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城南旧事(节选)英子是纯真美好的,她看到的是人心的善良和美好,世人眼中的疯子、小偷是她的朋友。她的善良和真诚使得她能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进入疯子、小偷的心灵世界,看到疯子对爱情的执着,看到小偷对供养弟弟、母亲的责任以及对他自己的道德谴责。她不懂的是,这个世界为何把她的友情一一剥夺。英子无瑕迷惘的眼神表现了纯真的无污染的心灵对社会和人生的拷问,她不明白成人朋友们的命运为何这样艰难,包括那些被杀头的学生。作品就这样借助孩子的视角,将成人世界丑恶的一面发掘出来,暴露出来。成人心中的忧愁和世事的艰难,孩子未必明了,但通过孩子的眼睛来看这些忧愁和艰难,却另有一番特别的意味。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与黑
2、暗现实互相衬托后造成的巨大反差,是这部作品反映出来的厚重的社会主题。林海音,台湾现代女作家,出生于日本,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父母客居北京,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并且经历了丧父等家庭变故。后于1948年与丈夫举家迁回台湾。著有城南旧事冬青树晓云等。作者介绍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对于童年生活及北京的追念回忆之作,是她对魂牵梦绕的童年往事的追忆。在小说中,她娓娓道来,讲述了童年记忆中结识的人以及这些人的命运,作品透露出深深的眷恋。课文是电影剧本节选。剧本由伊明改编,并于1982年被著名导演吴贻弓搬上银幕。电影剧本忠实于原著,保留了原著风格“淡淡的哀愁,深深的相思”。小说城南旧事共由五个短篇组成,用主人公小英
3、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北京的童年生活中离别的几个故事。林英子一家开始是住在北京城南惠安会馆附近的一个小院里,小说由此得名。电影片段是其中的第二个故事,是小英子与第二个小人物“厚嘴唇的人”离别的故事。背景解读电影文学剧本电影文学剧本是电影剧作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进行艺术构思,并按照电影表现手法(包括场景、环境、人物形象、行为、动作、说白、音响及其他细节),通过文字描述以表达自己对未来影片设想的作品。它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富于造型表现力和鲜明的动作性,形象的画面感和声音元素的有机结合,时空自由转换中体现的蒙太奇效果。同时,电影文学剧本必须具备文学价值,在人物形象的塑
4、造、思想内容的表达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可以作为独立的文学作品为读者阅读和欣赏。知识链接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1年龄年纪词语2.变换变幻词语释义1水泄不通:连水都流不出去,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2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1结合课文,试分析英子的形象。提示:(1)天真活泼。从英子扮小麻雀的描写中表现出来。(2)聪明可爱。从英子向妈妈借头纱跳舞的对话表现出来。(3)善良、富有同情心。课文里英子与“厚嘴唇的人”的交往和语言,都透露出英子善良的本性和同情心。2城南旧事课文节选部分表现的主题是不是仅仅回忆英子的童年生活?为什么?提示:不仅仅是。城南旧事以一个6岁的小女孩英子为主人公
5、,记录了她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作者对童年和故地的深深眷念,它还间接地涉及了深刻的社会主题。电影通过小英子纯朴天真的眼睛来展示当时的社会面貌,她身边的人的悲惨命运显示了当时社会的惨烈,让人感觉到了丰厚、沉重的社会内涵。电影城南旧事是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于1982年完成,1983年获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金鹰奖。全剧通过一个女孩子英子的感受和眼光,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旧北京的风土人情,并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反动政府对革命青年的血腥镇压,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等动乱的社会面貌。1课文节选部分开始写小英子欢快的心情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分析表
6、现手法及作用。【提示】首先明确说出所用手法的名称,然后结合上下文写出此手法的内容及其作用。_【答案】这是反衬手法,用天真、乐观、善良的童心反衬成人世界生活的无奈。从儿童天真无邪的目光里读者能感到故事的真实性。2如何理解小英子的那句“我分不清海跟天,我也分不清好人跟坏人”?【对应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提示】结合句子含意和上下文内容进行概括分析。_【答案】小英子想得极为简单,她也没办法复杂,但是她的回答却在简单中透露着某种哲理意味。她说她分不清海跟天,但这并不影响她对那篇课文的喜爱;同样的,她分不清好人跟坏人,她只知道跟厚嘴唇的人定了一个“我们看海去”的约会。3试分析歌曲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7、。由所写的这些歌曲可看出城南旧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对应考点】分析表现手法及作用,分析文章感情基调。【提示】结合上下文写出歌曲描写手法的内容及其作用,并概括文章的感情基调。_【答案】排练节目时唱麻雀与小孩烘托了小英子兴奋的心情。毕业典礼上,送别的歌声既表现学生离别母校的伤感,又预示了小英子与“厚嘴唇的人”的离别。毕业典礼上,麻雀与小孩的歌声烘托了一种孤独、伤感的氛围。结尾,小学生合唱送别烘托了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由此看出“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是其感情基调。4试结合全文分析“厚嘴唇的人”这个人物的形象。【对应考点】分析人物形象。【提示】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及生活的环境来分析。_【答
8、案】从社会这个大背景来看,他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普通的小人物。他关心英子的成绩;他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做了贼;他一个人默默承受生活的重担,养家糊口,供弟弟上学,为弟弟的出息而自豪。从他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方面看,这是一个朴实厚道,内心善良,和蔼憨厚,能忍辱负重的人,被社会现实逼迫成小偷,传统的文化教养和不堪负荷的生活压力导致了他精神和行为的双重分裂,使他在偷盗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痛苦。他的悲剧是时代和社会造成的。5城南旧事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特点?【对应考点】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提示】语言及对话所蕴含的情感内容必须放在语言环境中考查、分析,要根据文章的主旨和写作背景作答。
9、_【答案】城南旧事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含蓄、深沉、内在。一部作品是否具有民族特点,主要看它是否反映本国的社会生活、民族性格、风俗习惯、地方色彩。城南旧事中,无论是生活场面、地理背景,还是衣着等细节,都逼真地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风貌和乡土风情。比如描写善良人们的别离场景是以含蓄、深沉的方式来表现的;“小偷”被押过小英子家时,向小英子投以酸楚惜别的眼神和一丝凄凉的苦笑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情真意切,余味无穷。这就是我们民族表达感情的方式,它符合我们民族艺术欣赏的习惯。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做出的动作来显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
10、质,使人物在一系列动作中显露出独特的个性和内在的思想,进而使形象显得更加丰满、完整、立体化。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动作描写同样要求生动、具体、细致。如本文结尾写英子唱送别时哭了,“韩老师点点头,拍了拍她的肩膀”。这处细微的动作描写,写出韩老师对英子的音乐感悟力的理解与赞许,塑造了一个细心慈爱的老师形象。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续写结尾。要求:要有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有意蕴,符合教育家的身份。巴甫雷什乡村学校的花圃里,绽放了春天的第一批月季花。这是一个明媚的早晨,该校校长乌克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看
11、到了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摘下一枝月季花,从容地向校外走去。他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便亲切地问:“小姑娘,花送给谁?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奶奶病得很重,很久没有下床了。我说花开了,她有点不信。我把花摘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这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了即时小练他_【答案】示例:(他)弯下腰,轻轻抚摸小女孩的头,然后走进花圃,指着大片的月季花说:“小姑娘,再挑一枝最大的,算是我送给你奶奶的。”(他)轻轻拉着小姑娘的手,又走进花圃,摘下一枝花递过去,说:“这枝花是送给你的。”(他)转过身走进花圃,摘下两枝花,递给小女孩,说:“一枝送给你,一枝送给你母亲,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12、”鉴赏小说环境小说的典型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雪雨、山川湖泊、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1)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性格;(4)映衬人物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5)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考点透视答题模式:具体的描写特点目的、作用(一般含揭示人物的个性、品质揭示主题)。答题要注意先概括环境的特点,再从结构或内容方面去分析其作用。描写作用:(1)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
13、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2)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暗示主题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孤 儿刘斌立秦浩又查看了一下打包的行李,确定无误了才去厨房。他妻子4点就起来煮了红薯粥,他看了看那半锅粥,舀了一碗,又倒进锅里一小半。妻子并没有注意到,但仍旧习惯性地提醒他“早饭要吃饱”。典型例题秦浩进屋子只看了一眼孩子,没敢亲她。小家伙睡得浅,弄醒了,知道爸爸要走,必然哭天喊地。一个大背包上了肩,手里还有一个灰突突的大尼龙面料的行李包,秦浩看着妻子,没有再说话,只是下巴抬了抬。妻子知道其中的含义“我走了,家里靠你了”。这是秦浩每年都要经历的分离,可能大家都
14、已经习惯了。走下楼,秦浩就看见路灯底下已经有两个同伴在那儿抽烟等他了。他们手里也都有一个大大的尼龙面料的行李包,在路灯下,包上“锡山矿务局”的印字特别显眼。那几个字也印入了秦浩的眼睛,他手里也有一个。“锡山矿务局”那几个字在他心里狠狠地戳了一下。锡山矿务局曾经是这个城市最好的单位,不光工资、福利,甚至秦浩背后的那片家属楼,都曾经是这个城市最让人羡慕的。他们手里这个大行李包,就是某年单位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时,发给每个员工的福利。而如今,秦浩还得用这个包装起自己的衣衫琐碎,出去打工。三个人相互看了看,点了点头,一起朝矿区大门走去。黑黢黢的矿区内,似乎空无一人。路灯已没几盏好的。三个人抽着烟,倒是烟头
15、一亮一亮的,显出了几分活力。大门口的铁门虚关着,他们发现那儿还站着一个人。“广路,你怎么又来了?”秦浩先发问。卫广路把烟头掐了,狠狠用脚踩着,边碾脚边说:“我把娃娃交给我妹妹了,这儿不可能找到工作,我必须出去打工。”“你走了,你娃儿不是成孤儿了,要不得哦。”另一个声音说。秦浩赶紧用手止住那人,但是昏暗的灯光中,已看见广路眼神瞬间黯然了。“算了算了,走,挣到钱再打算。”一只胳膊拉起广路。秦浩看了一眼大伙儿,边走边说:“也好,又是我们四个一起,互相有个照顾。”卫广路和秦浩他们一起在外面打工两年了,可是在家的妻子一直到肝部疼痛到无法忍受才去医院,确诊是肝癌晚期,广路赶回家不到三天,妻子就去世了。这个
16、矿区里,很多职工都死于这个疾病。大家其实都知道,有些工种因为常年缺少劳动保护,身体受到了很大的侵害。本来有一年大家还准备上访争取一些基本权利,但是就在那年,矿区停产了,接着被宣布为资源枯竭型矿区。秦浩他们坐上了早班长途车,他们接下来的两天都会在路上。长途车要走4个小时,把他们带到省城,他们要换火车北上17个小时,到达北方的一个省会城市。秦浩是第一批走出去的锡山矿务局的工人。他当年是矿区锅炉班的班长,锅炉班负责整个矿区的热水供应,24小时三班倒从不停歇。当年矿场停业,秦浩整整一年都无法在这个城市找到工作。矿场倒了,几万员工和十几万的家属顿时都没有了生计。而这个大山里的小城市,哪里能够承载得了这个
17、负担呢?秦浩北上之路,经历了三个城市,最终找到了现在的工作,为一个小区的供暖站负责整个冬季烧锅炉。他站稳脚跟后,陆续把自己锅炉班的一帮弟兄都介绍了过来。工作从每年的深秋囤煤开始干起,到次年春天的3月停止。每个冬天,秦浩能挣到一份相当辛苦但至少能让家人温饱一年的收入。而家乡那个城市对他来说,就是个永远想念,但没有希望的地方。长途车上,司机开了收音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已经开始播音了。第一个让秦浩他们打开话匣子的话题是,播音员说为了响应中央关于节能的号召,今年北方城市普遍延后了开始供暖的时间,同时供暖的温度会下降。节能意味着烧炉工工作量减小,虽然只是延后三天,但是秦浩他们似乎已经感觉到今年
18、能拿到手的收入一定会减少。大家开始七嘴八舌,但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明年春天烧锅炉的工作一结束,必须得留在当地再找找工作,争取多挣点钱再回家。秦浩没有参与讨论,因为他又听到另外一则新闻。播音员正在念着一串城市的名字,那是国家公布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秦浩听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长途车已经盘山走了一段,秦浩回过身去,从车窗回望着已经在大山深处的城市。清晨,那些星罗棋布的灯火,只是那个城市里还没有断息的活力。只是离世界越远,就越像一个孤儿,即将被永远地遗忘在大山里了。(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男主人公舀粥、倒粥的动作表现了主人公家庭的困窘,
19、暗示主人公对家庭的关切,为后文情节发展做铺垫。B“锡山矿务局那几个字在他心里狠狠地戳了一下”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写出了单位的倒闭带给秦浩内心的痛苦和愤怒。C“我把娃娃交给我妹妹了,这儿不可能找到工作,我必须出去打工”表明说话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D本文通过广路妻子的相关事件和车上早间新闻很自然地交代了矿区职工的生产、生活现状,为小说情节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社会背景。【答案】A(B“愤怒”在文中没有依据,也不符合主人公的心理。C“对现实的不满”表述不准确,应是表明说话人“下定决心”。D“决定性因素”言过其实,秦浩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是困窘的生活现状和他自身有责任心、敢闯的性格)2请简要分析小说中画线部
20、分环境描写的作用。_【答案】交代了人物的生活环境,写出了矿区环境的空旷、破烂、寂静和缺少活力的特点。暗示了锡山矿务局倒闭的命运。烘托了人物伤感、迷惘的心理。3小说在刻画秦浩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_【答案】细心,有责任心。他舀粥,又倒回一小半;他为了家庭外出打工,离别时,舍不得孩子又不忍心打扰孩子;制止工友说敏感话题,避免伤人。敢闯,乐于助人。他是第一批走出去的锡山矿务局的工人,找到工作后又把自己锅炉班的弟兄带了出去。不善言谈,勤于思考。在打工路上,不参与大家的讨论,只是听广播,思考自己以及生活着的城市的命运。冬阳童年骆驼队城南旧事出版后记林海音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
21、前。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空气中。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老师教过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
22、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爸爸想了
23、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的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夏天它们到哪儿去?”“谁?”“骆驼呀!”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赏析:以为忘却的东西,原来一直潜藏在心灵的某个角落,像潮水一样涌来;以为了无痕迹的童年,却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以为消失殆尽的朋友的脸,依然灿烂在记忆的巷陌深处本文交代了写作城南旧事的缘由,即“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好书推介】城南旧事(林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