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99947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万州二中高2022级高一上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完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2、。”导致“天下为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原始社会的解体B.私有制的产生 C.国家的建立 D.王位世袭制的出现2.西周的国家格局与商代颇为相似,商代方国林立,西周则有许多诸侯国。然而,商代的方国多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西周的诸侯国则多是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A商王位卑与方国首领地位平等 B周王能够完全控制各个诸侯国C商周两代行使王权的强弱差异 D血缘关系开始影响国家的政权3.周初分封而建的鲁国,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孔子。观察右图,鲁国位于A. B. C. D.4.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

3、: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A.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B.西周的宗族观念浓厚C.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D.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5.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6.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A深受宗法观念影响 B突出皇权至上 C体现宗教色彩 D利于邻里和睦7.东汉卫宏汉旧仪载:“周以上千八百诸侯

4、,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至秦始皇帝,灭诸侯为郡县,不世官。”材料体现的周代政治制度的特征不包括A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形成较为森严的等级制 D形成大一统的格局8.公元前221年,秦结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该时间可表述为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3世纪早期C公元前2世纪晚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9.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的、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了A.周边王朝已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B.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迅速扩

5、大10.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11.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自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 B体现皇权独尊地位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 D震慑地方分裂势力12.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6、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A.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标 B.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C.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 D.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13.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各项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实行郡国并行制14.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其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被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A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皇权 B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C重用身边的人

7、参与军国大事 D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15.东汉时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即“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微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C.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 D.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16.东晋时期,琅邪王氏家族位高权重,与皇室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A .取代皇权政治 B.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C.确保政权稳固 D.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权17.史书载:皇帝要破格提拔大理少卿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驳回诏书。皇帝向韦弘景、薛存庆解释提拔刘士泾的理由,任命诏书最终才得以颁布执行。由

8、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汉朝的中朝 B.唐朝的门下省 C.宋朝的枢密院 D.明朝的内阁 18.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这段言论主要揭示了A.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B.察举制有利于选拔各种人才C.世官制维护了特权等级的利益 D.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19.北宋初期,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到北宋中期,御史与宰相“分为敌垒,交战于庭”。这种现象反应的本质是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在相位之争 B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C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利对等20.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

9、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 B.设“三衙”,收精兵 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21.据记载:某大臣奏报时影响了宋太祖的玩乐且拒不认错,太祖打掉了大臣两颗牙齿,大臣将打掉的牙齿放在怀里,太祖责问:“汝怀齿欲讼我耶?”大臣对日:”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悦,赐金帛慰劳之。这表明A宋太祖具有闻过则喜的风范 B相权一定程度制约皇权C宋代史官治史的公正客观性 D史书记载具有明鉴作用22.贵为一国之君的天子也有着其烦恼。宋太祖说“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这也说出了历代皇帝们的心声。下列措施属于

10、皇帝为了防范“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而采取的是“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故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A B C D23.北宋时,科举高中状元是头等光荣的事情,就算是大将军带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A重文轻武导致价值观念变化 B文武并重导致边患危机消除C科举完善促进民间教育繁荣 D武将专权遭到中央政府压制24.“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

11、;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继承历朝传统 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C元代行省划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作者对元代施行的行省制度持褒扬态度25.元史百官志记载:“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材料表明宣慰司属于A行省属下分治军民的机构 B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C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 D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26.以下关

12、于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并开始参与决策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时正式形成的 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内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A B C D27.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宰相名耳!”由此可知,明代内阁A.与唐代宰辅具有相同权力 B.具有最高决策权C.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可以统领六部28.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A宦官专权 B内阁的作用 C六部掌握实权 D废行省,设三司29.孟德斯鸠说:“中国

13、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宋代设参知政事和枢密使C.元朝中书省的建立 D.清朝设置军机处30.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秦朝的丞相府 B.清朝的军机处 C.宋朝的御史台 D.唐朝的中书省31.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

14、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选拔标准严格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32.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钱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A杜绝贪腐现象 B扩大御史权力 C提升监察效果 D促进制度转型33.清代嘉庆朝礼亲王昭梿曾说:“自明太祖后,立通政司,凡内外章奏,皆须于其司挂号后,始能达入九重,故权相多以其私人专主其任。宪皇帝(雍正帝)夙知其弊,乃命内外诸臣,凡有紧密事务,改用折奏,专命奏事人员若干,以通喉舌,无不立达御前。”可见当时奏

15、折制度的实施A要求皇帝具备勤政意识 B放宽了权臣干政的权限C较好地理清了君相关系 D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镇压34.明初,废行省设三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清朝沿袭明制,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这反映了明清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政治制度不断成熟 D地方机构办事高效35.从左图到右图,本质上反映了A中央机构逐步精简 B行政效率的提高C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D专制皇权的强化第卷二、非选择题(30分)36.

16、(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特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

17、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四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五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请回答:(1)材料一论述的是什么制度?材料反映出该制度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后果?(6分)(

18、2)材料二秦始皇设置的“若干行政区”是指哪一制度?同材料一的制度相比,其主要特点是什么?(6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宰相制度这一变化所产生的作用。(8分)(4)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0分)高2022级高一上期10月考试历史参考答案BCBDC ADDCD ACDBB DBDBA DAACA BCBDB CCABD36.(1)分封制。(2分)王室衰微,诸侯割据争霸;最终导致周朝灭亡。(4分)(2)郡县制。(2分)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4分)(3)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监督。(4分)作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失误(也有制约皇权的作用)(4分)(4)被西方国家借鉴;促进社会重学风气;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稳定;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每点2分,5点即可)- 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