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C;A项中 “技术忧虑者担心算法推荐造成了上述心理认知”,是 “加剧”而不是“造成”;B 项 “你置身于过滤泡内部,却几乎看不到它是如何运作的”是 “隐蔽性”问题;D 项 “基于算法和大数据的自动化可能会导致我们丧失生命知识。”2.D;原文是“算法将媒体的传播主动权部分分流到了受众手中,使用户自身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自己的议程设置者。”3.B; 算法根据用户惯习投其所好,形成所谓“过滤气泡”。B 项是用户主动选择的现象,容易形成回音室效应。4.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人们只关注他们希望看到的世界的样子,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5.首先
2、,通过剖析信息茧房的公认特征来探讨“算法加剧了信息茧房的产生与泛化”这问题。其次,指出信息茧房使信息渠道变窄,影响媒介多样性。再次,指出信息茧房会让人们因为信息偏食导致视野局限。最后,提出算法的优势和多元化趋势。6.A;表明汤老板处理方式圆滑,“狡诈、奸猾”词义过重。7.D;银洋才是小说价值判断的窗口。8.第一段写老宋见多识广,既有经营之道又有商业本钱,却未自己做木材买卖发财,说明此人淡泊名利。汤老板索要银圆时老宋“一脸愕然”,可见他也是突然听到这一消息并十分震惊。“既然你有急用,我后天一早一定送来。”老宋未承认是自己所拿,也未加以辩解。(4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9.示例一:汤老板。人物
3、形象方面:汤老板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小说从心理、语言、神态、动作等多方面,刻画了汤老板精明干练,知错能改的形象。故事情节方面:全文主要故事情节“失银洋索银洋还银洋”发生在汤老板身上,使其成为矛盾冲突产生和结束的关键人物。主旨方面:汤老板的所作所为及情感变化最能体现小说主旨,即真正的友谊是对朋友的信任与真诚。示例二:老宋。人物形象上,小说虽然对老宋着墨不多,但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细致刻画,令人印象深刻;通过汤老板的言行衬托老宋淡泊名利,重友轻财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上,由老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汤老板遇到问题时由老宋解决,汤老板只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小说主题上,以老宋对汤老板的怀疑与忏悔的包
4、容揭示了主旨,真正的友谊是对朋友的信任与真诚,发人深思。 (6分,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10.A;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臣言若是”“臣言若非”结构一致,应在相应的位置断开,排除B、D。“岂得轻臣而不顾也”意为“怎么能 轻视我而不理会我呢”,意思完整,若与前面的“国法”连在一起,明 显不恰当,排除C。故选A。11.D;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下车指的是新任的官吏就职,而不是“官吏卸任离职”,文中的“下车之始”指的是 初到任所。12.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认为交给承御大夫不合周代旧例”错,周代旧例是掌朝将笔交给承御大夫,再由承 御大夫交给皇上,但刘
5、行本认为官员应各司其职,笔砚不应先交给 承御大夫。13.(1)这个人一向清白,他的过失又很小,希望陛下稍稍宽恕他。(“素”“过”“假借”各1分,句意1分)(2)因此私下嘱托办事的路子断绝了,法令清明简要,官吏百姓都很感 念他。(“绝”“清简”“怀”各1分,句意1分)14.刘行本认为律令的施行都有发布明确的诏令,元肇的这 一行为是重视自己的政令、轻视法律条文的体现,树立了个人的威权却 使国家法律受到损害。(共3分,依据原文答出大概意思即可)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认为交给承御大夫不合周代旧例”错,周代旧例是掌朝将笔交给承御大夫,再由承 御大夫交给皇上,但刘行本认为官员应各司其
6、职,笔砚不应先交给 承御大夫。【参考译文】刘行本,沛县人。开始做官任武陵国常侍,与叔父刘璠一起归附了 北周,寄居在新丰。他常常把诵读作为日常事务,精力充沛,不知疲劳, 即使衣服食物缺少甚至没有,也很安然。他性情刚烈,有不可改变的志 向。北周的大冢宰宇文护引荐他做中外府记室。累功升官为掌朝下大 夫。周代的旧例,皇帝到殿前,掌朝主管笔砚,把笔砚拿到皇帝座位前, 接着承御大夫拿过来递给皇帝。等到刘行本做掌朝,将要把笔递给皇 帝,承御大夫又想要来拿过去。刘行本高声对承御大夫说:“笔不能拿 给你! ”皇帝吃惊地看着,问他,刘行本说:“我听说设立官位分清职责, 各自有主管的事情。我既不能佩带承御大夫的刀,
7、承御大夫又怎么能 拿我的笔呢。”皇帝说:“有道理。”于是命令二位主管官员各自行使自己 的职责。等到高祖登基为帝,迁任刘行本做黄门侍郎。皇帝曾对一个 郎官发怒,在殿前用竹板子打他。刘行本进言道:“这个人一向清白,他 的过失又很小,希望陛下稍稍宽恕他。”皇帝不理会。刘行本于是表情 端庄严肃地走上前说:“陛下不认为我没才能,让我在身边。我说的如果是对的,陛下怎么能不听呢?我说的如果不对,您应把我交给有关衙署处理,以使国法昭明,怎么能轻视我而不理会我呢?我说的话不是出于私心。”于是(他)把笏板放在地上后退下,皇帝脸色郑重严肃地向他道歉,最终(皇帝)饶恕了用竹板子打的那个人。雍州别驾元肇对皇帝说:“有一
8、个州府官吏,接受了别人赠送的三百文钱,按律令应杖打一百板。然而我到任之初,与他订立约定。这个官吏故意违反约定,我请求(给他)增加服劳役一年的处罚。”刘行本反驳他说:“律令的施行,都发布明确的诏令。现在元肇竟然敢重视自己的政令,轻视法律条文。使国家法律受到损害而树立个人威权,(这)不是人臣的礼节。”皇帝称赞他,赐给(他)百匹绢。后任命刘行本为太子左庶子,像先前一样负责辅佐太子读书。皇太子虚心学习,很敬畏他。当时唐令则也做左庶子,太子跟他很亲近而不庄重,常常让他用乐歌教宫内嫔妃。刘行本责备他说:“庶子官应当用正道匡正太子的行为,怎么能够在房屋帷幔之间受宠爱亲近呢!”唐令则很羞惭但不能改正。当时刘臻
9、、明克让、陆爽一起凭文学才能受到太子亲近。刘行本对他们不能调教爱护太子很生气,常常对三人说:“你们只懂得读书而已。”后刘行本又凭现有官职兼任大兴令,权贵们对他的端方正直很敬畏,没有人敢到他的门前。因此私下嘱托办事的路子断绝了,法令清明简要,官吏百姓都很感念他。不久,刘行本死在官任上,皇上非常伤心痛惜。15.B;“表达了词人和友人相聚的轻松快乐、无拘无束”错,本词中词人是以达观放浪的形态表达胸中抑郁不平之情。16.本词刻画了一个被贬的狂士形象。“人生”句,劝朋友、也劝自己酒杯莫停,词人在酒中求安慰、醉中取乐;“风前”两句,写词人风前横笛及醉后的狂态,头上插花倒戴帽,不拘世俗,放浪形骸;“黄花”两
10、句,讲自己要与高洁傲霜的菊花一起携手归去,不理会世俗冷眼,既表达了词人洒脱不羁的情怀,也从侧面反映了他被贬的苦闷和抑郁不平之情。(每点2分)【诗歌鉴赏】此词是黄庭坚与朋友史应之互相唱和应答之作,史应之是黄庭坚的朋友,词序中的“眉山隐客”指的就是他。上片描写酒宴。首句“黄菊”二字,点明二人相聚时正是菊花盛开的秋季。“寒”字既指时节,也指词人此刻的心。“人生莫放酒杯干”,劝朋友抛去一切烦恼,更进一杯酒。“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二句,表明词人不畏风雨,手握笛子,继续演奏着美妙的乐曲。此刻的词人似乎已经酩酊大醉,全没了平时沉稳严谨的形象,他顺手摘下一朵黄花,插于发中,把发冠随意倒扣在头上。下
11、片承接上片酒醉之后的癫狂与放纵,词人高呼“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词人本是一名身负远大理想与抱负的政治家,但此时却不想再去理会世俗中的一切,只想健康快乐地生活。“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从词的最后两句可以看出,词人知道自己现在这种轻松自由的状态不会被世人接受,但词人不会顾及那些流言蜚语,要与高洁傲霜的菊花一起携手归去,表达了词人洒脱不羁的情怀,也从侧面反映了他被贬的苦闷抑郁。17.(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2)使六国各爱其人;使秦复爱六国之人(3)诸侯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18.C;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
12、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千方百计:形容想尽或用尽种种方法。句意强调费尽心血,而不是想尽、用尽办法,应选“殚精竭虑”。首屈一指:表示位居第一。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句意是功劳最大的,应选“首屈一指”。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自己的好处。句意说各种美的建筑凑在一起,应选“珠联璧合”。黯然失色: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和光彩。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句意没有相比较之意,应选“黯然失色”。故选C。19.D;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
13、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项,搭配不当,“推广”与“标尺”不搭配。B项,搭配不当,可以把“了”改为“的”。C项,不合逻辑,后两个句子顺序颠倒。故选D。20. DA“雅正”敬辞,是请人校正,B“久仰”敬辞,与人初次见面是的客套语,C“敝校”,“敝”是谦辞,指与自己有关的事物21.答案:“端午”亦称“端五”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 各地还赋予了其不同的寓意(答对一点给1分, 答对二点给3分, 答对三点给5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14、、准确的能力。由下文对“端”字和“五”字的分别解释可知,处可交代端午的别称“端五”。由下文“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这些例子可知,处应说明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第二段首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处应填总起句,引出后面的内容,说明赛龙舟在各地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22.高考志愿填报分两步:第一步,填写志愿预填表,按照提前批次、本科批次与高职(专科)类分别填写;(2分)第二步,到填报点网上填报:先凭座位号、身份证号与考生号登录填报系统,(2分)然后按预填表填报,提交后安全退出,最后打印确认表并签名。(2分)解析:观察该步骤图可知,“高考志愿填报”有两个箭头指向,由其内容可
15、知,应是“填写志愿预填表”在前,“填报点网上填报”在后,由此可分出两个大步骤。然后观察下一层次箭头所指的内容,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先后顺序,组织语言作答即可。注意表述要清晰,字数要符合要求。23. 【审题指导】这则作文题是紧扣时代脉搏,关注学生发展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第一则材料,从中国社会心态研究的角度,显示当代年轻人的“获得感”备受重视,澄清了社会对青年的一些误读,说明当代中国青有不甘平庸、锐意进取的积极心态。第二则材料,从留学生回国就业情况的角度,显示就业岗位与其专业的匹配度提升的现象,表明国内就业情况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并入轨道的现状。两则材料虽然表面没有关联,但都同时有两个关键信息是
16、一致的,一是“青年”,一是对自己的定位。只要能把握这两个信息,便能准确把握题意。题目要求学生代入一种情境,如果你是留学生,会不会选择回国。虽然是问题,但暗含答案倾向,根据两则材料可知,应从“回”的角度作文。但仅仅表明态度是不够的,或者说是次要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发言,所以应更该谈自己的看法,有理有据,观点明确,避免模棱两可,大而无当。从题中的两个关键信息中可以考虑立意方向:留学生回国的原因。借此来论证当代中国发展迅速,为青年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优厚的土壤。不过在写作的时候有所侧重,如可以侧重国家经济形势与国际接轨的良好就业形势,可以侧重青年 “当下获得体验”“未来获得预期”的“获得感”来作文;也可以从国家发展的角度,借青年的小视角写幸福中国的宏大主题。尤其是近一年多“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的语境,这个作文更显得具有现实意义。(如果未按发言稿写或格式不对,可酌情扣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