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5218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墨子说:“义,利也。”在他看来,“义”存在于生活之中,“利人”“利天下”只有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对百姓

2、之安、对天下之治确有实际功效,才是道德之义、伦理之义。这表明墨子A.向统治阶层表示让步 B.单纯强调儒家道义观C.具有鲜明的功利思想 D.显现出极端利己倾向2.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国之所以为国者,德也;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故德不可共,威不可分是故为人君者,固守其德,以附其民,固执其权,以正其臣。”这一主张旨在A.迎合君主集权需要 B.缓和君民之间矛盾C.奉劝君王以法治国 D.以礼规范君主行为3.在整个汉朝的司法审判中,春秋决事比实际上成为当时的判例法,其原则有“原心定罪”“亲亲得相首匿”“君亲无将,将而诛焉”“恶恶止其身”等。这说明汉代A.社会政局十分动荡 B.以法家为主导思想C.儒学

3、发展有所抑制 D.法律的儒家化特征4.“虽则圣贤别有真乐,而亦常人之所同有,但常人有之而不自知,反自求许多忧苦,自加迷弃。虽在忧苦迷弃之中,而此乐又未尝不存,但一念开明,反身而诚,则即此而在矣。”这一论述反映的是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C.朱熹的“格物致知” D.王阳明的“心学”5.表1内容摘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据此可知,该著作A.强烈要求推翻君主制 B.揭露封建统治的腐败C.呼吁统治者关注民生 D.突破了传统思想框架6.古希腊智者的教学科目以“三艺”为主,即“修辞学可通过雄辩的说服力使人们的意见走向唯一真理,语法学可使文辞得到正确形式,辩证法则助人进行正确推理”。由此可知,

4、“三艺”科目的设置A.促进了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B.是当时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C.突出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D.建成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7.图1是意大利画家马萨乔于1427年所作的画纳税钱,画的左边是为交税而正在塘中捕鱼的彼得,中央是拦住耶稣及其门徒的收税人。该作品A.充满了人文主义色彩 B.深刻批判了封建特权C.反映了市民阶层壮大 D.真实描绘了社会现实8.丁路德提出,君主的权力是神授的,而教皇的权力是人为的,是不合法的,神授的君权有改革教会、钳制教皇的义务。他呼吁世俗的政府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改革教会的责任,割断与教廷的一切联系,要求政教分离。其主张A.促使民众放弃了宗教信仰 B.有利于近代民族国

5、家形成C.直接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 D.推动了民主思想广泛传播9.恩格斯指出:“那时,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是世界用头立地的时代。”推动这一“时代”到来的是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10.13世纪后期,欧洲人通过翻译阿拉伯人的书籍知道了中国的火药。15世纪末16世纪初,葡萄牙人带着佛郎机(火炮)来到中国。1522年,明朝军队在新草湾一战中缴获了20余门佛郎机后进行仿制。这表明A.葡萄牙最早发明火药武器 B.中西火药技术有一定交流C.中国从明朝开始研制火药 D.明代火药技术领先于世界11.在宋代之前,进行百戏角抵戏参军戏、歌舞戏创作的作家

6、、作品的数量都不可与宋代同日而语。宋代“为戏剧的生存聚集了一个广大的既有钱又有闲的消费群体”,出现了大量进行戏曲创作的团体,作品数量呈直线上升之势。宋代戏曲作品激增的主要原因是A.大众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 B.政府鼓励民间戏曲的创作C.城市繁荣与商品经济发展 D.民众的消费观念偏向奢侈12.19世纪的物理学家普遍认为,物理学已发展到顶峰。然而,当时仍有两个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一是迈克尔逊和莫雷验证“以太”存在的光学实验与古典物理的理论相冲突,另一个是黑体辐射现象用古典物理的理论无法解释。有助于这两个问题得以解决的分别是A.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 B.进化论与牛顿力学C.“日心说”与相对论 D.相对论与

7、量子力学13.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它如此定义:“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为大数据时代提供技术保障的是A.蒸汽动力的使用 B.电力的广泛运用 C.相对原理的提出 D.信息技术的发展14.广州周报曾报道:林则徐指挥人“各处打听”英美情况,向外国人购买英国书籍进行翻译,将“打听出来之事,写在日记上,按日期呈递,登于簿上”。林则徐如此做是因为A.遵循朝廷颁发的旨意 B.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C.积极地探求西方知识 D.急于学习西方科技15.梁启超说:“孔子改制考复以真经之全部分为孔子托古之作,则数千年来公认为神圣不可

8、侵犯之经典,根本发生疑问,引起学者怀疑批评的态度。”其强调的是孔子改制考A.假孔子名义行变法之实 B.发挥了思想解放的作用.C.提高了孔子及儒学地位 D.借用西学改造传统儒学16.1906年,孙中山指出:“上海50年前,黄浦滩边的地本无甚价值,近来竟加至每亩百数十万元。就这样看来,将来富者日富,贫者日贫,10年之后,社会问题便一天紧似一天了。这种流弊,想也是人人知道的。”为防止“流弊”,孙中山提出A.社会革命 B.民族革命 C.政治革命 D.民主革命17.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吴虞,被胡适称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后北大教授严家炎指出,胡适评吴虞之语,只有“打”而没有“

9、倒”。这表明吴虞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A.理性批判 B.积极吸收 C.全盘否定 D.复古萌新18.表2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版印刷的书籍。这说明当时A.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 B.马克思主义吸引了知识分子C.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改变 D.中国革命有正确的指导思想19.毛泽东早年对家乡彭铁匠的反抗活动表示赞赏,“农民的眼睛,全然没有错的”,其“过分”举动,完全是对的,“他们的革命大方向始终没有错”,并称赞大革命中的农民反抗行为“好得很”。这表明毛泽东A.较重视农村农民的土地问题 B.将革命重心从城市转至农村C.认可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 D.决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20.1954年,邓小平作财

10、政工作的六条方针报告,主要内容:预算归口管理;支出包干使用;自留预备费,结余留用不上缴。1961年,邓小平主持制定工业七十条,试图通过责任制和按劳分配原则来着手企业整顿。邓小平的举措A.蕴含了市场经济的倾向 B.启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C.促进了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1.1964年,一个法国官员对中国大使说:“你们爆炸了原子弹,参加联合国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你们再爆炸两颗,美国就不能无视你们了。”这说明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有利于A.改善中美两国关系 B.维护世界战略平衡C.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D.保障中国自身安全22.19561957年,我国新办的文艺刊物近20种,许

11、多早已搁笔的跨时代作家相继发表文章或作品,特别是出现了一批揭露和抨击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作品。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政治问题逐渐学术化C.群众的文化需求浓厚 D.文化氛围的相对宽松23.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949年是20%,到1990年达到97.83%,比1976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1990年在校生辍学率为2.36%,这是新中国成立41年来辍学率的最低点。这说明我国A.对学校教育的投入偏重小学 B.“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明显C.义务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D.国民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24.图2是法国画家保罗西涅克(18631935年)的作品孔卡尔诺:早晨的

12、宁静。画面中,晴朗无云的天空被刚刚升起的太阳泛白成淡淡的蔚蓝,波光鄰粼的海面,数不清的沙丁渔船张开彩色的风帆。与该画风格类似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 B.日出印象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格尔尼卡25.泰坦尼克号曾在美国掀起观影热潮;巴西阅读周刊指出,截止到1998年4月,该影片在世界各地的票房收入超过11亿美元;法国新观察家周刊报道,法国电影院卖出的门票数在一个月内上升了50%;在中国也有数不胜数的忠实影迷。这反映出A.民族文化的世界性 B.世界文化走向一体化C.电影事业盈利较快 D.美国文化为各国接受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春秋战国

13、时代,亦即所说的诸子百家时期,中国思想和文化经历了一次伟大的“突破”。一批又一批思想家先后涌现并成为中国思想的象征或代表,他们纷纷立说,成一家之言,使中国历史第一次享受了思想自由和争鸣的蜜果,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基因,在秦之后的中国历史中,它或被重新点燃,或被创造性地转化。摘编自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材料二 中国近代思潮承受国族多难的强烈刺激,为了奋起自强,不能不有见贤思齐之想,企能在学得西法之后,保种救国。这一危机感,使许多人扬弃自己传统,拥抱西方文化。于是,视保守为落伍,学西方为现代,遂成为一时风气,而社会进化论只是这种风气的辩解而已。其后果,则是以“革命”一刀切断过去,但也

14、确实发挥了鼓吹的功效。摘编自许悼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次“思想自由和争鸣”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趋势。(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伏尔泰对英国十分倾慕。最令伏尔泰称羡的是它的宗教自由、它对不同看法和科学探索的宽容、它相对而言的出版自由和它给予像他这样的文人的高度尊敬。伏尔泰不仅激烈抨击天主教教会,而且还激烈抨击整个传统的基督教世界观。他坚决认为,除了理性之外,任何超自然天启都不称心,都没有必要。他不在乎政府的权力有

15、多大,但他心目中的文明大国近似开明的或理性的专制国家。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二 孟德斯鸠于1748年发表论法的精神,他首先从理性的观点解释了法的概念,提出人的法就是人的理性,而理性就是奠基在人的权利之上的合理的理论。在书中他提出了政体分类的学说。认为专制政体是根本违反人性的,应予摒弃。共和政体虽然建立了平等关系,但是君主政体比它更具优点。君主应该温和、明智,法律要轻刑宽和。摘编自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的思想主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为更好地实现君主政体提出的政治主张。(2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伏尔泰与孟

16、德斯鸠二人思想的共同意义。(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民国期间,孙中山受到三方面问题的折磨:外国帝国主义、党内纷争和国内冲突。对这几个问题,他难以回避,但也无能为力。在挫折中,他发现布尔什维克革命的辉煌成就倍加令人鼓舞,他将俄国的成功归于良好的党组织和严格的纪律,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纪律窳败、组织松散及思想灌输不力。孙中山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尽管他急于寻求苏维埃的援助,但他拒绝用共产主义代替三民主义。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孙中山先生

17、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一部分人对于革命主义未能坚持,正当革命走到将次完成之际,破裂了两党的统一战线,招致了革命的失败,外患乃得乘机而入。这是两党统一战线破裂了的结果。现在两党重新结成的统一战线,形成了中国革命的一个新时期。摘编自1937年9月29日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纠正“自己的失败”采取的举措,并分析孙中山思想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发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的背景。(6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由于与物质生产直接相连,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就要昌盛发达一些,正如科学在这种时候一般也更有发展一样。相反,当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某些艺术部类如文学、绘画(中国画)却可以相对繁荣发展,因为它们较少依赖于物质条件,而正好作为黑暗现实的对抗心意而出现。总之,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围绕“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这一论述,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世界文艺方面的相关史实给予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阐释须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