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版山东新高考地理湘教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规范练34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05871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7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山东新高考地理湘教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规范练34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版山东新高考地理湘教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规范练34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版山东新高考地理湘教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规范练34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版山东新高考地理湘教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规范练34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版山东新高考地理湘教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规范练34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1版山东新高考地理湘教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规范练34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1版山东新高考地理湘教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规范练34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规范练34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规范练第67页基础巩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一系列的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的影响,灌木下土壤具有更高的养分含量,这种现象被称为“沃岛效应”。右图为“沃岛效应”现象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1.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沃岛效应”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是()A.土壤B.气候C.水分D.植被2.“沃岛效应”现象的主要生态效益是()A.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C.调节气候D.涵养水源答案:1.D2.B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土壤具有更高的养分含量,是“沃岛效应”产生的结果,灌木是“沃岛效应”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A项错误,D项正确;水分是灌木得以生长的关键因

2、素,不是“沃岛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C项错误;产生“沃岛效应”的地区和周边地区气候类型相同,B项错误。第2题,由图可知,“沃岛效应”现象出现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中,其周围形成固定沙丘,灌木根系固沙,枝叶滞尘,因此其主要生态效益是防风固沙,B项正确。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市20002013年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3.导致该市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建占耕B.生态退耕C.灾毁耕地D.抛荒弃耕4.该市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对当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土壤肥力提高B.坡面径流增多C.粮食供应紧张D.农村发展迟缓答案:3.B4.A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耕地面积在不同的坡度上都有所

3、减少,城市一般选择在地形较平坦的地方建设,A项错误。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为了恢复生态环境,进行生态退耕,使耕地面积减少,B项正确。灾毁耕地在所有的坡面上都发生并且是连年发生的可能性很小,C项错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可用于耕地的土地很少,因此抛荒弃耕的可能性不大,D项错误。第4题,耕地面积减少有利于土壤休养,水土流失减轻,土壤肥力提高,A项正确。生态退耕使耕地面积减少,植被增多,则下渗增多,坡面径流减少,B项错误。该市耕地面积减少不一定使粮食总产量减少,不会导致粮食供应紧张,C项错误。生态退耕可以使生态环境改善,不会导致农村发展迟缓,D项错误。能力提升(20

4、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全年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会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读图,完成56题。5.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A.树冠集水作用强B.无蒸腾作用消耗C.树冠遮阴效果好D.土壤硬化下渗弱6.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A.融雪B.蒸发C.风沙D.降水答案:5.B6.B解析:第5题,枯树根区没有树冠,不存在树冠集水作用强,A项错误;没有树冠,无蒸腾作用消耗,B项正确;没有树冠遮阴,不存在树冠遮阴效果好,C项错误;枯树根区土壤疏松

5、,下渗作用强,D项错误。第6题,梭梭根区夏季树冠能够遮蔽阳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故夏季较春季“湿岛”效应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蒸发。B项正确。(2019江西南康中学质检)“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由巨大的沙丘组成,颇有沙漠的气势。在这些巨大沙山的附近,并无其他沙漠的踪影。图1示意我国东部地区主要“天漠”分布点,图2是被誉为“江南第一大漠”的南昌赣江厚田沙漠景观图。据图完成78题。图1图27.下列关于“天漠”主要分布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带性植被以草原为主B.水资源相对匮乏C.土壤有机质含量高D.湿润、半湿润地区8.厚田沙漠主体位于赣江西岸,对其形成演化描述不正确的是()A.河

6、漫滩和阶地缺水干旱慢慢沙化B.西岸的泥沙较东岸更易于沉积C.夏季风是形成该沙漠的主要动力D.沙漠面积扩大主要发生在冬季答案:7.D8.C解析:第7题,据图1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天漠”主要分布区为湿润、半湿润地区,D项正确。第8题,厚田沙漠主体位于赣江西岸,其形成演化是河漫滩和阶地缺水干旱慢慢沙化;因该地冬季为枯水期,故沙漠面积扩大主要发生在冬季;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西岸的泥沙较东岸更易于沉积,A、B、D三项正确。沙漠扩大主要发生在冬季,故夏季风不是形成该沙漠的主要动力,C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2019山西太原二模)贵州省中部的安顺、普定等地喀斯特地貌发育,自然条件复杂,加之人为活动干扰,石漠化

7、问题严重。下表为该地区石漠化不同阶段主要指标数据。据此完成910题。阶段群落类型基岩裸露率/%土壤总量/m3乔灌层盖度/%植被高/m原生阶段顶级乔林43.788.7010.98.6初期阶段次生乔林(含乔灌)29.898.3240.784.9中期阶段灌木灌丛28.226.5660.751.3后期阶段稀灌草坡27.35.7380.320.7末期阶段稀疏灌草丛或草坡51.875.7560.050.3注: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土壤总量指100平方米内土壤的体积。9.关于该地区石漠化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岩裸露率与乔灌层盖度呈负相关B.植被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减

8、少C.随着石漠化发展,区域小气候趋于干旱D.草地覆盖率呈下降趋势10.石生苔藓具有耐旱、喜钙、石生的特点,研究表明,石生苔藓在石漠化严重地区的治理中具有“先锋拓荒作用”,主要体现在()A.抗旱作用强B.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C.更好的水土保持功能D.加快基岩风化和表土生成答案:9.C10.D解析:第9题,基岩裸露率与乔灌层盖度不是必然线性关系,从表中数据可知,盖度较高的森林,基岩裸露率较高。在这个特定区域植被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当然从自然环境的自然演变来讲,降水减少也可以引起植被的变化。在整个过程中,植被群落从乔木为主向草丛为主变化,草地覆盖率上升,整个植被的覆盖率下降。植被和

9、地表土层的变化,导致该区域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减少,呈现旱化,进而导致区域小气候趋于干旱。C项正确。第10题,关键词是“先锋拓荒作用”,该地石漠化的治理首先需要选择适应性较强的植被改善初级自然环境。苔藓类生物可产生大量的分泌物,对岩石进行化学、生物风化。随着苔藓的大量繁殖,生物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岩石表面慢慢形成了土壤。石生苔藓具有耐旱、喜钙、石生的特点,可加快基岩风化和表土生成,D项正确。(2019福建福州高三期末)下图示意喀斯特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mm/h)下,地表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1112题。11.降雨强度为40 m

10、m/h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量少B.下渗率大C.地面崎岖D.降雨历时短12.降雨强度为140 mm/h时,降雨历时35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量变大B.流速变快C.土质变松D.土层变薄答案:11.B12.D解析:第11题,图示为喀斯特地区,降雨强度为40 mm/h时,地表径流量较小,主要原因是下渗率大,降雨多转化为地下径流,B项对。泥沙量少是侵蚀能力弱的结果,A项错。地面崎岖,降水汇集快,是径流量大的原因,C项错。降雨历时短,不是转化成地表径流量小的原因,D项错。第12题,根据图示曲线,降雨强度为140 mm/h时,降雨历时35分钟后,侵蚀产沙量不断

11、减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层变薄,可侵蚀的土壤少,D项对。图中曲线表示,地表径流量一直在增大,A项错。图示不能表明流速变快,B项错。土质变松,产沙量会增多,C项错。13.(2019山东日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诗经记载,西周时期库布齐草原上出现了朔方古城。目前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推进数十米,泥沙进入黄河1.6亿吨。从l988年开始库布齐沙漠实施沙棘生态建设工程,采用“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林沙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沙棘产业,实现了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共赢。这种“库布齐模式”获得了联合国大奖。沙棘喜光,抗严寒、风沙,耐干旱和高温

12、,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应性强。沙棘果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沙棘叶富含蛋白质。下图示意库布齐沙漠位置及区域降水分布。(1)分析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原因。(2)说明库布齐沙漠对黄河的影响。(3)分析沙棘成为库布齐沙漠治理首选树种的原因。(4)说明“库布齐模式”对我国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启示。答案:(1)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气候干旱;靠近冬季风发源地,冬春季节风力强劲;临近阴山山脉洪积扇,靠近黄河,松散物多,沙源丰富;人口增长,人类活动不当,导致植被破坏严重。(2)风力和流水作用将泥沙带入黄河,该河段水流较平稳,使得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堵塞河道。(风力作用将沙尘带入黄河,

13、含沙量增加,泥沙沉积导致河床抬升;雨水冲刷泥沙进入黄河,阻塞河道)(3)沙棘环境适应性强,易于存活,适合在干旱地区栽种;沙棘根系发达,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沙棘的果实、叶子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治理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计;吸引相关企业落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致富。解析:第(1)题,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原因应从自然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考虑。自然原因应从降水少、沙源等角度分析,人为原因应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植被破坏角度分析。据图可知,库布齐沙漠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年降水量

14、在400毫米以下,气候干旱;靠近冬季风发源地,冬春季节风力强劲;临近阴山山脉洪积扇,靠近黄河,松散物多,沙源丰富;人口增长,人类活动不当,导致植被破坏严重。第(2)题,据材料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推进数十米,大量泥沙进入黄河,说明风力和流水作用将泥沙带入黄河,该河段水流平稳,使得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堵塞河道。第(3)题,沙棘成为库布齐沙漠治理首选树种的原因应从沙棘的生长习性和特点分析。据材料可知,沙棘喜光,抗严寒、风沙,耐干旱和高温,对土壤适应性强,易于存活,适合干旱地区栽种;沙棘根系发达,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沙棘的果实、叶子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第(4)题,“库

15、布齐模式”对我国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启示应从政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考虑。例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治理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计;吸引相关企业落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致富。14.(2019广东广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人工植树造林和植被自然恢复是黄土高原坡面生态治理最主要的措施。杨家沟和董庄沟两个小流域位置相邻,面积和降水量相近,中科院某研究团队从1954年开始,对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和董庄沟植被自然恢复进行了60多年对比观测研究。目前,杨家沟已经形成人工森林小流域,董庄沟

16、则形成自然草地小流域。下图是20162018年两个小流域径流量差异对比统计图。(1)说明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的差异及其原因。(2)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指出杨家沟小流域径流量大小,并解释其原因。(3)比较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差异,并说明理由。(4)若黄土高原推广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的生态治理经验,分析其对黄河下游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答案:(1)杨家沟人工森林小流域径流量近乎为零,径流对流域侵蚀作用小,水土流失较少;董庄沟自然草地小流域径流量较大,对流域侵蚀作用较大,水土流失较多。(2)杨家沟小流域水量平衡:年降水量与蒸发量

17、相等,径流量(地表、地下径流)近乎为零。原因:在降水方面,经过树冠截留、根系吸收作用,地表径流量小;年降水量较小,降水仅维持森林生长需水要求,下渗作用较弱,地下径流量近乎为零。在蒸发方面,黄土高原气候较干旱,主要通过森林蒸腾作用,水分大量损耗。(3)杨家沟水资源少于董庄沟。小流域径流量多少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杨家沟径流量近乎为零,水资源较少;董庄沟径流量较大,所以,水资源较杨家沟丰富。(4)河流含沙量减少,黄河变清,黄河入海口三角洲从堆积转变为侵蚀;河流径流量近乎为零,黄河径流量减少,下游水资源短缺。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引起海水倒灌,近海地区盐碱化加剧。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杨家沟人

18、工森林小流域,径流量近乎为零,径流对流域侵蚀作用小,水土流失较少;董庄沟为自然草地小流域,径流量较大,对流域侵蚀作用较大,水土流失较多。第(2)题,据材料和图分析可知,杨家沟为人工森林小流域,在降水方面,经过树冠截留、根系吸收作用,地表径流量小;年降水量较小,降水仅维持森林生长需水要求,下渗作用较弱,因此地下径流近乎为零。在蒸发方面,黄土高原气候较干旱,主要通过森林蒸腾作用,水分大量损耗。因此年降水量与蒸发量相等,径流量近乎为零。第(3)题,据第(2)题分析可知,杨家沟径流量近乎为零,水资源较少;董庄沟径流量较大,两地区蒸发差异不大。而小流域径流量多少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因此杨家沟水资源少于董庄沟。第(4)题,人工植树造林对黄河下游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应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植树造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植树造林可以使河流含沙量减少,黄河变清,黄河入海口三角洲从堆积转变为侵蚀;河流径流量近乎为零,黄河径流量减少,下游水资源短缺。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引起海水倒灌,近海地区盐碱化加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