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睢县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三大考命题人:汤保锋历史试卷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第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1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为耦)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2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城市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
2、器 B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C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3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实现了国家统一 B创立三公九卿制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中央集权制度形成4“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
3、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并且提高了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5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6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三者立论相同
4、,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B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D三者立论不同,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7宋代理学家张载庄严宣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下列选项与张载所强调的理学意义最相近的是A经世致用、由虚致实 B存天理、灭人欲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8李贽在其石潭即事其四中写道:“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年来寂寞从人谩,只有疏狂一老身。”以下对此诗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表达了诗人蔑俗的“异端”思想B李贽的观点在当时不为世俗所容C李贽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
5、D李贽的主张遭到道学家们的攻击9“吾国自光复以来,首改正朔,无如社会习惯不易改变。名义上虽遵用阳历,而种种事实,仍依阴历行之。每值年头岁尾,学校都放假,报界且停刊,工商亦休业。”有好事者署春联讥讽曰:“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造成如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没有真正统一全国,无法全面推行阳历B中国民众思想观念落后,无法接受阳历 C阴历与中国农业社会密切相关,不能遽废 D北洋政府统治腐朽,推行阳历不力10梁启超在19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
6、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优波尼沙昙成书、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A前代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进步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现象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 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11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
7、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果按此次序排列,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A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2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三种可能影响中国走向的力量:孙中山所代表的革命派;袁世凯所代表的北洋派;以张謇、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这三种政治力量虽然基本上没有共识,但实际上三派同源,都起源于同一个起点。这里强调的“同一个起点”是A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甲午中日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带来的巨大影响 D辛亥革命后军阀社会的动
8、荡不安13在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确认“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这表明A中美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 B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C中美结盟以遏制日本重新崛起 D中国成为与美国对等大国14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必须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农业技术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较
9、高的农业水平维持了巨大的人口。明末和清朝的中国遭遇到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由此看出,该理论试图分析A中国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及其地位 B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C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迟于西方的原因D中国古代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15“新政(戊戌变法)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柞油两厂”。材料表明 A山西近代工业起步 B戊戌变法法令在山西得到广泛落实 C晋商进入强盛时期 D戊戌变法后山西工业发展较快16海国图志中说:“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
10、,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魏源此言意在强调A传统的舟船弓箭是有用之物 B向西方学习要转变传统观念C坚船利炮是西方之长技 D学习西方是为了战胜西方17严复晚年说:“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错误的是A放弃进化论B重新评估传统C反思西方文明D肯定孔孟之道18“当颇富文采的人开始发表政论性观点 一种朝廷严格禁止的,只能在通商口岸的保护下才有可能从事的活动时,中国报刊业最终超过了纯粹事实报道的水平。”材料是要说明A清政府严格
11、禁止中国报刊业的发展B中国报刊业局限于报道新闻C政治变革运动推动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D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归功于通商口岸的设立19剑桥中华民国史写道:“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而产生的,但是却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据材料分析出现“经济奇迹”的原因是A资产阶级地位的提高 B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D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20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各项表述中与梁先
12、生观点一致的是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展开爱国运动21在某地发现一张短训班结业证,其中称:“兹有本部盟军联络参谋训练班第二期学员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特给此证。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 月日。”可见举办该期训练班最有可能是A培训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B国民党为苏美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C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培训人才D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为内战培训军事人员22“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我们为着争取我们民族的生存甚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
13、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A抵抗八国联军的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23中国GDP及占世界的份额表 单位 百万1990国际元年 份182018701913195019731998中 国2286001897402413442399037400483873352中国占世界份额(%)32.917.28.94.54.611.5从上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近代中国GDP占世界份额急剧下降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导致GDP出现负增长改革开放前,受“文革”等因素影响GDP几无增长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A B C D24“忽然遭世变,两别泣不休,
14、相相人已远,海角天涯梦,结发夫妻尤似梦,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战祸何时终?”这首诗最可能出自A抗战老兵 B台湾老兵 C老红军 D老知青25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A中共“一大”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D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26美国学者费正清曾说:“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在他看来,这一事件表明人民革命政权替代
15、了反动的封建政权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当时没有被西方世界认识新中国的建立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A B C D27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28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 单位:%
16、看重项目年代1948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615.6本人成份、政治面貌30.523.515.513.9学历10.611.712.625.3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C婚姻观念很大成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称:“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至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材料表明罗马法A巩固罗马的统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是私有制社会法
17、律的总结,推动法学研究C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D为近代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奠定了基础30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31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
18、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实际上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直接民主 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 C反对问政于民 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3218世纪一位英国学者针对圈地运动前后的变化指出:“过去小土地所有者和小租地农民,靠自己耕种土地的产品和公有土地上放养的羊、家禽、猪等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几乎不必向市场购买,如果土地落到少数大租地农场主手中,他们就必须为别人劳动才能维持生活,而且不得不到市场上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上述材料说明圈地运动 A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是英国社会动乱的根源 B使非农产业被高效的农业种植业取代,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原材料 C使资本主义经济
19、深入农村,为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 D使农村劳动力移向城市,迅速的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33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年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A 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 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 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34有学者认为,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完成了“从沙皇政府的专横恐怖到广泛的政治自由的急剧转变”。列宁在二月革命结束后不久也承认:“目
20、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A临时政府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 B临时政府代表了广大俄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C列宁支持临时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 D列宁承认了临时政府的合法性3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解体。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这表明他A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B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充满失视和忧虑C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D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36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西方学者有人认为:“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
21、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是世界发明了欧洲”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可以依据的史实是A工业革命后世界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和原料 B欧洲的一体化加速了世界的全球化进程C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的孤立状态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洲资本输出的加强37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具有天生的特殊的世界主义性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挖掉了古老民族工业的基础,建立了同“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新的工业。从中可以看出资本流动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特有现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需要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资本流动是催生出古老民族工业的动力资本流动促使新的工业取代古老的民族工业A B C D38右图是一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
22、。据此推断,该著作最有可能是A资本主义史B西方世界的兴起C新全球史D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39英国史家霍布斯邦说:“若无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 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依据这样的 陈述,下列最恰当的解释是 A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B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 C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 D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40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1
23、0月14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二战后约束市场的纪律回归。特里谢称,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重返纪律近来市场的动荡不安,部分原因正是布雷顿森林协定中止后,市场上出现的失序。”特里谢在此主要强调 A金融危机发生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没有纪律 B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C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管理 D美国在金融市场中的核心地位第卷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其中41题20分,42题20分,)4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
24、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材料二 “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材料三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大会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每隔l0天集合一次,决定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法从公民中选出,五百人分成10个议员团,每年分为十个时段,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材料四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25、: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可命令他们退职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4分)(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民主政治”、“希腊文明”、“催化剂”、“暴力机器”四个词语写一则完整的历史短文。(6分)要求:主题明确,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00字以内(包括标点符号)。超过100字扣1分。(3)据材料四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
26、度的认识。(4分)4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江浙地区,在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粮仓而到康、雍、乾时期,“本地(指江浙地区)所产米谷,不足供食用”。以前地广人稀、物产不丰的湖广地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成为粮食供应的重要基地。过去的“苏湖熟,天下足”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此时,江浙地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粮食不能自给。松江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人口稠密、特别是集中了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工商业城镇,更是家无隔宿之粮,江浙市镇更是如此。 引自戴逸简明清史材料二 清朝建立之后,顺治、康熙、雍正统治时期,政府明确提出“王政之本在于农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尤
27、其是在立法方面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与鼓励。正因为如此,康熙、雍正、乾隆百余年时间里,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该时期封建经济的某种繁荣。引自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引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演讲大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江浙地区农村经济呈现的主要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清朝前期推行的经济发展政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中央针对土地流转现象而采取的政策。(3分)根据材料一、二、三,你能够得到哪些认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