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近代亚非国家的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91905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近代亚非国家的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近代亚非国家的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训练:近代亚非国家的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选修1 第3讲 近代亚非国家的改革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穆罕默德阿里材料二19世纪中期俄国知识分子指出:我们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吗?以辽阔的疆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显然无济于事。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改革前的埃及和俄国面临着哪些共同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两国各自采取的根本措施是什么?(2)两国改革的结果有何共同之处?答案:(1)问题: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或侵略;本国的落

2、后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加剧了民族危机。措施:埃及:引进发展近代工业;俄国:废除农奴制。(2)都在客观上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本国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步骤;都不同程度上保留了封建残余,都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2. 2014江苏省南京市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治维新后,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因此,新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必须解决土地问题明治政府在农民斗争的压力下,担心丧失“民心”,可又害怕真正彻底的土地革命,终于采取了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办法。伊文成等著明治维新史材料二在东方后进国的日本,资

3、本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程,与英国和其他西欧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特点不是农民生产手段的被完全剥夺,而是农民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被剥夺。其剥夺的主要方式,是国家征收地税。万峰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材料三改革中获益最多的是地主阶级,地主的地租直接来自佃农的剩余劳动以及部分必要劳动,而不是来自农业资本家的超额利润,这种地租显然带有封建地租的色彩。而地税改革给广大佃农带来的却只有苦难,地税改革后的日本农村,每年都有大批农户丧失土地,或沦为佃户,或加入城市产业后备军的队伍。穆良平日本地税改革探讨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明治维新后日本农业改革的背景。(2)据材料二

4、,指出日本地税改革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土地和地税改革方面的相关内容。(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维新期间的农业改革。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农民斗争”等回答“背景”。第(2)问从材料二中“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入手回答“作用”,联系教材知识回答“内容”。第(3)问从农业改革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局限性等角度辩证分析回答。答案:(1)背景: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民斗争的推动。(2)作用:促进了日本的资本

5、原始积累。内容:土地: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地税:按地价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3)评价:保留浓厚封建色彩;给农民带来灾难;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任答2点即可)3. 2014云南省昆明市高三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学堂,一曰“皇堂”,二曰“西堂”。“皇堂”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练。他们每天凌晨起床,由宫内唯一的太师授课。第一堂课是中国文学,当这些皇室学生走进教室时,老师要从他的椅子上起身,接受学生们的“大请”,他也回敬一个礼并坐下。中国

6、文学课要上两个小时,然后是用满族的通古斯语和蒙古语作文。教师的级别比太师低一些,称“师傅”,他须在门口恭迎学生,并要先鞠躬,然后才开始上课,接下来的课程是在“谙达”(满语,教习皇子皇孙弓马、国语的人)辅导下进行马、步、箭等竞技运动。击剑、摔跤,年轻王子们一整天都用来进行脑力与体力的训练,他们睡得比较早。每天饮食也是定时定量,决不允许赌博。“西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其他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西方课程,“中学”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西学”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

7、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西堂”的学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元五。另外,他们在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1)根据材料,比较清朝“皇堂”与“西堂”的办学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西堂”出现的背景。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从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学堂教师三方面概括特点,然后进行横向比较。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 此类教师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从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中西文化教育交流两方面概括背景。答案:(1)特点:从教学内容看,皇堂重传统国学教育,西堂偏重西学教育;从培

8、养目标看,皇堂旨在培养满清贵族子弟以保证其统治需要,西堂重在培养实用人才;从学堂教师看,皇堂是国子监传统儒家学者,西堂是有出国留学经历的近代人才。(2)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外文化教育交流频繁;面对民族危机,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进行教育改革以自救。4. 2013河北保定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有为曾指出:“握枢密之任者,惟军机处数人。此外,则诸部只见纸册,千官皆同闲人。中央实行官缺制、地方各级官员搞捐纳制,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私相授受世代在任。”材料二1901年3月,西班牙特使葛罗干照会清政府,明确提出“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7月24日,清廷发布上谕,“总理衙

9、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6年规定,中央立法权由议会行使,在议会成立以前,先设立资政院作为过渡性机构。并规定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部行使司法权。1907年9月20日清廷下谕先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10月11日,又令各省筹设咨议局,府州县筹设议事会。设立资政院的上谕颁布后,直到1910年10月3日,才在国会请愿的声浪中举行开院典礼。迫于形势急速变化,责任内阁于1911年成立,主要以皇族任责任内阁阁员,被时人称为“皇族内阁”。(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清政府采取的改革措施。解析:本题考查对清末改革措施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可以从官僚体制和官员素质两个角度归纳弊端。第(2)问,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清政府的改革措施。答案:(1)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员冗繁;选用官员的方式落后,官员的素质低。 (2)进步之处:使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国家机构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分权的原则,是国家体制近代化的体现。局限性:外务部的设立是为满足外国列强的需要;改革步伐缓慢且呈现出被动性;未能触动最根本的皇权专制问题,导致人心丧失,加速了清朝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