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互动三点剖析一、对动能概念的理解(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用符号Ek表示.(2)动能公式:Ek=mv2(3)注意:动能是一个状态量,它只由物体的状态决定,与过程无关.动能是标量,且只能为正值,动能也不存在分量.动能的值具有相对意义,与参考系有关.(4)动能的单位:焦耳1 J=1 kgm2/s2.【例1】 质量是10 g、以1 000 m/s的速度飞行的子弹与质量是50 kg、以10 m/s的速度奔跑的运动员,二者相比哪个动能大?解析:动能的关系公式是:Ekv2,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当增加速度时,更有效地增加动能.对子弹:Ek1m1v125103 J对运动员:Ek2m2
2、v222.5103 J.答案:子弹的动能大二、动能定理(1)内容: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2)公式:W=mv22-mv12(3)注意点:W是物体所受各外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特别注意功的正负.也可以先求出合外力,再求合外力的功.公式等号右边是动能的增量,只能是末状态的动能减初状态的动能.动能定理的数学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情况下推导的,但不论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是恒力还是变力,也不论物体是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动能定理都适用.若题设条件涉及力的位移效应,或求变力做功的问题,均优先考虑用动能定理求解.(4)解题步骤:明确对象,分析受力;明确
3、各力做功的正负,以代数和的形式置于等式左边;明确始末态的动能,将mv22-mv12置于等式右边;统一单位求解.【例2】 如图3-1-2所示,在摩擦可忽略的水平面上停着一辆小车,小车的左端放着一只箱子.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把箱子从小车的左端拉至右端卸下.如果一次小车被制动,另一次小车未被制动,小车可沿地面运动,在这两种情况下有( )图3-1-2A.箱子与车面之间的摩擦力一样大 B.水平恒力F所做的功一样大C.箱子获得的加速度一样大 D.箱子获得的动能一样大解析:设箱子的质量为m,箱子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不管小车是否被制动,箱子与车面之间的摩擦力均为:Ffmg设小车的长度为l,忽略箱子的宽度,
4、在把箱子从小车的左端拉至右端的过程中,若小车被制动,则水平恒力F所做的功为:W1Fl若小车未被制动,设小车移动了距离s,则水平恒力F所做的功为:W2F(l+s)W1.不管小车是否被制动,箱子获得的加速度均为:a=对箱子应用动能定理,若小车被制动,有:Ek1=(F-Ff)l若小车未被制动,有:Ek2=(F-Ff)(l+s)Ek1.答案:AC三、探究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1.实验目标本探究实验应达到两方面的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要探究的内容、实验方法与实验技巧,探究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2)认真体会教材“探究的思路”所体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数据的处理”中提出的分析实验数据、找出功和速度变化
5、关系的方法.2.探究思路本探究实验是按着如下的思路进行的:(1)改变功的大小.采用教材图34所示实验装置,用1个、2个、3个同样的砝码将小车拉到同一位置释放,砝码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依次为W、2W、3W(2)确定速度的大小.小车获得的速度v可以由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测出,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测出.(3)寻找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以砝码所做的功W为纵坐标,小车获得的速度v为横坐标,作出Wv曲线(即功速度曲线).分析该曲线,得出砝码对小车所做的功与小车获得的速度的定量关系.3.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1)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作出Wv曲线、Wv2曲线、Wv3曲线如果哪一种图像更接近于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功与速度
6、之间就是哪一种正比关系.(2)图像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见方法,因为它具有简便直观的特点.(3)图像中的曲线形状是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各组数据所对应的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起来.(4)关于图像中的曲线,一般要弄清楚图线的斜率、图像的截距、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例3】 若外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与物体速度满足以下关系,试分析功与物体速度之间的关系.v/(ms-1)0.000.801.101.281.531.76W/J0.001.002.003.004.005.00解析:画出Wv图像,如图3-1-3. 图3-1-3 图3-1-4这样,还不能说明W与v之间的关系.把上述数
7、据改为W与v2之间的关系,该数据如下表:v20.000.641.211.642.343.10W0.001.002.003.004.005.00画出Wv2图像,如图3-1-4.答案:功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橡皮筋所做的功和小车的质量与所获速度的平方的乘积成正比,即Wmv2.各个击破类题演练 1 一人将质量m=2 kg的铅球放在手中以15 m/s的速度推出,已知铅球原来是静止的,则铅球出手时的动能是_J,人在推球的过程中对球做的功是_J.解析:人把铅球推出的过程中,对铅球做了多少正功,人的化学能就减少了多少,同时球的动能增加了多少,由于初动能为零,所以增加的动能就是球出手时的动能.根据动能公式Ek=
8、mv2/2=225 J.根据动能定理,人对球做的功也等于225 J.答案:225 225变式提升 1 足球守门员在发球门球时,将一个静止的质量为0.4 kg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踢出,这时足球获得的动能是_J.图3-1-5答案:20类题演练 2 在h高处,以初速度v0向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着地时速度大小为( )A.v0+ B.v0- C. D. 解析:在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中,对小球应用动能定理,有:mgh=mv2-mv02解得小球着地时速度的大小为:v=.答案:C变式提升 2 将质量m2 kg的一块石头从离地面H2 m高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入泥潭并陷入泥中h5 cm深
9、处,不计空气阻力,求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g取10 m/s2)解析:石头的整个下落过程分为两段,如图所示,第一段是空中的自由下落运动,只受重力作用;第二段是在泥潭中的运动,受重力和泥的阻力.两阶段的联系是,前一段的末速度等于后一段的初速度.考虑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求解,或者由动能定理求解.解法一(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求解):石头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速度:v=.在泥潭中的运动阶段,设石头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则有v22ah,解得a= g.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所以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F=m(g+a)=m(g+g)=mg=210 N=820 N.解法二(应用动
10、能定理分段求解):设石头着地时的速度为v,对石头在空中运动阶段应用动能定理,有:mgH=mv2-0;对石头在泥潭中运动阶段应用动能定理,有:mgh-=0-mv2.由以上两式解得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F=mg=210 N=820 N.解法三(应用动能定理整体求解):对石头在整个运动阶段应用动能定理,有:mg(H+h)-=0-0.所以,泥对石头的平均阻力:F=mg=210 N=820 N.答案:820 N类题演练 3 在例3的基础上若再给你一架天平和砝码,你能利用本实验装置研究功与质量、速度间的关系吗?请说说你的设想.解析与答案:我们已经知道功与速度间的关系是Wv2,所以功与质量、速度间的关系可能是
11、Wmv2、Wm2v2、W 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并在小车内加不同数量的砝码以改变小车的总质量m,如教材中的探究实验那样进行操作,确定橡皮筋所做的功W,测出小车相应的速度v,画出Wmv2、Wm2v2、W-等图像,看哪一种图像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即可确定相应的比例关系.变式提升3 某同学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图3-1-6所示的实验,将纸带固定在重物上,让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计时器的地方.然后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计时器打下的第1个点.该同学对数据进行了下列处理:取OA=AB=BC,并根据纸带算出了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0.12 m/s,vb=0.17 m/s,vc=0.21 m/s.图3-1-6根据以上数据能否大致判断Wv2?解析:设由O到A的过程中,重力对重物所做的功为W,那么由O到B的过程中,重力对重物所做的功为2W,由O到C的过程中,重力对重物所做的功为3W.由计算可知,va2=1.4410-2 m2/s2,vb2=2.8910-2 m2/s2,vc2=4.4110-2 m2/s2,2, 3,即vb22va2,vc23va2.由以上数据可以判定Wv2是正确的,也可以根据Wv2的曲线来判断(如下图).答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