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注意:本试题共8页,两道大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A. 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B. 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C. 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D. 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2. 地处黄河中游地区的陶寺遗址,年代约公元前23
2、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从发掘的成果来看,遗址的各类器具均在大中型墓内,尤其在大型墓中出现了成套的漆木器、陶器。这表明( )A. 当时手工业与农业已完全分离B. 陶寺时期形成严密的礼乐体制C. 陶寺遗址实证了夏王朝的存在D. 早期国家的等级分化较为严重3.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考古大发现的时代,一大批距今四五千年的重要史前遗存,如辽西红山文化的祭坛、山西襄汾陶寺史前墓地、山东大坟口文化刻符陶器、良渚文化大型祭坛与大型墓葬相继被发现。这些史前遗存的发现( )A. 可用于研究北方早期国家的形态B. 说明早期文明具有继承性特征C. 表明奴隶制经济已经走
3、向了繁荣D. 折射了新石器时代灿烂的文明4.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下列遗址最有可能的是能体现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是( )A. 仰韶文化遗址B. 二里头遗址C. 殷墟遗址D. 红山文化遗址5. 夏代之前的东方地区,尚未出现夷的称呼。在提到东方部族之时,多数是具体地指称人名(也可以看作是部族),如太昊、少昊、蚩尤、舜、皋陶、伯益等。但竹书纪年多次提到夏王朝与东方的关系,他们把东方部族称为各种夷,如方夷、于夷、玄夷、白夷、黄夷、畎夷、风夷、赤夷、阳夷等,统称九夷。据此可知( )A. 方国联盟致国
4、家分裂B. 民族融合成必然趋势C. 夏正式进入文明时代D. 自夏始已有华夷观念6. 商朝中央官职大体可分为文职官、武职官和史官三大类,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这说明商朝( )A. 国家管理体制正日渐完备B. 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C. 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 官职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7. 中国乐器中的钟、磬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石特磬。西周时出现了金编钟和玉特磬,在举行祭祀、朝会等活动时,依照礼制安放不同数量的乐器,乐器声响,金声玉振。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 重视祭祀活动B. 乐器制造水平高C. 等级秩序严格D. 社会生活政治化8. 夏商周三代宗法制度的最重要
5、特点是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宗法制度( )A. 家国一体化的特征B. 原始宗教的内隐性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 维护嫡长子继承制9. 西周虽处于夏、商和秦汉之间,但从国家结构的类型上讲,夏、商、西周应为一体、一型,即早期国家的联邦或邦联型松散结构阶段。造成这一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统治区域的辽阔B. 地形地貌的阻隔C. 生产力发展水平D. 土地制度的限制10. 有学者认为:“它在中国古代也叫封建制度。但这个封建与我们用于社会发展史称中世纪为封建不是个含义,而是封诸侯,建藩卫的简称。”该学者所说的“它”是指( )A.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B
6、. “同姓不婚,娶于异姓”C. “受(授)民受(授)疆土”D.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11. 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A. 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 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C. 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 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12.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从西周的“政自天子出”变为了“政自诸侯出”,而后又相继出现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现象。这表明A. 周王室统治广布四方B. 争霸战争日益频繁C. 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D. 民族交融不断加强13. 春秋时期,吴、越、楚、秦被视为蛮夷之国。史记认为这些蛮夷之国的诸侯王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都是黄帝的后代。据此可知,
7、司马迁认为A. 诸侯纷争激烈B. 华夷观念有别C. 习俗礼仪各异D. 华夏同源共祖14. 华夷之争是贯穿春秋战国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西周时期,华夷之争已比较激烈。到春秋时期,四夷的势力有增无减,并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后人概括当时的形势为“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下面对这一段历史的解释错误的是( )A. 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口号是华夷之争的体现B. 戎狄蛮夷与华夏的区别主要是在种族血缘方面C. 华夷关系并非只有斗争,双方也存在密切交流D. 华夷之争也促进了华夏认同,丰富了华夏文明15. 春秋时代见于记载的有“隐民”、“私属徒”、“宾
8、萌”和“族属”之类的称呼。其中“隐民”和“私属徒”是隐匿托庇于贵族豪宗之家的荫庇户,即依附农民。“宾萌”指外来依附农民,与后来的隶农类似。上述称呼的依附户虽然还要经受超经济的剥削,但有权支配部分收获物。材料反映出A. 小农经济已经形成B. 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正式确立C. 赋税制度发生变化D. 封建生产关系正在逐步形成16. 春秋时期的货币铸造地点,主要集中在晋国和东周王畿所在之地;战国中期以后,货币铸造的范围向东延伸到滨海的齐国境内,向南到达江淮间的荆楚,向北到达燕赵长城以南。这表明A. 区域经济发展较快B. 全国市场初步形成C. 民族交融进程加速D. 各国货币单一流通17. 秦国商鞅变法规定:
9、“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A. 承认了井田制的合法性B. 禁止民众自由买卖土地C. 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 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18. 商鞅在政治方面“集小乡邑聚为县”。废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凡三十一县”;县设县令(县长)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县的主要长官由君主任命。县制的推行( )A. 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B. 使贵族力量逐步得到强化C. 奠定了秦统一的物质基础D. 加快了秦国中央集权进程19. 先秦时期,墨子主张“尚贤”,而孔子认为亲亲的重要性在尚贤之前;墨子强调“尚同”,孔子则认为政治、社会有阶级之分;墨子主张“兼爱”,孔子则认为爱有差等。这从根本
10、上反映了两者( )A. 道德观念的差异B. 所处政治环境不同C. 政治立场的分歧D. 政治思想完全对立20. 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 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 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 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 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21.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 君主无为而治B. 强化血缘等级C. 推行礼乐仁政D. 实行严刑峻法22. 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后世各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哪里
11、找到最初的萌芽A. 原始社会B. 夏商时期C. 诸子百家D. 六经2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接受了邹衍的五行学说,认为周属火德,秦代周,应当属克火的水德;因五色中和水相配的是黑色,于是把礼服和旌旗皆用黑色。据此可知,秦始皇( )A. 推行法家治国思想B. 意图强化思想专制C. 寻求立国合法依据D. 全国推行郡县制度24. 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zhng”“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 中央权力高度集中C.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D. 独断性和随意性25. 有学者
12、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下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A. 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 行省制度、封邦建国C. 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 封邦建国、郡县制度26. 如表是秦始皇东巡所立碑刻石部分记述,如表中有关秦灭东方六国之举的叙述,旨在名称记述( )A. 谋求统一全国的合法依据B. 揭露东方六国为战争祸源C. 强化对秦王朝的政治认同D. 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27. 据统计,在湖南省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反映出
13、秦朝( )A. 赋税负担沉重B. 法律制度严酷C. 强化地方管理D. 行政效率提高28. 据统计,在湖南武陵山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反映出秦朝( )A. 赋税负担沉重B. 法律制度严酷C. 基层管理严密D. 行政效率提高29. 汉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据此可知,秦亡的主要教训是( )A. 暴政造成社会矛盾激化B. 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C.
14、 背离祖制破坏统一大业D. 兼并六国缺乏文化认同30. 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推行休养生息。武帝即位后,对匈奴用兵,采取盐铁官营告缗等一系列政策汲取大量社会财富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变化说明( )A. 和亲政策符合发展趋势B. 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C 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D. 国力变化影响内外政策31. 儒家博士批评秦始皇“事不师古”“专任狱吏”和“乐以刑杀为威”,其后遭受焚坑之祸。秦始 皇采取这些措施主要是因为A 儒学难以适应时代发展B. 集权体制要求思想统一C. 儒者批驳诸子百家思想D. 制度创新广受社会非议32.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颁行“左官律,规定凡在诸侯国任官者,其地
15、位低于中央官吏,且不得任中央官吏。此外,武帝还以诸侯王所献“酎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为由,夺爵削地。这些措施A. 沿袭着秦朝制度B. 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C. 引发了七国叛乱D. 加强了对王国的监察33. 汉武帝巡视地方时,发现地方吏治腐败情况严重,但是丞相史和监御史都没有向皇帝报告,这促使汉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这一“更完备的制度”是( )A. 察举制B. 十三州(部)制C. 推恩令D. 均输平准法34. 在秦末的反秦浪潮中,不仅有下层民众揭竿而起,还有许多原六国的贵族、官吏、豪强投身其中,他们中还有一些人成为起义的领导者。在六国故土上,又出现了人们熟悉的楚、赵、
16、齐等国名称。这反映出A. 人们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 秦朝统一时机尚不成熟C. 郡县制不利于巩固统一D. 统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35.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描述的是A. 秦亡教训B. 汉承秦制C. 文景之治D. 贞观之治36. 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B. 家国同构模式改变C. “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D. 华夏认同不断增强37. 汉初,丞相有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的传统。汉武帝时,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这一变
17、化主要反映了A. 皇帝集权下政务机关权力弱化B. 独尊儒术使儒学地位得到提高C. 功臣列侯势力开始遭到削弱D. 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有效加强38. 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 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 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 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 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39. 汉武帝时期,盐业专营,民众向官府申请注册成盐户,煮盐费用全部由盐户负担,官府提供煮盐的铁锅“牢盆”,煮成之盐完全由官府收购,据计算,当时每人每月平均食盐三升(古制)左右,“其利居天下
18、岁入之半”。这一措施A. 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B. 开创了官府垄断手工业局面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完成了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40. 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影响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A. 强调制度与秩序B. 通过总结和改造发展成为蔚然大宗C. 重视道德与人伦D. 成为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主流41. 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A. 刘秀建汉B 武王伐纣C. 陈胜吴广起义D.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道题,41题22分,42题18分,共40分)42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士”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的“食田”,受过“六艺”教育,能文能武,战时可充当下级军官,平时可作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了分化,既无田可食,又失去原来的职守,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主持仪式的赞礼人,于是“士”就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锻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士”社会地位转变的原因。指出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子为
20、代表的“士”追求的目标。(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时期促使儒家信徒的国家理念发生变化的措施及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荣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
21、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一一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的统治机制”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注意:本试题共8页,两道大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据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
22、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A. 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B. 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C. 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D. 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在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都有出现,且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这反映出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信息,不能得出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文明,故A错误;材料不能明确得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故C错误;“精美的玉器”不一定是玉礼器,故D错误。2. 地处黄河中游地区的
23、陶寺遗址,年代约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从发掘的成果来看,遗址的各类器具均在大中型墓内,尤其在大型墓中出现了成套的漆木器、陶器。这表明( )A. 当时手工业与农业已完全分离B. 陶寺时期形成严密的礼乐体制C. 陶寺遗址实证了夏王朝的存在D. 早期国家的等级分化较为严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可得出遗址中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的一些特征,从发掘的成果可以看出陶寺的社会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当时手工业与农业已完全分离”,而且表述太过绝对,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形成严密的
24、礼乐体制”是在西周时期,时间表述上有误,排除B项;根据考古挖掘成果和考古学家的推断,比陶寺遗址晚些时候的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到目前为止“实证了”的判断都是不准确的,排除C项。故选D项。3.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考古大发现的时代,一大批距今四五千年的重要史前遗存,如辽西红山文化的祭坛、山西襄汾陶寺史前墓地、山东大坟口文化刻符陶器、良渚文化大型祭坛与大型墓葬相继被发现。这些史前遗存的发现( )A. 可用于研究北方早期国家的形态B. 说明早期文明具有继承性特征C. 表明奴隶制经济已经走向了繁荣D. 折射了新石器时代灿烂的文明【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材料中的考古发现
25、,时间集中在距今四五千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地理分布在辽西、山西、山东和良渚,即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遗存内容包括祭坛、大型墓葬和刻纹陶器等,这反映了中华文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特色,且源远流长,D项正确;材料涉及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不只是北方地区,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不出文明的继承性特征,排除B项;夏禹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材料的时间和文明形态不符合奴隶社会的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4.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下列遗址最有可能的是能体现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是(
26、 )A. 仰韶文化遗址B. 二里头遗址C. 殷墟遗址D. 红山文化遗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原始社会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根据各部落的推举和考察产生,“天下为公”,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这种做法称为“禅让”。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可见“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在夏朝发生的,因此最有可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二里头夏文化遗址,B项正确;仰韶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址,排除A项;殷墟遗址属于商代文化遗址,排除C项;红山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排除D项。故选B项。5. 夏代
27、之前的东方地区,尚未出现夷的称呼。在提到东方部族之时,多数是具体地指称人名(也可以看作是部族),如太昊、少昊、蚩尤、舜、皋陶、伯益等。但竹书纪年多次提到夏王朝与东方的关系,他们把东方部族称为各种夷,如方夷、于夷、玄夷、白夷、黄夷、畎夷、风夷、赤夷、阳夷等,统称九夷。据此可知( )A. 方国联盟致国家分裂B. 民族融合成必然趋势C 夏正式进入文明时代D. 自夏始已有华夷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时期,中原民族开始称东方部族为“夷”,反映出当时已产生了华夷观念,D项正确。材料与方国联盟导致国家分裂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说明民族融合成必然趋势,排除B项;夏朝正式进入文明
28、时代与中原民族将东方部族称为“各种夷”不符 ,排除C项。故选D项。6. 商朝中央官职大体可分为文职官、武职官和史官三大类,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这说明商朝( )A. 国家管理体制正日渐完备B. 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C. 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 官职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商朝中央官职大体可分为文职官、武职官和史官三大类,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可知,商朝自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官僚系统,这说明商朝国家管理体制正日渐完备,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商朝神权和王权实现了紧密结合,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商朝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而不是宗教
29、色彩,排除C项;据材料未能体现“官职分工已十分细致”,D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7. 中国乐器中的钟、磬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石特磬。西周时出现了金编钟和玉特磬,在举行祭祀、朝会等活动时,依照礼制安放不同数量的乐器,乐器声响,金声玉振。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 重视祭祀活动B. 乐器制造水平高C. 等级秩序严格D. 社会生活政治化【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通过礼乐制来维护统治秩序,其中“鼎、钟”等均是等级秩序的象征,C项正确;材料与重视祭祀活动、乐器制造水平高及社会生活政治化的说法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8. 夏商周三代宗法制度的最重
30、要特点是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宗法制度( )A. 家国一体化的特征B. 原始宗教的内隐性C.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 维护嫡长子继承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夏商周三代宗法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宗法制度家国同构的特点,即家国一体化的典型特征,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原始宗教,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族权与政权的结合,未体现神权与王权结合,排除C项;嫡长子继承制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9. 西周虽处于夏、商和秦汉之间,但从国家结构的类型上讲,夏、商、西周应为一体、一
31、型,即早期国家的联邦或邦联型松散结构阶段。造成这一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统治区域的辽阔B. 地形地貌的阻隔C. 生产力发展水平D. 土地制度的限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周与夏、商一样,属于邦联型松散结构。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C项正确;“统治区域”、“地形地貌”、“土地制度”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ABD项。故选C项。10. 有学者认为:“它在中国古代也叫封建制度。但这个封建与我们用于社会发展史称中世纪为封建不是个含义,而是封诸侯,建藩卫的简称。”该学者所说的“它”是指( )A.
32、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B. “同姓不婚,娶于异姓”C. “受(授)民受(授)疆土”D.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封诸侯,建藩卫”可知,材料中的“它”是指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而“受(授)民受(授)疆土”是分封制的体现,C项正确;“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商代的王位继承方式,排除A项;“同姓不婚,娶于异姓”是西周宗法制的内容,排除B项;“公门有公,卿门有卿”是指先秦时期的人才选拔标准,排除D项。故选C项。11. 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 )A. 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 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C. 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 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
33、江南【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图示可知, 商周政治重心位于黄河流域,而重要铜矿位于长江流域,长途运输成为必要,南北方联系由此加强,C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比较珍贵且坚韧度不够好,未广泛用于农业,A排除;青铜铸造由官府垄断,B排除;地图未标示统治区域,无法得出扩大到江南,且青铜铸造的繁荣主要缘于技术进步等因素,地理因素不是主因,D排除。故选C项。【点睛】本题以商周青铜器为切入点,揭示了商周青铜文明与长江流域铜矿开发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共同塑造了早期华夏文明的结论,深化学生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认知。 (摘自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
34、解析参考:商周制造青铜器的原料是从哪来的? )12.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从西周的“政自天子出”变为了“政自诸侯出”,而后又相继出现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现象。这表明A. 周王室统治广布四方B. 争霸战争日益频繁C. 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D. 民族交融不断加强【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王室的衰弱,与分封、宗法、礼乐制度密切相关的世卿世禄制逐渐遭到破坏,“政自天子出”变为“政自诸侯出”,而后又相继出现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现象,最后形成“主卖官爵,臣卖智力”的官僚制度,C项正确;春秋战国是王室衰微的时代,该项与题干不符合,排除A项;题干未强调
35、战争频繁,排除B项;题干和民族融合无关,排除D项。故选C。13. 春秋时期,吴、越、楚、秦被视为蛮夷之国。史记认为这些蛮夷之国的诸侯王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都是黄帝的后代。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A. 诸侯纷争激烈B. 华夷观念有别C. 习俗礼仪各异D. 华夏同源共祖【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史记认为这些蛮夷之国的诸侯王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都是黄帝的后代”体现的是华夏同源共祖的思想,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14. 华夷之争是贯穿春秋战国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西周时期,华夷之争已比较激烈。到春秋时期,四夷的势力有增无减,并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后人概括当时的形势为“南夷与北狄交,中
36、国不绝若线”。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下面对这一段历史的解释错误的是( )A. 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口号是华夷之争的体现B. 戎狄蛮夷与华夏的区别主要是在种族血缘方面C. 华夷关系并非只有斗争,双方也存在密切交流D. 华夷之争也促进了华夏认同,丰富了华夏文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到春秋时期,四夷的势力有增无减,并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后人概括当时的形势为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蛮夷受中原文化和制度的吸引,不断向中原地区发展迁徙,进入中原的蛮夷大部分融入华夏,说明蛮夷与华夏的区别不是在种族血缘方面,B项符合题意,B项正确;齐
37、桓公“尊王攘夷”的口号是华夷之争的体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华夷关系并非只有斗争,双方也存在密切交流,也是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华夷之争也促进了华夏认同,丰富了华夏文明,同样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5. 春秋时代见于记载的有“隐民”、“私属徒”、“宾萌”和“族属”之类的称呼。其中“隐民”和“私属徒”是隐匿托庇于贵族豪宗之家的荫庇户,即依附农民。“宾萌”指外来依附农民,与后来的隶农类似。上述称呼的依附户虽然还要经受超经济的剥削,但有权支配部分收获物。材料反映出A. 小农经济已经形成B. 封建土地私有制度正式确立C. 赋税制度发生变化D. 封建生产关系正在逐步形成【答
38、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隐民”和“私属徒”是隐匿托庇于贵族豪宗之家的荫庇户,即依附农民有权支配部分收获物,可知封建生产关系正在形成,故选D;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战国时期,排除A、B;材料没有反映赋税制度变化,排除C。16. 春秋时期的货币铸造地点,主要集中在晋国和东周王畿所在之地;战国中期以后,货币铸造的范围向东延伸到滨海的齐国境内,向南到达江淮间的荆楚,向北到达燕赵长城以南。这表明A. 区域经济发展较快B. 全国市场初步形成C. 民族交融进程加速D. 各国货币单一流通【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货币铸造的范围向东延伸到滨海的齐国境内,向南到达江淮间的荆楚,向
39、北到达燕赵长城以南”可知,货币的铸造和使用范围扩大了,而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说明的是区域经济发展较快,A项正确;春秋时期,由于诸侯国的分裂,全国市场尚未形成,排除B项;民族交融问题由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各国货币单一流通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7. 秦国商鞅变法规定:“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A. 承认了井田制的合法性B. 禁止民众自由买卖土地C. 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 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可知,反映了秦国土地制度的变革,其重要意义在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的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封建地
40、主土地所有制,即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项正确;材料内容是废除了井田制,而不是承认井田制,A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允许民众自由买卖土地,B项错误;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D项错误。18. 商鞅在政治方面“集小乡邑聚为县”。废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凡三十一县”;县设县令(县长)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县的主要长官由君主任命。县制的推行( )A. 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B. 使贵族力量逐步得到强化C. 奠定了秦统一的物质基础D. 加快了秦国中央集权进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县设县令(县长)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县的主要长官由君主任命”
41、可得出秦国逐步推行郡县制,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D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军队,增强战斗力的应该是军功爵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19. 先秦时期,墨子主张“尚贤”,而孔子认为亲亲的重要性在尚贤之前;墨子强调“尚同”,孔子则认为政治、社会有阶级之分;墨子主张“兼爱”,孔子则认为爱有差等。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两者( )A. 道德观念的差异B. 所处政治环境不同C. 政治立场的分歧D. 政治思想完全对立【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代表的是中下层小生产者的利益,孔子代表的是奴隶主贵族利益,因此二者的主张有明显的不同,C项正
42、确;AB项是影响因素,但是并非是根本因素,排除;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C项。20. 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 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 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 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 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的老子认为礼的出现是社会偏离了大道、仁义等道德观念逐步失败的产物,而孔子则认为礼是调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二者尽管对礼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提出观点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都出于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反思,只是一个赞同,一
43、个批评而已,故选A;老子对礼是持否定态度的,他的主张并未迎合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排除B;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主张退回夏商周之前的社会当中去,C项不是老子的诉求,排除;老子和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他们都主张退回到以前的社会当中去,故他们的主张并未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21.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 君主无为而治B. 强化血缘等级C. 推行礼乐仁政D. 实行严刑峻法【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材料属于韩非的话,其意为君主对于民众,危难时就要他们拼死作战,安定时就要他们尽力耕作,由此可知A强调无为不符合题意,
44、B、与题干无关,C、为儒家思想,所以A、B、C都不正确,材料符合法家的主张,所以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法家思想22. 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后世各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哪里找到最初的萌芽A. 原始社会B. 夏商时期C. 诸子百家D. 六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后世各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诸子百家找到最初的萌芽。故选C。【点睛】2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接受了邹衍的五行学说,认为周属火德,秦代周,应当属克
45、火的水德;因五色中和水相配的是黑色,于是把礼服和旌旗皆用黑色。据此可知,秦始皇( )A. 推行法家治国思想B. 意图强化思想专制C. 寻求立国合法依据D. 全国推行郡县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认为周属火德,秦代周,应当属克火的水德;因五色中和水相配的是黑色,于是把礼服和旌旗皆用黑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德之运”学说主要是为了论证秦朝立国的合法性,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阴阳五行家思想,而非法家,排除A项;秦始皇强化思想专制的方式是焚书坑儒,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4. 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
46、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zhng”“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 中央权力高度集中C.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D. 独断性和随意性【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制度的特征之一是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其中避讳制度体现的皇帝独尊,C项正确;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是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之一,排除A项;中央权力高度集中的说法与皇帝制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独断性和随意性,排除D项。故选C项。25. 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下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A. 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 行省制
47、度、封邦建国C. 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 封邦建国、郡县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西周建立后,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称为“封邦建国”;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故选D。【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方国联盟、分封制、郡县制。26. 如表是秦始皇东巡所立碑刻石部分记述,如表中有关秦灭东方六国之举的叙述,旨在名称记述( )A. 谋求统一全国的合法依据B. 揭露东方六国为战争祸源C. 强化对秦王
48、朝的政治认同D. 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通过阅读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东巡峄山、之罘和东观等地,立碑刻石宣扬其结束六国纷争,统一全国的功绩,旨在强化人民对秦王朝的政治认同,C项正确;秦始皇东巡时,已经完成了国家统一,排除A项;揭露东方六国为战争祸源并非秦始皇立碑刻石的根本目的,排除B项;“君权神授”的思想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27. 据统计,在湖南省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反映出秦朝( )A. 赋税负担沉
49、重B. 法律制度严酷C. 强化地方管理D. 行政效率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里耶秦简反映出秦代县级地方政府的日常行政文书,内容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教和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说明秦朝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C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秦朝赋税负担沉重,排除A项;法律制度严酷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不足以说明秦朝行政效率有所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28. 据统计,在湖南武陵山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反映出秦朝( )A. 赋税负担沉重
50、B. 法律制度严酷C. 基层管理严密D. 行政效率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湖南武陵山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可知,在秦朝的文书中,包含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说明秦朝时期基层管理严密,C项正确;赋税负担沉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沉重的信息,排除A项;法律制度严酷,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行政效率提高,在材料中也没有提到,排除D项。故选C项。29. 汉初贾
51、谊在过秦论中说:“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据此可知,秦亡的主要教训是( )A. 暴政造成社会矛盾激化B. 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C. 背离祖制破坏统一大业D. 兼并六国缺乏文化认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可知贾谊认为夺取政权和维护政权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而秦国在统一全国之后,统治思想和政策都没有做出改变,这是秦亡的原因,故由此可知,秦亡的主要教训是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B项正确;材
52、料强调的是秦统一后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造成秦亡,没有体现秦朝的暴政,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正是秦朝延续之前的思想和制度,而不是背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秦统一后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造成秦亡,没有体现兼并六国缺乏文化认同,排除D项。故选B项。30. 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推行休养生息。武帝即位后,对匈奴用兵,采取盐铁官营告缗等一系列政策汲取大量社会财富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变化说明( )A. 和亲政策符合发展趋势B. 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C. 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D. 国力变化影响内外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汉初受经济残破影响,和亲匈奴、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对匈奴
53、用兵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说明国力变化影响内外政策,D项正确;和亲政策符合发展趋势与“(汉武帝)采取盐铁官营告缗等一系列政策”等无关,排除A项;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排除C项。故选D项。31. 儒家博士批评秦始皇“事不师古”“专任狱吏”和“乐以刑杀为威”,其后遭受焚坑之祸。秦始 皇采取这些措施主要是因为A. 儒学难以适应时代发展B. 集权体制要求思想统一C. 儒者批驳诸子百家思想D. 制度创新广受社会非议【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儒家博士批评秦始皇,后遭焚坑之祸,秦始皇做这些事主要是为了进行思想控制,进而符合中央体制的
54、要求,故B正确;儒家思想以其极大的包容性可适应时代发展,故A错误;儒家学者批评的是秦始皇的做法,并没有批评诸子百家,故C错误;材料内容不涉及制度创新,故D错误。32.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颁行“左官律,规定凡在诸侯国任官者,其地位低于中央官吏,且不得任中央官吏。此外,武帝还以诸侯王所献“酎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为由,夺爵削地。这些措施A. 沿袭着秦朝制度B. 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C. 引发了七国叛乱D. 加强了对王国的监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规定凡在诸侯国任官者,其地位低于中央官吏,且不得任中央官吏。”“武帝还以诸侯王所献酎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为由,夺爵削地。”可得出汉武帝加强了对
55、官员任用控制,以及削弱地方侯王的经济实力,都有利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B项正确;这些措施在秦朝并没有,排除A项;引发七国叛乱的是郡国并行制,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不是监察方面,排除D项。故选B项。33. 汉武帝巡视地方时,发现地方吏治腐败情况严重,但是丞相史和监御史都没有向皇帝报告,这促使汉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这一“更完备的制度”是( )A. 察举制B. 十三州(部)制C. 推恩令D. 均输平准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汉武帝巡视地方时,发现地方吏治腐败情况严重,但是丞相史和监御史都没有向皇帝报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通过设置十三州(
56、部)制来加强对地方的监察,B项正确;察举制是选拔官员的制度,排除A项;推恩令是为了解决地方诸侯问题,排除C项;均输平准法是经济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34. 在秦末的反秦浪潮中,不仅有下层民众揭竿而起,还有许多原六国的贵族、官吏、豪强投身其中,他们中还有一些人成为起义的领导者。在六国故土上,又出现了人们熟悉的楚、赵、齐等国名称。这反映出A. 人们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 秦朝统一时机尚不成熟C. 郡县制不利于巩固统一D. 统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答案】D【解析】【详解】反秦过程中六国旧贵族再次打出故国名称,说明当时统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D正确;材料描述现象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A;秦的统一顺应历史潮
57、流,排除B;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C。35.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描述的是A. 秦亡教训B. 汉承秦制C. 文景之治D. 贞观之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汉兴”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汉代,根据“孝文”、“孝景”可知与汉文帝和汉景帝有关。根据“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可知描述的是文景之治,故选C;材料描述的是汉代文景时期的社会出现繁荣稳定的情景,与AB无关,排除;贞观之治是在唐代,排除D。36. 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B. 家国同构模式改变C.
58、“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D. 华夏认同不断增强【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阅读表格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并海内以养四海”“(刘邦)拨乱诛暴,平定海内”“(东汉)茂育群生,恢复疆宇”等记述,集中反映了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A项正确;家国同构模式的改变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大一统”观念的产生,排除C项;华夏认同不断增强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37. 汉初,丞相有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的传统。汉武帝时,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 皇帝集权下政务机关权力弱化B. 独尊儒术
59、使儒学地位得到提高C. 功臣列侯的势力开始遭到削弱D 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有效加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形成中朝外朝制度,中朝多决策,丞相代表的外朝日益成为纯粹的政务机关,其权力受到削弱,丞相受制于皇帝的程度大大加强,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错在“开始”,排除;材料旨在强调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概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38. 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选项中
60、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A. 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 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 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 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答案】A【解析】【详解】“划清了界限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表明汉代与秦朝原有的体制已经不同,但实际上却又是对秦朝体制的重建,因此涉及于此的体制是郡国并行制,既有秦朝郡县制的内容,又有分封诸侯的内容,故A项正确;B项是汉代创新的,与题意不符合。C项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与材料强调中央集权不符。对官吏的监督的体制秦朝也有,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39. 汉武帝时期,盐业专营,民众向官府申请注册成盐户,煮盐费用全部由盐户负担,官府提供煮盐的铁锅“牢盆
61、”,煮成之盐完全由官府收购,据计算,当时每人每月平均食盐三升(古制)左右,“其利居天下岁入之半”。这一措施A. 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B. 开创了官府垄断手工业局面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完成了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答案】C【解析】【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盐业专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盐户煮盐,是官营手工业发展的表现,盐业专营不利于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排除A项;官府垄断手工业的局面在夏商周时期就出现了,排除B项;盐业官营是政府加强经济干预的表现,不是赋税制度的重大变革,排除D项。故选C项。40. 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对中国古代思想
62、文化影响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A. 强调制度与秩序B. 通过总结和改造发展成为蔚然大宗C. 重视道德与人伦D. 成为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主流【答案】D【解析】【详解】汉代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成为成为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主流,D正确;A是汉代儒学和孔孟儒学的共同点,排除;B不是对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排除;C是两者的共同点,排除。41. 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A. 刘秀建汉B. 武王伐纣C. 陈胜吴广起义D.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为西汉司马迁所著,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
63、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它不可能记载东汉初年刘秀建汉的历史,A项正确。BCD均在史记记述历史范围之内,但均不符合题意,排除。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道题,41题22分,42题18分,共40分)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士”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的“食田”,受过“六艺”教育,能文能武,战时可充当下级军官,平时可作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了分化,既无田可食,又失去原来的职守,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主持仪式的赞礼人,于是“士”就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
64、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锻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士”社会地位转变的原因。指出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子为代表的“士”追求的目标。(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时期促使儒家信徒的国家理念发生变化的措施及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答案】(1)原因: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国独立性增强,分封制渐趋瓦解,士人阶层兴起并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文化上,私学出现,学术下移。目标:希望规范社会秩序,建立等级分明的社会。(2)措施:设置
65、太学;重用儒生,表彰六经;推行以德行和才能为选官标准察举制;强调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促进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巩固了统一;促进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解析】【详解】(1)原因:可从当时的政治、经济、阶级及教育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士”追求的目标是希望规范社会秩序,建立等级分明的社会。(2)措施:结合汉武帝时期儒学取得独尊地位的表现进行作答即可。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独尊的影响主要有促进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巩固了统一;促进文化共同体的基本形成;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43. 阅读材料,回答问
66、题。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荣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一一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机制”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后
67、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答案】(1)机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相配合。特点:等级森严;血缘关系为纽带;中央权力尚未集中。 (2)做法:全面推行郡县制。影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后世沿用。混合体:郡国并行制。【解析】【详解】(1)机制:根据材料一中“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人的统治机制为,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相配合。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荣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代政治等级森严,血缘关系为纽带,中央权力尚未集中。(2)做法:根据材料二中“(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为后世历代所遵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盛赞不已。影响:根据材料二中“(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为后世历代所遵奉”,结合所学知识,从现实和历史等方面分析可知,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后世沿用。混合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郡国并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