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99676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Cl 35.5 Fe 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42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储热材料是一类重要的能量存储物质,单位质量的储热材料在发生熔融或结晶时会吸收或释放较大的热量B. Ge(32号元素)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C. Ba2+浓度较高时危害健康,但BaSO4可服入体内,作为造影剂用于X-射线检查肠胃道疾病D. 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

2、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答案】D【解析】【详解】A储热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存储物质,根据能量守恒知,这些物质在熔融时需要吸收热量、在结晶时放出热量,故A正确;B32号元素Ge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处,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与Si相似,可以作半导体材料,所以Ge(32号元素)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故B正确;CBa2+浓度较高时危害健康,但BaSO4不溶于水和胃酸,所以BaSO4可服入体内,作为造影剂用于X-射线检查肠胃道疾病,故C正确;DFe和Pb2+、Cu2+、Hg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属

3、单质而治理污染,与吸附性无关,故D错误;故选D。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温下,0.2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B. 室温下,1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D. 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答案】D【解析】【详解】A.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中Fe的化合价为价,因此Fe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

4、成H2的物质的量为:,因此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A错误;B. 室温下,1 LpH13的NaOH溶液中H+浓度为c(H+)=10-13mol/L,且H+全部由水电离,由水电离的OH浓度等于水电离出的H+浓度,因此由水电离的OH为10-13mol/L1L=10-13mol,B错误;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上氧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当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数目为,C错误;D.该反应中,生成28 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D正确;故答案为D。3.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5、.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 生成1 molC5H12至少需要2 molH2【答案】C【解析】分析: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B、根据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判断;C、根据饱和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判断;D、根据氢原子守恒解答。详解:A、螺2,2戊烷的分子式为C5H8,环戊烯的分子式也是C5H8,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B、分子中的8个氢原子完全相同,二氯代物中可以取代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也可以是相邻碳原子上或者不相邻的碳原子上,因此其二氯代物超过两种,B正确;C、由于分子中4个碳原子均是饱和碳原子,而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

6、4个原子一定构成四面体,所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均处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D、戊烷比螺2,2戊烷多4个氢原子,所以生成1 molC5H12至少需要2 molH2,D正确。答案选C。点睛:选项B与C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对于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关于有机物分子中共面问题的判断需要从已知甲烷、乙烯、乙炔和苯的结构特点进行知识的迁移灵活应用。4.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 b

7、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 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 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答案】A【解析】【详解】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则a为氢元素,a、b、c、d为短周期元素,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b为氧元素,C为Na元素,d与b同族,则d为硫元素。AH与O、S形成化合物为H2O和H2S,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而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A项错误;B氧元素与其他元素能形成H2O、H2O2、SO2、SO3、Na2O、Na2O2等化合物,B项正确;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原子半径:NaSOH,C项正确;D

8、d和a形成的化合物为H2S,硫化氢是二元弱酸,H2S的溶液呈弱酸性,D项正确;答案选A。5.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B向浓度均为0.05 molL1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Ksp(AgI) Ksp(AgCl)C向3 mL 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D用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HNO2电离出H+的

9、能力比CH3COOH的强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先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加入KSCN溶液前溶液中存在Fe3+,而此时的Fe3+是否由Fe2+氧化而来是不能确定的,所以结论中一定含有Fe2+是错误的,故A错误;B. 黄色沉淀为AgI,说明加入AgNO3溶液优先形成AgI沉淀,AgI比AgCl更难溶,AgI与AgCl属于同种类型,则说明Ksp(AgI)Ksp(AgCl),故B错误;C.溶液变蓝说明有单质碘生成,说明溴置换出KI中的碘,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得出结论: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故C正确;D.CH3COONa和NaNO2溶液浓

10、度未知,所以无法根据pH的大小,比较出两种盐的水解程度,也就无法比较HNO2和CH3COOH电离出H+的难易程度,故D错误;故选C。6.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电子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电极A中通入燃料,应为负极;电极B中通入O2,应为正极。【详解】A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

11、4转移6mol电子,A不正确;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CO32-2e=H2O+CO2,B不正确;C电池工作时,CO32向负极(A电极)移动,C不正确;D电极B上,O2得电子所得产物与CO2反应,生成CO32-,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D正确;故选D。【点睛】在熔融的电解质中,不存在H+或OH-,在书写电极反应式中,应紧扣电解质中的离子进行书写。7.某温度下,和的电离常数分别为和。将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代表溶液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C. 从c点到d点,溶液中保持不变(其

12、中、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D. 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恰好中和后,溶液中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电离常数HNO2大于CH3COOH,酸性HNO2大于CH3COOH;A、由图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的变化大,则的酸性比I的酸性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B、酸抑制水电离,b点pH小,酸性强,对水电离抑制程度大;C、kw为水的离子积常数,k(HNO2)为HNO2的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不变;D、体积和pH均相同HNO2和CH3COOH溶液,c(CH3COOH)c(HNO2)。【详解】A、由图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的变化大,则的酸性比I的酸性强,代表HNO2,I代

13、表CH3COOH,故A错误;B、酸抑制水电离,b点pH小,酸性强,对水电离抑制程度大,故B错误;C、代表HNO2,c(HNO2)c(OH-)/c(NO2-)=c(H+)c(HNO2)c(OH-)/c(H+)c(NO2-)=kw/k(HNO2),kw为水的离子积常数,k(HNO2)为HNO2的电离常数,这些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不变,故C正确;D、体积和pH均相同的HNO2和CH3COOH溶液,c(CH3COOH)c(HNO2),分别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CH3COOH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多,HNO2消耗的NaOH少,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酸的稀释及图象,明确

14、强酸在稀释时pH变化程度大及酸的浓度与氢离子的浓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点C,要将已知的c(HNO2)c(OH-)/c(NO2-)分子和分值母同乘以c(H+),变成与kw为水的离子积常数和k(HNO2)为HNO2的电离常数相关的量,再判断。二、非选择题(共58分。第8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1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3分)8.磷精矿湿法制备磷酸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已知:磷精矿主要成分为Ca5(PO4)3(OH),还含有Ca5(PO4)3F和有机碳等。溶解度:Ca5(PO4)3(OH)”或“”)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中结论:P和S电子层数相同,_

15、。(3)酸浸时,磷精矿中Ca5(PO4)3F所含氟转化为HF,并进一步转化为SiF4除去。写出生成HF的化学方程式:_。(4)H2O2将粗磷酸中的有机碳氧化为CO2脱除,同时自身也会发生分解。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下的有机碳脱除率如图所示。80后脱除率变化的原因:_。(5)脱硫时,CaCO3稍过量,充分反应后仍有SO42残留,原因是_;加入BaCO3可进一步提高硫的脱除率,其离子方程式是_。(6)取a g所得精制磷酸,加适量水稀释,以百里香酚酞作指示剂,用b molL1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生成Na2HPO4,消耗NaOH溶液c mL,精制磷酸中H3PO4的质量分数是_。(已知:

16、H3PO4摩尔质量为98 gmol1)【答案】 (1). 研磨、加热 (2). (3). 核电荷数PS,原子半径PS,得电子能力PS,非金属性PS (4). 2Ca5(PO4)3F+10H2SO4+5H2O10CaSO40.5H2O+6H3PO4+2HF (5). 80 后,H2O2分解速率大,浓度显著降低 (6). CaSO4微溶 (7). BaCO3+2H3PO4BaSO4+CO2+H2O+2 (8). 【解析】分析:磷精矿粉酸浸后生成粗磷酸和磷石膏,粗磷酸经过脱有机碳、脱硫等步骤获得精制磷酸。(1)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研磨、加热。(2)根据

17、“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规律,酸性:H3PO4H2SO4。用元素周期律解释,P和S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PS,原子半径PS,得电子能力PS,非金属性PS。(3)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规律,Ca5(PO4)3F与H2SO4反应生成HF、磷石膏和磷酸。(4)图示是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下的有机碳脱除率,80前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有机碳脱除率增大;80后温度升高,H2O2分解速率大,H2O2浓度显著降低,反应速率减慢,相同条件下有机碳脱除率减小。(5)脱硫时,CaCO3稍过量,充分反应后仍有SO42-残留,原因是:CaSO4微溶于水。加入BaCO3可进一步提高硫的脱

18、除率,因为BaSO4难溶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SO42-+2H3PO4=BaSO4+CO2+2H2PO4-+H2O。(6)根据题意关系式为H3PO42NaOH,由消耗的NaOH计算H3PO4。详解:(1)研磨能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加热,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研磨、加热。(2)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规律,酸性:H3PO4H2SO4。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酸性:H3PO4H2SO4,P和S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PS,原子半径PS,得电子能力PS,非金属性PS。(3)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规律,Ca5(PO4)3F与H2SO4反应

19、生成HF、磷石膏和磷酸,生成HF的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F+10H2SO4+5H2O10CaSO40.5H2O+6H3PO4+2HF。(4)图示是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下的有机碳脱除率,80前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有机碳脱除率增大;80后温度升高,H2O2分解速率大,H2O2浓度显著降低,反应速率减慢,相同条件下有机碳脱除率减小。(5)脱硫时,CaCO3稍过量,充分反应后仍有SO42-残留,原因是:CaSO4微溶于水。加入BaCO3可进一步提高硫的脱除率,因为BaSO4难溶于水,其中SO42-与BaCO3生成更难溶的BaSO4和CO32-,H3PO4的酸性强于H

20、2CO3,在粗磷酸中CO32-转化成H2O和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SO42-+2H3PO4=BaSO4+CO2+2H2PO4-+H2O。(6)滴定终点生成Na2HPO4,则消耗的H3PO4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1:2,n(H3PO4)=n(NaOH)=bmol/Lc10-3L=mol,m(H3PO4)=mol98g/mol=g=0.049bcg,精制磷酸中H3PO4的质量分数为。点睛:本题以磷精矿湿法制备磷酸的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规律、元素周期律、指定情境下方程式的书写、物质含量的计算等。解题时必须利用所学知识结合流程分析,如

21、第(5)问注意脱硫的反应是在粗磷酸中进行的,BaCO3或CaCO3中碳元素最终变为CO2;第(6)问中H3PO4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的确定等。9.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及乙醇,熔点234.5,100以上开始升华),有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单宁酸(Ka约为104,易溶于水及乙醇)约3%10%,还含有色素、纤维素等。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下图所示。索氏提取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茶叶末接触,进行萃取。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吸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茶叶末的连续萃取

22、。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需将茶叶研细,放入滤纸套筒1中,研细的目的是_,圆底烧瓶中加入95%乙醇为溶剂,加热前还要加几粒_。(2)提取过程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_,与常规的萃取相比,采用索氏提取器的优点是_。(3)提取液需经“蒸馏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与水相比,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_。“蒸馏浓缩”需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接收管之外,还有_(填标号)。A直形冷凝管 B球形冷凝管C接收瓶D烧杯(4)浓缩液加生石灰的作用是中和_和吸收_。(5)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分离提纯咖啡因。将粉状物放入蒸发皿中并小火加热,咖啡因在扎有小孔的滤纸上凝结,该分离提纯方法的名称是_。

23、【答案】 (1). 增加固液接触面积,提取充分 (2). 沸石 (3). 乙醇易挥发,易燃 (4). 使用溶剂少,可连续萃取(萃取效率高) (5). 乙醇沸点低,易浓缩 (6). AC (7). 单宁酸 (8). 水 (9). 升华【解析】【详解】(1)萃取时将茶叶研细可以增加固液接触面积,从而使提取更充分;由于需要加热,为防止液体暴沸,加热前还要加入几粒沸石;(2)由于乙醇易挥发,易燃烧,为防止温度过高使挥发出的乙醇燃烧,因此提取过程中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根据题干中的已知信息可判断与常规的萃取相比较,采用索式提取器的优点是使用溶剂量少,可连续萃取(萃取效率高);(3)乙醇是有机溶剂,沸点低

24、,因此与水相比较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乙醇沸点低,易浓缩;蒸馏浓缩时需要冷凝管,为防止液体残留在冷凝管中,应该选用直形冷凝管,而不需要球形冷凝管,A正确,B错误;为防止液体挥发,冷凝后得到的馏分需要有接收瓶接收馏分,而不需要烧杯,C正确,D错误,答案选AC。(4)由于茶叶中还含有单宁酸,且单宁酸也易溶于水和乙醇,因此浓缩液中加入氧化钙的作用是中和单宁酸,同时也吸收水;(5)根据已知信息可知咖啡因在100以上时开始升华,因此该分离提纯方法的名称是升华。10.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

25、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2)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为:_,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3)已知反应2HI(g) =H2(g) + I2(g)的H= +11kJmol1,1mol H2(g)、1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kJ。(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 + I2(g)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

26、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t/min020406080120x(HI)10.910.850.8150.7950.784x(HI)00.600.730.7730.7800.78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 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 = 0.0027min-1,在t=40min时,v正=_min-1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

27、(填字母)【答案】 (1). MnSO4 (2). 4.710-7 (3). 299 (4). (5). k逆= k正/K (6). 1.9510-3 (7). A、E【解析】【详解】(1)海藻中的碘元素以碘化物形式存在,反应中I元素发生氧化反应,Mn元素被还原,还原产物应为硫酸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MnO2+4H+=Mn2+I2+2H2O。故答案为MnSO4;(2)体系中既有氯化银又有碘化银时,存在沉淀转化平衡:AgI(s) +ClAgCl(s) +I。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有:,将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代入得:。故答案为4.710-

28、7;(3)键能一般取正值来运算,H=E(反应物键能总和)E(生成物键能总和);设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xkJ,代入计算:+11=2x(436+151)x =299。故答案为299;(4)问中的反应是比较特殊的,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不同的起始态很容易达到等效的平衡状态。大家注意表格中的两列数据是正向和逆向的两组数据。716K时,取第一行数据计算:2HI(g)H2(g)+I2(g)n(始)(取1mol) 1 0 0n (0.216) (0.108) (0.108)n(平) 0.784 (0.108) (0.108)化学平衡常数为。故答案为;问的要点是:平衡状态下,v正

29、= v逆,故有:k正x2(HI) = k逆x(H2)x(I2)变形:k正/ k逆=x(H2)x(I2)/ x2(HI)=K,故有: k逆= k正/K。在t=40min时,正反应建立平衡的x(HI)=0.85,则v正= k正x2(HI)= 0.0027min-10.852=1.9510-3min-1。故答案为k逆= k正/K;1.9510-3; 问看似很难,其实注意到升温的两个效应(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使平衡移动)即可突破:先看图像右半区的正反应,速率加快,坐标点会上移;平衡(题中已知正反应吸热)向右移动,坐标点会左移。综前所述,找出A点。同理可找出E点。故答案为A、E。(二)选考题:共15分。请

30、考生从2道化学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1.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盐(N5)6(H3O)3(NH4)4Cl(用R代表)。回答下列问题:(1)氮原子价层电子对的轨道表达式(电子排布图)为_。(2)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1)。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E1变化趋势如图(a)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E1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_;氮元素的E1呈现异常的原因是_。(3)经X射线衍射测得化合物R的晶体结构,其局部结构如图(b)所示。从结构角度分析,R中两种阳离子

31、的相同之处为_,不同之处为_。(填标号)A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B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C立体结构 D共价键类型R中阴离子N5-中的键总数为_个。分子中的大键可用符号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的大键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的大键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键可表示为),则N5-中的大键应表示为_。图(b)中虚线代表氢键,其表示式为(NH4+)N-HCl、_、_。(4)R的晶体密度为d gcm-3,其立方晶胞参数为a nm,晶胞中含有y个(N5)6(H3O)3(NH4)4Cl单元,该单元的相对质量为M,则y的计算表达式为_。【答案】 (1). (2). 同周期随着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故结

32、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依次增大 (3). N的2p能级处于半充满状态,相对稳定,不易结合一个电子 (4). ABD (5). C (6). 5 (7). (8). (H3O+)OHN (9). (NH4+)NHN (10). 【解析】(1)N原子位于第二周期第VA族,价电子是最外层电子,即电子排布图是;(2)根据图(a),同周期随着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依次增大;氮元素的2p能级达到半满状态,原子相对稳定,不易失去电子;(3)根据图(b),阳离子是NH4和H3O,NH4中性原子N含有4个键,孤电子对数为(5141)/2=0,价层电子对数为4,杂化类型为s

33、p3,H3O中心原子是O,含有3个键,孤电子对数为(613)/2=1,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价层电子对数为4,杂化类型为sp3,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因此相同之处为ABD,不同之处为C;根据图(b)N5中键总数为5个;根据信息,N5的大键应是表示为:;根据图(b)还有的氢键是:(H3O+)OHN (NH4+)NHN;(4)根据密度的定义有,d=g/cm3,解得y=。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2.化合物W可用作高分子膨胀剂,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_。(2)的反应类型是_。(3)反应所需试剂,条件分别为_。(4)G的分子式为_。(5)W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6)写出

34、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_。(7)苯乙酸苄酯()是花香型香料,设计由苯甲醇为起始原料制备苯乙酸苄酯的合成路线_(无机试剂任选)。【答案】 (1). 氯乙酸 (2). 取代反应 (3). 乙醇/浓硫酸、加热 (4). C12H18O3 (5). 羟基、醚键 (6). 、 (7). 【解析】分析:A是氯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乙酸钠,氯乙酸钠与Na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水解又引入1个羧基。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在催化剂作用下F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将酯基均转化为醇羟基,2分子G发生羟基的脱水反应成环,据此解答。详解:

35、(1)根据A的结构简式可知A是氯乙酸;(2)反应中氯原子被CN取代,属于取代反应。(3)反应是酯化反应,所需试剂和条件分别是乙醇/浓硫酸、加热;(4)根据G的键线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2H18O3;(5)根据W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醚键和羟基;(6)属于酯类,说明含有酯基。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说明氢原子分为两类,各是6个氢原子,因此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或;(7)根据已知信息结合逆推法可知合成苯乙酸卞酯的路线图为。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和合成,涉及官能团的性质、有机物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合成路线设计等知识,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来考查有机合成与推断、反应条件的选择、物质的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知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学能力、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反应类型的判断、化学方程式和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的书写及物质转化流程图的书写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掌握常见的有机代表物的性质、各类官能团的性质、化学反应类型、物质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与各类官能团的数目关系,充分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设计合成路线图时有关信息隐含在题干中的流程图中,需要学生自行判断和灵活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