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03260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2页
第22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3页
第23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4页
第24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5页
第25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6页
第26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7页
第27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8页
第28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9页
第29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0页
第30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1页
第31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2页
第32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3页
第33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4页
第34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5页
第35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6页
第36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7页
第37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8页
第38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9页
第39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0页
第40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1页
第41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2页
第42页 / 共43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10第10讲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3页
第43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0讲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知识结构时空定位线索归纳线索(一)开明地主阶级的救亡图存思想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线索(二)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变革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维新派提出“维新变法”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2、。线索(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历经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成熟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历经酝酿、提出、成熟并最终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考点一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主干整合1“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原因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直接原因:鸦片战争的战败,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主观原因: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2)代表林则徐:编译四洲志和各国律例等,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3)作用: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2“中体西用”思想(地主阶级洋务派)(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分裂,出现了洋务派。(2)代表:中央以奕,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3)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师夷长技以自强”。(4)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5)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3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1)早期维新思想背景:洋务运动

4、的开展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代表:王韬、郑观应等。主张a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b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c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局限: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2)康梁维新思想背景a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严重。b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代表实践:戊戌变法。影响: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释疑重难“体用之争”所谓“体用之争”指的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辩,它出现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

5、。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秩序,而顽固派则认为外来事物皆是“奇技淫巧”,败坏人心,盲目地排斥一切外来事物,这引发了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争论。争论的实质是维护清朝的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争,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秩序。但是,洋务派的主张和实践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考向一新思想的萌发1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余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这表明他()A认为维护统治依赖军事剿匪B强调提高军备即可打败外敌C未能

6、找出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D传统夷狄观念没有丝毫改变名师点睛题干信息:“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认为英国取胜的原因是“器良”“胆壮”,尚未认识到制度上的差距,故未能找出中国战败的根源。解析材料中林则徐强调剿匪成功要“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材料没有涉及军事剿匪的目的,故A项错误;林则徐强调打败外敌除了提高军备外,还要“胆壮心齐”,故B项错误;材料中他认为清政府主要是军事落后,没有看到最根本的政治制度的差距,故C项正确;林则徐“师夷长技”的主张,改变了传统夷狄观念,故D项错误。答案C2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

7、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名师点睛题干信息:“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介绍了西方近代科技有利于国人了解西方和解放思想。解析材料表明海国图志看到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性,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故D项正确。海国图志学习西方只停留在器物层次,故A项错误;促进近代民族工业诞生的是洋务运动,故B项错误;改变

8、了中国闭关锁国社会现状的应是西方列强入侵,清政府被动对外开放,故C项错误。答案D考向二“中体西用”思想3(2015江苏卷)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名师点睛注意郭嵩焘的角色和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解析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郭嵩焘的建议之所以没有被接受,主要是因为“士大夫们的谩骂”即顽

9、固派的反对,这说明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依然是保守的儒家思想,因此A项错误,C项正确。B、D两项题干材料都无法体现,排除。答案C4(2016全国卷)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题干信息:时间是1903年,此时中国革命呈上升趋势,张之洞所拟奏定学堂章程,表面上是限制新名词的使用,而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的体制,体现了洋务派的“中体”理念。解析张之洞建议禁止使用新名词,主要目

10、的在于防止这些新名词代表的新思想对清朝的统治产生冲击,也就是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故D项正确。维新思想伴随着1898年戊戌变法的失败已不再占据进步思潮的主流,根据题干时间“1903年”可知,此时张之洞借此抵制的应该是革命思想,故A项错误;题干中新名词虽为外来词,但不足以冲击民族语言,且民族语言应具有包容性,不符合“根本目的”,故B项错误;张之洞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故C项错误。答案D考向三早期维新派及其主张5王韬在弢园文录中说:“西商贸易之利,首在航海,顾风波之险,有时不可测料于百中取二三。无事则公司得以微利,有失则商人有所藉手,不至于大损,此其法诚至善也。”材料中所说的

11、“法”主要是指()A创设国家中央银行 B建立近代金融体系C仿效西方公司制度 D建立近代保险制度名师点睛题干信息:王韬,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其著作所写“西商贸易之利有时不可测料”“于百中取二三。无事则公司得以微利,有失则商人有所藉手,不至于大损”关注到了西方近代的保险制度。解析从题干中“于百中取二三。无事则公司得以微利,有失则商人有所藉手,不至于大损”的信息可知,王韬主张建立保险公司,一旦发生意外,使商人有所依靠,不至于血本无归,故D项正确。答案D考向四维新思想6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说:“窃闻与日本议和天下震动。”需“迁都”“练兵”,以备日后“不必割地”“可以言战”。时隔三年后,他在应诏统筹全局

12、折中说:“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言,应特置制度局于内廷”,并提出“国政之立,皆以为民”的主张。康有为维新思想前后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时局发生变化 B变法遭遇挫折C朝廷极力阻碍 D皇帝软弱无能名师点睛题干信息: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说:“窃闻与日本议和天下震动。”需“迁都”“练兵”;三年后,他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说:“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言,应特置制度局于内廷”公车上书主要是针对日本强迫中国签署马关条约而提出的主张,而三年后,列强瓜分中国,康有为有了新的认识。解析从公车上书和应诏统筹全局折的时间着手分析。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认为需“迁都”“练兵”,以备日后

13、“不必割地”“可以言战”;而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兴起,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康有为认为应“特置制度局于内廷”,并提出“国政之立,皆以为民”的主张,可见其思想的前后变化主要由于时局的变化,A项符合题意。答案A7(2019湖北仿真模拟考试)从18951898年,据初步统计,中国约有76个学会组织。一般而言,学会这种组织并不需要相当的人力与物力才能实现,它只要一群知识分子有此意愿就可以成立,当时知识分子集会讲学论政的意愿是很普遍的。这表明当时的学会()A建立成本低因而组织成分复杂B具备早期政党组织的某些特征C受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出现D有利于西方新思想的传播扩散名师点睛题干关键信息:时间“

14、18951898年”西方思想在中国迅速传播,维新运动开展起来;“中国约有76个学会组织。知识分子集会讲学论政的意愿是很普遍的”这种局面有利于西学的传播。解析材料并不能体现当时学会的组织成分复杂,故A项错误;政党是以参与或夺取政权为目标,具有统一的纲领和组织、统一的领袖,学会并不具备政党的特征,故B项错误;当时处于维新变法时期,三民主义思想并未形成,故C项错误;学会知识分子集会讲学论政,这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故D项正确。故选D。答案D考法立足“历史解释”考查洋务运动8(2019保定模拟)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

15、,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该主张()A本质上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B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C否定了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D提倡维护传统文化,反对西方学说名师点睛题干关键信息“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用不行”传统中体西用观的继承和发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题目中的中西并重不同,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主张“中西并重”,并未出现完全否定中或西的现象,故C、D两项错误。答案B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及其影响,尤其是维新思想,在历年高考中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特点等需重点关注。视角1从古今联系角度,考查中国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及其对中国

16、近代史的深远影响。视角2结合19世纪后半期的国际形势,考查洋务运动的近代化成就及历史意义。视角3结合洋务运动“中体西用”,说明制度创新的重要性。视角4从新旧观念冲突与融合的角度,考查维新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考点二20世纪初的思想解放潮流主干整合1三民主义(1)背景经济: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政治: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各种改良救国方案均遭失败。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得到传播。个人努力:孙中山的思想由改良转向革命。(2)过程提出:1905年,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在民报发刊词上,

17、纲领被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3)内容纲领含义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涨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4)评价进步性a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启迪,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局限性a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b民权主义:不是真正的人民主权,民权主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c民生主义

18、: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2新文化运动(1)背景物质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客观因素: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2)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旗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阵地:新青年(主要阵地)、北京大学(活动基地)。(3)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影响猛烈地冲

19、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5)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的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局限性。释疑重难多角度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

20、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考向一三民主义1同盟会会员在国内宣传革命时,只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对“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多不提及。这表明他们()A突出民族革命目标 B重点反对列强侵略C缺乏动员民众意识 D弱化宪政民主任务名师点睛题干信息是同盟会会员宣传革命时,强调民族主义,而不提及民权主义动员民众推翻清政府为了实现革命的目标。解析根据材料“只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属于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部分,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三民主义中未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故B项错误;缺乏动员民众意识与

21、弱化宪政民主任务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D两项错误。答案A2(2019淮北模拟)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名师点睛题干关键信息是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互争皇帝”基于此,孙中山主张民主共和切合了民权主义的思想。解析民族主义强调反对满洲贵族的封建统治,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的一班人争做皇帝,强调的是民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其失败是因

22、为争做皇帝,没有解决权力的分配问题,而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只有通过实行民权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故B项正确;民生主义强调的是土地问题,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新三民主义和三民主义的最大区别是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考向二新文化运动3(2019福建三明模拟)长沙文化书店是湖南新文化运动的重镇,共销售40多种新文化刊物。有学者根据档案史料,编撰下表:1920年9月1921年3月长沙文化书店销售杂志情况一览表,对此合理解释是()期刊名称数量销售对象劳动界5000工人、平民新生活2400平民新青年2000学生少年中国600学生A.湖南长沙工人文化程度在全国是最高的B湖南新文化

23、运动有由精英走向平民的趋势C学生和工人逐渐成长为湖南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名师点睛题干信息:1920年9月1921年3月此时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发展;表格数据显示,工人和平民成为了长沙书店书刊的主要销售对象群体反映了平民接受新思想的诉求。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购买杂志的对象中工人、平民的数量最大,说明湖南新文化运动影响着广大的工人和平民,反映了湖南新文化运动有由精英走向平民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与其他地区的工人文化程度的比较,无法推断出湖南长沙工人文化程度在全国是最高的,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学生和工人逐渐成长为湖南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而是强调湖南新文化运

24、动有由精英走向平民的趋势,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购买杂志对象的成分,没有涉及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项错误。答案B4(2018江苏卷)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名师点睛题干信息:时间是1920年5月,此时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之后,阵营开始分化,一部分人开始转向宣传马克思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25、道路;陈独秀在工人中间进行宣传活动,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解析材料信息“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说明马克思主义正在指导工人运动,即正在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B项错误;1928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故C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指的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故D项错误。答案A考法立足“史料实证”考查三民主义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

26、功于一役。”材料说明孙中山实行民生主义的目的是()A奠定政治革命社会基础 B改革社会财富分配不均C实现生产资料国民共享 D推翻欧美在华殖民统治名师点睛题干所述史料“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革命的目的之一是解决民生问题,避免重蹈欧洲社会危机的覆辙民生主义的目的。解析题干信息说明欧洲的问题主要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所以被列为三民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故B项正确。答案B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及“新”的表现(1)新文化运动的特点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的氛围。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

27、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2)“新”的表现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新思想:前期以西方民主和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后期是以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与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考点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干整合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原因国内a新文化运动的开展。b五四

28、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国际: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2)表现传入: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发展a系统介绍: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b创立社团: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c思想转变: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d面向工人: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3)影响: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2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1)背景俄国十月

29、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向孙中山伸出援手。孙中山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的转变。(2)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内容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4)评价进步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局限性:新三民主

30、义在内容上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3毛泽东思想(1)形成和发展阶段时间著作内容萌芽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形成土地革命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成熟全民族抗战时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发展解放战争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工作中心的转移以及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论十大关系关

31、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2)其他方面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地位与影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和理论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释疑重难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1)三大政策促成了新三民主义的诞生。孙中山通过总结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欲求三

32、民主义实现,必须抛弃依靠军阀、幻想取得帝国主义帮助的做法,寻找新的革命方法和革命力量,因而形成三大政策。在共产国际、苏联顾问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之有了更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内容和更鲜明的民主主义色彩。(2)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和必然要求。如果没有“联俄”,没有同社会主义国家联合,那就必然倒向帝国主义;如果不“联共”和“扶助农工”,就必然要反共并导致民主革命的失败。所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成功实践的必然要求。(3)三大政策为新三民主义的实行提供了基础和保证。三大政策确立后,孙中山的革命斗争得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大力援助,得到了掌握先进思想武器、为民族解放英勇

33、奋斗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踊跃参加,得到了广大工人、农民的积极支持,这就使三民主义有了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考向一孙中山思想的转变历程1(2019南阳模拟)1905年5月,孙中山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者”,表示“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使中国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主要表明当时孙中山()A已成为了社会主义者 B彻底认清了中国国情C萌生了节制资本的思想 D完全了解西方的弊端名师点睛题干关键信息:“1905年5月”“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与节制资本的思想具有关联性。解析由材料中“中世纪的生

34、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这句话可知,孙中山已认识到西方私人资本发展所带来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冲突等弊端,因此主张中国学习西方生产方式,但要努力避免西方贫富差距的弊端,故C项正确。答案C2(2018全国卷)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名师点睛题干信息:时间是1923年底,此

35、时孙中山在经历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和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之后,积极探索革命的道路;“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结合所学历史可知,孙中山在革命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国民党缺乏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故孙中山此语意在强调应该向俄国学习,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解析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A项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故B项错误;由材料“1923年底”的时间信息可知,孙中山意在吸取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并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读三民主义,促成国共两党合作,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故C项正确;孙中

36、山终生致力于反封建革命斗争,且材料只是提及要借鉴俄国革命经验,并没有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故D项错误。答案C考向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2019甘肃天水模拟)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这表明五四运动()A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B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C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D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名师点睛题干信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思想界的变化五四运动对先进中国人产生了重大影响。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可见五四

37、运动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五四运动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而不是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排除B;五四运动是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的体现,同时又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但与题意不符,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思想多元化的探索,而是强调五四运动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排除D。答案A4(2019保定模拟)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B具有强烈

38、的爱国色彩C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名师点睛题干信息: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先进中国人爱国的责任感和担当性。解析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产生与中国国情密切相关,故A项错误;正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民主思想产生并不断发展,故B项正确;引入国家既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产生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联系并不大,故D项错误。答案B考向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5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它区别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

39、命,它又区别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独创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基于()A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C对中国革命实际的深刻剖析D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名师点睛题干信息:“新民主主义革命它区别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它又区别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基于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新民主主义性质。解析从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它区别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信息可知,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在于革命的领导权归属问题,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从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

40、帝反封建的革命,它又区别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信息可知,毛泽东认识到当前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后再过渡到无产阶级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以上这些认识都是基于对中国的国情并进行深刻剖析而做出的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6(2018海南卷)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张()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B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名师点睛题干信息:“联合政府”“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毛

41、泽东思想中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具体体现。解析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故A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故B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其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消灭私有制的主张不符合,故D项错误。答案B考法立足“史料实证”考查三民主义7(2018河北张家口模拟)孙中山在1905年要求第二国际执行局接纳其党时强调:“采用机器生产,但防止欧洲已经发生的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的情况”,“使工人阶级不必经受资本家剥削的痛苦”。由此可见,他()A追求有别

42、于欧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形态B试图努力将同盟会改造为社会主义政党C认为实现民生主义必先废除资产阶级剥削D认为实现民生主义比民族民主革命更重要名师点睛题干关键信息“防止欧洲已经发生的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的情况”避免欧洲类似问题的发生,关注民生学习西方时,汲取欧洲发展过程的教训。解析据材料“采用机器生产,但防止欧洲已经发生的一个阶级剥夺另一个阶级的情况”“使工人阶级不必经受资本家剥削的痛苦”得出孙中山追求有别于欧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形态,故A项正确。答案A该部分知识命题较少,命题以北洋军阀时期的社会现象为切入点,考查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孙中山为挽救民族危机所做的贡献及三民主义

43、的影响应该予以重视。视角1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角度,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文化宣传与时代价值。视角2结合20世纪初中国近代革命的实践,考查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本途径及历史必然性。视角3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考查“道路自信”的含义。 考点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主干整合1邓小平理论(1)背景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促进了思想解放。1978年底,邓小平发表讲话,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过程(3)地位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2“三个代表”重要思

44、想(1)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地位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3科学发展观(1)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3)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

45、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3)第十三届全

46、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释疑重难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1)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4)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5)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6)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7)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8)经济体制:社会主

47、义市场经济体制。(9)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10)国家统一:“一国两制”。(1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考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2019太原模拟)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C开始抛弃意识形

48、态外交D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名师点睛题干关键信息“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洋为中用”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解析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符合当时中国发展的需要,遵循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D项正确。答案D2(2019汕头模拟)“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邓小平的讲话推动了()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B深圳作为90年代改革开放标志的形成C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名师点睛题干信息“1984年

49、我来过广东八年过去了”时间是1992年结合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思考即可。解析邓小平的上述讲话是在1992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故A项错误;上海浦东是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故B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故C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故D项错误。答案C考法一立足“历史解释”考查邓小平理论3(2019广西玉林、贵港模拟)1978年12月,邓小平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些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

50、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这说明在立法问题上,邓小平()A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B倡导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C注重地方与中央、点与面结合D强调循序渐进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名师点睛题干关键信息“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些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解放思想的具体体现;“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实事求是的精神。解析材料说的是立法工作的流程,不是一开始就要建立法律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由于法律条文工作量大等问题,所以应该在制定过程中留有余地,随着各种情况的出现,以便能更好地去补充完善法律,并且有些地方可以先搞试点,材料倡导在立

51、法问题上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结合,而是要符合地方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故D项错误。答案B考法二立足“史料实证”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4(2019沂州模拟)邓小平时代中记载:“1978年,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材料佐证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是()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B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C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名师点睛题干关键信息“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

52、”“允许市场逐步发育”“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对市场的认识历程。解析材料仅涉及对外开放,不能体现对内改革问题,故A项错误;“对华投资”“购买技术”“获得经验”能体现中国积极利用外国资金、技术、经验进行社会主义的建设,同时,根据材料“允许市场逐步发育”“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可知,邓小平积极主张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故B项正确;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与中美正式建交没有必然的关系,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是用来解决港、澳、台中国内政的问题,并非对外开放的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B从三民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

53、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后来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思想;十七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突破非选择题的思维模型主题材

54、料类非选择题解题技法模型概述1主题材料类非选择题就是以某一个主题为中心,运用文字材料,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主题所涉及的历史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学科理论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具有“小切口、小跨度”或“大跨度、深分析”的特点,其设问都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层层发问、逐次诱导的特点。2主题材料类非选择题,导向明确,命题形式新颖,能指引中学历史教学的方向和对历史某一问题的思考,较好地考查学生微观和宏观认识问题的能力,也是近年高考命题较多的题型。方法技巧1紧扣主题,注意递进式材料题每个设问之间的递进关系。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其逐步递进的关系,设

55、问与设问之间是有秩序地推进,设问之间的答案互相关联着,前一问对后一问有直接的影响,甚至下一个设问就是上一个设问的直接或间接的答案。把握了设问之间的这层微妙关系,可以引导自己正确的思维方向。2注意解答顺序和思维逻辑顺序。解答这类题目,答好第一问是关键。解答第一问时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多角度思考,发掘材料的显性和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同时,要注意思维的逻辑程序,先答什么,后答什么,都要想清楚。如果是一材料多问的题目,对解题思路的要求则更高,因此要重视解题思路的培养。典例剖析【典例1】(2015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

56、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材料二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

57、。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审答模板本题以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演变为主题设计命题,是一道主题材料类非选择题,设问直接明了,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跨度,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1)根

58、据设问,阅读材料,设置两个历史现象的分析比较点,分析其异同点,注意前后两者的继承与发展。(2)紧扣主题,运用回答历史特点和启示的方法技巧,从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性质、影响、评价等方面寻找历史的共同性与特殊性,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3)按解答顺序进行时空转换,确立比较的角度,根据题意确立比较点。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把收集到的零散的信息根据设问进行组织和串联起来,有效组织答案。表述时注意比较点的提示语。答案(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

59、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二、突破12分探究题答题模板突破观点选择评述类试题模板(十)方法指导常见形式是通过所给材料,结合相关的视角对某种观点进行评述。要注意:一定要结合题干所给的问题视角,不要抛开试题所给视角进行论述,脱离视角论述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评述时,一定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观点要精炼、准确;要结合材料和教材进行概括,评述不能少于三个切入点。典例剖析【典例2】(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百年来国际货币体系的

60、变迁实际上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动的结果。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请以“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为视角,结合史实,对“世界需要多元还是单极国际货币体系?”这一论题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论题中所给的观点进行肯定、否定或提出修改意见,并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审答模板观点选择评述类试题的命题特点是:材料围绕一个主题从多角度提供了不同的历史观点,要求考生从中任意选择一种观点进行评述或对几种观点分别进行对比或评述,并根据所学知识阐述理由。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审明观点材料呈现两种观点:世界需要单极国际货币体系;世界需要多元国际货币体系。第二步:链接知识考查国际货币体系

61、的百年变迁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动的关系。第三步:敲定思路如果选择单极货币体系,可以结合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20世纪70年代、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济史实说明单极货币体系的优势,如果选择多元货币体系,仍然结合这五个阶段论述多元货币体系的优势,如果选择“单极主导、多元并存”,则需要将两者的优劣结合回答。答案示例一:观点:世界需要单极国际货币体系。论述:19世纪中期,英镑随着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成为国际主导货币,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20世纪初,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衰落也使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严重动摇,世界经济秩序陷入长期的动荡和混乱;20世纪中期,“布雷

62、顿森林体系”随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得以建立,有力地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美、日、欧经济的三足鼎立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陷入长期的“滞胀”衰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经济的恢复发展维持了美元的国际货币主导地位,世界经济逐步进入贸易自由化时代。综上,世界经济稳定发展,需要单极国际货币体系。示例二:观点:世界需要多元国际货币体系。论述:19世纪中期,随着英镑凭借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国际主导货币,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控制和掠夺亚非拉国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20世纪初,英镑的国际中心货币地位伴随英国的“世界工厂”走向衰落,世界进入

63、大国竞相发展和经济持久动荡冲突的时代;20世纪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随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得以建立,导致西方国家之间经济摩擦和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日益加剧;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日益多极化走向崩溃,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明显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俄、欧、日等国的发展加速了国际经济格局和货币体系的多元化进程,促进了世界经贸向自由化和均衡化方向发展。综上,世界经济稳定发展,需要多元国际货币体系。示例三:观点:世界需要“单极主导、多元并存”的国际货币体系。论述:(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弊端(1)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能在一个较长

64、的时期内顺利运行,是与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充足的黄金储备分不开的。倘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性逆差,美元对外价值长期不稳,美元则会丧失其中心地位,危及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基础。(2)美国要履行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义务,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若美国黄金储备流失过多,储备不足,则难以履行兑换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就难以维持。(3)若美国黄金储备不足,无力进行市场操作和平抑金价,则美元比价就会下降,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也就会随之动摇。(4)该制度规定汇率浮动幅度需保持在1%以内,汇率缺乏弹性,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而且它实际上仅着重于国内政策的单方面调节。专题强化训练(十)一、选择题1(201

65、9石家庄冲刺模考)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变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在“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以实现“制夷”的目标。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A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B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C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D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解析材料“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反映出民族危机的出现,魏源提出“掌握海权”以实现“制夷”的目标,是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魏源的思想并未付诸实践,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魏源个人的思想,无法推断对

66、中国重陆轻海传统观念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A2(2019广东模拟)1895年,严复在原强中阐述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思想。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发表劝学篇,把“中体西用”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晚清“体用之争”()A割裂了传统的中国文化 B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启蒙C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 D表明民主自由深入人心解析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依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体,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严复等维新派“自由为体,民主为用”宣传了自由民主思想,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故B项正确;严复的“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思想是为其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服务的,故C项错误;晚期存在“体

67、用之争”说明对严复的“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思想存在争论,因而民主自由思想还并未深入人心,故D项错误。答案B3(2019重庆名校联盟联考)1895年,康有为发表孔子纪年说一文,仿照西洋的“公元纪年”,正式提出孔子纪年。1903年,出身经学世家的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年说,指出:“若康梁辈借保教为口实,故用孔子降生为纪年;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维新变法促进了新学旧学之争B民主革命受制于传统意识形态C国人的民族主义观念逐渐发展D西学传播遭到知识分子的抵制解析根据材料“若康梁辈借保教为口实,故用孔子降生为纪年;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可知,从“保教”到“

68、保种”,这从侧面折射出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族主义在不断发展,故C项正确。答案C4(2019黄冈质检)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族,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A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B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D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解析“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族,而成为一个民族”表明孙中

69、山已经脱离了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的观念,故A项错误;中国成为一个民族表明孙中山把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放在了一起,符合时代的潮流,故B项正确;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是共产国际,故C项错误;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答案B5(2019武汉测试)1921年6月,孙中山说道:“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B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C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分解析“宜先

70、求富强”说明孙中山意识到实现民生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先后,并不能反映出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故A项错误;“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说明孙中山倡导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但材料不能反映出“首倡”,故B项错误;“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由此可见民生主义(求富)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自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孙中山的主张受到中共革命纲领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C6(2019山东模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1940年提出的,国民党始终称“联共”为“容共”,即容纳共产党之意。下列对

71、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A与国民革命没有关系 B是抗日战争的产物C政治立场影响历史理解 D历史解释毫无客观性解析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1924年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来的,国民党“一大”后,国民革命运动就开展起来了,故A项错误;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和国民革命有关的,不是抗日战争的产物,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1940年提出的,国民党始终称联共为容共,即容纳共产党之意”可以看出国共双方站在不同的政治立场上对历史的理解是不同的,故C项正确;D项说法太绝对,错误。答案

72、C7(2019黄冈质检)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该文发布的背景是()A中共“二大”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B全民族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C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解析题干信息是1940年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的内容,中共“二大”的召开是在1922年,故A项错误;1938年武汉会战之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故B项正确;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全民族抗战时期,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是在1956年,故D项错误。答案B8(2019云南模拟)法国

73、学者毕仰高认为:“人民大众之所以支持共产党,主要并不是因为党的领导干部和红军官兵的抗日活动,而是在于他们的行为让民众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他们真正回应了民众的需求。”材料反映了毛泽东思想中的()A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C自力更生 D群众路线解析据材料“而是在于他们的行为让民众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他们真正回应了民众的需求”反映了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路线,故D项正确。答案D9(2019广东揭阳模拟)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八大党章中却删去了“毛泽东思想”的提法,只提“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中国革命任务已经完成B毛泽东权威下降C党

74、和国家工作中心已经转移D吸取苏联教训解析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对斯大林个人崇拜进行批判,导致苏联出现了思想混乱,毛泽东吸取苏联的教训,才会有删去“毛泽东思想”的提法,故D项正确。答案D10(2019福州模拟)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他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这些言论()A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B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C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到关键时期提出的D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渐形成和发展

75、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A项错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是指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故B项错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到关键时期是在世纪之交,与题中“1979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1(2019成都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道的文化与器的文化,此种论调盛行于1865年至1894年,代表人物为曾国藩、李鸿章、薛

76、福成等人。此种论调认为,道的文化是形而上的,所谓器的文化是形而下的。在他们看来中国文化是形而上的,西方文化是形而下的。孔子之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道。西方的器械精巧,工艺精湛,是我们应该学习搬运过来的。摘编自胡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论反思材料二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且可避祸。”于是他们重搬儒术,利用当时封建迷信孔子的社会心理,把孔子乔装打扮,拼命神化,从而塑造出“托古改制”的孔子,以对抗“述而不作”的孔子,依托孔子儒经实现他们的维新大业。可以说,维新派的“迷恋传统文化”,是依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欲托孔子以行其术”。摘编自汤志钧再论康有为与今文经学(1)根据

77、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道的文化与器的文化”关系的实质,并简要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重搬儒术”的原因,并说明维新派的“迷恋传统文化”与洋务派主张的“中学为体”的不同。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实质”,根据材料“盛行于1865年至1894年,代表人物为曾国藩、李鸿章、薛福成等人”可见其为洋务派,其核心思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西方的先进科技来维护中国的传统思想和制度。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所学知识,洋务派这种思想的作用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从局限性来看,用先进的生产力维护落后的生产关系,具有失败的必然性。第(2)问中,第一小问“原因”,根

78、据材料二“利用当时封建迷信孔子的社会心理,把孔子乔装打扮”可得出中国有迷信孔子的传统社会心理;根据材料二“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且可避祸”可得出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根据材料二“维新派的迷恋传统文化,是依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可得出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更好的科学的纲领。第二小问“不同”,根据所学知识,洋务派的本质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维新派则是利用孔子来改变中国,适应近代化的潮流。答案(1)实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西方的先进科技来维护中国的传统思想和制度。评价:传播了西学,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但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最终只能失败。(2

79、)原因:中国有迷信孔子的传统社会心理;可以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力量比较弱小,尚不能提出科学的纲领。不同:维新派“迷恋传统文化”是为了便于进行维新变法,以改变孔子儒学统治下的中国;而洋务派主张的“中学为体”则是为了维护传统的封建儒家思想,以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专制统治。12(2020河北正定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因此不顾孙中山的反对,情愿同袁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和民生主

80、义,只接受了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阶段的革命方略,而只是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论证所提观点。(要求:明确写出所提观点,论证须有史实依据。)解析这是一道观点论述题,首先必须根据材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如:“资产阶级革命派自己葬送了革命成果”。所拟论题要符合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引用12个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答案示例:观点:资产阶级革命派自己葬送了革命成果。论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设计了一个美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但是,革命派的多数成员未认识到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重要性,认为推翻清政府即完成了革命任务;袁世凯掌权后走上复辟帝制的独裁道路并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及北洋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新的代理人,资产阶级革命派向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妥协。所以,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暂时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