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西安市2007-200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阶段考试政治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个半小时。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但是现实的发展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所以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应当是( ) 自觉把思想认识从教条主义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不动摇根据实践的发展,在坚持中发展一切行为和认识都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
2、作中的论述为标准ABCD 10月13日,商务部首批“中华老字号”认定名单正式对外公示,在434家上榜企业中,福州占了3家。其中,作为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福州“回春”赫然在榜。这个历经百年的金字招牌将重现当年“北同仁,南回春”的药馆世家风采。“作为百年老铺,福州回春药店一直坚持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的经营方针,在品牌的经营和维护上尤其不遗余力。这次回春重新申报中华老字号,一为保留传统医药文化,二是寄望老树回春,重塑药业界的品牌神话。”据此回答。2从哲学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B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C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不行的D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200
3、7年,星座这个词在青年人中很时髦。在某些大学的校园里,星座运程已成为一些大学生的行为指南,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在这些大学生眼中,考试、情感、工作、财运,这一切的未知数都可以和星座运气挂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5题;3从哲学上看,把考试、情感、工作、财运和星座运气挂钩的观点( )A否认了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B看到了人类社会的构成是多层次的C肯定了整体会和部分是相互影响的D是用虚构的主观联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4上述材料中的做法违背了以下哲学道理( )A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D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5把命运寄托于星座的安排,轻者
4、致人不思进取,重者则扼杀理想,使人走入精神世界的迷宫。这说明( )A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B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C错误的意识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相互决定的 “2006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建设报告会”9月20日在京举办,会议指出数字电视发展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据预测以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数字音频产业将在2008年超过通信产业,并有可能在2010年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根据所学知识,回答67题:6电视从无到有,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向数字发展,每一次技术革新都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运动变化就是发展C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D
5、发展要求创新,创新才能发展7数字电视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居民对数字电视的巨大需求,会带来很大的商机。专家们预测,可能有上千亿美元的市场。这体现的哲理是(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D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道山清雨中有一则故事:一个长相很丑的人叫画家给他画像,嫌画得不好,让画家改了几次,最后还是说他画丑了。据此回答89题:8从哲学上看,故事中的丑人一再让画家把自己画的漂亮一点,这种想法( )A是正确的,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B是错误的,因为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是正确的,因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是错
6、误的,因为主观对客观不会产生任何作用9这则故事启示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 )A要善于包装自己,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B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揭露矛盾C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D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规律 节约型产业结构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方面,这种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实现经济的平稳、持续、快速增长,因而是最长的节约,从目前看,就是加快产业调整。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在加快发展农业的同时,适度优先发展第三产业。据此回答1011题。2,4,610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事物内
7、部结构和顺序的变化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1文中指“产业结构调整是最大的节约”这就( )A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准了解决问题的根本B看到了事物主流,舍弃了事物的支流C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D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找准了解决问题的关键1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我们面前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蕴涵的哲理是( )A有备和无备的辩证统一B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C主次矛盾的辩证统一D物质决定意识134月16日,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
8、战和两岸经贸论坛上百位与会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四点建议。这是自2003年3月以来,胡锦涛对于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第六个四点意见、主张、看法、建议。这四点意见体现了我国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坚定的原则性和策略上的高度灵活性。坚持原则上的坚定性和策略上的灵活性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B联系的客观性和复杂性关系的原理C规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D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关系的原理146月30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6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开展的“保持中国共产党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重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
9、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其哲学依据主要是( )A解决主要矛盾对于处理全局问题有关键性作用B解决主要矛盾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前提C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D解决了主要矛盾,党内就不存在15温家宝总理在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引用了中国一句古话,“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同胞兄弟何不容?”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现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底自治。这体现的方法论要求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D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16科学执政必须充分发扬
10、民主;民主执政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制度为前提;依法执政是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的保证。这强调了( )A事物之间前因后果的联系B事物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C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D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制约17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善于抓住重点B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由聋哑人表演的2005年“我喜爱的春晚节目”千手观音,给观众以殊缺与完美的强烈反差,引人联想到人生的残缺与圆满的相依相存、相互转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819题。18上述认识表明( )A残缺与完美是人生的主要矛盾B矛盾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C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D应善于分
11、析事物之间的矛盾19千手观音以最高票获得“我喜爱的春晚节目”特别大奖。其成功之道在于,艺术只有真诚地俯身于人民,关注人性,人民才会让他“高高在上”。这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B矛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内容十分丰富C事物是一分为二的D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20下列选项中,直接体现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有( )A失败是成功之母B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21人生的残缺与圆满是相依相存的。但有的人只看到圆满的一面,因而枉自尊大;也有的人只看到残缺,因而对自己悲观失望。这两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忽视了矛盾双方
12、的对立和统一B承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C对人生的认识没有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D只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而没有看到对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斗争。回答2223题。22“对党的作风状况要有清醒的全面的估计,看不到主流,悲观失望,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丧失警惕,不下大力气加紧解决,是危险的。”这种观点蕴含的哲理是( ) 想问题,办事物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
13、要方面决定的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BCD23加强党的建设要抓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从哲学上讲,是指我们要善于( )A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B抓主要矛盾C统筹兼顾、全面安排D理论联系实际24下列认识中,对两点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矛盾双方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统一的一面,即均衡地看问题在认识许多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在认识某一个矛盾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要反对一点论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离开重点看两点,是均衡论坚持两点论,就是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14、就是全面地看问题ABCD25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引导,逐步推开,切忌大哄大嗡,更不能搞“一刀切”,硬性要求农民种什么、不种什么。如果是“大哄大嗡”、“一刀切”的做法,它就是违背了( )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抓住矛盾两个方面的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ABCD2,4,6第卷(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2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今
15、年10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财产状况增长情况1978年2005年2006年城乡居民储蓄(亿元)210.6141051161587股票市值(亿元)032430(其中约1/3为居民持有的公众流通股)89404(其中约1/3为居民持有的公众流通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城镇6.726.1(数据暂缺)农村8.129.7(数据暂缺)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本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其立法工作历时13年
16、,先后召开过100多次座谈会,收到了1万多件意见,经全国人大常委会7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 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注:物权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古人说,有恒产者有恒心。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制定物权法的必要性。(10分)27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贯彻“十五”规划的主线。贯彻落实科学
17、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必须统筹城乡的发展。 材料一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状况严重,治污工作被动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不少地方的企业违法排污,污染了环境,一些地方政府有令不行,一味追求经济的增长,不惜违法包庇违法排污的现象。对此,有关专家呼吁:“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 材料二 党中央提出,在工业化初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在今天,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这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说明有关专家说
18、法的正确性。(6分) (2)上述“两个趋向”是如何体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9分)28针对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的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极大地拉动了城市的消费市场,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应该鼓励。 观点二: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会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带来压力,对城市的就业带来冲击,因此国家应该限制。 请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谈谈你对农民进城务工这一问题的看法。(10分)29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
19、都不能放松。要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出发,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继续深化农村的金融改革,不断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要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怎样发展我国的农业?(15分)参考答案1A 2B 3D 4C 5A 6D 7B 8B 9B10C 11D 12B 13A
20、14A 15A 16B 17C 18B2,4,619D 20C 21C 22C 23B 24A 25D26(1)物质决定意识,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集体尤其是私人财产都有显著增长,客观上需要法律保护,物权法的制定正是这一客观需要的必然结果。(5分) (2)意识对于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物权法保护国家、集体、私人的合法财产,有利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激发人们创造财富和积极性。(5分)27(1)坚持发展的观点,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2分)坚持联系的观点,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是紧密联系的,不能为了经济的发展而破坏环境。(2分)事物的发展是有
21、规律的,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2分) (2)党和国家根据工业化发展不同时期的特征提出“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如实地把握事物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3分)根据现代化建设和工业化的不同时期,提出工农业的历史使命,如实地判断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3分) 党和国家提出的“两个趋向”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作出的决定。是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认识上的深化,体现了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3分)28(1)任保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告诉我们想问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2分)农民进城务工既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也给城市的就
22、业等方面带来了压力。(2分) (2)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这就要求我们认识事物要分清主流与支流。(2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流。而给城市在基础设施教育,就业等方面所带来的压力,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支流。(2分) (3)因此,我们对待农民进城务工就业问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并分清主流和支流,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做到趋利避害。(2分)29(1)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我国其他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村进行的各项改革,税费改革、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整个农业的发展都有影响。(5分)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农村中各种情况复杂多变,我国农村不同地区之间差距较大,因此我国农村各项改革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分)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我国农村各地情况不同,在进行农村各项配套改革时就要坚持先试点,再推广的路子,如农村信用社改革、村民自治改革都应先试点,然后总结经验,逐步推广。(5分) (4)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在工作中抓重点。因此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5分) (以上四点学生若能答到三点即可给予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