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93412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大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韩非子:“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材料观点( )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 认为君臣之间无信任可言为君主专制出谋划策 成为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韩非子的思想。材料的意思是,君主的祸患在于信任别人,信任人就会被别人控制。臣子对于君主,是没有骨肉亲情的,因为受到形势约束而不得不侍奉君主。所以作为别人的臣子,无时无刻不在窥视君主

2、的心思,而君主却懈怠傲慢处在上位,这就是世上会发生劫持君主杀害主人这类事情的原因。分析选项,均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诸子思想韩非子的思想2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这里的“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来看是指( )A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B决策程序规范化C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 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是秦朝设立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唐朝设立的中央官制。前者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有大权;后者相权一分为三,中书、门下、尚书分掌政令的草拟、审批和执行之权。尚书变

3、化体现了国家决策程序的日益规范化。所以应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决策趋势3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一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一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儒家思想趋向新启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先秦时期,士阶层崛起,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命题与“突出人的地位”、“强调民的作用”相符合,而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故A项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产生4剑桥中国史

4、在评价秦朝时说:“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这里所说的秦朝的成就可以名之为“革命”的主要依据是( )A.废除了宗法制和分封制,推行了郡县制 B.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C.废除了世卿世禄制,皇帝任免各级官吏 D. 灭掉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秦废除宗法制说法不正确;B项说法不准确,C项秦建立后,实行郡县制,各级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故C说法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的政治秦朝政治5礼记载:“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尚不

5、能劝其努力,罪亦不能戒其怠情。”这反映了( )A世家大族把持的人才选拔制度 B不论贵贱、选贤用德的人才观C注重血缘和门第的世卿世禄制 D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准确解读的能力。材料是先秦时期世袭制的批判,大意为位列三公的人家的子孙长大可以继续位列三公,卿大夫的子孙长大可以继续当卿大夫,身份低下的一直低下,身份高贵的一直高贵,一般的赏罚对当时的公、卿利益触动不大,由此分析当时的选官制度的依据不是品行,也不是才学,而是血缘门第等,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世袭制6据史书记载:北宋时东京城内“傥欲修整屋宇,泥补墙壁即早辰桥市街巷口,皆

6、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该段记载可以印证北宋时期( )A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专业分工 B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东京城中的劳动力完全商业化 D出现了流动的手工业工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干中“候人请唤”和“随时可叫唤”说明此时的手工业中出现了雇工,即出现了流动的手工业工人,故D项正确。从手工业产生起,就存在行业分工,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在明清时期,B项错误;劳动力完全商品化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宋代手工业7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宋儒于科举制度下发挥以学术领导政治

7、之精神。尊师相,抑君权,虽亦有流弊,要不失为历史之正趋。明太祖、张居正则皆此潮流一反动也!”钱穆意在强调( )A科举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B宋朝理学洋溢着革新精神C废除丞相与历史趋势相悖 D宰相制度能有效抑制君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所述为“提高宰相权力,抑制君主的权力,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的做法,与这种潮流是相违背的,”故选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明代政治8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

8、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他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 )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 B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D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说明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和民主政治是一种强制行为,雅典民主政治已经走到了极端不民主的地步,故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9. 美国学者科恩认为,理想的民主应该让公民“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识别问题,提出建议权衡各方面的论证与论点,表明信念并阐明立场,一般而论即促进并深化思考”。

9、比照科恩的上述观点我们发现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 )A.民主参与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是有限的B.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民主和言论自由C.确保城邦国家的政治决策正确而有效D.公民大会代表了雅典居民的利益诉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古希腊 的民主政治。雅典的民主政治只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所享有的民主,其他人并不享有,这充分表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再分析选项,可知正确答案为 A 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10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三

10、者立论相同,但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考虑B、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考虑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D、三者立论不同,但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墨子从节俭,孟子和商鞅从土地的角度出发,因此他们的立论不同排除A和C。三者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为考虑,只是各有不同的论点及做法,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制度11历史研究中强调的“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分析下列各个选项,材料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材 料结 论A顺德县志载:1853年,“女布(

11、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解体B夏口县志统计,光绪十四年(1888)汉口镇人口仅18万,而至民国初年竟增至120万,20年余间增长近6倍。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口地区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C谭嗣同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谭嗣同主张推翻封建君主,实现共和政体。D南京临时政府法令规定: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等“私权”。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原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依据所学可知,所谓自然经济解体是指

12、“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A材料不能得出结论;B正确;C项,结论错误,谭嗣同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D项错误,材料不能得出结论。所以应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师夷长技”、“中体西用”与维新思想维新思想;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121876年12月法国新任命的内阁总理茹尔西蒙在两院亮相,当他站在众议院的讲坛上时,他先是大声标榜:“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继而又小声补充道:“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当他站在参议院的讲坛上,他先是低声说道:“我完全是一个共和派”,然后又立即拉直嗓

13、门表白:“也完全是一个保守派”。西蒙这样说,折射出当时法国( )A总理与皇帝共同执掌行政权利B保守派与共和派斗争十分的激烈C共和派在两院占据压倒性优势D议会两院的政治立场已趋向相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876年,新任内阁总理”、“共和派,保守派”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的相关内容民主(共和派)与专制(保守派)的较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尽管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一票共和”,正式确立起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派)与专制(保守派)的较量依然比较

14、激烈。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其余ACD三项的表述均不能够准确体现题干材料核心意思。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民主(共和派)与专制(保守派)的激烈较量13 工业革命定义之争一文中指出:“不少学者倾向于把18 世纪80 年代作为变革的起点,工业经济的迅速变化仿佛从天而降。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工业革命被定义为1782 年开始的经济大变革。”“英国工业革命被定义为1782 年开始的经济大变革”是指( )A工厂制推广推动英国工业革命和英国经济的发展B联动式蒸汽机广泛应用并推动各工业领域的革命C机床的发明和标准化生产使机械

15、化生产迅速普及D蒸汽机车的鸣叫声这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1782年,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蒸汽机广泛应用并推动燃料、机械制造业工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故选B项。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14 李庆余在美国如何构建社会和谐中提出“新政是在激烈的反对声中进行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被政治对手描绘成一个蛊惑人心的政客,新政则被称为凶政,习惯于以大企业为社会生活中心的企业界直接加入了这一攻击,对新政立法发出一阵阵抗议”。从中可以看出新政( )A只是遭到政治对手的抵制 B加剧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16、C借用资产阶级民主立法手段 D损害了资本家的长远利益【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长远来看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故ABD三项说法均与史实不符,据材料“对新政立法发出一阵阵抗议”可知,C项正确。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内容15章士钊曾说:“提倡新文学,自是根本救济之法,然必其国政治差良,其度不在水平线下, 而后有社会之事可言。文艺其一端也。欧洲文事之兴,无不与政事(即政论)并进。”作者意在说明( )A文化领域长期存在泛政治化的倾向 B政论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主导作用C新文化运动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有限 D政治革命与文学改

17、良具有同等作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章士钊指出“提倡新文学”取得成功的的前提是国家政治制度先进。他的理由是文学艺术只是一部分,欧洲的文化发展,都是与政论同时进行的。在此他更突出政论的重要性,B项正确。AC两项无法体现,D项错在“同等作用”。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内容16维新派认为,“吾既自居于弱昧,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日即于乱亡,安能怨人之取侮?”义和团的一份揭帖则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禁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新派和义和团对于

18、当时列强侵华的原因持相近的观点B在救亡图存的方式上,维新派和义和团的观点完全一致C维新派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优胜劣汰”的社会进化理论D义和团的反侵略行动理性地践行了“扶清灭洋”的目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说法错误,排除。由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而义和团则直接抗击外国的侵略,故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盲目排外。其行为是非理性的,故D项说法错误。材料“吾既自居于弱昧,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日即于乱亡,安能怨人之取侮”是维新派进化理论的体现,故选C项。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维新思想171774年,首届大陆会议接受了“平均代议”原则,州不论

19、大小,在邦联政治生活中的决策能力相同。而1787年制宪会议围绕“比例原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确立了在参众两院实施“双重分配”的原则。这一转变( )A.表明美国最终放弃了邦联体制 B.推动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建立C.解决了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 D.有助于推动美国各州宪政改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州不论大小”享有相同的决策权,这必然遭到大州的反对。为解决大小州的权力分配问题,1787年宪法最终采取了参众两院议员不同的产生办法解决了这一问题:不论州的大小,均可选举两名参议院议员,而众议院的议员则根据人口进行选举。故“双重分配”的原则实际上解决的是“集体决策权力分配问题”,所

20、以应选A。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权力与发展美国联邦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8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现阶段的目标建立一个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农民解放为主要内容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亦即孙中山先生革命三民主义性质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中国而奋斗。我们果然是这样做了。不但在现在和过去已经证明,而且在将来还要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是革命三民主义的最忠诚最彻底的实现者。”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 )A中国革命的最终前途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 B解放中国农民是新三民主义的主要目标C新民主主义是对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

21、“现阶段的目标建立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中国”可知A项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可知,解放农民不是新三民主义的主要目标,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亦即孙中山先生革命三民主义的中国而奋斗”说明新民主主义是对新三民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故C项正确;D项说法明显错误。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19下表为发生在19世纪欧洲的大事。对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的分析正确的是( )时 间事 件1825年英国开始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1840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工业革命完成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A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 B经

22、济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制度走向衰落C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D工业革命既增加了社会财富又加剧了社会矛盾【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依据所学,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尽管英国爆发了经济危机,但资本主义尚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条件尚未成熟,巴黎公社的失败说明了这一点。同时工业革命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阶级矛盾。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20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

23、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 )A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B右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C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D“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可知南昌起义最终失败是存在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的,故A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21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

24、,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洋务企业近代化因素增多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D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轮船招商局是中国首家采用股份制方式成立的近代企业,它的诞生表明这种西方式的企业组织方式已开始被中国人认识和接受。材料反映了洋务企业推动了民间创办近代企业的风气大开,并且引发了买卖这种新型工矿企业所发股票的高潮,故D项正确;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是在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突出的是洋务企业的影响而非特点,故B项错误;“社会各界支持”的说法

25、不妥,如顽固、保守势力仍然抵制近代企业,故C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中体西用思想22“今虽新政治之建设,忙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1912年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梁启超的观点表明( )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B.以暴力推翻满清的必要性C.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D.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分析材料能力。梁启超的观点发表于1912年,当时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

26、所以他说“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故A、B说法不正确。又从材料“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说明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民主共和思想23右图是英国部分年代棉纺织品出口价值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 B棉纺织业部门的系列创新C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 D棉纺织手工工场不断增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获取棉纺织品迅速增长的时间信息从1765年至1800年,不难得出这是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系列创新的结果;正确答案B。而A、C两项时间不符;D

27、项史实不符合。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开始24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美、英、德、日等国家企业研发总支出的80%97%是由1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62%90%是由5000人以上的企业完成的。美国企业所掌握的专利,约有51%由5000以上的企业占有,30%由10004000人的企业占有。这表明(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B企业规模大小决定其创新能力C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占主要地位 D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中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题干的内容可以看出,无论从企业研发总支出,还是研发完成的的数量以及技术专利持有的数量比等

28、方面来看,大企业都占主导的地位,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故应选 C 项。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25“它的成功在于它为爱国和革命的目标出色地动员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期间,一批坚定的中国人,组织了一个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爱国运动。这些人得到一批俄国专家的建议和支援,原来以南方为根据地的军队一路打到北京。”材料描绘的事件(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C体现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成果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爱国运动”、“原

29、来以南方为根据地的军队一路打到北京”可以看出这是指的国民大革命,国民大革命沉重的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所以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26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20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列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C二战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D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干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理解“其所造成的

30、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是指当时作为社会主义标签的“计划”经济和平等原则给了资本主义改革的灵感。二战后,西方各国福利制度逐渐完善,在欧洲一些国家,比如英国和瑞典,建立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障制度。这些都是朝向消除社会不公、实现社会平等方向调整的体现。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27有学者曾如此评价罗斯福新政:“新政完成了一次政府职能的转变,它从两个方面永远地改变了美国的自由主义:一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二是政府对人民福利的责任。”下列新政措施中能够体现上述转变的是( )增强百姓购买力,严控通货膨胀;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推行“以工

31、代赈”,兴办公共工程;调整劳资关系与企业关系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调整劳资关系与企业关系,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福利的责任,说法与史实不符,故选B项,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内容28“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说,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不,不能。”为此,苏联推行(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农业集体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试题分

32、析:分析材料可知,斯大林反对“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为此,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故选C项。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农业集体化29下表是19501980年主要年份中国城镇人口比重表,根据所学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年份总人口(万人)市镇人口(万人)百分比世界平均百分比195055196616911.228.81960662071307319.733.91970829921442417.437.51980987051914019.438.2A19501960年,城市化水平高于世界B19601980年,城市

33、化发展基本停滞C建国三十年,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经过三十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A时期中国城市化速度略高于世界速度,但水平不一定高于世界;B时期从比例上来看,中国的城市化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C表述错误,这一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大;D表述错误,故应选B项。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六七十年代的经济30. 在“大跃进”时期,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其办法是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定产到户,超额归己”。责任田效果明显,促使更多的农民起而仿效。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

34、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在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田。这说明( )A.农民热烈响应国家的跃进计划B.农村政策调整提高生产积极性C.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已经开始D.兼顾公私利益有利于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认知,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大跃进”、“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田”等,本题实际上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相关内容。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明显不符合题意;B项“农村政策调整”,C项“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已经开始”,不符合

35、史实。D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的实践“大跃进”时期的相关探索3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某理论时说: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这种理论应该是指(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物为了生存需要不断竞争,那些较强地发生变异的个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那些有利变异则被世代传递,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与材料“有力量者”可以生存下去的观点类似,答案为B。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

36、的辉煌追寻生命的起源进化论32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中的“理想的实验” 指的是在落后的经济状态下,战时共产主义实行余粮征集制,工商业国有化,属于“追随理想的实验”;新经济政策是在战

37、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经济停滞不前,人民极其不满的情况下,局部的恢复了资本主义,属于“面对现实的实验”;斯大林执政后,放弃了新经济政策,重新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建立集体农庄,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排斥市场价值规律,属于“回归理想的实验”,故A项符合题意。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模式二、非选择题(33题25分,34题12分,35/36题15分,共52分)3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然法为人神共有,人类既然是自然创造的,被赋予了正

38、确的理性,也赋予了正确的法律”。“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并非所有的法律都是好的、善的。判断一个法律的好与坏,或者说判断一个法律是否是真正的法律,并非看其是否是以元老院的决议抑或是以人民大会的决议形式通过的法律。”西塞罗论共和国材料二 “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它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因自己的过失使损害发生之人,对该他人负赔偿的责任。”法国民法典 材料三 彼又曰:中国人富于服从权势之性质,而非富于服从法律性之性

39、质。试问无权势可以行法律乎?今日檀岛,若政府无权势以拘禁处罚犯法之人,其法律尚成法律乎? 夫法律者,治之体也,权势者,治之用也,体用相因不相叛也。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管理物的方法,可以学欧美;管理人的方法,当然不能完全学欧美。孙中山全集材料四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40、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塞罗阐述的自然法的特点(6分),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国民法典是如何体现自然法原则的。(5分)(2)材料三中,孙中山主张治国方法不能全学欧美的理由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在法制方面的创新之处。(4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实现“依法治国”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1)特点:体现理性;具有普适性永恒性;是判断法律好坏与否的标准;(6分)法国民法典所规定的“私有财产无限制”、“契约自治”(或契约具有法律效力)和

41、“过失责任”等,都充分体现了自然法的理性精神。(5分)(2)理由:中西方的国情(或文化氛围)不同。(2分)明确地把法律作为治国之“体”,把权力作为治国之“用”;以三民主义作为立法指导思想,提出“五权宪法”(或“五权分立”)理论。(4分)(3)借鉴其他国家的法治经验,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加强立法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进一步树立法律的权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完善法治监督机制和法治保障体系,做到“违法必究”;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使群众知法、守法。(8分,言之有理,任答四点即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欧美立法欧美立法的思想;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

42、的立法思想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37年,日本侵略军制造卢沟轿事变。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1942年,美、英、中等26个国家签订反对德、意、日侵略的联合国家宣言,组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2012年以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发表讲话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是战胜国做出的裁决”,重申“侵略定义未定论”,推动修改和平宪法。 摘编自中

43、日关系大事记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任选其中两个角度,说明2015年中国政府高调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用年纪念活动的现实意义。(角度明确,史论结合。)【答案】每个角度6分, 角度、史实、说明各2分。示例:角度一:日本侵略。从卢沟桥事变开始,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等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说明此活动的意义可以让国人牢记国耻,振兴中华,启迪世人尊重人权、尊重人的生命,实现和平发展是全人类的价值追求;角度二:民族团结。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说明举办此活动的意义可以启迪国人认识中华民族团结是民族独立和国家振兴的根本保证;角度三:国际合作。美、英、中等

44、国家签订联合国家宣言,组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说明此活动的意义在于加强国家对话、协商、合作是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的基本途径;角度四:否定历史。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歪曲历史事实、妄称“侵略定义未定论”、推动修改 和平宪法。说明此活动的意义在于告诫世人警惕日本右翼势力对世界和平的威胁,避免悲剧重演。【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注意说明此类问题的回答方法,首先要选好角度,其次就是摆事实,最后进行说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现实意义。最直接会想到反侵略这个角度,就是勿忘国耻,警醒世人。史实要想到日本侵略的相关史实,示例:角度一:日本侵略。从卢沟桥事变开始,日

45、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等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说明此活动的意义可以让国人牢记国耻,振兴中华,启迪世人尊重人权、尊重人的生命,实现和平发展是全人类的价值追求。根据表格角度还可变化,民族团结、国际合作、否定历史。只要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体现出来的特点和意义都可作为选择角度。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意义请考生在35、36两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3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康熙末年,1711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就让丁税固

46、定了下来。康熙蠲(jun免除)免钱粮(免交赋税) “有一年蠲及数省者”或“一省连蠲数年者”,甚至有全国性的蠲免。史载,1691年与1703年康熙皇帝免除天下钱粮2759万多两。在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间,政府蠲免钱粮共计545次,免除天下钱粮计银15亿两。论康熙皇帝的经济政策材料二 康熙晚年,吏治松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再加上常年西北用兵,黄河泛滥成灾,造成了整个国库亏空甚多。随着地主经济的复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地权转移因土地买卖而加速。农村里分化出大批无业光丁。同时,人丁逃亡和丁役不均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雍正时,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

47、纳。是谓“摊丁入地”,一举取消了人头税。实行“耗羡(官府在征收赋税时借口征收钱粮有损耗而额外加征)归公”,将此项附加费变为法定税款、固定税额,由督抚统一管理,所得税款,除办公费用外,作为“养廉银”发给官吏。论雍正王朝经济改革的得失(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康雍时期在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二者经济改革的落脚点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二者在赋税改革上有何继承性?其主要的积极意义是什么?(7分)【答案】(1)原因:清初长期战争,经济破坏严重;土地兼并,政府收入减少,社会矛盾激化;封建统治固有的腐败顽疾;从根本上巩固清初在全国的统治。(6分)落脚点:从重视农业、稳

48、定农业入手。(2分)(2)继承性:由康熙固定全国人丁数到雍正废除人丁税,并在税收手段上进一步规范化。(3分)意义:赋税规范征收,手续简化,一定程度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民和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从根本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有利社会进步。(4分)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康熙雍正的经济改革概况与意义3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80年代以来,民主化潮流漫卷拉丁美洲,军人独裁者纷纷交出政权,让位给民选的文人政府。同时,民主化的潮流涌入东亚和南亚,菲律宾、韩国等实现了向民主的过渡。 “斯拉夫东正教”地区的前苏联和东欧集团各国,一

49、个接一个转向西方式的民主道路,并在“中东伊斯兰教”地区引起强烈反响。正如L 达尔蒙德所说:“当未来历史学家回首20世纪时,他们可能把这个世纪的最后四分之一视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民主躁动时期。”道路、经验与警示: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材料二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李普塞特认为:“民主较多国家的财富、工业化、城市化程度和教育水平的平均数要高得多。”依次而降,是“民主较少”的国家和“独裁较少”的国家,而在“独裁较多”的国家这些指标处于最低水平。但也有许多学者对这种解释模式提出了挑战。特别是607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权威主义统治下获得了较高的发展水平。经济的高度发展与政治上的权威主义并行不悖。G.奥

50、唐奈就曾向李普塞特的“社会经济越发展=政治民主的可能性越大”这一“乐观的等式”挑战。当代发展中国家民主化前提的再思考(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亚非拉尤其是苏东国家出现大规模的民主化运动?其实质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社会经济越发展=政治民主的可能性越大”?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选择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模式?(7分)【答案】(1)原因:战后5070年代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经济与政治激励;亚非拉广大民族独立国家的建立与殖民主义体系的逐步崩溃;苏东国家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不完善与机制弊端;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苏东国家的意识形态

51、渗透。(6分)实质: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化运动。(2分)(2)看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经济基础;但必要的政治威权也能对社会经济与民主政治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经济发展与政治威权孰轻孰重,要客观分析,理性选择。(4分)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该注意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民主政治的发展要以着力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为前提。(3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注意结合材料一的内容“80年代以来,民主化潮流漫卷拉丁美洲,民主化的潮流涌入东亚和南亚,前苏联和东欧集团各国,一个接一个转向西方式的民主道路,”及所学战后西方国家所进行的“冷战”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解答。从本质上来看,所谓的民主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渗透与扩张。(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第一小问,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联系所学的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观点及战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归纳总结“看法”。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应从本国实际出发,走符合本国实际的政治经济发展道路。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战后世界的民主化进程内容与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