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美籍华裔青年谷岳从北京出发,历时3个月,搭车88次,穿越亚洲和欧洲,最终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梦想。下图为此次旅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从北京到柏林经过的自然地带类型主要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A.B.C.D.2.沿途自然地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是()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气候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C.地方性分异规律地形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从北京到柏林经过地区的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
2、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经过的自然地带主要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2题,从北京到柏林是从沿海到内陆再到沿海,反映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水分。答案1.C2.D河谷地带本应是最不缺水的地方,可在西藏昌都,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却大多干旱少雨,甚至出现一派亚热带荒漠景象,它们被称为“干热河谷”。据此完成第34题。昌都市水系及主要峡谷分布图3.按照地域分异规律,这些“干热河谷”的谷底应分布的植被为()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高山草原与草甸C.亚热带草原D.温带落叶阔叶林4.“干热河谷”的成因是()A.大气环流
3、B.海陆位置C.热岛效应D.焚风效应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地位于30N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按照地域分异规律,这些“干热河谷”的谷底植被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4题,在西藏昌都,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峡谷大多干旱少雨,主要原因是受地形影响,在背风坡产生了焚风效应,降水少。答案3.A4.D读世界某著名山地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第57题。5.该山可能位于()A.非洲B.亚洲C.北美洲D.欧洲6.该山南北两坡基带植被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北坡纬度低,热量条件好B.南坡为阳坡,气温高C.北坡为阴坡,蒸发量较小D.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7.甲的植被类型及随着纬度的升高该植被类型在山地
4、分布海拔变化的组合,正确的是()A.针叶林逐渐降低B.常绿阔叶林逐渐降低C.针叶林逐渐升高D.常绿阔叶林逐渐升高解析第5题,该山地基带分布有热带雨林、热带疏林草原,因此可判断该山位于赤道附近,且海拔接近6000米,最可能为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第6题,由图可知,该山南北两坡基带植被均为热带植被,故两坡热量条件差距不大;南坡基带为热带雨林,且雪线较低,说明该坡降水较多,为迎风坡。第7题,甲自然地带海拔比热带疏林草原高,比落叶阔叶林低,因此应为常绿阔叶林;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该植被类型在山地分布海拔也应降低。答案5.A6.D7.B8.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山地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
5、图中自然地带的分异体现了什么地带性规律?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图中森林带一般属于哪类森林自然地带?该自然地带在南、北坡分布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北坡森林带上、下均有丰富的草场资源。为了充分利用草场资源,当地牧民一般把带(图中自然地带)作为夏季牧场。解析第(1)题,该图为同一座山脉随着海拔的不同而分布不同的自然地带,故为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原因是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能量交换差异很大,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变化。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处森林带位于海拔4000米左右,气温较低,且位于山地草原之上,故为针叶林。据图可知该森林带南坡海拔较高,且分布较为狭窄,而
6、北坡分布海拔较低且分布较宽,可推出北坡降水比南坡降水多。第(3)题,夏季,气温较高,海拔比较高的高山草甸区也可以作为牧场放牧,而海拔较低的山地牧场可以休养生息,到了冬季,海拔比较高的高山草甸区因为气温低而不能放牧,只能在海拔较低的山地草原牧场放牧,所以把高山草甸作为夏季牧场可以充分利用草场资源。答案(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产生原因: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差异很大,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变化。(2)针叶林带。北坡降水比南坡多。(3)高山草甸关键能力提升练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某年3月25日。数
7、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第12题。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解析第1题,由题中日期“3月25日”和“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推知该地植被在冬季时树木落叶,春季时长出新叶,说明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所以当地的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常绿
8、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独有的植被,我国无地中海气候分布;针叶林分布于较高纬度地区,不符合题意。第2题,由于常绿灌木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景观植物的最大用途就是营造城市景观,因此需要保持常绿。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大多数植物都在冬季落叶,故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答案1.B2.A读沿某半岛甲、乙两地所做的自然环境剖面图,完成第34题。3.图中植被带形成的原因是()A.处于东北信风迎风坡,降水较多B.位于山脉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C.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少D.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多4.图中植被带的分布反映了()
9、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解析第3题,植被带主要位于山脉东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为热带草原带。第4题,植被带所处纬度较低,距海近且位于山脉西侧,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较多,形成热带雨林带,是地方性分异规律的表现。答案3.B4.D读我国小麦分布示意图,完成第56题。5.三地小麦品种不一样,主要原因是()A.居民的生产习惯差异B.国家政策的差异C.地形的差异D.气候条件的差异6.两地纬度相当,但小麦品种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A.距海远近不一样,导致降水量不一样B.天气状况不同,导致光热条件不一样C.海拔不
10、同,导致温度条件不一样D.主导产业差异,导致生产方式不一样解析第5题,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冬季十分寒冷,小麦品种为春小麦;华北地区热量条件与南方地区不一样,使得冬小麦品种也不一样。第6题,青藏地区()具有高寒的自然地理特点,由于地势高,气温较低,冬小麦无法生长,所以这里的粮食作物以青稞、春小麦为主。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适宜冬小麦生长。答案5.D6.C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植被生长期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年内适合植被生长的时间。植被生长期因纬度、海拔和植物种类而异。泰加林一般以日均温连续5天10的天数计算其生长期。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亚一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泛指亚寒带针叶林。泰加林的分布
11、(如下图所示)从大陆的东海岸一直到西海岸,形成壮观的茫茫林海,几乎跨越了半个地球。(1)根据泰加林分布的纬度位置,指出其生长习性。(2)泰加林横贯沿海和内陆,平原、高原与山地,其分布几乎跨越半个地球,请分析其形成原因。(3)解释泰加林在大陆西岸分布纬度较高,而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的原因。(4)推测影响泰加林分布最北界的因素,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部分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所以其生长习性应耐寒;暖季生长快,冬季休眠;因冻土广布,根系较浅,向四周发育较多。第(2)题,泰加林分布大致沿纬线呈东西走向,沿海和内陆的差异主要是水分,说明
12、北半球中高纬度沿海和内陆的水分条件相差不大,因为纬度较高,整体降水较少,蒸发量小,且有积雪融水,所以其水分条件对泰加林的影响较小;平原、高原与山地都有分布,说明地形和土壤条件对其分布影响较小,北半球中高纬度冻土广布,土壤贫瘠,其生长需要的养分主要来源于分解枯枝落叶;根据材料“泰加林一般以日均温连续5天10的天数计算其生长期”,且泰加林沿纬度分布,说明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热量。第(3)题,由上题可知,影响泰加林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热量,大陆西岸有暖流流经,热量条件相对较好,东岸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故西岸分布纬度较高,东岸分布纬度较低。第(4)题,结合前面分析可知,影响泰加林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热量。
13、答案(1)由于高纬度地区和部分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所以泰加林具有耐寒特点;极夜和低温期间,有较长的休眠期;有冻土现象,根系有横向生长的特点;夏季短促,有可以利用短暂的夏季和极昼现象快速生长的特点。(2)气候严寒,降水虽然少,但蒸发更弱;冬季积雪量大和冻土现象,使泰加林地带水分条件较充足,因而水分对泰加林分布影响较小。泰加林地带土壤发育深受冻土和沼泽影响,土质贫瘠,树木通过自身分解枯枝落叶提供养分,因而泰加林地带地形和土壤条件对其分布影响较小。泰加林地带对树林生长的限制因素是热量条件,因而其分布沿纬线延伸。(3)大陆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使其分布纬度较高;大陆东岸有寒流流经,降温使其分布纬度较低。(4)热量;其生长期一般以日均温连续5天10 的天数计算,因此最热月日均温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