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环境条件变差时对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影响是()A.层次不变,层次结构变简单B.层次减少,层次结构不变C.层次减少,层次结构变简单D.层次不变,层次结构不变答案C解析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增加和群落稳定性提高。但是在环境条件变差时,如滥砍滥伐,使得群落的层次减少,层次结构变简单。2.下列关于北方针叶林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于北方高纬度地区B.主要由落叶树种组成C.生活着90%的非人灵长类动物D.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群落答案A解析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方高纬度地区,A项正确;北方针叶
2、林中针叶植物占优势,B项错误;非人灵长类动物极少生活在北方针叶林中,C项错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群落是热带雨林,D项错误。3.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由植物和动物构成B.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C.群落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D.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答案A解析群落包括该区域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A项错误;人类活动往往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项正确;群落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C项正确;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项正确。4.关于学校草坪上的群落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修剪整齐的草坪没有垂直结构B.草坪里的动物也有分层现象C.草坪旁的
3、桃树高矮不一,错落有致,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草坪中央为灌木,周围为草本植物的镶嵌分布是由土壤盐碱度差异造成的答案B解析任何群落都存在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A项错误;草坪里的动物有分层现象,B项正确;草坪旁的桃树高矮不一,错落有致,属于同一个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C项错误;学校草坪中央为灌木,周围为草本植物的镶嵌分布是人为设计造成的,D项错误。5.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A.该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化C.群落优势种无明显变化D.森林形成后苔藓会消失答案B解析在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项错误;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
4、的物种多样性会增加,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化,B项正确;在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会发生更替,C项错误;森林群落形成以后,苔藓植物不会消失,D项错误。6.下图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比棕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利共生关系C.种间竞争和捕食的存在会限制种群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D.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天敌捕食的风险答案B解析分析曲线可知,银毛蝙蝠和蓬毛蝙蝠的活动时间比棕蝙蝠晚,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项正确;三种蝙蝠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活动高峰
5、时间相互错开,有利于降低竞争压力,B项错误;种间竞争和捕食的存在会限制种群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C项正确;蝙蝠夜间觅食,既可减少与白天觅食的食虫鸟之间的竞争,也可降低被天敌捕食的风险,D项正确。7.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包括种间关系、优势种、种群密度等C.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等的不同,不同种群常呈镶嵌分布D.“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不属于对种群特征的描述答案C解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等,A项错误;种群密度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B项错误;在水平方向上
6、,由于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等的不同,不同种群常呈镶嵌分布,C项正确;“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属于对种群特征中的“迁入率”的描述,D项错误。8.在由裸岩向森林的初生演替过程中,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延续的时间最长,草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快,木本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又逐渐减慢。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B.在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年生植物逐渐取代了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C.木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较慢是因为木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D.在演替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群落所处的非生物环境都是一样的答案D解析土壤的形成
7、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慢,A项正确;在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年生植物逐渐取代了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B项正确;木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因此木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较慢,C项正确;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中,不同类型群落有不同的优势种群,所处的非生物环境也不同,D项错误。9.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过程中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单一农作物农业生物群落必须依靠人力来维持,否则可能发生演替D.人类活动不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答案B解析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过程中,因为有
8、原来的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在这些过程中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项正确;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项错误;单一农作物农业生物群落必须依靠人力来维持,否则可能会发生演替,被其他群落替代,C项正确;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不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D项正确。10.下列关于群落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群落中的物种是随机聚集在一起的C.越靠近热带地区气候越恶劣,群落的单位面积内物种越少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答案D解析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总数,而不是生物的数目,A项错误;一个群
9、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B项错误;越靠近热带地区,群落的单位面积内的物种丰富度越高,C项错误;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项正确。11.下列关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及其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森林群落才具有垂直结构B.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利于对环境资源的利用C.导致垂直结构产生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D.垂直结构有利于减弱种间竞争答案D解析各种群落都具有垂直结构,A项错误;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B项错误;导致垂直结构产生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C项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D项正确。1
10、2.下列关于陆地群落演替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灾过后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一定增加C.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答案C解析火灾过后原有的土壤条件及植物的种子、繁殖体基本保留,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项错误;若群落演替过程中,环境恶化,群落结构会变得简单,物种丰富度减少,B项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会伴随某些种群的出现与发展,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C项正确;环境条件适宜时,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均能形成森林,D项错误。13.谢灵运登池上楼有这样的描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下列
11、关于池塘中群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会受非生物环境的影响B.研究池塘的范围和边界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如果该池塘的水体出现严重水华现象,则物种的丰富度会有所减少D.池塘岸边柳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D解析群落中物种数目有差异,主要受非生物环境的影响,A项正确;研究池塘的范围和边界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项正确;如果该池塘的水体出现严重水华现象,则物种的丰富度会减少,C项正确;池塘岸边柳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是针对同一物种的描述,不能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D项错误。14.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群落分为不同的类型。下列有关
12、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陆地群落大致可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B.荒漠群落主要分布在极度干旱区,群落中物种较少,群落结构较简单C.草原群落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D.森林群落中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A项正确;荒漠地区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群落中物种少,群落结构较简单,B项正确;草原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C项错误;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中有繁多的动植物,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D项正确
13、。15.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包括多个方面B.生态位也包含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相同D.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优越,植物中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越丰富答案C解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它包括多个方面,也包含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部分相同,并非完全相同;生物生存与环境相适应,环境条件优越,植物中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越丰富。16.下列关于实验“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4、”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分离土壤动物时,无论体型大小都用镊子直接分离C.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D.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答案C解析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能忽略,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下它们的特征,A项错误;分离土壤动物时,体型较大的动物可用镊子直接拣出,体型较小的动物使用干漏斗分离法进行分离,B项错误;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C项正确;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但身体微小,可
15、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D项错误。17.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 cm,网身长145 cm,网目孔径0.169 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单位:个)。动物类群物种1物种2物种3物种4物种5物种6物种7物种8物种9物种10甲类群样本155100151204202110样本252300231304102212样本348200201503902011乙类群样本13340124001025111522样本23560104101230141721样本33450183501126121619下列关于
16、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相对于乙类群来说,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较小B.相对于乙类群来说,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较大C.相对于甲类群来说,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较小D.相对于甲类群来说,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较大答案C解析甲类群有7个物种,乙类群有9个物种,相比较于乙类群,甲类群的丰富度小,A项错误;单独比较物种4,乙类群中物种4的种群密度比甲类群中的大,B项错误;乙类群中物种7的种群密度比甲类群中的小,C项正确;相比较于甲类群,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10的种群密度较大,D项错误。18.下列关于草原群落的叙
17、述,错误的是()A.草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一般小于热带雨林B.草原群落的植物气孔常开放,具泌水组织C.草原群落中,昆虫的丰富度很高D.可用土壤取样器取样调查草原土壤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答案B解析草原所处的环境条件使其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要小于热带雨林,A项正确;草原群落的年降雨量较少,草原群落的植物常通过气孔下陷来适应干旱环境,B项错误;草原群落中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非常多,即昆虫丰富度很高,C项正确;用土壤取样器取样可用来调查草原土壤动物类群的丰富度,D项正确。19.地表枯落物是指由植物地上部分产生并归还到地表的所有有机质的总称,覆盖在地表的枯落物可以影响土壤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
18、的演替不会影响枯落物的形成量B.同一纬度条件下不同地点间枯落物的形成量会存在显著差异C.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的形成量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多D.调查某地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应选择枯落物多的地方,否则结果会偏低答案B解析地表枯落物是指由植物地上部分产生并归还到地表的所有有机质的总称,群落在演替的不同阶段,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因此群落的演替会影响枯落物的形成量,A项错误;同一纬度条件下,由于海拔、水分、土壤特性或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点分布的植物类型不同,因此同一纬度条件下不同地点间枯落物的形成量会存在显著差异,B项正确;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生物越少,因此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的形成量随纬度的升高而
19、减少,C项错误;调查某地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应随机选择,不应该选择枯落物多的地方,否则结果会偏高,D项错误。20.下列关于不同类型的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草原群落中的草本植物几乎由禾本科植物组成B.在夏季,温带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而在冬季叶片全落,只剩光秃的枝干,这种变化体现了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季节性变化C.草原上的动物种类较多,且善于奔跑D.在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决定植物的分层答案B解析草原群落中的草本植物几乎完全由禾本科植物、豆科植物和菊科植物组成,A项错误;在夏季,温带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而在冬季叶片全落,只剩光秃的枝干,这种变化体现了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季节性变化,B项正确;草原
20、上的动物种类较少,有蹄类动物善于奔跑,C项错误;在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决定动物的分层,D项错误。21.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的是初生演替过程,这个过程使得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的作用下发生的的动态变化,不属于群落演替C.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分析,云杉林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次生演替过程,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A项错误;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在人的作用下发生过程属于群落的演替,B项错误;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
21、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项正确;云杉林群落中既有明显的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D项错误。22.图甲表示弃耕农田中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过程最终会达到与环境相对平衡的状态B.图甲中,b点时不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d点时不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C.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D.图丙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答案B解析任何环境下的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的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因此图甲过程最终会达到与环境相对平衡的状态,A项正确;图甲中,b点和d点时都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B项错误
22、;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最终趋于稳定,因此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C项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存在“优势取代”现象,由“弃耕农田”到“杂草丛生”,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由“灌木丛生”到“茂密的乔木林”,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最终达到稳定,因此图丙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D项正确。23.1968年,班尼特大坝在皮斯河上游建成后,河流下游的洪水脉冲消失,导致三角洲植被迅速变化,众多鸟类栖息的湖泊和池塘迅速萎缩。下图为大坝建成前后下游湿地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不同植被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据图可知
23、长期的水位波动,会降低物种丰富度C.图1和图2比较可知,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位波动D.图示所有的动植物和非生物环境构成了群落答案C解析从图1中看出,不同地段的植物种类不同是由于不同地段与河流的距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项错误;从图中看出,有水位波动的情况下,群落结构更加复杂,物种丰富度较高,B项错误;图1和图2比较可知,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位波动,C项正确;生物群落不包括非生物环境,D项错误。24.化感作用指植物通过向外分泌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的影响。制备入侵植物薇甘菊(Mm)及近邻种葛藤(PI)和鸡矢藤(Ps)的叶水提液(供体),分别处理这三种植物幼苗(受体),60天后
24、测定植株干重并计算化感作用效应指数(R=处理值/对照值-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化感作用存在于植物种间和种内B.在薇甘菊种内存在化感促进作用C.鸡矢藤对其他种生长均表现为抑制D.化感作用影响群落植物的种类组成答案C解析由图分析可知,用三种植物的叶水提液分别处理这三种植物的幼苗,得到的化感作用效应指数不同,说明植物种间与种内都存在化感作用,A项正确;薇甘菊幼苗经薇甘菊叶水提液处理后,化感作用效应指数约为0.6(即大于0),说明在薇甘菊种内存在化感促进作用,B项正确;鸡矢藤叶水提液处理薇甘菊幼苗后,化感作用效应指数小于0,说明鸡矢藤对薇甘菊生长表现为抑制,鸡矢藤叶水提液处理葛藤幼苗,化感
25、作用效应指数大于0,说明鸡矢藤对葛藤生长表现为促进,C项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化感作用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群落植物的种类组成,D项正确。25.下图表示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影响群落的分布状况,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共同决定着群落在全球的分布B.影响草原群落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年降雨量C.温带雨林中微生物的分解速率一般应高于苔原D.从图中群落分布的区域大小可知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温带阔叶林答案D解析群落的分布主要是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共同决定的;由图中草原群落的分布情况可知影响草原群落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年降雨量;由于温带雨林的温度和湿度均高于苔原,所以温带雨林中的
26、微生物的分解速率一般高于苔原;图中区域大小代表群落在不同温度和年降雨量的分布情况,据此不能确定物种多样性的大小关系。二、非选择题(共5题,50分)26.(10分)下图中数据为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结构。白桦沼泽中所有白桦组成一个。(2)在图示AE 5个沼泽区中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的有(用字母表示)。(3)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是因为。影响群落中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答案(1)水平种群(2)A、B、C、D、E(3)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27.(10分)某研究所对两
27、个生态系统进行了跟踪调查,请根据相关调查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图乙中能反映该种鱼的数量的变化曲线是。(填“A”或“B”)图甲中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为。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快速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2)调查红树林中主要植物的种群数量时,常用法。(3)该红树林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演替。答案(1)B增长型N/2(2)样方(3)次生28.(10分)图甲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的数量变化,图乙表示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请回答
28、下列问题。甲乙(1)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形,其数量不再增长的原因是加剧。(2)人们在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分布在水体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多,这是因为草履虫的呼吸类型是。(3)测定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取样时应(选填以下字母)。A.混匀培养液,随机取样B.静置培养液,中层取样C.静置培养液,底层取样(4)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表明,两者的种间关系为。请用生态位的知识分析,在同一容器中,大草履虫最后全部消亡而双小核草履虫存活的原因:。答案(1)“S”种内斗争(2)需氧呼吸(3)A(4)竞争这两个物种利用同一食物资源,占据相同的生态位,生态位相同的生物通常不能共存,大草履
29、虫的消亡是由于其繁殖速度比双小核草履虫慢,竞争力弱解析(1)据图甲可知: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以后,在K值上下保持稳定,符合“S”形增长曲线;其数量不再增长的原因是种内斗争加剧,食物资源有限。(2)因草履虫的呼吸类型为需氧呼吸,需要充足的氧气,故分布在水体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多。(3)测定草履虫的种群数量时,为了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取样时应混匀培养液,随机取样。故选A。(4)据图乙可知:混合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时,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大草履虫处于劣势,最终被淘汰,说明两种草履虫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由于这两个物种利用同一食物资源,占据相同的生
30、态位,生态位相同的生物通常不能共存,大草履虫的消亡是由于其繁殖速度比双小核草履虫慢,竞争力弱。29.(10分)顶极群落是群落演替所达到的最终平衡状态,某大片弃耕农田多年后演替至顶极群落。请回答下列问题。(1)刚刚弃耕的大片农田,野兔的数量每年增加5%并呈“J”形增长,假设最初有N0只,则3年后野兔的数量N3=只(只写出表达式)。调查该弃耕农田中的野兔种群数量时,常采用法,野兔被标志释放后,被重捕的概率增大,会导致调查结果(填“偏大”或“偏小”)。(2)该地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动情况包括等,影响其数量变动的外源性因素有(至少答出2点)。(3)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该弃耕农田将由草本阶段演替至相对稳
31、定的阶段,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的过程就叫作演替。(4)该地的甲、乙两鸟类种群最初在树冠层的栖息位置极为相似,由于二者具有关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出现分化,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常占据不同位置,其意义是。答案(1)N01.053标志重捕偏小(2)增长、波动和下降气候、捕食、食物(3)森林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4)竞争提高了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率解析(1)“J”形增长曲线的增长率不变,野兔的数量每年增加5%,假设最初有N0只,则3年后野兔的数量N3=N01.053(只)。兔子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野兔被标志释放后,被重捕的概率增大,则重捕个体中被标志个体
32、数目偏大,这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2)该地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动情况包括增长、波动和下降等,影响其数量变动的外源性因素有气候、天敌、食物等。(3)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该弃耕农田将由草本阶段演替至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4)该地的甲、乙两鸟类种群最初在树冠层的栖息位置极为相似,因此两者会争夺生存空间,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竞争;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常占据不同位置,这提高了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率。30.(10分)薇甘菊是首批入侵中国的外来种,也是世界上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每年我国因为薇甘菊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回答下列有关
33、问题。(1)某人承包了薇甘菊的部分入侵地,用除草剂除去全部薇甘菊和其他的野生植物,种植了一些观赏菊。一段时间后,发现地里又陆续出现了一些薇甘菊和其他野生动植物,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演替。几年后有人发现地里植物上蚜虫增多,为了确定其种群密度通常应采用法调查。(2)在薇甘菊的原产地中美洲,有多达160种昆虫和菌类作为天敌控制薇甘菊生长量,使其难以形成危害,这是长期的结果。(3)田野菟丝子对很多菊科植物都有危害作用,某科研小组为了研究田野菟丝子对薇甘菊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原理田野菟丝子能够从菊科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从而导致菊科植物生长变慢直至死亡。田野菟丝子和菊科植物的种间关系是。实验步骤a.分组实验组:花盆+生长良好的薇甘菊+不同数量的田野菟丝子对照组:花盆+b.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收割薇甘菊,去除田野菟丝子后称干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结果分析由图可知,随着接种的田野菟丝子数量的增加,。答案(1)次生样方(2)自然选择(3)寄生生长良好的薇甘菊薇甘菊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减少(或薇甘菊干重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