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487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史学家钱穆论述:“从前的阡陌是很宽的,但后来阡陌被侵入而破坏后,即是所谓赋税平按照亩数多少而收税。”在这一过程中(C)A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普及B贵族土地占有得以巩固C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D个体小农经济遭到破坏解析:材料“阡陌被侵入而破坏后按照亩数多少而收税”反映了开阡陌,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故C正确;材料反映了井田制的破坏,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贵族土地占有得以巩固”,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个体小农经济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C。2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缴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

2、分之一,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后历十一年之久。这将会导致(B)A大量自耕农出现 B土地兼并加剧C有效保护非耕地 D田庄经济产生解析:根据题意,从汉朝初年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国家税收制度的实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来看,加剧了土地兼并,B符合题意;A与材料主旨相反,土地兼并会导致大量自耕农的消失;C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体现出田庄经济的特点,D不正确。3旧唐书食货上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材料表明唐代均田制(C)A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B目的是维护土地国有制C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D有效提高了土地的产

3、量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材料介绍了唐代的均田制。封建社会不可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此制度的目的是稳定和发展农业经济,依据材料确定答案为C。4宋初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A)A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B导致了当时的积贫积弱C促使其内部社会矛盾急剧恶化D促进了自耕农的增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宋初采取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到宋真宗时人口增加,土地开辟很多,百姓康乐,说明这种土地政策在一定时间内解放了生产力,也就是说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4、,所以A正确;B、C说的是消极影响,而题干说的是积极的;户口增多,并不代表是自耕农增加,排除D。5宋代的户籍有主、客户之分,主户或称税户,“税户者有常产之人也,客户则无产而侨寓者也”。主客户在户籍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当地的发展程度,主户所占比例较大的农村地区通常(C)A交通较为发达 B经济较为发达C土地兼并较弱 D人口较为稀少解析:“税户者有常产之人也,客户则无产而侨寓者也”,说明农村地区主户较多,拥有土地的人数较多,小农就多;主户较少,土地集中就较为严重,所以,主户所占比例较大的农村地区通常土地兼并较弱,故C正确。材料信息与交通无关,排除A。主户所占比例反映的是土地兼并程度,与经济发达与否无关

5、,排除B。主客户在户籍中所占的比重反映的是土地占有情况,不能反映出人口是否稀少,D错误。6. (宋神宗)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这表明政府意在(D)A增加财政收入B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C增加粮食产量D提高佃农生产的积极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可见佃户在两熟的淮南,可以获得小麦的收入,农民收入增加了,当然生产的积极性就提高了。故选D。7下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当时(B

6、)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A.刑部职能得以强化 B人地矛盾日益突出C雇工维权意识增强 D自然经济已经瓦解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17211820年清代农村雇工案件数量日益增加,但不能说明刑部职能得以强化,故A错误;清代前期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农民无地可耕,故农村雇工案件数量增加,故B正确;农村雇工案件不一定属于雇工维权性质,故C错误;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这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错误。故选B。8顾炎武曾说徽商“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但他们的子弟却纷纷“走长途而赴京试”,且出行简朴,“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这说明徽商子弟不承父业,转而低调“赴京试

7、”的主要原因是(A)A政府重农抑商 B商人勤俭持家C徽州山多地少 D南方经济衰弱解析:徽商家庭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期望改变家庭社会地位,源于重农抑商政策造成的“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秩序,故A项正确;供养子弟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是一件颇费财力的事,故B项错误;“徽州山多地少”是徽州人从商的重要原因,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国家的经济重心在南方,故D项错误。9. 据统计,英使马戛尔尼及其随行人员送给清朝的“贡品”,计有布蜡尼大利翁大架一座、座钟、天球全图、地球全图、试控气候架、车二辆、军器数件等十九件。然乾隆皇帝传谕徵瑞:“可于无意间向彼闲谈,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据此判断正确的是(B)A清政府注重维

8、护朝贡贸易体制B清朝统治者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C中国的科技成就远落后于西方D中国允许与西方开展贸易往来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朝贡贸易体制是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的,材料中只有清政府强调的朝贡,故A项错误;材料关键信息反映出,清朝统治者认为自己无所不有,仍以天朝上国自居,故B项正确;材料只有英国的工业品,无法比较中西方科技差距,故C项错误;材料关键信息反映出,清朝统治者不愿意和西方开展贸易往来,故D项错误。10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

9、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C)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C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解析: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经济解体的信息,故A项错误;“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体现了手工业者从雇主处领取工资,并不能反映依附关系的强弱,故B项错误;“日佣为钱二百缗”体现了雇佣关系,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点,显露出近代化曙光,故C项正确;材料与抑商无关,故D项错误。11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10、材料中的“禁”(D)A阻碍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B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C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进行D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解析:由“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可知海禁政策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故D项正确。12中国古代由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C)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使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C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使中国落后于西方D导致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解析: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资本主义兴起的时候失去了与世界交流的机会,经济的落后导致国力的衰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

11、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所示图片反映了怎样的现象?有何重大意义?(10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逐步扩大,牛耕逐步推广。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耕犁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所示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史实?(6分)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3)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发展原理?(10分)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使私田大量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战国时期,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取代土地国有制

12、的基础上,秦国等国宣布废除井田制,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解析:(1)根据图片信息“铁锄”“穿有鼻环的牛尊”“铁口犁”,得出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逐步扩大,牛耕逐步推广。结合所学回答铁制农具、牛耕出现的意义即可。(2)根据“废井田,开阡陌”可得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3)材料一中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使私田大量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引起材料二战国时期秦国等国宣布废除井田制,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划定广州十三行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史称

13、“一口通商”。材料二苏州“东北半城皆居织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材料三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清)雍正帝清乾隆年间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1)材料一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2分)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影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了中国的封闭落

14、后。(2)材料二中苏州丝织业出现新的经济因素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其成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14分)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制约因素:重农抑商政策、自然经济占主导、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解析:第(1)问,“对外政策”,依据材料一信息“划定广州十三行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闭关政策。“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的封闭落后等方面回答。第(2)问,“新经济因素”,依据材料二信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得出资本主义萌芽。“制约因素”,依据材料三信息“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凡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从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自然经济占主导等方面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