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试卷高三语文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香港,因其在亚洲的区位优势、相对自由的贸易环境等便利条件,以及广泛的藏家群体,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的前沿阵地。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和典亚艺博等艺博会,作为汇集全球艺术品的重要平台,不仅对香港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呈现出很强的带动能力,其新的发展模式对内地的艺博会也产生着影响。当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大众对艺术品的欣赏和消费,正在从盲目型转向知识型。相应地,艺博会在战略上,不再仅仅是汇聚艺术品的展出方而
2、是希望与公众形成互动加大对公共教育的投入,以提升大众的鉴赏品位,既服务于社会,也培养了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正是基于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迫切需求,几年前,香港的艺博会,开始尝试借鉴博物馆在社会公共教育方面的做法,以更严谨、更科学的艺术品管理、研究、展示设计和艺术教育模式,搭建起一个新的全天候与全球性艺术品展示平台:一方面服务于世界各地的观众,另一方面成为东西方艺术沟通的桥梁。事实上,与拍卖会相比,艺博会更能反映基础市场的成熟度、健康度和活跃度。而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实现了艺术家、策展人、画廊、观众、收藏家、艺术代理人之间更加开放、更加平等的良性交流与互动。一是吸引成熟的艺术收藏机构不断
3、加盟。例如,一些具有百年收藏历史的欧洲画廊,携带珍品参与展览,毕沙罗、莫奈、罗丹、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作品,成为展会上的“常客”。它们与古董文物,共同提升了艺博会展品的级别,也为大众呈现了更加丰富的艺术空间。二是策展人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推高了艺博会的学术标准。如今的艺博会,在展示艺术品的同时,常设有一系列学术性的研讨和讲座活动,特别是国外著名艺术博物馆馆长、专家、艺术家、策展人等权威人士立讲的讲座及研讨会,让普通民众得以近距离了解国际艺事。这正是艺博会走向成熟的标志。与此同时,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还体现为学术标准的确立。对画廊的入展资格,香港的艺博会实行了严格审查。香港的艺博会,正努力通过这
4、些高规格、高品质的展事活动,成为亚洲最具权威性的艺术平台。香港有的艺博会还与香港的各大博物馆、大学等专业机构保持着紧密联系,甚至艺博会的部分收益,也会拨捐给大学的艺术系,以支持本地学生参与海外艺术博物馆及艺术机构组织的培训和实习活动,从而培育香港新时代的艺术家、学者、博物馆和艺术管理专才,以推动本地博物馆事业和艺博会等艺术展事的多样性建设。与博物馆机构本质上的不同,当下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更多是形式上的转变与提升,但作为国际艺术交流平台,其所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艺博会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发展,为艺术的普及提供了更广阔的社会公共空间。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的风向标,艺博会不单单是一个商业平台
5、,更有义务构建健康的艺术市场环境。对于当下艺博会的健康发展,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不失为一个路径选择。 (摘编自顾跃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汇集全球艺术品的重要平台,香港艺博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而 且对内地的艺博会也有积极影响。B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搭建起一个新的全天候与全球性艺术品展示平台,实现了艺展各方的良性交流与互动。C香港艺博会将部分收益捐给大学艺术系,意在培育香港未来的艺术家和艺术管理专才等,推动艺术展事的多样性建设。D未来艺博会不是商业平台,而有很高的学术定位,着力引导公众审美,建立健全评
6、价与监督体制,建构优秀专业团队。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阐述了社会文化转型期香港艺博会“博物馆化”实践的具体措施和产生的影响和意义。B开头两段,文章着重分析香港艺博会“博物馆化”实践在服务中外观众、沟通东西方艺术方面的重要性。C三、四两段论述的话题都涉及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有利于建立和提高艺博会的学术标准。D文章两次采用了对比论证法,分别说明艺博会反映基础市场的成熟、健康和活跃程度,揭示艺博会本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迫切需求,艺博会只作汇聚艺术品的展出方,就不一定需要搞“博物馆化”实践了。
7、B如果艺博会“博物馆化”,那么毕沙罗、莫奈、罗丹、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作品,就可能会成为展会“常客”。C只有加大对公共教育投入,提升大众鉴赏品位,艺博会才能服务社会,培养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D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是艺博会走向成熟的标志,对于艺博会的健康发展不失为一个路径选择。(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一条绳索【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
8、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
9、的地方跑去。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 胡安重新看了以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吓绳索。“很软”。他想。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
10、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颗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
11、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
12、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爱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
13、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我的绳索。”他回答道。 (译林2010年第2期,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生动形象地塑造了胡安这个人物,运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他的性格特 点。B. 小说主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但结尾两段则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这样可以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C. 作者在小说中交代胡安决定爬上绳索的动因,是为了进一步表现胡安喜欢幻想的性格,是为了展现胡安的行为很怪异。D. 小说中的“绳索”象征意义丰富,既象征着成人缺失的童年好奇本能,也象征着人们向往的某种奇迹或理想等内容。5. 小说主人公胡安这“一条绳索”的探究与追寻
14、,展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6. 七十年后胡安仍在寻找他的绳索,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又以浩大的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页面。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朗读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这大概是朗读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
15、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这一点,见字如面的主持人真应该好好学习。也正是有了一段简短却恰到好处的交流,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才使得接下来的朗读自然而然,真情流露。朗读者的野心明显不在说故事和煽情,它更想传递的是价值观、是社会中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和多数更活泼的娱乐节目倾向于选择“放飞自我”的嘉宾不同,朗读者选的人、想讲述的故事,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诗文的选择,可以反映朗读者高高树起的一面大旗文学。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16、“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这句话让身处中文系的笔者深感悲哀,在当下,对于文学的温柔记忆居然是需要被唤醒的。网络挤压了民众对于书籍的热情,文学,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然而文学本不仅是记忆,对于父母辈们而言,文学曾是一场流行。和经历过扎实基础教育、上了十几年语文课的年轻一代不同,文学对父辈而言,可能是仰望、是梦想。一本外国名著在当年可能会引发似如今苹果发售时的排队浪潮对于他们而言,文学让他们在过去找到了“美”的感染力,找到了治愈伤痕的灵药。朗读者很好地重述了一遍他们已经快忘却的“文学梦”,并将之化为了节目自身的魅力。在真人秀节目的蹦蹦跳跳渐渐让观众审美疲劳时,文化综艺的异军突起是意料之
17、中的事。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电视节目作为消费品被直接投放给了更有消费力的年轻观众,中老年们则被刻意忽略了。朗读者等一节目填补了这处空白。这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相当有意义。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摘自新京报2017年2月23日)材料二在娱乐至死的年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批“高而不冷”的综艺界清流涌现,文化类节目真的回暖了吗?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口碑收视双收,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又来了。而更早播出的同类节目见字如面,由之前中国成语大会的制作团队操刀,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不小的热度。能把文化节目做到“高而
18、不冷”也并不容易,这两个节目给人最直接的刺激,大概是“声控福利”吧。在演戏全靠配音的流量们霸屏的日子,想要听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受众只能在这里找了。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后的故事”,再加上朗读本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不过,除开那些煽情过度的部分,朗读者里有些背后故事是用自身经历的方式去“言传身教”,加上阅读文本本身的大众性,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朗读者第一个引起高度共鸣的朗读者是翻译界大神许渊冲。人民日报微博安利了一个许先生的朗读者片段,转发两万多条。纵然电视上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不如阅读更深沉彻底,但在
19、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朗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和浪漫,那才是永不过时的价值。这两档节目不就证明了吗?(摘自“中青在线”2017年3月9日报道)材料三当日,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东侧的朗读亭前排起了长队,高峰排队时长超过9个小时。这是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设置的一个环节,旨在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朗读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目中的好文章,限时3分钟。据悉,继上海图书馆之后,朗读亭还将出现在上海另外两到三个地点。此前,中新网2月21日报道,当天,一座朗读亭现身杭州街头,浙江杭州不少市民
20、在朗读亭前排队等候朗读诗歌、作品等。(摘自新华社2017年3月9日上海报道)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 对于三者关注的朗读者节目,材料一分析得全面、深入;相较之下,材料二就显得略逊一筹,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B三则新闻材料中,材料一、材料二属于新闻评论,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材料三作为新闻报道体裁,时效性要求就很高。C材料一、二都认为朗读者中讲述的“背后的故事”能带动观众的情绪,使朗读更易引起共鸣,虽然有过度煽情之嫌。D.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朗读者这个节目的影响问题,材料一多褒赞,材料二寓贬于褒,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无褒贬。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
21、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力图从多个角度剖析“朗读者热”的原因,材料二则虽然对此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回暖有很多期盼,却仍持怀疑态度。B三则新闻的报道的媒体不同,呈现出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材料一严谨、理性,材料二新潮、活泼,材料三则朴实、稳重。C“高而不冷”、“流量们霸屏”、“安利”写在“中青在线”这样的网络媒体上贴合其身份,而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D三家媒体的报道角度、内容各有侧重,这种取舍可能是对同一报道对象的认识、理解不同,更可能是为适应读者的阅读趣味。9根据上述材料,假如朗读者节目改版,你准备给制片人董卿提些什么建议?(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
22、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李纲,字文纪。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挠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y,埋葬)讫,乃去。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媚娘曲。纲曰:“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纲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何特太子罪邪?”帝曰:“朕过矣!”擢尚书右丞。高祖受禅,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齐王元吉为并州总管,纵左右攘夺,民愁苦,宇文
23、歆谏,不听。刘武周入太原,元吉惧,弃军奔京师,并州陷。帝怒,谓纲曰:“王年少,不习事,故以歆及窦诞佐之。太原,兴王地,兵十万,粟支十年,奈何一旦弃去?歆建此计,我当斩于军。”纲曰:“王过恶,诞养成之。歆事王浅,有阙必诤。今赖歆计,使陛下不失爱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翌日,帝悟,引纲升御榻,劳曰:“卿不言,我几滥罚。”于是释歆。太子建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帝怒曰:“卿羞朕尚书邪?”纲顿首曰:“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帝谢曰:“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乃拜太子少保,尚书、詹事如故。纲上书太子曰:“纲老矣幸未就
24、木备位保傅冀得效愚鄙凡为人子务孝谨以慰上心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太子览书不怿,所为益纵。纲悒悒不自赖,固请老,优诏解尚书。贞观四年,复为少师。以足疾赐步舆,听乘至阁,问以政事。诣东宫,太子承乾为拜。每听政,必诏纲与房玄龄、王珪侍坐。纲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及疾,帝遣玄龄至家存问。明年卒,年八十五。 (选自新唐书第九十九卷,有删改。)10.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纲老矣/幸未就木备位/保傅冀得效愚鄙/凡为人子/务孝谨/以慰上/心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 B纲老矣/幸未就木/备位保傅/冀得效愚/鄙凡为人子/务孝谨以慰上/心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 C纲
25、老矣/幸未就木备位/保傅冀得效愚/鄙凡为人子/务孝谨以慰上心/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来源:Z*xx*k.ComD纲老矣/幸未就木/备位保傅/冀得效愚鄙/凡为人子/务孝谨/以慰上心/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太子冼马”是太子的侍从官,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员,从五品。B. “乞骸骨”是指古代大臣上书请求提前退休。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C. “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太子。D. “贞观”: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以正示人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太宗是
26、他的谥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纲在隋朝时曾任太子洗马,后来太子杨勇被废,面对文帝切责,李纲据理力争,被提拔为尚书右丞。B刘武周攻入太原,齐王元吉不战而逃,致使并州陷落,唐高祖追究责任,李纲进言使齐王的属下宇文歆没有被错杀。C因不满太子所为,李纲多次进言劝说,太子不但不接受,反而很不高兴。无奈之下,李纲只好辞官归乡了。D唐太宗对李纲非常尊重,赐给他轿子,每次讨论政事一定下诏让李纲与房玄龄、王珪一起参加。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
27、5分)(2)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晚次鄂州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来源:学。科。网14. 下面对诗歌内容的鉴赏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远见”“犹是”两词,描写诗人远远望见汉阳城,将要到达目的地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B. 颔联中“估客”,即商贾。同船的商贾白天倚窗托枕,竟能酣然入梦,不言而喻,此时江面风平浪静。C. 颈联诗人即景生情:时逢悲秋,我虽人往三湘走,心却驰回故乡。用一
28、“逢”字,将万端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D. 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写诗人有家不可归只得在异域他乡颠沛奔波的原因。因为战乱,诗人以前的家业丧失殆尽,然而现在仍然烽火硝烟未断。15.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 , ”两句写出了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3)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湖光山色的语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2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19题。南怀瑾跟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士”不同,他一生行止,很是 。借用南怀瑾自己的说法,无论何种党派,包括既成势力,对他的邀请,他都奉行“买票不入场”的立场交朋友可以,但 ,独立不倚。实际上,大多数士人都是渴望飞龙在天,能得大用。姑且不论那些躁进者,即便是中国古代的所谓“隐士”,事实上也是多以隐居作为接近当时权贵的捷径。而南怀瑾先生更像一个有原则的纵横家,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个性和尊严。他虽不肯趋炎附势,与“出世”保持一定距离却又乐于为两岸和平统一牵线搭桥。他关心的不管是个人的名利、得失,还是天下的统分,是文化的存续。他的独立性人格在现当代中华大地实属仅见。南先生的学问领
30、域,远远超出古代士人阶层的 或通经致用。( )。二十几岁,他就在峨眉闭关三年,研读大藏经,中年时期他又曾几次闭关研读诸子百家。他不断吸纳知识,包括现代科技、哲学、教育等领域,他不断地求索问道,只因他心怀复兴中华文明的伟大梦想。他不忍心看到中华文化的精华在西潮来袭后被遗忘,被作践,他不忍心看到炎黄子孙沦落到 的境地。他会讲课,会写书,会办企业,会武功,会中医,会交际。就学问的渊深,涉足的广泛,而且能道器兼顾、知行合一而言,南先生出现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的人类世界,本身就是一大传奇。来源:Zxxk.Com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他是以一己之力打通儒
31、释道,并且将穷经悟道和修行实践结合起来。B. 他是将穷经悟道和修行实践结合起来,并且以一己之力打通儒释道。C. 他打通儒释道是以一己之力,并且将穷经悟道和修行实践结合起来。D. 他将穷经悟道和修行实践结合起来,并且打通儒释道是以一己之力。来源:学+科+网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特立独行 独善其身 皓首穷经 崇洋媚外B. 标新立异 洁身自好 焚膏继晷 崇洋媚外C. 特立独行 洁身自好 皓首穷经 数典忘祖D. 标新立异 独善其身 焚膏继晷 数典忘祖19. 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他关心的不仅是个人的名利、得失,而
32、是天下的统分,是文化的传承。B. 他关心的不仅是个人的名利、得失,更是天下的统分,是文化的传承。C. 他关心的不仅是天下的统分,文化的传承,更是个人的名利、得失。D. 他关心的不是个人的名利、得失,而是天下的统分,是文化的传承。20. 阅读下面的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5分)科学院举行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70年代才引入的物理学中的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
33、题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学术讨论,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1)应删除的两句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这句可改为 。21. 仿照画线句补写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并保持语意连贯。(6分)一年四季,语文相伴。语文是一位画家, ;语文是一位音乐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她用轻快的旋律奏响夏季农家丰年曲;语文是一位诗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她用豪放的才情吟诵秋的壮阔;语文是一位摄影家, 。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中有学问,比中有情怀,比中有智慧要求:角度
34、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高三语文答案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B(A项,张冠李戴,“对内地的艺博会也有积极影响”的应是“其新的发展模式”,即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C项,以偏概全,“香港艺博会将部分收益捐给大学艺术系”错,原文说的是“香港有的艺博会还与香港的各大博物馆、大学等专业机构保持着紧密联系,甚至艺博会的部分收益,也会拨捐给大学的艺术系”,注意句中限制词“有的”。D项,曲解文意,“未来艺博会不是商业平台”错,据选文末尾介绍,“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的风向标,艺博会不
35、单单是一个商业平台,更有义务构建健康的艺术市场环境”。)2D(张冠李戴。“揭示艺博会本质”错,从选文最后一段开头句可知,文章是说香港艺博会的“博物馆化”实践与博物馆机构本质不同。)3C(说法绝对。“培养艺术爱好者和未来的藏家群体”方式和途径很多,“加大对公共教育投入”只是条件之一。)(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4.C5(1)好奇而自信:看见绳索极力攀爬想探寻究竟,父亲等人不相信但仍相信自己的所见、相信自己能够探究清楚。(2)胆怯而谨慎:一步一步十分小心接近绳索,用指尖轻轻触碰绳索,爬到十米害怕得不敢继续。(3)勇敢而执着:在央求父亲无果后,自己向绳索跑去,一探究竟;七十年后还在寻找绳索。(一
36、点2分,要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人物塑造方面,突出了人物性格,用七十年的发展轨迹进一步表现胡安充满好奇的精神和执着探索的欲望。情节设置方面,照应标题与前文情节,使绳索成为小说线索与推动力,贯穿全文,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主旨表达方面,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人物用一生来探索而不仅仅出于童年的好奇心,使主题更有深意。手法运用方面,既在读者意料之外,打破读者心理预期,引发深层次思索;又留下空白,增加了小说的神秘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言之成理即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7A (B“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错误。C“都认为有过度煽情之嫌”错误。只有材料二说“那些讲
37、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D材料二“寓贬于褒”不准确,应为“褒中有贬”。另外材料三“无褒贬”表述也不准确,事实的选择就寓有褒贬)8B (A“仍持怀疑态度”错误。C“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的判断过于武断,这要看报道的内容等各种因素。D“更可能是为适应读者的阅读趣味”的说法不符合新闻报道真实性要求,没有根据)9节目优势应继续保留:“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的宗旨(或目标)不能丢。 继续高扬爱和责任等传统价值观。继续带观众回到文字的阅读上,感受其中的真情。(3分,每点1分)弥补节目的不足:阅读毕竟是更私人化的活动,节目中的访谈内容会影响观众的独立阅读感悟,访谈环节要把握好一个
38、度(或“适可而止”)。少些教化和煽情的“表现”,更专注于“朗读”本身。精心选择“朗读者”和朗读文本,扩大电视受众群体,让更多的电视观众走进朗读者。(3分,每点1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D.11.D.“太宗”是李世民的庙号。12.C13(1)太子的天资很普通,得到贤者辅佐就会有善德,受到坏人影响就会有恶行,为什么让只会歌舞的飞鹰走狗卑鄙小人整日陪在太子身旁?(中人,善,得不肖导,奈何,句意各1分)(2)陛下您的功业已成,很是自傲,我进言就像端着水要灌入石头,哪敢长时间作尚书呢?(厚、伐、内、敢乎?句意各1分)译文:李纲,字文纪,在后周做官,担任济王宪的参军事
39、。宣帝准备杀济王,召集济王的属官以诬陷来佐证济王的罪行,李纲誓死没有屈从的言辞。等到济王被杀后,用无帷盖的车子载着尸体,过去的属官都逃走藏匿,李纲扶着济王的棺木放声痛哭,安葬了济王,才离去。 在隋朝为官,担任太子洗马。太子杨勇宴请东宫大臣,左庶子唐令则弹琵琶,又唱媚娘曲。李纲说:“唐令则担任调教辅佐之职,却把自己当作优伶,给太子唱淫靡之曲,迷惑太子的视听,如果让皇上知道,难道不会连累太子殿下吗?我请求治他的罪。”杨勇说:“赦他无罪,我想要听音乐找乐子。”后来杨勇被废,隋文帝严厉责备众人,东宫属官没有人敢说话,只有李纲说:“陛下平时没有管教好,所以太子才会到这种地步。太子的天资很普通,得到贤者辅
40、佐就会有善德,受到坏人影响就会有恶行,为什么让只会歌舞的飞鹰走狗卑鄙小人整日陪在太子身旁?哪里只是太子的错误呢?”文帝说:“我错了。”于是提拔李纲为尚书左丞。唐高祖称帝,任命他做礼部尚书,兼任太子詹事。齐王李元吉担任并州总管,纵容手下人掠夺百姓,百姓忧愁苦痛,宇文歆劝谏,不听从。刘武周攻入太原,齐王李元吉恐惧,放弃指挥逃回京城,并州陷落。高祖李渊大怒,对李纲说:“齐王年轻,没经过事,所以我让宇文歆和窦诞辅佐他。太原,是帝业兴起的地方,有十万大军,粮食可以支持十年,怎么能很快轻易放弃?宇文歆提出这样的建议,我一定要在军中杀了他。”李纲说:“齐王的过错是窦诞造成的。宇文歆作属官的时间短,齐王有过错
41、就直言劝阻,这次全靠宇文歆的计谋,使您没有失去爱子,应该是有功的,又怎么可以降罪呢?”第二天,高祖想明白了,请李纲到御榻旁,感谢说:“你不说,我差点滥施刑罚。”于是放了宇文歆。太子渐渐亲近奸邪之人,和朝廷有了猜忌隔阂,李纲多次进谏不被接受,于是请求辞官回乡。高祖责骂他说:“你为做我的尚书感到羞耻吗?”李纲叩头说:“陛下您的功业已成,很是自傲,我进言就像端着水要灌入石头,哪敢长时间作尚书呢?况且我侍奉东宫太子,太子又和我有矛盾,所以我辞官。”高祖道歉说:“我知道您是正直的人,希望您一直辅佐我的孩子。”于是拜为太子少保,尚书、詹事职位继续保留。李纲给太子上书说:“我已经老了,幸好没有进棺材,充任太
42、子少保,希望能为您尽一点愚昧鄙陋的力量。做儿子的,一定要孝敬谨慎,以此宽慰圣上,不应该听那些奸邪的说教,与朝廷产生猜忌隔阂。”太子看了进言后不高兴,行为更加放纵。李纲很郁闷,认为对自己没有好处,坚决请求辞职,朝廷颁发了褒美嘉奖的诏书,只是免去尚书之职。贞观四年,又做了少师。因为脚病被特别赐给步舆,允许他坐步舆到官署,向他询问政事。到东宫,太子李承乾恭敬行礼。每次讨论政事,一定下诏让李纲与房玄龄、王珪一起陪坐。李纲发表意见议论事情,刚强果决不容改变。等到得了病,皇帝派玄龄到家中问候,第二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参考答案】14.A A项,“犹是”一词,即犹有船行一天的航程
43、,表现诗人的失落之情。15. 行旅过程的孤苦之情。首联由喜上心头到失落,感情一扬一抑,表现诗人旅程孤凄苦闷;颔联白描船中耳闻目睹之事,借船中常景,表现行旅生活的枯涩乏味。强烈的思乡之情。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人往三湘,对月思归,表现强烈的思乡之情。伤时、厌战之情。尾联写所到之处,无不战云密布,“旧业”已随着战乱而化为乌有,而江上仍然传来战鼓声声,思归的同时显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伤时、忧国之情。(每点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答案(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浮光跃金,静影沉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A18.C19.D20.答案(1)
44、 (2) 对于这两个问题 (每处1分,答对四处给满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能力。这是一则完整的报道,有标题,有导语,有主体。这篇报道的标题概括地叙述了举办单位、会议内容、会议性质,因而是必须有的,不能删除。导语部分的前两个分句概括叙述了会议的目的、举办单位及时间、会议的内容和性质,但是,因为后面的处也交代了会议的内容,为避免重复,所以是必须删除的,否则就显得啰嗦、累赘、不简明。主体部分首句交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的由来,因而是不能删除的。因为标题、导语都已经说明会议是“学术”讨论会,所以处的“学术”与上文重复,应该删除。再看主体部分的,因为上句已经出现了“超对称性”和
45、“超引力”这两个概念,再一次出现会议主题,显得重复啰嗦,但又不能删除,因此应该改用指代性词语作复指,如改为“对于这两个问题”,就会既“简”又“明”。21.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她用柔和的笔触勾勒出生机盎然的春柳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她用奇妙的镜头捕捉到诗意寒冬的美好。四、写作(60分)来源:Z*xx*k.Com22.立意指导: (一)“比”中有智慧 比中有智慧,“智慧”二字说来容易,实际上内涵非常丰富。从比的对象看,不妨在前进的道路上和优胜者比,但在失意时不妨往后看看,跟后面的人比,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心态的平衡,进退有度。从比较的内容看,最好是在工作、学习等方
46、面和他人比,而不要在物质财富方面比。从比较的时间看,年轻的时候和年老时候又不大相同。当然总是以他人为参照物,就面临丧失自我的危险,所以一个人最应该和自己比较。人生就是不断体验、不断创造、不断成长的过程,与自己比,一个人的身体和灵魂,就始终在前进的道路上了。 (二)彰显敢于争先的气质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谈到比,总会习惯性地想到“攀比”,认为“比”带有贬义。实际上,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很多时候,进步与发展就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如果人人都不去比,不在竞争中前进,那么也许我们还停留在原始社会茹毛饮血的阶段。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一个词“看起”,就含有“比”的意味,其实付诸实践的“看齐”正是一个人自强不息、敢于争先的精神气质的体现。毛泽东的诗句 “欲与天公试比高”就是这种精神的最好注脚。但值得注意的是,“比”必须以客观事实为起点,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原则。 (三)不比之“比”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是英国诗人蓝德的名句,它因杨绛先生的引用而为人们所熟知。这句话道出了一种较高的境界,可以同道德经上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互为补充。中国人素来看重输赢,看重排名,实际上这里面包含着功利主义的倾向,人生的很多事情过程比结果重要,体验比名次重要,如果一味着眼于“比”,有时候就会丢失过程中的风景,也会丢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