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背诵第4段;归纳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探究性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小结全文。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学生齐背一遍,再抽查两名学生独立背诵。二、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1.学生齐读第4段。2.请学生列出本段的词语提纲,并用图示法展示本段的推理过程。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明确(投影显示):3.借助词语提纲、思路推理图示,学生按图索骥,尝试背诵。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跬镂一焉至对“至”作重点分析:下面两个句子中的“至”和“致”有何区别?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至”在说文解字中本义是“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引申为“及,达到
2、”,句强调指出自身积累“跬步”达到的结果,用“至”突出了第4段的中心。“致”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送诣也,送而必至其处也。”含有“使达到”的意思,句强调“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用“致”恰当地表达了语意。4.学生齐背第4段。三、分析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提问: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写作特点是什么?学生从课文中选择相关句子作答。明确:比喻说理,形象透彻;正反对比论证,灵活而富于变化;气势充沛,说理流畅,多用对偶、排比句式。要求学生在朗读中反复体会。四、探究性阅读训练1.提问: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学生可能会回答:学习文化知识。教师否定,点拨并引申
3、: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劝学中未选入本文的语句有“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这些语句也可以证明荀子劝勉人们学习就是让人们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
4、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美、求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实施不正印证了这一点吗?刘海洋伤熊事件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教育的些许缺憾。当然,荀子讲学习要积累、坚持、专一的方法和态度,对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具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2. 提问:有人说,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从开篇到结尾始终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论述,“人”实质上是本文反复咏唱的主旋律,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发现文中写了哪些人呢?学生明确:“君子”“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善假于物”;吾“尝终日而思”“跂而望”,知道“不如须臾之所学”“登高之博见”,知道“登高而招”“顺
5、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的效果,是“知假物”的人。但“吾”比“君子”低一个境界。教师适当引申: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主张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抑“恶”扬“善”,避“恶”就“善”,所以文中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境界的人,突出学习的重要性。3.请把“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两句插到本文各自最适合的段落中去,并简要说明理由。学生思考。教师略作解释:冥冥:精诚专一,埋头苦干。昭昭:明显的样子。惛惛:同“冥冥”。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应从词语的照应关系来着手解答问题。“蓬生麻中”点出外部环境,与“善假于物”的“物”
6、是合拍的,而且劝学第3段论述“善假于物”的作用,故应放在第3段末尾。第4段中的“积”“锲而不舍”“用心一也”同“惛惛”相呼应,故第2句应放在第4段段尾。(这样分析,把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升到哲理美的层次,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五、分类归纳文言知识1.多媒体逐题显示:(1)选出古今义相同的一项(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B.蚓无爪牙之利C.用心一也D.先帝不以臣卑鄙(2)下列四组句子,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从下列四句中,找出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求人可使报秦者D.人马烧溺死者甚众选三名学生回答。明确:(1)B(A
7、.寄托:托身、寄居,今义多指把理想感情托付于具体的人或物。C.用心:指思想意识的活动,今义指读书用功,遇事肯动脑筋。D.卑鄙:指地位卑贱,见识短浅,今义多指品质、道德败坏)(2)D(D项“焉”都是兼词,“于之”。A项第1句“于”当介词“从”“比”讲,第2句当介词“对”或“向”讲。B项第1个“者”,代词,组成名词性“者”字结构;第2个“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C项“而”都是连词,分别表并列,表修饰、表转折、表顺承)(3)B(4句都是变式句,A、C、D都是定语后置句,B为状语后置句)六、课堂小结本文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的一篇名作,连用20个比喻,反复论证学习的意义、
8、作用。妙语连篇,具有激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大师。春秋战国五霸七雄迭起,诸子百家活跃于政坛、文坛,不但留下了他们光耀千古的思想理论,也同时留下了他们语言艺术的名篇精萃。同学们要发扬好学不倦的精神,把视野投向古今中外,从大千世界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滋润自己。在学生的背诵声中结束全文。七、布置作业1.结合荀子的劝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是:学贵有恒读荀子劝学有感。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一、关于举办以“我的求学故事”为题的演讲比赛的设想学习课文之后,要求同学们畅谈自己对学习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求学经历,交流学习的方法、经验及感受。通过彼此交流,相互借鉴,同学们逐步树立应对困难、超越自我
9、的坚定信念。如有的同学力主“学海无涯乐作舟”一字之变,对学习的主动需求已充分展现;有的同学针对“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谈身处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较好的学习环境,应学会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专心学习,发展自我。当然,也有个别同学倾吐求学的苦衷,如“学习,想说爱你不容易”,只要发诸真情,就应该肯定,并作正确引导。教师也可积极参预该项活动,针对“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谈其时代意义,提倡终身学习,并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现身说法,学生所受教益颇多。二、开展“挑战荀子”系列探究活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与孔子主张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是否矛盾
10、?同学的看法是:我们追求完美,但我们更渴求真实。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否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相同,都强调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二者不可偏废。同学的看法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的是向他人请教,善假于物,句意应为“我曾经整天地苦思冥想,比不上短时间向他人请教的收获大。”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强调坚持的重要性,但是否有些绝对?4.劝学中有这样的文字:“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强调环境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真的那么重要吗?5.荀子主张学习的态度,一言以蔽之,即“勤奋”“刻苦”,难道
11、仅有此学习路径就畅通无阻了吗?学习方法岂可轻视?三、关于开展小型学习心得交流会的设想学习本文后,要求学生谈学习的心得体会,既深化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有的同学对“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句合理引申:“多做善事,就会拥有高尚的品德。确实,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我们有许多事要做出选择。然而,换了角度说,这也是一次次积善的机会,只有选择善良,才能塑造优秀的自我,才能使自己生命的银行中拥有大量财富。择善是火,点燃生命的灯;择善是灯,照亮生命之路;择善是路,引我走向光明。”有的同学有感于“呼唤诚信”“挑战诚信”的时代呼声,联系客观事实:从山西假酒到河南毒米,从厦门远华
12、案到郑百文事件,从银广厦事件到破灭的蓝田神话,从牟其中案到广东虚开增值税发票案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失信事件令人触目惊心。而在号称市场经济最发达和信用体系最健全的美国也爆发了安然、安达信、世界通讯公司等一系列大企业信用崩塌的事件。信用体系与失信现象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我们呼唤诚信,我们更要拥有诚信!”从同学坚定的话语中,我们深深感到了新一代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四、关于组织小型模拟辩论会的设想1993年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举行,辩题是“人性本善”,台湾大学队为正方队,持“人性本善”的立场;复旦大学队是反方队,持“人性本恶”的立场。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录像或光盘,或印发相
13、关资料,让学生多次观摩学习,在班内组织一次模拟辩论会。辩题:人性本善(正方)人性本恶(反方)正方:男生代表队反方:女生代表队五、开放探究阅读下面一段短文,然后按要求做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1)以乱则凶。疆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2)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3)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下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4)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5)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6)怨天,其道然(7)也。故明于天人之分(8),则可
14、谓至人矣。 (荀子天论) 注:应:适应。疆本:疆,通“强”;本,指根本,农业生产。养:指养生的东西。动时:指耕作适时。病:有“害”的意思。 1.借助于工具书,读通这段文字,然后谈一谈,这段文字主要说了什么,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2.依次解释下列词,假如一时解释不出,则想一想学过的课文中是否有同义或近义的。 (1)之_ (2)循道_ (3)之_ (4)倍_ (5)薄_ (6)以_ (7)然_ (8)于_,分_ 参考答案: 1.这段文字主要说了天行有常,事在人为。也就是说:自然的发展变化有它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不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所能改变的,但是人能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消祸得福。社会治乱的根源不在天而在人。这段话的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论证。 2.(1)它(指自然规律)。 (2)遵循、依照。“道”,规律。 (3)它(指国家、社会)。 (4)通“背”,违背。 (5)迫近。读b。 (6)因为。后面省略“之(这)”。 (7)这样。(8)“于”,对。“分”,职分。读fn。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