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罗山高中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强化训练(有解析):专题5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及经济全球化1、下图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由此能够得到的信息是A.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B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C中国经济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材料中世界500强从1995-2009年比例来看,为国、日本和欧盟占有较大比例,说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发展中国家不占优势,故本题选择额D项。2、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
2、是()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而不是“初步确立”,所以答案选择C。3、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A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长 B标志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D解决
3、了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答案】C4、下列有关奥斯曼帝国崛起对世界影响的错误表述是()A诱发欧洲商人开辟新航路 B曾导致西欧商品价格暴跌C在巴尔干埋下不稳定种子 D为欧洲文艺复兴汇聚人才【答案】5、仔细观察下图,2001年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是加入了哪一组织()【答案】【解析】A项是世贸组织的标志;B项成立于1989年,我国于1991年加入;C项是欧盟的旗帜;D项是联合国。6、马克思曾指出:“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材料中的主要因素是指()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C
4、三角贸易 D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衰落。故选D。7、1944年7月,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最终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体系的产生说明了()A.世界经济中心与政治格局直接相关B.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C.苏联与美国形成了对峙的局面D.欧洲经济中心地位开始动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析能力。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C两项。美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说明欧洲经济
5、中心地位的丧失,D项中的“开始动摇”错误,排除。故选B项。8、1946年至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这表明当时法国( )A.运用了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 B.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C.采用了斯大林的计划经济模式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答案】B【解析】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按照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材料中描述的主要就是这种现象,故选B。9、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6、体系形成,下列不属于这一体系的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联合国【答案】D10、下列对罗斯福新政实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实行国有化政策 B.废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C.实行计划经济 D.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答案】D11、2010年7月,全球性危机依然蔓延,温家宝总理号召广大国民“消费”,“消费”即爱国,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A看到了“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B认为消费是生产的动力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D提倡超前消费,反动勤俭节约【答案】(1
7、)工业复兴法。内容:一是由国家调节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二是国家出面调整劳资关系;三是国家举办公共工程。(2)以工代赈(增加就业、环境保护)方面、外交方面、政治体制方面。(3)一方面,造成了生产力的倒退、大量工人失业、社会动荡等;另一方面,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策略:寻求全球合作来应对危机。应对措施: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引导;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指导;采取得力措施拉动内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主要是看到了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故应选B。A、C、D三项与题干信
8、息无关,应排除。12、“曼彻斯特棉纺织工厂都是大建筑,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了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不少工厂往往昼夜开工,为了开夜工,要用大量的蜡烛”以上现象最早发生在哪个时期( )A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答案】B13、)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该表反映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是()国家行业邮政电话铁路航空英10010010075法10010010075日100私有7525美1002525私有A扩大政府开支 B建立国营经济C改善交通事业 D发展基
9、础工业【答案】B【解析】材料未涉及扩大政府开支,故A项错误;据材料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可知多个国家多个行业占国有经济比重达100%,部分行业占国有经济比重75%,说明各国各行业建立国营经济,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知“邮政”和“电话”并不属于交通事业,故C项错误;基础工业指能源工业和工业原材料工业,“邮政”、“电话”、“铁路”和“航空”并不属于基础工业,故D项错误。14、在2000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指责一些西方人:最近形成了一个奇怪的联盟。极左派、极右派、环保组织、发达国家的工会和文明社会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这个目标就是不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
10、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经济全球化的复杂 B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弊病C发达国家的自私性 D世界市场发展的不平衡【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这个目标就是不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说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时受害者,从而说明发达国家在这场游戏中的自私性,故本题选择C。15、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9000万双,每年都推出100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耐克公司7800多名职工负责设计、监制和销售,生产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50多家工厂来完成,它突出地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A经济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 C贸易自由化 D. 经济流动化【答案】A16、如果继续去扩
11、大社会需要,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上述两难命题可以反映A胡佛政府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的失败B罗斯福新政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C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在苏联的具体表现D英国撒切尔新政府改革福利制度的背景【答案】D试题分析:从材料看,两难命题是加大干预和减少干预之间的抉择。古典自由主义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存在加大国家干预经济的难题,故A项错误;罗斯福行政实行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也不存在
12、减少干预的顾虑,故B项错误;苏联实行计划经济政策,不存在上述问题,故C项错误;20世纪七十年代,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引发了经济滞涨,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发展所谓的“混合经济”,故D项正确。 17、二战前苏联强调“没有充分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任何一个工艺过程,都不应该付诸实现”。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把科技革命的成果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认为“现在,没有比实现科技革命更重要的事情了”。苏联的这一转变()A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B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C引领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潮流 D突破了意识形态对科技领域的束缚【答案】D【解析】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
13、的主导力量,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苏联对科技成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无法得出其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且B项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只说明了苏联对科技的态度,无法得出其引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潮流的结论,故C项错误。从题干中“没有充分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任何一个工艺过程,都不应该付诸实现”和“现在,没有比实现科技革命更重要的事情了”的信息,可知苏联的这一转变突破了意识形态对科技领域的束缚,故D项正确。18、下面这个表格是1933年后美国所颁布的部分法律 时间法律名称主要内容1933年紧急银行救济法授权总统在信用和金融方面以巨大权力,只允许联邦储备体系中健全的银行向财政部领取执照而
14、重新开业1933年联邦证券法政府第一次出面对股票和有价证券市场进行调节,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证券发行与交易的管理与监督1934年 证券交易法1935年存款保险法成立银行存款保险公司保护个人存款1935年社会保障法规定对老年和失业者实行保险制度1939年民用航空法国家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干预与调节其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B美国相对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立法工作更加全面C大量经济法的出现说明美国经济纠纷增多D二战前夕美国国民经济逐渐转入战争轨道【答案】A【解析】“无题不材料,无材料不命题”,是当今高考历史命题的一大特色,由此可见考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材料是一
15、个多么重要的能力。此题题眼是“1933年”,罗斯福新政颁布法律开创经济新模式,演变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以选A19、有墨西哥国内人士说;“虽然自由贸易区没有解决一切问题,但如果没有北美自由贸易区,墨西哥现在的情况可能更糟糕。”下列表述符合这种观点的是( )A.取消关税及贸易壁垒是墨西哥经济发展的基础B.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经济有利C.美国和加拿大帮助墨西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解决了墨西哥的社会问题【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观点是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虽产生一些问题,但是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的经济发展有利,B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干材料无关,C项不符合史实,D项
16、与材料信息相悖。20、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特殊条件是 A实施产业政策 B制定经济计划C财政和货币政策作为调控手段 D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实行的经济政策,战后美国对联邦德国采取扶持政策,通过“马歇尔计划”提供大量援助,体现出特殊性,因为没有对日本实施该计划。21、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资产阶级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由此造成什么不同的影响? 【答案】英国对待科学技术的不同态度: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资产阶级对科学技术相当重视,英国是世界科技中心,一系列重大发明都由英国人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他
17、们对科技并不重视,不愿采用先进技术,更新生产装备;世界科技中心也转移到德国,许多重大发明由德国人完成。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资产阶级尚未失去进取精神,从世界范围内看,封建势力仍很强大,英国也未掌握霸权,故需要迅速发展生产力,为英国资产阶级的扩张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英国是最大的殖民帝国,它拥有广大的殖民地,掌握着广大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劳动力,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仍能获得巨额利润,因而对科技的需求并不急迫。由此造成什么不同的影响:重视科技,是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对英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势力的迅速扩张产生了重要影响。轻视科技,使英国丧
18、失世界科技中心地位,进而导致生产设备逐步老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最后失去世界霸主地位。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班牙在海外建立的殖民地,其主要部分在美洲新大陆。新大陆盛产金银,与东方香料有同等或更大的价值,因此西班牙便把注意力集中到这里。15001650年从美洲流向到西班牙的金银多得令人咋舌,有16000吨白银,180吨黄金。摘自关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和
19、以前征服过印度的征服者不同,它被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不择手段,在殖民地毫不掩饰地表现了野蛮的本性。但是在历史上,资产阶级更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的使命。破坏了印度公社,也就破坏了印度社会的经济基础,“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最大的、老实说也是唯一的一次社会革命。”因此,“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摘自关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班牙对美洲进行殖民侵略的主要目的,并分析西班牙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金银财富,却最终衰落下去的原因。(2)据材料二,说明英国在世界殖民扩张中的地位及其技术条件(2)材料三中所说的“社会革命”对印
20、度产生了什么影响?你是怎样理解英国“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的?【答案】(1)目的:劫掠金银财富。原因:因为这些金银财富没有在西班转化为资本,用来发展资本主义,而是花在封建贵族的奢侈享乐上。(2)英国占据了殖民霸主的地位,成为“世界工场”。一系列机器的发明与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使用和改进。(3)影响: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冲击了印度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理解:英国侵略印度的目的是为了掠夺财富,并非要在印度发展资本主义,改变其落后面貌。造成印度“社会革命”只是其侵略的客观作用。2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重大的历史影响是什么?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发
21、展出现了哪些新变化?【答案】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历史影响: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新变化: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经济”出现。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原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会长何柄棣先生在明初以降人口及相关问题一书中论述了玉米和甘薯对明清时期的移民开发和人口增长所产生的影响。他写到:“直到十八世纪初,南岭山脉的大部分丘陵和山岭还覆盖着森林,农业较少
22、开发。东南沿海各省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最终迫使东南的贫苦农民开垦长江流域内地省份的丘陵和山区,这一过程可能一直继续到太平天国时期。结果这两种比较新的作物变成使长江流域高地得到系统开发的主要手段。”垦荒的“棚民”在长江流域的省份和福建到处可见,但尤其集中在江西和湖南的山区 。地方志的解释说:“大抵山之阳宜于苞谷(玉米),山之阴宜于番薯可食至次年三月。棚民垦山,深者五六尺,土疏而种植十倍。然大雨时行,溪流湮淤。十年余后,沃土无存,地力亦竭。”这种连续大量种植玉米、甘薯的农业行为,到十九世纪初期已经使许多地方受到报酬递减规律之害。汉水流域的垦荒和农业报酬递减加剧,使何柄棣先生得出了一个别有会心的结论
23、:“这一地区及川北部分地区成为嘉庆元年至九年白莲教叛乱的中心,也许并非偶然的巧合。” 历史上,中国没有遇到同期英国那样的较大规模的移民分流的机会。玉米、甘薯的输入使明清时期的中国移民走向了山岭。他们继续向自然伸手,在土里刨食。当十八世纪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时候,朝廷和地方官员都把垦荒和推广种植玉米、甘薯作为缓解人口压力的重要途经。据有关统计资料,十八世纪末,中国养活了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但是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影响至今犹存。何先生的著作完成于一九五七年,他的观点没有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摘编自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材料二 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工业
24、化,在19世纪快速进行。英国再次领先一步。人们渴望住在城市,有多种社会和文化的原因。从历史上看,阻止城市扩张的主要限制还是经济方面的城市不可能提供足够的生活必需品给这么多的城市人口。随着现代工业的技术进步,不仅这些限制得到了缓和,而且出于对经济的考虑,在某种情况下,甚至还需要城市扩张。在前工业化时代的社会,多数人口,甚至包括非农业人口,都居住在乡村地区。因为比起运输粮食和原材料到工人集中地的费用,运送工业制成品(如纺织品和铁)还要便宜些。然而蒸汽动力和工厂制的引进、焦炭取代木炭成为炼铁工业原料以及运输和通讯上的进步使局势发生了改变。(美)隆多卡梅伦、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玉
25、米和甘薯的种植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试评论何柄棣先生关于白莲教叛乱原因的观点。(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中英两国移民流向的不同点及其原因。【答案】(1)增加了粮食产量;人口大量增加;生态环境遭破坏;生态破坏和人口膨胀导致社会的不稳定。(2)有一定道理,水土流失,地力枯竭,收成递减,农民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对现状强烈不满,遂被白莲教吸引,参与起义;应该还有其他更重要更复杂的原因,如清朝阶级压迫严重,政治腐败等等。(3)流向:中国山岭等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地区;英国城市、工业原因:中国人口压力,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玉米、甘薯可以养活大量人口;清政府政策鼓励英国圈
26、地运动;工业革命导致工厂制的兴起和城市化规模扩大25、判断题: 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增加、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天主教的热情最终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答案】对26、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科技、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 工业革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所发生的“变革”指的是什么事件?它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请举出两例这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新发明。(3)材料二描述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跨进了什么时代?【答案】(1)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 (3)电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