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73877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三、旅游地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我国“十二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以上划分的指标是( )A. 自然指标B. 单一指标C. 综合指标D. 地理位置2. 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B. 各

2、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C. 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D. 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答案】1. C 2.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特点及区域划分的标准,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1题详解】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镇化布局等,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涉及的指标包括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镇化布局等,是根据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故选C。【2题详解】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区域内部特征基本一致,区域之间有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是模糊的,各区域要根据

3、各自特点选择开发政策及措施,故选A。近几年,新疆建设兵团在中科院的帮助下成功地利用无人遥控直升机对所属农场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防治,大大提高了其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 工程技术人员指挥无人遥控直升飞机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GPSGIS数字地球A. B. C. D. 4. 在农业方面,新疆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监测耕地变化 跟踪产品流向 调查作物分布 估测粮食产量A. B. C. D. 【答案】3. D 4. B【解析】【3题详解】遥控直升飞机的位置使用GPS,监测农作物病虫害需使用RS。D正确。【4题详解】在对森林、草原、绿地以及农作物等资源的调查中,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

4、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信息,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保等部门提供服务。因此监测耕地变化、调查作物分布、估测粮食产量(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作物生长状况在遥感图像中会有不同的显示,进而估测粮食产量)都是可行的。跟踪产品流向主要是利用GPS技术,不符合题意。故B正确下图是位于干旱地区的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治沙村民利用装入沙子的编织袋构成的沙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村民构筑沙障的主要目的有()削弱风力增加旅游景观截留水分压沙造林A. B. C. D. 6. 沙产业是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风光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

5、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列适合在宁夏发展的沙产业有()沙生中药材产业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沙区粮食产业沙漠旅游休闲业A. B. C. D. 【答案】5. C 6.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治理,治理沙漠要根据沙漠的自身条件利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等治理,还要利用独特条件增加收入。【5题详解】村民构筑沙障可以削弱风力,对;构筑沙障没有旅游功能,不增加旅游景观,错;沙障阻挡地表水,截留水分,对;沙袋压住沙子,固定沙子有利于造林,对,选择C。【6题详解】沙漠中有珍贵的中药材,可以发展中药材产业,对;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可以既有经济效益,又有防风作用,对;沙区粮食产业破坏植被,会加剧荒漠化,错;沙漠旅游休闲业

6、可以增加收入,又不破坏环境,对,选择D。下图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 图中甲表示 ()A. 土地盐碱化严重B. 沙丘移向绿洲C. 河流水量减少D. 冰川融水减少8. 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A. 禁止经济活动B. 节约并合理用水C. 加强矿产开发D. 大力发展畜牧业【答案】7. C 8. B【解析】【7题详解】根据图中箭头方向,气候变干,用水量增加影响甲,甲的变化又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甲表示河流水量减少,下渗少,C对。土地盐碱化严重是不合理灌溉造成,不是地下水位下降原因,A错。沙丘移向绿洲是地下水位下降的结果,与灌溉用水增加无关,B错。灌

7、溉用水增加,不是冰川融水减少的原因,D错。【8题详解】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节约并合理用水,B对。禁止经济活动是阻碍经济发展,不合实际,A错。加强矿产开发、大力发展畜牧业会加重土地荒漠化程度,不是保护措施,C、D错。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东北地区水稻的生长期长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A. B. C. D. 10. 有关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有()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水稻

8、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A. B. C. D. 【答案】9. C 10. C【解析】9题详解】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所以大米质量好。正确。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低,与质量优无关。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10题详解】受气候因素的影响,玉米、小麦产量要高于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也有分布。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

9、化、专业化、生态化。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点睛】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 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A. 净化空气B. 防风固沙C. 保持水土D. 保护农田12. 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河水含沙量增加河道淤积水患加剧结冰期延长A B. C. D. 【答案】11. C 12. C【解析】【11题详解】图示森林种在河流沿岸的坡地上,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的。故C正确。【12题详解】若图中森林被破

10、坏,其保持水土能力会降低,因此河水含沙量增加,进而河道淤积,加重水患。河流的结冰期是由气候决定的,与植被多少无关。选C正确。读山西省煤炭综合开发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13. 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A. 能源开发规模不大B. 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C. 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D. 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14. 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A. 铜矿石B. 石油C. 铝土矿D. 石灰石15. 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改善了环境质量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使产业结构

11、多元化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A. B. C. D. 【答案】13. D 14. C 15. D【解析】山西省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不高。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铝土矿、铁矿。综合开发利用的明显成效是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使产业结构多元化。【13题详解】山西省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不高,D对。山西是煤炭能源基地,能源开发规模大,A错。我国能源需求量大,B错。煤是我国主要能源,C错。【14题详解】读图,该地工业有铝矿开采和

12、铁矿开采,说明铝土矿、铁矿资源丰富。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本地的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铝土矿,C对。该地铜矿石、石油及石灰石资源短缺,A、B、D错。故选C。【15题详解】读图,图示生产过程中,产业链延长,不能表示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环境质量不一定得到改善,错。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明显成效是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对。产品深加工,使产业结构多元化,对。输出产品类型增多,运输量有可能增多,不一定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错。D对,A、B、C错。 中三角城市群涵盖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群。读中三角城市群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6. 促进中

13、三角城市群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二、三产业比重对原有产业进行升级加强环境管理A. B. C. D. 17. 中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承接了长三角地区的众多产业转移,这给长三角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 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B. 加重了资源紧张的状况C. 提供了广阔的经济腹地D. 加剧了严重的环境压力【答案】16. C 17. 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16题详解】加大科技投入,升级原有产业,加强环境管理可进一步促进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而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可能会加重环境污染。所以有可能无法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排除,符合题意。【17题详解】中三角城市群承接长三

14、角地区的众多产业转移,缓解了长三角地区资源紧张的状况和环境压力,并提供了广阔的经济腹地,可能使长三角地区就业机会减少。C选项正确。“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8. “西气东输三线”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A. 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B. 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C. 黄河、长江、珠江流域D. 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19. 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A. 加快新疆资源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B. 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 缓解沪、浙、珠三角等地区能源短缺D. 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答案】18. C 19.

15、 D【解析】试题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8题详解】从图中看“西气东输三线”没有经过第一级阶梯,没有经过阴山,也没有经过寒带地区,自西向东依次经过黄河、长江、珠江流域,C正确。【19题详解】由材料“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可知,该工程不会影响新疆资源的开采,会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D正确;可能会诱发沿线地区的滑坡、泥石流灾害,但不是显著影响;从图中看“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没有经过长三角地区,不会缓解上海地区的能源短缺。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广泛应用于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会计、客户服务、研发、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也是当今世界新

16、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 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 工业基础雄厚B. 大量廉价劳动力C. 便利的交通D. 教育水平较高21. 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A. IT产业迅猛发展B. 自然资源丰富C. 便利的交通D. 消费市场广大【答案】20. D 21. A【解析】【20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全球服务业外包产业第一阶段主要转移至加拿大,爱尔兰,俄罗斯等地区,这些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劳动力并不廉价,D正确,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服务业外包多涉及高端服务业领域,对劳动力素

17、质的要求较高,相比而言,工业基础与交通不是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排除AC。故选D。【21题详解】全球服务外包指的是公司通过签订服务外包协议或合同,将不属于核心业务的服务(如人力资源管理,IT服务、会计、客户服务等)剥离出来,交给专业服务提供商,由其提供有偿专业服务,从而使自身得以专注于核心业务,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其转移地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和信息网络支持,中国IT业迅猛发展,使得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A正确;与自然资源丰富关系不大,B错;相比而言,交通和消费市场不是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排除CD。故选A。22.在下列景观欣赏中,要优选欣赏角度的是( )A. 黄山云海B. 青海湖鸟

18、岛C. 黄果树瀑布D. 秦皇岛日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欣赏,黄山云海、 青海湖鸟岛、秦皇岛日出都需要在特定的气候条件或时间才可以进行观看,注重欣赏的时机,而瀑布景观的欣赏需要在适当的距离仰视,才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因此本题C正确,ABD错误,故选C。23. 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傣族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该旅游区增添了无穷魅力。阅读材料回答该旅游胜地所在省

19、区是 ( )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竹楼、孔雀舞、泼水节等属于傣族风情,傣族主要位于云南。根据图示省区轮廓,是云南,A对。广东,是湖北,是黑龙江,B、C、D错。24.有关旅游景观欣赏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北方地区景观最宜秋季观赏B. 阴天是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时机C. 钱塘江大潮最佳时机是在农历八月十八日D. 青海湖的候鸟宜在7月份观赏【答案】C【解析】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植被茂盛,水源较充足,景观最宜夏季观赏,A错误。雨后天晴是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时机,光、影、云、天、山等构成美丽画面,B正确。钱塘江大潮最佳时机是在农历八月十八日,日地月位

20、于同一直线上,月球引潮力最强,C正确。青海湖的候鸟宜在5、6、7三人月份观赏,D错误。点睛: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植被茂盛,水源较充足,景观最宜夏季观赏。雨后天晴是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时机。农历八月十八日,日地月位于同一直线上,月球、太阳的引潮力最强。青海湖的候鸟宜在5、6、7三人月份观赏。25.具有较高游览价值的旅游区具备的条件是()有比较高的审美价值旅游资源比较典型类型齐全规模较大分布分散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具有较高游览价值的旅游区具备的条件是有比较高的审美价值,对。旅游资源比较典型,对。资源类型齐全,规模较大,对。景观分布相对集中,错。B对,A、C、D错。第I

21、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景区以自然风光为主,游客人数寥寥,省外游客的旅游形式多为一日游,要在一天之内返西宁市住宿,行程十分紧张,尽管在环湖个别景点建有宾馆和活动设施,但价格偏高,特色不显著,休闲娱乐项目少,选择过夜的游客并不多。下图示意青海湖及周边地区。指出青海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为青海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答案】问题: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上,冬季寒冷,旅游活动受季节的限制;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地区接待能力较差;本地客源少,市场距离远;旅游活动内容较单调;交通运输不便等建议: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

22、活动内容;加强旅游管理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紧扣材料分析问题青海湖地处高原,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夏季短促,冬季寒冷,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易受到季节影响;青海湖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旅游开发历史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接待能力不强;且旅游项目少;加上位于西北地区,交通不便等,此外应注意人类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一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例如酒店、公路等的建设;二是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丰富旅游项目等;三还要加强旅游市场及旅游开发的管理。27.阅读材料

23、,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截至当地时间2019年8月22日,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大火已经持续燃烧了17天。而由于亚马孙热带雨林60%的面积都位于巴西境内。材料二:巴西森林火灾图材料三:巴西轮廓图(1)M处森林广布,树木高大茂盛,推测M处气候类型及成因。(2)巴西森林大火,使国际社会再次聚焦森林如何保护这个国际难题,森林面积迅速减少有多种原因,试结合书本分析该国森林被毁的直接原因以及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合理的保护?【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 1.纬度低,地处热带,热量充足;2.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东南信风登陆带来丰富水汽;3.巴西高原的阻挡作用,东南信风登陆遇到地形阻挡,形成丰富降水;4.巴西暖流流经,

24、增温增湿。(原因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2)人类的开发 1.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3.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保护中受益;4.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发展旅游业;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7.防治森林火灾。(意思对即可)【解析】【详解】(1)当地的树木高大茂盛,且根据当地的纬度可推出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当地并未位于赤道附近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可从纬度低,热量充足;暖流增温增湿;地形地处山地高原的迎风坡,多地形雨等方面进行分析。(2)热带雨林的破坏主要从人为原因进行分析。如开矿、修路

25、、原始迁移农业、修建工程、伐木、人为森林火灾等。保护可从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加强管理和保护;采育结合;保护性开发等方面进行分析。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作为中部地区的山西省,其战略目标定位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建设成为国家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1)为了加快该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两套方案(如图)。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请说明理由。(2)山西省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煤外,还积极建设坑口电站,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如果从当地环境效益考虑,你认为输煤好还是输电好?请说明理由。(3)发挥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把该

26、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措施有哪些?【答案】(1)方案。理由: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链长,附加值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高。(2)输煤好。理由:输煤可以减少因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3)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解析】【分析】本大题级以山西经济结构调整为背景,设置三道小题,涉及评价经济结构调整方案、能源输出方式评价、建设能源基地的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详解】第(1)题,据图产业链可知,方案中有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化工业,产业结构相对多元化;产业链较长,产业链越长,越往产业链后端,往往附加值越高;煤炭开采的产品通过

27、多类工业综合利用,导致资源综合利用程度高,经济效益更高,因此方案经济效益更高。而方案产业链短,仅仅是利用煤炭发电和燃料运输,资源利用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第(2)题,本题的关键要求是“从当地环境效益考虑”。向外输送煤炭,煤炭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均输入地,而向外输电,燃烧煤炭转化为电能,污染物均排放在输出地,且还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紧张,因此从当地环境效益考虑,输煤更好。第(3)题,发挥山西的资源优势,把该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措施应加大能源开发、加大能源输出工程和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向进行分析。为了为全国提高更多的能源,因此要合理扩大煤炭开采量;通过建

28、设晋煤外运铁路通道、完善西电东送北通道、建设山西煤液化工程等措施,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加强煤炭加工转换技术的研究和推广。29.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对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从中国地图上看,山东与日本一衣带水,和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这两个国家最近的省份,具有经贸往来的地缘优势。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就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山东,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

29、“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互补性,势必为山东与日韩等国扩大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而现实情况表明,这种发展潜力正愈益凸现。资料显示:仅今年头3个月,山东与日韩贸易总额就分别增长了12%和34%。(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有哪些?(2)结合材料,分析山东成为日韩产业转移基地优势在哪里?(3)产业转移对山东带来哪些有利影响?(4)山东在吸引产业转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该如何应对?【答案】(1)两国人多地少,劳动力成本高,土地资金高,资源能源短缺。(2)山东省与日韩距离近,经济在全国相对比较发达,市场广阔,交通运输发达(发达的公路运输及便利的海洋运输),劳动

30、力资源丰富,煤铁石油资源丰富。(3)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城市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4)日韩产业转移到山东省,会加剧当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占用耕地,导致耕地锐减,进而影响山东的农业发展。随着国家把环保效益纳入GDP范畴,在引进外国产业时切实搞好当地的环境保护,对引进产业要经常进行环境评价。【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的影响及产业转入地应注意的问题等。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详解】(1)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结合日本与韩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日本和韩国为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多地少,土地租金和劳动力成本高,加上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缺乏,进

31、而导致产业的转移。(2)山东省与日本一衣带水,和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离这两个国家最近的省份,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日、韩,具有经贸往来的地缘优势,而且山东省工业基础好,与日韩工业联系较为紧密,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土地廉价,山东省政策优惠,内部交易成本低。(3)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山东省接受产业转移,有利于山东地区工业的发展,加速山东工业化进程,有利于山东地区工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同时有利于山东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展工业,带动山东地区其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山东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4)山东在吸引产业转移时应该注意产业转移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吸收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避免造成严重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生态环境破坏。另一方面日韩企业转移到山东,会占用耕地,导致耕地锐减,进而影响山东的农业发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