者”亦有之。在东京总部,甚至

4、因政见歧异,派别活动日渐明显。据此可知,辛亥革命()A缺少可靠广泛的社会基础B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C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D没有旗帜鲜明的革命纲领的指导72022安徽省池州市期末考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些规定的根本宗旨是()A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防止封建势力的复辟C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地位D维护革命的胜利果实82022广东省汕尾市期末考试陈独秀在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发表的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中说:“袁世凯要做皇帝,也不是妄想;他实在见得多数

5、民意相信帝制,不相信共和,就是反对帝制的人,大半是反对袁世凯做皇帝,不是真心从根本上反对帝制。”陈独秀旨在说明()A民主共和的艰难 B帝制观念的顽强C思想洗礼的必要 D改造青年的憧憬9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创办白话文刊物的潮流,仅1919年一年,中国就出现了400种以上的白话报,1920年3月,教育部要求小学各年级一律废除文言教科书。白话文的应用反映了()A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B白话报刊已成主流C书写语言大众化的转型D政治民主化的开端10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不切合实际”,到中共二大时才“循序渐进,有张有弛”。“循序渐进”是指()A制定了党

6、的最高革命纲领B确立了党的中心任务C制定了两步走的革命纲领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111927年11月井冈山根据地成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1928年2月,井冈山区及其附近地区均为工农革命军掌握,遂川、宁冈工农兵政府相继成立。这些革命斗争()A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B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C探索了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发展D建立了与国民政府全面对峙的政权122022深圳市高三调研20世纪30年代初,在革命根据地,旧时农家供奉的“天地君亲师”牌位换上了马克思或革命先烈画像,以前过节张贴门上的“福寿福禄”“招财进宝”等改成“工农团结闹革命”“军民携手卫苏区”。这些现象说明()A国民革

7、命运动深得群众拥护B农民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C红色文化宣传促进移风易俗D军民团结是革命胜利的保障132022茂名市高三级第二次综合测试1932年10月上旬,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召开全体会议,决定以进攻战略粉碎敌人的大举进攻,进而夺取中心城市。会议对毛泽东进行了错误批评,指责他提出的向赣东北发展的意见是对“夺取中心城市”方针的“消极怠工”,是纯粹防御路线。这反映了苏区中央局()A主张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B将工作重心转移至城市C适应了抗战新形势的需要D坚持学习俄国革命模式142022重庆八中高三月考九一八事变的爆发,震动了中国社会。面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全国人民掀起了反蒋抗日浪潮。工人罢工,学生罢

8、课,商人罢市,各界爱国人士发表通电,抗议日本侵略行为,要求南京国民政府抗日。这表明当时中国()A国民大革命群众基础广泛B民众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C罢工成为抗日的主要方式D主要矛盾已发生根本变化152022恩施州高三第一次教学质监下表为1941年汉阳县日军货物厂农产品收购价格与汉口市场的价格对比表(单位:元/百千克)。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白米小麦玉米蚕豆大豆日军收购价24.6511.99.35910.3汉口市价79.3639.5722.9329.1922.79A.汉口的农产品市场秩序混乱B.国统区的通货膨胀较为严重C.日军对沦陷区农产品的掠夺D.日军开始调整对华侵略方针161948年岁末,马叙伦

9、、郭沫若等大批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北上解放区;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策划的“抢救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的计划却应者寥寥。材料表明()A.国共力量对比开始逆转B.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胜利结束C.国民党在政治上日益孤立D.新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2022天津市滨海新区期末考试(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可以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是以思想上的解放、理论上的创新为先导的。正是由于思想解放所导致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创新和转型。刘相等人类思想解放史论请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

10、绕“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坚持史论结合)182022安徽省池州市期末考试(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2年初,清帝退位,民国诞生,“共和”终于降临这片深受专制毒害数千年之久的苦难土地。“共和”是怎么来的?有说是“革命”革出来的;也有说是“妥协”谈出来的;还有人说,革命以“共和”为理想,而“妥协”恰恰体现着“共和”的真精神。摘编自1912:辛亥革命是一场极好的革命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国家政治中的抗争与妥协”,自拟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

11、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

12、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上述转变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的认识有了哪些发展。(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相继兴起为数众多的抗日义勇军,揭开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后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中共中央多次发表宣言,号召工农红军和被压

13、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工农商学兵各界民众团体和知名人士,纷纷发表通电,抗议日本的侵略暴行,要求国民党政府抗日。上海、北平、南京、天津、汉口、青岛、长沙、重庆、桂林、汕头等城市的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也都以集会请愿、募集捐款、禁售日货等形式,掀起抗日爱国运动的热潮。许多城市开展抵制日货的活动,沉重打击日本的经济侵略。1935年北平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平津学生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纷纷组织南下宣传团,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高潮。摘编自张宪文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材料二东北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它开始最早,坚持的时间最长,进行的斗争极端艰苦卓绝,创

14、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正气歌,为中国抗日战争、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与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摘编自马沈论东北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与作用(1)根据材料一,概括19311935年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北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8分)阶段检测(三)中华文明的变革与探索晚清和民国时期(第四、五单元)1解析:根据图表数据可看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呈起伏状,甚至整体是下降趋势,说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不畅,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是自然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抵制了外来商品输入,故选A

15、项;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1851年至1864年,与题干时间不完全对应,且太平天国运动的目标是推翻清政府,不会影响英国输华商品情况,排除B项;结合所学,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从时间来看,美法加紧商品输出而影响英国商品输出情况,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答案:A2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近代龚自珍、魏源等人高度重视心力的重要,认为心之力为人变革现实的精神源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龚自珍、魏源等人的思想观点符合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维护封建统治,排除A项;B项是洋务派的,排除;起源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答案:D3解析:“起义”“北伐”“联合进

16、攻下失败”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抗争;但“追求财富平均”“内讧”则又体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作为小生产者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理论,故选C项;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发展资本主义,排除A项;英勇与智慧与“追求财富平均”“内讧”无关,排除B项;抵制外来侵略只能解释“洋枪队的联合进攻下失败”,排除D项。答案:C4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人们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使中国“世界意识”增强,故选C项;用“世界意识”代替传统的“天下观”和“四夷观”,是对官方正统意识的冲击,排除A项;“中体西用”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与本题无关,排除B项;中

17、国开启外交理念的近代化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排除D项。答案:C5解析:“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可见地方没有遵照中央旨意与帝国主义开战,说明中央的影响力下降而地方势力增大,故选A项;中央已经完全没有影响力,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并没有进行政治改革,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就是瓜分中国,最后改变侵华策略也是由于中国人民的抗争,排除D项。答案:A6解析:据材料“同盟会成员中,持一民主义者有之,持二民主义者亦有之”可知同盟会组织比较分散,说明辛亥革命的组织基础不严密,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同盟会,而非社会基础,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辛亥革命的

18、外部条件,排除C项;据材料“同盟会规定革命宗旨为三民主义”可知辛亥革命有旗帜鲜明的革命纲领,排除D项。答案:B7解析:据材料中“参议院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其根本宗旨是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故选D项;临时大总统处于虚位,没有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排除A项;防止封建势力的复辟是目的之一,不是根本宗旨,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地位,排除C项。答案:D8解析:据材料“袁世凯要做皇帝,也不是妄想;他实在见得多数民意相信帝制,不相信共和,就是反对帝制的人,大半是反对袁世凯做皇帝,不是真

19、心从根本上反对帝制”,可知陈独秀认为袁世凯称帝的原因是多数民意相信帝制,以此证明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故选C项;陈独秀强调开启民智的紧迫,而不是民主共和的艰难,排除A项;帝制观念顽强,进行思想改造才十分必要,揭示帝制观念顽强不是目的,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改造青年的必要性,并不只是憧憬,排除D项。答案:C9解析:相比文言文,白话文简单易学,据材料“教育部要求小学各年级一律废除文言教科书”,“白话报刊的大量出现”,都反映了书写语言大众化的转型,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是由于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白话报刊与传统文言文报刊数量的对比,不能说明已成主流,

20、B项错误;白话文的应用与政治民主化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是它的开端,D项错误。答案:C10解析:根据材料“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不切合实际”“到中共二大时才循序渐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在当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中共二大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作为最低革命纲领,一大目标作为最高革命纲领,即制定了两步走的革命纲领,这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故答案为C项。答案:C11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成立工农兵政府,探索根据地政权建设,故选C项;此时根据地刚刚建设,国民党反动派对根据地“围剿”尚未广泛开展,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领导

21、的人民武装属于根据地军队建设而非政权建设,排除B项;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与国民政府对峙,排除D项。答案:C12解析:据材料“旧时农家供奉的天地君亲师牌位换上了马克思或革命先烈画像”说明马克思主义及革命思想影响了根据地人民的传统习俗,这与根据地的红色文化宣传是离不开的,故选C项;20世纪30年代国民革命运动早已结束,排除A项;部分农民的行为不能说明农民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普遍”用词不当,排除B项;据材料“旧时农家供奉的天地君亲师牌位换上了马克思或革命先烈画像”说明材料体现了民俗的变化,没有体现军民团结,排除D项。答案:C13解析:“进而夺取中心城市”

22、说明苏区中央局决定夺取城市,而苏联革命亦是走的夺取城市的道路,故选D项;A项是毛泽东的主张,旨在占据乡村地区,而非城市,排除A项;作出将工作重心转移至城市决定的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排除B项;苏区中央局决议中的“敌人”是指国民党反动派,与局部抗战形势无关,排除C项。答案:D14解析:从材料中全国人民掀起反蒋抗日浪潮,工人、学生、商人、各界爱国人士都发表抗日主张,体现出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有了维护国家利益、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意识,故选B项;国民大革命结束于1927年,当时主要是国共合作反抗北洋军阀,与材料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人反抗日本侵略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全国各界人民都开展抗议日本

23、侵略行为的运动,罢工是工人阶级的斗争方式,故并不能体现出罢工成为抗日的主要方式,排除C项;1935年华北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转变为中日民族矛盾,排除D项。答案:B15解析:据材料可知日军以低于当时汉口三分之一的价格收购农产品,是对沦陷区农产品的经济掠夺,故选C项;价格的不同不是市场秩序自身问题,而是日军的经济掠夺,排除A项;1941年时武汉属于沦陷区,不是国统区,排除B项;1938年秋,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开始调整对华侵略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C16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地位。“马叙伦、郭沫若等大批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北上解放区”

24、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明显增强,国民党的吸引力显著减弱,在政治上日益孤立,故C项正确;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的拥护不能反映整体力量的对比,尤其是军力对比,故A项错误;平津战役胜利结束是在1949年1月,故B项错误;新政协会议召开在1949年9月,故D项错误。答案:C17解析:据材料“社会变革都是以思想上的解放促进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创新和转型”可知,材料主题是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拟定具体的论题,例如拟定论题:“维新变法思想推动晚清社会进步”。阐述时首先从时代背景出发,指出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康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主张变法维新,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戊戌

25、变法运动的开展。其次,指出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即推动晚清社会进步,可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旧式官僚体制,对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与近代化产生影响等角度入手。最后,总结升华。答案:(示例一)论题:维新变法思想推动晚清社会进步。(2分)阐述:19世纪末,面临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主张变法维新,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4分)戊戌维新运动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对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与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分)总之,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主张,促进

26、国人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晚清的社会变革与进步。(2分)(示例二)论题: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2分)阐述: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强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4分)其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此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4分)由此可见,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分)(也可从以下角度阐述

27、:百家争鸣推动社会转型;三民主义推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邓小平理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18解析:据材料“共和是妥协谈出来的妥协恰恰体现着共和的真精神”可拟论题:“妥协”在辛亥革命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妥协的结果:辛亥革命期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袁世凯、清皇室等势力的妥协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政权;论述妥协的影响:既保存了革命力量,也有利于政治民主平稳转型。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论题:“妥协”在辛亥革命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2分)阐述:武昌起义后三个多月时间内就推翻了清王

28、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政权,离不开“妥协”策略及运用。这表明辛亥革命期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袁世凯、清皇室等势力的妥协既保存了革命力量,也有利于政治民主平稳转型。(10分)19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和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等信息可知,中国共产党由不与其他政党建立任何关系到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从共产党和国民党两个方面分析归纳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转变:从不与其他政党建立任何关系到

29、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2分)原因:共产党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决定同中国共产党合作。(6分)(2)认识: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和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6分)20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的城市信息可知地域广泛;据“游击队”“集会请愿、募集捐款、禁售日货”等可知形式多样;据“工农商学兵各界民众”可知参与者众多;据“中共中央多次发表宣言”“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可知中共发挥重要作用;据“要求国民党政府抗日”可知国民政府的态度较为消极。第(2)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即可。答案:(1)特点:地域广泛,涉及全国;形式多样,有武装斗争,示威游行,抵制日货等;参与群众广泛,有工农商学兵各界;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作用;缺乏国民党政府的组织和支持。(6分)(2)地位:东北抗战促进了东北人民的觉醒,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消灭了大量日军有生力量,延缓了日军占领东北的进程;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是中国14年抗战的起点,为中国抗日战争、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