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3、14题A级,10、15题B级,其余C级)1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导致气候变暖 B增加土壤肥力图6203010201月5日1月20日日盖勒敏里斯本达喀尔1月11日 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引发草场退化图6是2008年某汽车拉力赛路线图。据此回答23题。2整个赛程中选手沿途看到的景观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荒漠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雨林3盖勒敏地区终年降水稀少,但常有大雾,其主要原因是A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寒流
2、影响B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暖流影响C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空中冷凝D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将水汽带到近地面冷凝读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45题。4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5图中乙、丙两处植被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2009年中央电视台开年热播大剧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从事的是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下面图甲是他的贩运工具,图乙是其贩运途中在沙漠中常见的一种树木。据此回答67题。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田青的皮货贩运路线上的景观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B图甲所示的运输工具,也是阿拉伯
3、人的主要交通工具C包头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森林带 D阿克苏所在地区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7图乙中所示树木出现于沙漠中属于()A自然带分布的地带性现象 B自然带分布的非地带性现象C海陆位置因素影响下的地带性现象 D地形因素影响下的非地带性现象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及植物景观照片,完成810题。8对自然带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湿度减少B沿X方向热量减少C沿Y方向湿度增加D沿Y方向热量增加9照片显示的植物常见于A、B、C、D、10与自然景观类型一致的地区是A山东丘陵B江南丘陵C德干高原D巴西高原图2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1112题。11.该地区雪线高
4、度变化的趋势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1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B降水C.热量D.坡向图3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3,回答第13-14题。13.图中山地年降水量A 随海拔升高而递减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14.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A和 B和 C和 D和下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读图,回答1516题。15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A甲丁丙乙 B丁甲丙乙C乙丁
5、甲丙 D丁乙丙甲16丙地可能是()A天山 B秦岭 C大兴安岭 D阴山17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500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阅读并分析以下联系框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18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
6、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性。(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对应的自然带是_带。(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和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地的自然带是_带。(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为基础的。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地域分
7、异,这种分异是以_为基础的。材料六答案参考答案解析:1题选D。沙尘暴的“阳伞效应”会导致气候变冷,A项错误;华北不是草场主要分布区,B项错误;沙尘暴会引起水体碱性物质增加,C项错误;沙尘暴会带来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D项正确。解析:2题选C。出发地里斯本为常绿硬叶林,盖勒敏等地区为荒漠景观,达喀尔则为草原景观。解析:3题选A。盖勒敏沿岸为加那利寒流,受寒流影响,该地降水减少,常有大雾。解析:甲、乙、丙处位于西风带,甲处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为森林植被;乙、丙处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分别形成草原、荒漠。乙、丙两处植被是山地阻挡西风进入形成的,属于非地带性规律。 答案:4.B5.D解析:包头到阿克苏是
8、东西方向,体现的是经度地带性规律;包头所在地区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而阿克苏则处于温带荒漠带;图甲是双峰驼,而阿拉伯人地处热带地区,其主要交通工具是单峰驼。图乙是胡杨,其主要生长在西北沙漠中的绿洲上,是因水分条件改变而产生的非地带性现象。 答案:6.A7.B解析:第8题,图中的横坐标表示纬度,故沿X方向纬度越来越高,热量条件越来越差;Y方向表示自然带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第9题,照片显示的植物根系发达且多位于地表,这种植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常见于图中的。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自然带主要分布在纬度40左右,与我国山东丘陵的景观类型一致,都为温带景观;而江南丘陵为亚热带景观,
9、德干高原和巴西高原为热带景观。答案:8.B9.A10.A【解析】本题重在读图分析,左图显示的经度变化,根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测从东西方向来讲是从东向西逐渐增高的;同样读右图分析,右图展示的是纬度上的变化,也就是南北变化,根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测由南向北逐渐增高。由此得出结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增高。 【答案】11。D【解析】:首先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锁定两个:气温和降水.然后依据雪线变化趋势推测主要因素是降水(其变化趋势相一致. 【答案】12题B解析:13题选C。读图可知,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在一定高度上递增,然后会随水汽的减少而递减,排除A项;山地气温应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
10、低约0.6,如下图:显然B项错误;分析图可以看出降水量垂直变化最大的为不是。解析:14题选B。分析图可知,山麓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说明该山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景观为温带荒漠;山麓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为我国的半湿润区,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根据山麓的降水量可知该地为亚热带气候,山麓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麓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为我国南方的山脉,热带、亚热带都有可能,因此只有和组合正确。解析:第15题,根据甲地位于南半球且山麓植被为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可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当甲地山地西坡山麓的热带草原凋零时,南半球为冬季,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根据我国三山
11、山麓的植被可知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丁、乙、丙,而甲位于南半球的热带;从而得出四地中丁地的昼最长、乙地的昼长次之、甲地的昼长最短。第16题,丙地山地南麓为常绿阔叶林、北麓为落叶阔叶林,故该山最有可能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附近,最有可能是秦岭。 答案:15.D16.B17. 答案:(1)自上而下分别是:(2)地壳隆起,海拔不断升高。(3)随着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地势高),气候逐渐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18.解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在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上,差异性体现在各地区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的差异上。由于差异性的存在,形成了不同的气候与自然带。答案:(1)整体(2)西风带画图略。(西南风)(3)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 (4)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由赤道到两极热量从沿海向内陆水分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