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首发》山东省2013届高三岳麓版历史单元测试 必修1第六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88765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发》山东省2013届高三岳麓版历史单元测试 必修1第六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首发》山东省2013届高三岳麓版历史单元测试 必修1第六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首发》山东省2013届高三岳麓版历史单元测试 必修1第六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首发》山东省2013届高三岳麓版历史单元测试 必修1第六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首发》山东省2013届高三岳麓版历史单元测试 必修1第六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首发》山东省2013届高三岳麓版历史单元测试 必修1第六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首发》山东省2013届高三岳麓版历史单元测试 必修1第六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首发》山东省2013届高三岳麓版历史单元测试 必修1第六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首发》山东省2013届高三岳麓版历史单元测试 必修1第六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绝密启用前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某国庆节前夕,一中学高一学生制定了一份有关共和国历史的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政治建设包括哪些内容?如果你收到这份问卷并填写此项内容时,不能选择A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实行资产阶级两党政治2.1954年9月,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标志着我国人民民主政治和人民民主法制建设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A.新中国有了健全的民主和法制制度B.国家根本大法和人民民主

2、政权建立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宪政时代确立D.明确全国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3.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A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 B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C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 D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4.200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A、率先进入了

3、社会主义社会 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C、政府组成人员全部来自少数民族 D、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5.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封建的历史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6.1954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今后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段话的背景是(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C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

4、国代表大会召开7.下图是中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它最早形成于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78年8.某学者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体制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社会权力体系的结构方式上,必须要由各级公共权力中的常设最高决策领导权(简称决策权)和常设最高决策监督权(简称监督权)两权分立,相互分权制衡与合作,从而确保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的权力运行机制。”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旧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残缺、民众参政素质低B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起步晚、底子差C西方民主宪政制度和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D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9.2008年4月9

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建国后有关西藏历史发展的新闻发布会。以下是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比较表,下列对西藏变化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项目时间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人均收入1949年00.24亿元2007年47亿元76.34亿元2778元党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在全国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地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落实民族政策、宗教政策A B C D10.“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连”,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D.它是

6、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11.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A19491956年B19561966年C19661976年D19781988年12.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ABCD13“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主席最早提出此方针时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正遭到严重破坏。A B C D14.2008年中国质量报刊登了就安徽阜阳劣质奶粉造成婴幼儿死亡问题,死亡婴幼儿的父母将当地质量监督局、工商部门告上法庭,经人民法院判决,这些家长胜诉。这些父母行为的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 A B C D. 15.1998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国务院提出法律草案66 个,制定行政法规197个,依法行政状况有所改善。这说明我国A.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加快了民主化进程

8、C.把建设法治国家列入宪法D.开始进入法制社会16.下图所示是接受检阅的红卫兵和群众队伍,这一历史场景发生的根源是( )A.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D.江青和林彪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利用17.浙江省永嘉县两村发生旷日持久的水利纠纷。110名农民对县政府不认真处理这起水利纠纷的行为深感不满,以“不作为”为由将县政府告上法庭。这一事件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8.“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

9、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19.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中英两国领导人的会面场景,邓小平谈话中阐述的主题是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C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互借签D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0.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辜汪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

10、的是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C、“辜汪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D、“辜汪会谈”推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21.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代表西方社会发表了香港已死的预言文章。12年后,财富的姊妹杂志时代以25页的专辑否定了财富的预言。这从根本上说明A西方社会反对“一国两制” B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C“一国两制”适合香港发展 D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22.下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A社会制度不同 B实施群体不同C主要作用不同 D享受权利不同23.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求件按时间先

11、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A B C D24.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 )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 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25.2010年4月温家宝说:“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

12、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这段话不能表明A对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B热爱祖国的情感C大陆对改善两岸关系的最大诚意D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第II卷二、非选择题(50分,其中第26题15分,第27题 20分,第28题15分)26.材料一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

13、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材料二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材料三 澳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回归后七年中有四年的GDP增长幅度达到双位数,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创下历史新高,人均达28436美元。澳门治安状况良好,各族群体和睦

14、相处,人们安居乐业。香港回归十年间,已先后有世界银行年会、世界会计师大会、财富全球论坛、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1997年外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的数量是2514家,而截至去年十二月已有3845家腾讯网陈佐洱向欧洲介绍“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2007年)材料四 “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访全国人

15、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2011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设想有何发展?(4分)(3)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5分)(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2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文同盟会宣言材料二 57年前

16、,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经过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初步地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陈红太谈我国60年民主政治建设成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述孙中山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为实现上述主张,孙中山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其结果怎样?(6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

17、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是什么?试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中国近代、现代民主政治进程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10分)28.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过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阅读材料,回答问。材料一:“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率先喊出来的。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担中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他把兴中会的纲领概括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金冲及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1)“振兴中华”是个人价值与民族利益相结合的产物。试述这一口号出现的时代背景(4分)。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

18、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材料二中的口号出现于哪一重大运动中?(1分)简述这一运动对民主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4分)材料三:20世纪五六十年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加拼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大干了再大干,超产了再超产,奉献了再奉献“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备战、备荒、为人民”等众多口号深深铭刻在每个中国人心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要想富,先修路家养一只兔,不缺油盐醋”“少生孩子快致富”“发展才是硬道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标语口号,成了大街小巷一道道亮丽的

19、风景线,不少口号与还成了口头语,广为流传。 (3)据材料三,分别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口号的显著特点。(4分)并分析形成各自特点的主要原因。(2分)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D2.C3.D4.D5.A 6.C7.B8.D9.B10.A 11.C12.A13.C14.A15.B16.C17.D18.D19.A20.C 21.C22.A23.D24.A25.D二、非选择题(50分,其中第26题15分,第27题 20分,第28题15分)26.(1)变化: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4分)(2)发展: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观点(4分)(3)说明:“一国两制”方

20、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分) 关系:“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首先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港澳“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可以为台湾提供借鉴。(4分)(4)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澳的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2分)27.(1)核心内容: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践活动: 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制定临时约法。结果: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但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6分)(2)成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分)(3)成就:找到了一

21、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原因:近代,政治上,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经济上,中国贫穷落后,民主政治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现代,政治上,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经济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10分)28.一)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腐朽;救国救民意识高涨;民族民主意识增强;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形成。(4分,答对4条可得4分)。(2)运动:五四运动。(1分) 影响: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为党的成立提供了干部条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爱国救亡的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志士。(4分,答4点就可得4分。)(3)特点:50-60年代:主管热情高,革命性强,政治色彩明显,极高的鼓动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贴近社会生活实际,更加理性务实,语言朴实,发展经济学意思浓厚,多为经验总结。(4分)原因:50-60年代左倾错误路线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