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课资料一、课文补注契诃夫及其作品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俄国最后一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出身于罗斯托夫省一个小商人的家庭。父亲经营的杂货铺在1876年破产后,他被迫靠半工半读刻苦读书继续求学。考入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79)后,在实习和行医过程中,接触了平民生活,意外地为后来的创作积累了第一手的宝贵素材。契诃夫为维持生活走上了创作道路。开始创作时,正值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三世即位,执行恢复贵族地主的全部权利、打击革命者、限制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政策的时候,面对现实他不得不先后采用“契洪特”“没有脾脏的人”和“卢佛”等笔名发表作品,先后曾给闹钟观察断片等好
2、几个幽默杂志撰稿,出于速成,创作题材之多、数量惊人,从18831885年创作诙谐的小品和幽默的短篇小说有百篇之多,1885年一年内多产达129篇,其中多为适应资产阶级报纸和市民口味的笑料和趣事。契诃夫后来也直言不讳地说:“契洪特写过许多契诃夫不喜欢的作品。”但其中的优秀作品,则继承了俄国文学的民主主义优良传统,针砭时弊,同情人民疾苦,格调幽默而辛辣。如揭露小官吏的卑躬屈节(一个小公务员之死1883年)、嘲笑见风转舵的奴才(变色龙1884年)、描写劳动人民的贫困和痛苦生活(哀伤1885年)的短篇脍炙人口。19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契诃夫开始严肃地对待创作,先后写出反映劳动者疾苦的短篇(苦恼万卡均
3、写于1886年);描绘和歌颂俄罗斯大自然的美好,思考农民命运和表达人民渴望幸福生活的中篇(草原1888年);揭露爱慕虚荣,玩弄伪善和俗不可耐等习气的(命名日1888年,公爵夫人1889年)作品等。一生创作了470多篇小说,著名的有第六病室(1892年)、带阁楼的房子(1886年)、套中人和姚内奇(均写于1898年),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与此同时,契诃夫还着手创作剧本(有独幕剧和多幕剧),著名的剧本有海鸥(1896年)万尼亚舅舅(1897年)、三姊妹(1901年)、樱桃园(1903年)等。契诃夫的艺术风格契诃夫一生创作了470多篇小说,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早在他涉足文坛不久,就以“天才的
4、姊妹是简练”和高超的“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作为自己创作的座右铭,基于此,他创作了契诃夫式的独特艺术风格:善于创作短小精悍,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无论是他初期的那些描写阴暗或灰色生活的小说,还是他晚期写的那些充满着对新生活即将来临的预感作品(包括小说和剧作)都具有这样的风格。擅长从日常生活中截取片断平凡素材、平凡人物,加工成艺术的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客观地描绘和刻画,于平凡中见伟大,从中表现重要的社会内容。尽一切力量制造浓郁的抒情气氛,抒发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融褒、贬、哀、乐之情于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他的剧作除具有以上特点之外,还具有丰富的潜台词和深刻的象
5、征意义,如剧本海鸥和樱桃园就是这种独特艺术风格的范本。二、课文析读契诃夫走向俄国文坛的时候,俄国那些蜚声全球的小说家们,诸如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早已将传统小说发挥到极致,似乎后来者很难有所作为了。然而,契诃夫却以自己深刻的文风赢得了声誉。契诃夫的成功,一方面是由于他扎根于俄国文学的土壤,他从普希金和托尔斯泰那里借鉴朴素,从果戈理那里学习讽刺,从屠格涅夫那里体会抒情,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感悟到“小人物”的悲哀另一方面是由于他的独创。他有独立于他人的全新的东西:即叙事与描写艺术的惊人简洁,戏剧式的人物设计,意蕴深厚的弦外之音。首先看契诃夫的叙事与描写的简洁艺术。契
6、诃夫的小说最令人感到惊叹的是叙事与描写达到了惊人的简洁。他的小说遣词造句高度凝练,肖像描写惜墨如今,场景描绘朴实明快。契诃夫的小说人物少,情节简单,头绪少,不枝蔓,充分展示了短篇小说叙述干净利落的魅力。高尔基在谈到小说的叙述时自愧不如,他告诫文学青年:“要向契诃夫学习,他才是没有多余字句的作家。”(高尔基文学书简)的确如此,就俄国作家而论,契诃夫写得简洁是独一无二的,俄国作家那种层层铺排、巨细无遗的“梳理式”描写法契诃夫是敬而远之的。他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了“简洁”对于小说叙事是最重要的思想。他说:“学会写得有才气,也就是写得简练。”(致阿苏沃林)“简练是才能的姐妹。”(致亚契诃夫)这是他一
7、生努力遵循的写作原则,也是他一生文学实践的写照。纵观契诃夫的小说,他总能做到以一当十,以简胜繁,他总能充分驾驭每一个词的丰富内涵,娴熟处理每一个细节的意蕴,精确把握每一句对话的话外之音所以他的小说能够立刻给读者以鲜明和强烈的印象,“在一秒钟里,印进人的脑筋”。(致马高尔基)。就小说叙述而言,无论是“一般描写”还是“风景描写”,契诃夫都反对“陈腔滥调”。(致亚席尔凯维奇)比如在人物的肖像描写中,契诃夫反对像俄国的其他作家那样用许多形容词来详尽地描绘人的相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主要借助于对主人公的行动、言语和思想的描绘来表现人物。肖像描写总是轻描淡抹,有时甚至略去。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诃夫仅仅对别
8、里科夫的种种“套子”着力描写,而对他的肖像只字不提,这样能让读者的注意力更集中。至于在场景描绘方面,契诃夫也反对冗长,主张小说中那些与主题和人物性格关联甚少的“多余的场景”应该无情地删掉。在自然景物的描写方面,契诃夫同样强调简洁与精练。他告诫高尔基:风景描写要“节制”“紧凑一点、简练一点才好,有这么两三行也就成了”。(致玛高尔基)这样,小说就不会让读者感到沉闷。契诃夫的简洁与精练完全是时时考虑到读者的欣赏,处处着眼于小说的艺术效果的。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关于套中人的故事,几乎没有一句场景描写。而小说中关于月色的精练的描绘(在中学课本里被删去),一方面是为故事的讲述者制造一种狩猎的环境,另一方面
9、也是用美好、皎洁的月色来反衬“套子式”现实的丑恶与黑暗。再看契诃夫小说中的戏剧式的人物设计。在契诃夫的小说中,人物的安排与设计体现出戏剧艺术的特征。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契诃夫常常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将不同性格的人物,置于冲突的境地,从而将每个人物映衬得更加鲜明。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往往集中笔墨刻画一两个人物,有时会出现更多的人物,但是其中必定有一个是主要人物。而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被契诃夫定义为“大月亮”与“小星星”的关系。(契诃夫论文学)作为“小星星”的次要人物必须围绕着“大月亮”转动,必须起从属与配角的作用,以便达到与主角形成对比、衬托的效果。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人物的对比、衬托更
10、加突出。主要人物别里科夫的保守、顽固、反动的性格特征恰恰在与次要人物柯瓦连科姐弟性格的反衬中得以完成。契诃夫通过主人公与华连卡的恋爱把双方对立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别里科夫来说,华连卡的美丽、活泼、开朗、大方让他着迷,甚至要向她求婚;但是另一方面,华连卡的爱说爱笑,奔放的性子,古怪的思想,又处处与别里科夫“套子”格格不入,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一切又不能不使他感到害怕,最后,当生活向他迫近时,他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更加警惕:“可别闹出什么乱子”,于是最终他越发地缩进他那套子里去了。而华连卡的弟弟柯瓦连科则完全与别里科夫相对立。他是一个勇敢、进步、爱好自由思想的人,是一个“正大光明的人”,他不仅
11、讨厌与别里科夫这样“进谗言的人”相处,而且不能忍受别里科夫习气所统治的学校空气。小说中他是以别里科夫的对立面以一个揭露者的身份出现的。双方冲突的结果是“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别里科夫永远地躺在那个套子式的棺材里,再也没有走出来。小说中的另外两个人物:讲述者“我”中学教师布尔金和对谈者兽医伊凡伊凡尼奇,也具有戏剧效果:他们既是关于别里科夫趣闻的构成者,又是这种人和习气的评判者。特别是伊凡伊凡尼奇所发出的“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洪亮的呼声尖锐地对立出别里科夫“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套子式的习气的必然灭亡。三看契诃夫小说意蕴深厚的弦外之音。契诃夫的短篇小说有
12、着丰富的内涵,这种内涵往往不是由作家直接描写出来的,而是从作家高超的叙述中暗示出来的。他的小说始终贯穿着一种大于表面描写的意蕴深厚的弦外之音。这与契诃夫在写作时主张省去许多细节有关。契诃夫绝不将话说得过白,他总是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他说:“在短小的短篇小说里,最好不要说透,只要叙述就行。”(契诃夫论文学)这种叙述必须是暗含着小说的主旨,流露出作家对社会与现实的主观判断与评价,以便启迪读者对生活的想象与思考。契诃夫坚决反对将小说变成作家主观思想的传声筒。他认为,主观态度是可怕的,弄不好会将小说整体艺术性破坏,“文学家应该跟化学家一样的客观,他应该丢开日常生活中的主观态度”,(致玛基塞列娃)应该
13、自然流露并由读者参与。他自己写作时就充分信赖读者,“认为小说里没有写出来的主观成分读者自己会加进去”。(书信选)所以在契诃夫的小说中大多是通过对平静现实的平静揭示来反映出骇人听闻的实质。在这平静的叙述背后,读者既能听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控诉与抗议,也能产生自己的思考。契诃夫不像果戈理那样直接描写沙皇政府的暴政,贵族地主、官吏的巧取豪夺和穷凶极恶;也不像托尔斯泰那样暴露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触目惊心的问题;他的小说甚至连情节都淡化了。但是就在这淡化的情节中,在这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场景里却深蕴着当时俄国时代风貌和复杂的危机。知识分子的苦闷与堕落,小市民的庸俗与无聊,小人物的奴性心理与警犬心理无一不反
14、映出来。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契诃夫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抨击,对反对势力的厌憎,对俄国未来新生活的向往等主观态度,都是通过对人物和对事物的描写来叙述来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对待别里科夫的反动、顽固、仇视一切新事物的性格特征,作家紧扣他生活中的种种怪事加以表现。主要是三层套子:外表的、内心的、禁锢别人的。这三层套子一层比一层深入。第一层是外貌的,第二层是心理特征的,第三层是影响外界的。这样作家就从外到内,从影响到危害,全方位地展现了套子性格的可笑、可憎与可怕,表明了作家对别里科夫之流的否定。而小说中的另外几个人物对别里科夫的套子性格也存在着三种力度的否定,反映出人们对新生活不同程度上的向往。华连卡对别
15、里科夫既爱怜又恼怒,对“套子”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未来生活也就无所谓向往;柯瓦连科和故事的讲述者布尔金尽管“讨厌他”,认为埋葬别里科夫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是他们仅限于憎恨一个别里科夫,而不是别里科夫习气,他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建立在消极地躲避别里科夫之流之上;真正对别里科夫习气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彻底反抗的是故事的听讲者伊凡伊凡尼奇,听完这则故事之后,他彻夜难眠,发出“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的呼声。从这里读者不难看到契诃夫的是非取向。(节选自契诃夫和他的短篇小说兼谈变色龙和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季星星)三、类文荐读法律门前卡夫卡法律门前站着一名卫士。一天来了个乡下人,请求卫士放他进法律的门里
16、去。可是卫士回答说,他现在不能允许他这样做。乡下人考虑了一下又问:他等一等是否可以进去呢?“有可能,”卫士回答,“但现在不成。”由于法律的大门始终都敞开着,这当儿卫士又退到一边去了,乡下人便弯着腰,往门里瞧。卫士发现了大笑道:“要是你很想进去,就不妨试试,把我的禁止当耳旁风好了。不过得记住:我可是很厉害的。再说我还仅仅是最低一级的卫士哩。从一座厅堂到另一座厅堂,每一道门前面都站着一个卫士,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就说第三座厅堂前那位吧,连我都不敢正眼瞧他呢。”乡下人没料到会碰见这么多困难;人家可是说法律之门人人都可以进,随时都可以进啊,他想。不过,当他现在仔细打量过那位穿皮大衣的卫士,看了看那又大
17、又尖的鼻子,又长又密又黑的鞑靼人似的胡须以后,他觉得还是等一等,到人家允许他进去时再进去好一些。卫士给他一只小矮凳,让他坐在大门旁边。他于是便坐在那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间他做过多次尝试,请求人家放他进去,搞得卫士也厌烦起来。时不时地,卫士也向他提出些简短的询问,问他的家乡和其他许多情况;不过,这都是些那类大人物提的不关痛痒的问题,临了卫士还是对他讲,他还不能放他进去。乡下人为旅行到这儿来原本是准备了许多东西的,如今可全都花光了;为了讨好卫士,花再多也该啊。那位尽管什么都收了,却对他讲:“我收的目的,仅仅是使你别以为自己有什么礼数不周到。”许多年来,乡下人差不多一直不停地在观察着这个卫士。
18、他把其他卫士全给忘了;对于他来说,这第一个卫士似乎就是进入法律殿堂的唯一障碍。他诅咒自己机会碰得不巧,头一些年还骂得大声大气,毫无顾忌,到后来人老了,就只能再独自嘟嘟囔囔几句。他甚至变得孩子气起来;在对卫士的多年观察中,他发现这位老兄的大衣毛领里藏着跳蚤,于是也请跳蚤帮助他使那位卫士改变主意。终于,他老眼昏花了;但自己却闹不清楚究竟是周围真的变黑了呢,或者仅仅是眼睛在欺骗他。不过,这当儿在黑暗中,他却清清楚楚看见一道亮光,一道从法律之门迸射出来的不灭的亮光。此刻他已经生命垂危。弥留之际,他在这整个过程中的经验一下子全涌进脑海,凝聚成了一个迄今他还不曾向卫士提过的问题。他向卫士招了招手;他的身体
19、正在慢慢僵硬,再也站不起来了。卫士不得不向他俯下身子;他俩的高矮差已变得对他大大不利。“事已至此,你还想知道什么?”卫士问,“你这个人真不知足。”“不是所有的人都向往法律吗,”乡下人说,“可怎么在这许多年间,除去我以外就没见有任何人来要求进去呢?”卫士看出乡下人已死到临头,为了让他那听力渐渐消失的耳朵能听清楚,便冲他大声吼道:“这道门任何别的人都不得进入;因为它是专为你设下的。现在我可得去把它关起来了。”阅读提示:法律门前(译在法的门前)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18831924)长篇小说审判中神父讲的一个寓言,1915年曾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单独发表。小说写一个乡下人来到“法律门前”要求见法,“法”
20、的大门敞开着,但他怎么也进不去。这篇小说以变形的手法,荒诞的情节,表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人们的精神困顿。这些人费尽周折也走不出社会为他们设置的那个魔圈。小说的主题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即“找法”,那么“法”究竟是什么呢?在这里,卡夫卡以抽象的形式,把“法”看成是人们所追寻的公理和正义。而这两者,对“乡下人”来说,又都永远是可望不可及的。这样,“乡下人”只能孤独痛苦地等待,直至死亡。这篇小说在实质上是悲观的,但作者正是以这样的悲观,表达了对现存制度的失望和抗议,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它又是积极的。四、阅读方略小说的阅读与鉴赏之四:小说的特征多视角,多侧面地透视生活:视角,在小说中就是指叙述角度,
21、它是作家反映生活的观察点、立足点、透视点,它展示出作家对所描绘的生活现象的评价和主观态度。视角的选择运用,对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显示生活的意义和感情体验,有很大的作用。视角不是一个技巧问题,它体现作家对生活的价值取向、对生活的独特艺术发现和创造。小说是一种广阔自由的艺术,它的视角运用极其灵活多变,作家可以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自传式地加以表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方式以旁观者的身份叙事;它可以从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观点来叙述,也可以从次要人物的观察点上来写,它可以灵活地转换人物的叙述角度,用人物之间的相互观察来揭示各自的内心活动,还可以直接观照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些不同的视角,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形式
22、:一是外观角。叙述者(作家或观察者)以“全知全能”的身份、眼光进行叙述和描写,塑造人物的形象,构造情节。外视角叙述者处于超脱的位置上,站在客观立场,不参与情节活动,具有较强的客观色彩;这是小说的传统视角。二是内视角。这是以作品中某个人物的眼光、心境观察生活,叙述事件,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内视角使小说在展示人物心灵上有极大的优越性。具有内倾性特点的现代小说,就惯用这种内心视角,展开人物潜意识活动。从视角的特点看,外视角近于史诗、叙事诗的观察方式,内视角近于戏剧的视点艺术;外视角适于故事的叙述,内视角长于人物心理刻画,现代小说多是把内、外视角结合运用,复合交叉,相辅相成,仿佛是多面镜子,里里外外,
23、前后左右加以映照,多侧面、立体化地反映生活和人物的内心世界。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描写女主人公安娜从彼得堡到莫斯科去,在火车上与渥伦斯基邂逅,两人的内心都发生了剧烈的震动。小说从两个人物的内心视角中,互相映照,交叉感应,渥伦斯基感受到安娜“有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而从安娜的视点中又写出了渥伦斯基的迷人的风度。两个人一见倾心,情绪互相渗透,彼此交流,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都起了重大的变化。所以,安娜回到彼得堡一下火车,看到她丈夫的面孔,第一个感觉就是惊异地发现那双撑住他的圆帽边缘的耳朵,“呵哟!他的耳朵怎么那种样子呢?”这句内心独白正是从她的视角上对卡列宁的反应和审美评价。她对人物的观察出现了变形感受,由此表现出安娜内心的变化。这种内视角的表现与作家从外视角上,对从彼得堡到莫斯科俄国上流社会的透视互相结合,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选自文学理论教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