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历史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780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历史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历史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历史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历史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历史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0历史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20历史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20历史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20历史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20历史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20历史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20历史新教材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讲义: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精梳理通时空观念一、选官制度(先秦至隋唐)二、三省六部制1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为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执掌辅助决策和执行等权力。2隋朝:隋文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3唐朝:完备三省六部制(1)运行程序: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2)特点:三省分工明确,又彼此牵制;三省长官共议国事,共执宰相之职。宰相会议设立后,三省出现一体化的趋势。金版微点拨【思考探究1】教材P39学思之窗金版点拨: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

2、了中央集权。【知识拓展】“范进中举”中举人的级别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四级。(1)县州级考试,这级考试叫“童试”,中者称为秀才;(2)省级考试,这级考试也叫“乡试”,中者称举人;(3)国家级考试,这级考试叫“会试”,中者称贡士;(4)皇上亲自监考,这级考试叫“殿试”,中者为进士,前三名赐“进士及第”,考中第一名者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其他进士赐“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知识拓展】唐朝限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1)囚犯、僧人、道士、商人、犯讳的人、女人(武则天开女试属特例)。(2)“娼、优(古代从事“艺术表演”方面工作的人)、隶(衙门里的轿夫、马夫、伙夫、更夫)、皂

3、(衙役)”这四类人的后代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易混易错】三省六部制并未取代三公九卿制下面是隋朝中央机构图示,从中可以看出,三省六部制下,只是宰相的权力被分割,其他部门依然存在。(3)完备:唐太宗时,成立中书门下,设立宰相会议,扩充宰相数量,尚书省下设六部,每部下设四司,九卿变为九寺、五监。(4)评价:宰相会议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减少决策失误;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三、赋税制度(汉到唐)1汉代:2魏晋:租调制(魏孝文帝改革)(1)国家把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授给农民耕种是为均田制。(2)受田农民承担3唐初:租庸调制(1)征收对象:赋税征收对象年龄范围缩小。(2)内容:除租调外,

4、可纳布(或绢)代役;如果朝廷加役可减免租调。(3)意义:减轻了农民负担;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基本保障政府赋税收入。4安史之乱后:两税法(1)原因:在籍户口大量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政府收入锐减,为解决财政困难。(2)实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3)内容:中央政府确定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主、客户均编入居住的当地户籍;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纳户税,按田亩纳地税,取消一切租庸调、杂税、杂役;分夏秋两季纳税。【知识拓展】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土地私有制下实行的税收制度,包括田租、赋役(人头税)、徭役(劳役)、兵役等税种。国家收取赋税,包括实物地租,如粟、稻、麦、蔬菜、布帛等,也有货

5、币地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地租逐渐占主流。【思考探究2】教材P40思考点金版点拨: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演变为以土地、财产为主。这说明了农民对封建国家依附关系的减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名目、手续简化。【思考探究3】读教材P40史料阅读,概括两税法的背景金版点拨:(1)土地兼并,流民增多。(2)国家失去有效控制户口及田亩籍账的能力。(3)军费急需。(4)各地军政长官任意增加赋税名目,赋税制度混乱。(5)官民想方设法逃税。【思考探究4】教材P41问题探究金版点拨:两税法是中国古代一次有重要意义的赋税制度改革,有利有弊。利:顺应了赋役制度发展趋势,扩大了税源,使唐政府走出财政困境。较为公平

6、,有助于改变赋役不均现象,利于增加政府控制人口。成为调节国家、地主、农民三者关系的主要手段。弊:随着经济发展,贫富变化,以贫富为差的原则越来越不能体现。随着钱重物轻,农民实际负担加重。研重难籍史料实证主题一 一唐朝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二这一制度(科举制)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达到充分发展时,是由一系列的考试组成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三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国史新论四(1

7、905年,上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教你读史史料一中以省略号为分界点,前面讲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后面讲其影响。史料二中讲其选拔方式。史料三讲其对象之广。史料四讲其停止的时间。问题探究上述史料分别反映出科举制有何特点。金版参考:由史料一可知,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学说和考试成绩,一旦考取影响很大;由史料二可看出其以考试为选拔方式;由史料三可知,科举制的选拔对象广泛,成为平民晋升途径之一;由史料四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末科举制被废除,此制从隋开始,在中国存在了1千多年,影响深远。史论总结1.科举制的特点(1)标准的客观性: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

8、为标准选拔人才。(2)方式的公平性: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3)范围的广泛性:不论贫富出身,皆可参加。(4)时间的延续性:从隋朝开始,到1905年正式被废除。2科举制的影响主题二 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新唐书百官志二唐三省六部制工作流程图三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钱穆国史新论四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

9、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教你读史史料一中,注意和。史料二中,注意不同部门的职能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史料三中,注意。史料四中,注意。问题探究上述史料反映出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金版参考:由史料一可知,唐代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实质是分散相权;由史料二可知,相权一分为三,集权于皇帝,加强了君权,另一方面,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程序、体系严谨;由史料三可知,三省共同议政,集思广益,提高了行政效率,可减少决策失误;由史料四可知,三省有一定的决策权,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史论总结1.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10、(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订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可以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决策失误。(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不足的弊端。(4)加强专制:相权一分为三,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权。2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1)演变(2)趋势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本课小结史苑

11、窥斑科举制的作用与影响科举制最重要的功能,是促成一个不靠出身而以考试入流的官僚阶层取代世袭的封建贵族阶层。官员考选制削弱了世袭性、割据性的封建贵族政治,形成世界上较早的完备的文官制度。参加科举考试的主要是学校生徒,因而此制带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唐时学校分京师学和州县学,各级学校主要研习儒家经典,此外还学习律令和书法、算学等专门技能。因此,科举制度既是一种选官制度又是一种教育制度,它自隋唐延及明清,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科举制度以封闭式考试录取官员,具有公正性和法定性。因不计生员出身,唯才是举,从而较广泛地从社会各阶层拔选人才,扩大政权的统治基础。官员和候补官员基本上都是知识阶层的精英,普遍提高了

12、官僚队伍的人文素质。自隋朝始兴(隋文帝开皇七年,即公元587年)至晚清诏废(清光绪三十一年,即公元1905年),科举制度实行1318年,其间不独汉族政权如此,辽、金、元、清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政权也实行此种制度选拔人才。以科举考试为核心,在学校教育、异地赴任、月给俸禄、致仕退休等方面都形成系统,构造了完备的文官制度,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与郡县制相匹配的,是从贵族世卿制向游仕制的转化,进而形成官僚制度。如果说,周代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分等级次第的世袭封建贵族当政,那么,秦汉以下则是由朝廷任命的非世袭的官僚用权。冯天瑜:科举制度中国“第五大发明”,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3、课堂跟踪训练1汉代太学犹如现在的国立大学,这里面的学生毕业考试分两等,当时称“科”。甲科出身的为郎,乙科出身的为吏;遇地方政府需要人才就从这里挑选。材料表明汉代太学毕业考试的突出特点是其成绩()A与官员选拔挂钩 B与平时操行考核结合C体现教考分离制 D以“科”来划分等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甲科出身的为郎,乙科出身的为吏;遇地方政府需要人才就从这里挑选”可知,太学毕业考试成绩与官员选拔挂钩,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毕业考试”,但未涉及“平时操行考核”,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教考分离,故C项错误;D项对材料理解有误,故排除。2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

14、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一制度是()A世官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可知,这种制度是由中央政府官员进行选拔,不是通过血缘关系世袭,也不是通过考试录取,所以不是世官制和科举制,故排除A、D两项;在这种制度中,官员是由设置的“性行中正者”进行选拔,即设置了中正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九品中正制,故C项正确;察举制中没有中正官的设置,故排除B项。3隋朝开始设置进士科,主要

15、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而唐明重视考诗赋。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唐朝()A经济的繁荣 B科技的发展C市民文学的兴起 D诗歌创作的繁荣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唐明重视考诗赋”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科举重视诗赋,促进了唐朝时期诗歌创作的繁荣,故D项正确。经济繁荣和科技发展与科举考试关系不大,故A、B两项错误;诗赋不属于市民文学,故C项错误。4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完善科举取士B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制约平衡,提高行政效率D整顿吏治,扩大统治基础答案B解析材料中“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和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宰相权等信息反映了皇帝分割相权,以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目的是加强专制,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取士、提高行政效率、整顿吏治等方面的内容,故排除A、C、D三项。5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中期又实行两税法。这种变化表明()A赋税制度随着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B中国封建制度逐渐趋向衰落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D中国土地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实行的起因是均田制的破坏,故选A项。其他三项叙述均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1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