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双基巩固学考突破一、选择题1.秦国能够完成国家统一的最主要的主观条件是()A.人民渴望安定统一B.兼并战争使统一局面不断扩大C.秦国地理位置优越D.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大增强答案:D2.按照秦王嬴政远交近攻的策略,在兼并六国的战争中,最后一个被吞灭的诸侯国是()A.韩国B.赵国C.魏国D.齐国解析:在所有诸侯国中,与秦国相距最远的是齐国。答案:D3.秦在完成统一后,在北方大举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A.抵御匈奴的进攻B.开发边疆C.显示威力D.拓展疆土解析:秦完成统一后,虽然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胜利,但匈奴族依然是北方的重要威胁。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
2、,秦连接了原有的长城又进行了修筑,形成了万里长城。答案:A4.秦王嬴政在完成统一后,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是()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度D.秦律解析: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下,皇权至高无上,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因此,皇帝制度是秦政治体制的核心。答案:A5.在秦朝,“三公九卿以及列卿等,协助皇帝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总汇于,或最后请皇帝裁决”。“”空缺的是()A.丞相B.太尉C.郡守D.县令解析:本题的四个选项中,C、D两项不属于中央官员,排除。在秦朝的三公中,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最高的行政长官。故选A项。答案:A6
3、.县是秦朝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之一,它有三个主要长官:县令(长)、县尉和县丞。其中,县尉主要负责分管()A.行政B.军事C.文书D.刑法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秦在中央设置太尉,掌管全国的军事事务。因此,可以推断县尉主要负责一县的军事事务。答案:B7.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戍边误期的农民面临被处死的危险B.陈胜等人具有革命的首创精神C.秦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D.秦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解析:秦朝的暴政导致民不聊生,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这是陈胜、吴广起义发生的根本原因。答案:C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由郡、县、乡、里
4、组成的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体制。秦代郡县制的推行,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是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要求而出现的。它对于结束长期形成的诸侯割据局面,维护国家统一,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代郡县制的推行,是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结果。(2)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体现了封建专制政体的哪些特征?参考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已积累了实行郡县制的初步经验;秦完成统一,具备了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条件;实行郡县制是巩固统一的必然选择。(2)地方官员直接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体制建立;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封建官僚体制建立。9.阅读材料,
5、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尽管残暴,秦始皇仍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他为中央集权的帝国统治建立了范例,这种模式在中国一直保存至20世纪早期;他还为中国指明了政治和文化统一的发展方向,在中国历史上,除了某些个别阶段的分裂外,政治和文化上的统一一直保持到了今天。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建立的“范例”是什么。(2)为保证政治上的统一,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建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说明秦始皇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人物”的原因。参考答案:(1)在全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2)全面推行郡县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
6、了政治上的统一,并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提供了基本模式。(3)创立了影响深远的政治模式;为中国指明了政治和文化统一的发展方向。选考奠基素养提升一、选择题1.据史载,韩、赵、魏被灭后,“三晋大夫,皆不使秦”。韩国大贵族官僚出身的张良,“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这种现象反映出()A.秦的兼并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B.秦巩固统一的任务任重道远C.旧贵族势力阻碍了统一D.秦的统一不利于各地的交流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史料的理解能力。“三晋大夫,皆不使秦”,说明秦虽然统一了韩、赵、魏,但这些地区的旧贵族依然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张良的做法更反映出对秦统一的不满。因此,秦巩固统一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答案:B2.西汉
7、中期的严安认为,秦灭六国之后,“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他指的是秦的统一()A.稳定了社会秩序B.带来了清明政治C.促进了生产发展D.实现了中央集权解析:秦统一使黎民“免于战国”,为人民的“更生”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故选A项。答案:A3.历史学家张传玺认为:“废王称皇帝,是秦始皇大胆的革新之举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皇帝制度的创立主要适应了()A.神化皇权的需要B.显示皇帝至尊地位的需要C.结束地方割据的需要D.巩固国家统一局面的需要解析:秦始皇完成统一后,创立了皇帝制度。皇权的至高无上,体现出了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皇帝不是一般意义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而是“大一统”的国
8、家最高权力的象征,皇帝拥有对一切大事的最后裁决权,从根本上说是出于维护大一统局面,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答案:D4.秦朝在中央设置左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秦朝的这种做法旨在()A.提高行政效率B.确保皇帝的决断权C.避免决策失误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解析:按照秦制,左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各有明确的分工。秦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们互相牵制,以达到最后由皇帝总揽大权的目的。答案:B5.秦统一后,有人提出:“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该观点实质上是主张()A.恢复分封制度B.重建宗法秩序C.全面推行郡县制D.以严刑峻法立国解析:秦统一
9、后,朝廷内部出现了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争论。材料中的观点是不封皇子与功臣,而以国税重赏,即给予经济照顾,认为这样易于控制他们。故选C项。答案:C6.秦朝,“郡设3个主要长官:郡守,掌行政和军事;郡尉,辅从郡守监御史,掌监察”。直接管辖监御史的应是中央的()A.皇帝B.丞相C.御史大夫D.太尉解析:在秦朝设置的中央机构中,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监御史是地方上的监察官员,由御史大夫进行管理。答案:C7.在秦朝,“令长皆掌治其民,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由此可见()A.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B.秦统一后出现了较为稳定的政治局面C.在秦朝郡是县的上级行政部
10、门D.秦朝时广大人民的赋役负担十分沉重解析:本题提供的史料表明,秦朝的县令、县长每年都要向郡报告所治理区域的基本情况。这表明,郡是县的上级行政管理部门。答案:C8.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这一体制()A.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C.激化了社会矛盾并导致秦朝短命而亡D.保障了封建政治的清明和高效运作答案:B9.秦统一时,面临着“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种局面()A.不利于维护和巩固大一统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多元性D.反映了全面推行郡县制的影响解析:秦统一后,各地的土地制度、车轨
11、、律令,还有语言文字、习俗各有特色,这种局面不利于维护和巩固统一。面对这种局面,统治者采取了车同轨、书同文等措施来巩固统一。答案:A10.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令黔首自实田”,田地所有者“自动陈报所有土地实数,按定制缴纳赋税”。这实际上()A.削夺了地方赋税的征收权B.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土地私有制度C.进一步瓦解了旧的井田制D.用行政手段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解析:战国时期,虽然各国经过变法确认了土地私有权,但经过战乱,土地所有权又发生了许多变更。秦统一后,让田地所有者自报实际拥有的田亩数,作为国家征收赋税的依据,这实际上再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土地私有制度进行了确认。答案:B11.经考古测量,秦始皇陵
12、园内墙长1 355米、宽580米,外围墙长2 165米、宽940米,墙基厚8米。坟丘底下是地宫。坟丘西侧有铜车马坑,北部有寝殿、便殿和丽山食官建筑。如此庞大的建筑彰显了()A.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B.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大威力C.秦朝时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D.新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活力解析:秦朝短命而亡,却留下了举世瞩目的工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其工程的修建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答案:B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春秋后期的各大诸侯国中,战国时期有较大的发展。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秦朝,以原秦国的制度为基础,自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
13、行之于全国。这套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史称“废封建,置郡县”。秦始皇的这一变革,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政治变革,具有革命性质。这套新的政治制度基本上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要求,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1)根据材料,分析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建立郡县制“具有革命性质”。(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套新的政治制度基本上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要求”的理解。参考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实践;秦国原有制度的基础;秦完成了国家的统一。(2)彻底改变了地方上
14、的行政制度,实现了由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实现政治的稳定,为封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秦之富强,得东方游仕之力为多,如商鞅、张仪等皆东方人也,彼辈皆不抱狭义的观念。若使东方贵族机体不推翻,当国者尽如平原、韩非之徒,平民学者不出头,游仕不发迹,一般民众皆受狭义的贵族政体之支配,则秦人力量便不够并吞东方。即以始皇一朝相臣言之,相国吕不韦、昌平君诸人,似乎全非秦之贵族。秦政府实一“东西混合”的政府,亦是一贵族与平民合组的政府。秦借东方人力得天下,自不能专以秦贵族统治,故始皇虽为天子,子弟下侪齐民为匹夫,更不“封建”,虽系始皇卓识,亦当时情势使然。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认为秦能够走向富强的原因包括哪些方面。(2)指出材料反映的秦朝政治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成因。参考答案:(1)善于用人,吸引了东方六国的大批人才;敢于打破旧有的贵族体制;秦始皇的远见卓识,大力改革旧制度。(2)基本特征:政府具有“东西混合”、贵族与平民合组的特征;彻底废除了旧的分封制度。原因: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秦国的旧制度;秦国历代君主的励精图治;秦王嬴政的个人作用;战国时期,已经产生了郡县官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