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统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2分大题规范练(二).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02180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2分大题规范练(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统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2分大题规范练(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统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2分大题规范练(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统考版 通史版)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2分大题规范练(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分大题规范练(二)12022西安市临潼区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方眼中的典型“中国形象”概况历史时期“中国形象”13世纪马可波罗:“从未殷富如此(中国)者,(皇帝)是世上最强大的君主”16世纪哥伦布日记:“富厚甲天下由里斯本至(中国)京师间,道路几占全球三分之一”利玛窦(传教士):“远比欧洲富裕得多”“使用印刷术比欧洲早”“官吏没有一个出身贵族,而是从哲学家和博学之士中挑选,井然有序地管理国家”18世纪伏尔泰:在伦理道德和治理国政方面首屈一指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儒教令人钦佩,没有那种蔑视理性的教条孟德斯鸠:“是一个专制的国家”马戛尔尼(1793年英国出使清朝的使

2、节):“恒久不变的体制并不能证明他们的优越”“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摘编自邹雅艳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等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知识,围绕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22022四川省高三大数据精准教学第二次统一监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民主和科学是近代先进中国人的追求目标。新文化倡导者的追求与戊戌时代的“揖日追俄”和辛亥时代的“揖美追欧”在本质上没有两样。但他们已经越出了仿效某个具体国家的具体制度轨迹,追求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新文化运动又直接启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产生不同历

3、史现象的交叉,助推近代中国新陈代谢,各种人物以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表达自己的选择。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2分)12分大题规范练(二)1解析:首先分析材料,材料的时间起止是从13世纪到18世纪,内容是欧洲对中国的看法,以16世纪为界,16世纪以前欧洲对中国是比较赞扬的态度,到16世纪后,则开始质疑和批判,由此可拟定论题,即“1318世纪,西方社会转型(较快发展)使其眼中的中国形象逐渐由肯定转向否定”,并由此展开论述,结合所学可知1318世纪包含了新航路的开辟

4、和工业革命,13到16世纪欧洲国家的中国印象是“从未殷富如此(中国)者,(皇帝)是世上最强大的君主”即强调中国的富强和皇帝的权势,16世纪哥伦布、利玛窦、都认为当时中国的体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科学技术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水平,并且非常认可中国当时的选官制度,16世纪新航路开辟已经在持续推进,世界上的各个区域逐渐成为一个整体,政治经济联系逐渐加强,西方国家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海外掠夺,并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这一过程中欧洲国家不断强大,18世纪欧洲开始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出现质的飞跃,欧洲国家逐渐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中心,但同时期中国在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和世界整体发展失去联系,处于封

5、闭保守的状态,国内政治腐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思想文化上采取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导致文化发展止步不前,整体的综合实力和西方国家拉开巨大差距,也正因此使得欧洲国家在16世纪后对中国的印象发生较大转变。综上所述,欧洲国家的中国印象以16世纪为界,逐渐由肯定转为否定,而这结果是受双方实力发展的差距影响的。答案:示例一论题:1318世纪,西方社会转型(较快发展)使其眼中的“中国形象”逐渐由肯定转向否定(4分)阐述:1316世纪,西方社会水平整体落后于中国,遂认为中国经济繁荣政治公正(13、16世纪分别论述亦可)。(3分)18世纪,由于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逐渐否定中国(中国形象逐渐转向专

6、制、停滞等负面形象)。(3分)总结: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主要基于西方自身的社会状况(反映了西方的需要),并不是全面、客观的认识。(2分)示例二论题:1318世纪,西方眼中正向的“中国形象”是不断深化的。(4分)阐述:13世纪,西方主要着眼于中国的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强大的君权维护了社会稳定)等方面。(3分)16世纪,逐渐认识到中国技术先进、政治治理(选官制度)公平。17世纪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进一步认为儒家思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3分)总结:西方眼中正面的“中国形象”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递进的,反映了西方思想认识的发展进程。(2分)2解析:首先阅读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

7、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如据材料“民主和科学是近代先进中国人的追求目标”可提取论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自然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如据材料“新文化倡导者的追求与戊戌时代的揖日追俄和辛亥时代的揖美追欧在本质上没有两样”可提取论题: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向西方学习的共性;据材料“各种人物以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表达自己的选择”可以找一个中国近代的历史人物,说明他提出的理论和实践是如何推动中国革命进行发展的,等等。其次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注意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升华。答案:示例论题:毛泽东探索出中国工农武装割据道路(3分)阐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领导了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起义,但未能取得胜利。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斗争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推动革命星火成燎原之势。毛泽东坚持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跃,找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