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自然雄浑、坦荡、妩媚、恒常、深邃、无私,大自然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大自然的景色尤其为作家所钟爱。要写好风景,首先要在“情感”上下功夫。要将风景写活,写出它的色彩、温度乃至生命,就必须做一个“有情人”。既可因物生情,“思君如流水”,亦可以情迁物,“感时花溅泪”。其次,还要做一个“有心人”。要用心观察,多游历,多积累。写景散文虽然偏重于写景,但风景里面一定会蕴含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在景物之中,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学习写景散文重在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欣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本专题主要是写景抒情的散文。雷雨前运用象征手法描写了雷雨到来之
2、前的情景。云南冬天的树林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古朴、本真的自然。森林与河流描写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纯净之美。西湖的雪景从色彩、温度等方面描摹雪景,极其生动。晚秋初冬采用片断式的文体,展示了晚秋初冬独有的景致和独特的魅力。第10课雷_雨_前一、字音辨读1水门汀(tng)2.咆哮(po)3揩汗(ki) 4.龌龊(wchu)5噤声(jn) 6.剥落(b)二、字形辨识1.2.3.4.三、词语辨析1合拢合龙辨析例句2焦躁焦灼辨析例句四、熟语释义1不折不扣: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2密不通风:比喻包围紧密或防守严密。一、走近作者茅盾(18961981),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先驱之一。原名
3、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1926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他写出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蚀三人行子夜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等,剧本清明前后,散文白杨礼赞等。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为我国文学宝库创造了珍贵财富。二、相关背景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散文,创作于1934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已踏入中国,而国民党反动派却实行卖国投降政策,叫嚣“攘外必先安内”,对共产党进行大肆剿杀,封建军阀、贪官污吏则气焰嚣张,白色恐怖笼罩着祖国的天空,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整个中国暗无天日,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前夜。在这种情况下,全国人民热切呼唤革命
4、风暴的到来,希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冲破压抑沉闷的空气,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具有坚定政治信仰的茅盾,从个人情感出发,以自己最为熟悉的中国江南小城为背景,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让每个读者受到精神的震撼。三、主旨把握作品描写郁闷窒息、密云不雨的天气景象,寄寓着对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以及对各种社会势力的嘴脸进行揭露之意,则是自然而明显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黑暗统治,表达了革命者奋力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昂扬斗志,对革命充满胜利的信心。四、结构图示1作品用象征手法塑造了一系列艺术形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各是什么?明确:开头以雷雨前闷热难忍的窒息气氛,象征国民
5、党统治之下的黑暗社会现实;接着指出由于反动统治,即“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因而引起革命力量的反抗,即“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在激烈的斗争中,尽管帮凶们纷纷出来捣乱,然而革命者不畏强暴,迎着黑暗势力搏击,“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文章结尾表明美好社会必将到来,“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2作者是怎样把自然景物和人的感受结合起来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作者采用工笔细描的方法,把自然景物和人的感受交织起来写。写人,有意略去具体的形象,只以写意的手法去勾勒;写景,从人的感受去描写,使自然景物顿通灵性。物与人,命运休戚相关。这样写,更能揭露环境的恶
6、劣,寄托作者憎恶的感情。1象征手法的运用作品借助自然事物用来象征某种社会力量。文中用闷热、干旱造成的灾害象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以灰色的幔象征束缚人们的枷锁,以雷电巨人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以巨人同闷热、灰幔的斗争过程象征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进程,形象地反映了革命的规律。作品之所以运用象征手法,都有其相近的原因:一是为加强作品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二是作为一种策略手段,防止敌人对作品的扼杀。2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作品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是明显的。本文把象征社会现实黑暗郁闷的自然现象极力渲染,把巨人的形象置于极端严峻的背景中,给予描绘刻画,衬托其伟大的力量;同时,又
7、用在同样背景中的苍蝇、蚊子、蝉等的丑恶表演同巨人的英勇行为相对比,给予巨人更有力的讴歌。阅读雷雨前选段,完成14题。这一天上午,天空老张着那灰色的幔,没有一点点漏洞,也没有动一动。也许幔外边有的是风,但我们罩在这幔里的,把鸡毛从桥头抛下去,也没见它飘飘扬扬踱方步。就跟住在抽出了空气的大筒里似的,人张开两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汗呢,只管钻出来,钻出来,可是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像结了一层壳。午后三点钟光景,人像快要干死的鱼,张开了一张嘴,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不折不扣一条缝!像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透不进一
8、丝儿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而中什么用?像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像是这巨人已在咆哮发怒越来越紧了,一闪一闪满天空瞥过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边来了巨人的愤怒的吼声!猛可地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还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你会猜想这时那幔外边的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你断得定他还要进攻。你焦躁地等着,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可是你等着,等着,却等来了苍蝇。它们从龌龊的地方飞出来,嗡嗡嗡地,绕住你,叮你的涂一层胶似的皮肤。戴红顶子像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刚从粪坑里吃饱了来
9、,专拣你的鼻子尖上蹲。也等来了蚊子。哼哼哼地,像老和尚念经,或者老秀才读古文。苍蝇给你传染病,蚊子却老实要喝你的血呢!你跳起来拿着蒲扇乱扑,可是赶走了这一边的,那一边又是一大群乘隙进攻。你大声叫喊,它们只回答你个哼哼哼,嗡嗡嗡!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那里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你汗也流尽了,嘴里干得像烧,你手里也软了,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轰隆隆,轰隆隆,他胜利地叫着。胡胡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
10、空飞舞。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吧!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1概括文中“巨人”这一形象。答:_参考答案:文中对执刀巨人进行了多方面的描写,如写他的动作:“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写他的语言和表情:“胜利地叫着”。这些描写展现出了一个粉碎黑暗现实的勇士的形象,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写照。2文中“苍蝇”、“蚊子”和“蝉儿”有什么象征意义?答:_参考答案:苍蝇、蚊子、蝉儿象征了反动官僚、帮闲文人。3文中哪一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主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参考答案:主旨句是“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大雷雨的渴望,对大雷雨来临的喜悦,充满了对光明
11、前途的向往。4从作者对雷雨前的描写中和结尾处,你触摸到了人类社会怎样的脉搏?答:_参考答案:当时的社会如同雷雨前一样让人憋闷,需要一场革命的“大雷雨”才能真正地改变面貌。(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依次填在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他读完这本小说只用了三天_。人在野外遇雷雨时,应到较低处,双脚_站立或蹲下,以减少遭遇雷击的机会。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初步统计,临近中考和高考,考生最容易出现_、沉默、头晕等几类情况。A工夫合龙暴躁B功夫合拢暴躁C功夫合龙焦躁 D工夫合拢焦躁解析:“工夫”指时间(占用的时间);“功夫”指本领、造诣或武术;也指(做事)
12、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根据语境,句该用“工夫”。“合拢”指合到一起,闭合;“合龙”指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据语境,句该用“合拢”。“焦躁”指着急而烦躁;“暴躁”指遇事急躁,容易发怒,用于脾气秉性。据语境,句该用“焦躁”。答案:D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行进在幽深的峡谷中,他们一行人屏息凝神,听着空谷足音,感到胆战心惊。B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有人还希望过古代隐士那挥洒自如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是本届规划的最终目标,必须全面实现,虽然任务比较艰巨,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难度,但是我们要知难而进,不折不扣地实现
13、目标。”杨宜勇说。D一个人单打独斗难成事,你要知道团结才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正所谓“三人成虎”嘛!解析:A项,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此处使用错误。B项,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使用错误,可改为“闲云野鹤”。D项,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贬义词。使用错误。答案:C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能否使语文课堂回归教育的本真,是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的关键,也是引导学生成为有诗意追求的人的关键。B阅览室图书馆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
14、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C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D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在经历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B项,结构混乱,“我们问题”与前面脱节,可删除“我们可以从”或将“反映”改为“看出”。C项,句式杂糅,“根据”“显示”保留一个即可。答案:D4下列每对诗句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B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C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D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15、解析:D项,“花须柳眼”对“紫蝶黄蜂”,“各无赖”对“俱有情”。答案:D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_,_。_,_,_,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ABCD解析:从“也不存在”中的“也”可推知在之后,中的“铺张”和中的“拥挤”分别与中的“既不铺张也不拥挤”照应,合理顺序应是,再接“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因为论述的主体是南京,这样衔接才合乎情理。答案:A二、阅读鉴赏(14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大地山河茅盾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南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江”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
17、,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讶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光是从天空飞过,你
18、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也是和你脚下的平地并列的么?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断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象的
19、。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向来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爆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曳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我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这是盐池! 注女大:即延安中国女子大学。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
20、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即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家的哥哥”指其侄谢胡儿,“他的妹妹”指谢安的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 B作者对江南水乡风貌和西北地区河流在浅水季节的形态的渲染铺陈,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夏季涨水时的气势,以秀美涓细来反衬壮阔雄浑。 C作者对延水夏季涨水将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十多丈远的描写,虽只有短短两行,却有撮人心魄
21、的力量,真实地写出了西北河流的威风。 D作者巧用古代名句,善造意境。意境的营造和名句的妙用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 解析:本文并没有“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答案:A7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5分)答:_参考答案: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风起”,带给人清灵俊逸的美感;西北的雪似“空中撒盐”,带给人厚重、实在的感觉,它具有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同时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 8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_参考答案:既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
22、有身临其境的体察。既要从空中飞过,也要从地上走过,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在空中你可以得到一个概括的印象,在地上走过你才能切实地明白高原之所以为高原。对西北高原的了解不是凭空可以想象的。三、语言运用(11分)9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0字。(5分)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与湖光山色基本上是在公众的视野之外,但这恰恰说明了,本届评奖并没有把作品的知名度太当回事,它所看重的还是作品的文学品质和文学价值。这使得这个中国文学最高奖的颁布,第一次显得这样平静,而少了很多口舌和是非。而它的另一特色,则突出表现为暗算的获奖。这个作品的获奖显示了这个奖项巨大的包容性;同时,它也开启了一扇门窗,意味着今后会有更多的风格迥异的作品被这个奖项所接纳。答:_参考答案:看重文学品质和文学价值,包容风格多样性,是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两大特色。10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语意连贯的短句。(6分)始建于19世纪中叶位于乌镇观前街和新华路交界转角处的建筑总面积650平方米的茅盾故居是个闹中取静、环境幽雅的地方。答:_解析:把长句变为短句可以先找出句子的主干单独成句,再把句中的修饰语变成几个句子。参考答案:茅盾故居是个闹中取静、环境幽雅的地方。它始建于19世纪中叶,位于乌镇观前街和新华路交界转角处。它的建筑总面积为65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