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链接】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并不彻底的民主革命,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历程,因而具有伟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推翻了清朝260多年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历史上虽然有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但都以改朝换代或失败而告终,封建帝制依然如故。辛亥革命第一次提出了“国家之本,在于人民”的口号,这是巨大的历史进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潮流如钱江大潮势不可挡,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都因逆此潮流而败亡。【考点分析】 近几年文综合的高考题经常体现现代化的理念。所谓现代化,对中国而言是指中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
2、向。对于辛亥革命,我们可以从现代化的角度来审视,最终我们会发现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一、从现代化角度审视辛亥革命近几年文综合的高考题经常体现现代化的理念。所谓现代化,对中国而言是指中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向。对于辛亥革命,我们可以从现代化的角度来审视,最终我们会发现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一)、政治现代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国家政治形态、政权形式上实现了现代化的突破由封建专制政体转化为形式上的民主共和政体。辛亥革命建立了一个先进的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了一个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反帝
3、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后来的民主革命运动开拓了道路。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法制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法律,是第一部资产阶级类型的宪法,它确定了“三权分立”的政体及“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例1.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A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C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
4、权利的愿望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解析】A本题考查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有关知识点。根据教材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材料正反映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本题选A项。例2.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5、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例3.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 砍断了。”文中所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A辛亥革命使中国完成了近代化的任务B辛亥革命迈出了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C辛亥革命将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改造D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解析】B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仅是在器物层次,辛亥革命不仅由器物到制度,而且创立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例4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
6、“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帝王专制史是君主专制时期激情政府统治时期指的是A项;民主政治史指的是推翻封建专制政府故应该是指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而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故应该排除C;D项虽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但是不仅反封建而且反帝国主义也应排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例5. “我们生在中国,实为幸福。各国贤豪皆羡慕此英雄用武之地,而不可行。我们生在中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反而都是沉沉默默,让异族儿据我上游,而不知利用此一片好山河,鼓吹民族主义,
7、建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以执全球的牛耳,实为可叹!” 孙中山先生的这段演讲可以看出其革命的核心目的是A推翻满清贵族统治 B结束帝国主义压迫C建立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联俄联共实现共同富裕例6.作为辛亥革命的一项重要成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A迫使清帝退位,结束君主专制政体的主要动因 B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建立的标志C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我国首部实行民主共和政体的国家根本法【解析】D根据所学,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
8、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本题中A项说法中清宣统帝退位1912年2月,临时约法在3月颁布,两者无因果关系;B项指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C项指1905年三民主义的提出,本题选D项。例7.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将举全市之力筹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辛亥革命对我国的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最主要表现在A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创立了民主共和制
9、度C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B根据所学,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最主要的表现是B项。例8.中国传统政治中有“民本”而无“民主”的思想元素。“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近代中国真正把民主共和作为政治理念确立下来是在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大革命时
10、期(二)、经济现代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大大推翻了清王朝解放了生产力。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为以后北洋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临时政府积极推动“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等实业团体的成立,使实业救国蔚然成风,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获得一次显著发展,为资产阶级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经济和阶级基础。例1. 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解析】D此题考查的
11、是对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原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从内因上看取决于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采取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例2.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例3. 1923年,某英文报纸开展了一项民意调查,评选“当今中国十二个大人物”,调查结果如下从评选结果来看,“十二个大人物”中,
12、国民党有4人当选,其中孙中山雄居第一;军阀出身的有4人当选,其中冯玉祥位居第二;陈独秀以文化名流的身份高票入选“大人物”系列。值得注意的是,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入选人数相当之多,其中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代表中国据理力争的顾维钧在“十二个大人物”中位居第三,张謇位居第八。下列对这个调查结果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主张得到国人拥戴,因而当选人物居多B军阀当选反映了当时的北洋军阀统治得到国人普遍支持C陈独秀以高票入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影响巨大,不容忽视D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的入选反映了中国人民谋求独立、发展的愿望【解析】D本题A项新三民主义主张得到拥戴说法错误,1924年国
13、民党一大孙中山发展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与材料1923年的时间不符;B项军阀统治得到国人普遍支持说法错误;C项陈独秀入选是以文化名流的身份,不能反映中共在当时已有巨大影响;D项外交家顾维钧、实业家张謇等入选,反映了中国人民谋求独立、发展的愿望。本题选D项。例4.下表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张裕酿酒公司在18921941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从中可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1892年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1896年从欧洲大批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创建葡萄园,酿造出中国第一批葡萄酒1912年孙中山先生到张裕酿酒公司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1917年康有为、黎元洪等社会名流
14、前来祝贺并留下诸多墨宝手迹1934年张裕酿酒公司进入中国银行的接管时期1941年张裕酿酒公司被日军强行接管A张裕公司的创办得益于晚清政府放宽投资设厂的限制B孙中山为张裕公司题词时的身份应该是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C康有为、黎元洪等祝贺期间适逢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D张裕公司被中国银行接管表明国民党正积极为抗日做准备【解析】C晚清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是在1895年甲午战后;孙中山从未担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1934年中国银行接管张裕公司,表明国民政府官僚资本开始鲸吞民资企业,这个时候蒋介石奉行的恰好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例5:民国(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 交换、分配
15、、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一一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3)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 指出其历史作用。(4分)答案: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思想文化现代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及革命思想传播,民主共和观念得以普及,使袁世凯复辟和张勋复辟如昙花一现。思想解放造
16、就了后来的实业救国思潮,并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思想条件。(四)、教育现代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除封建教育中“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思想,实行民主共和的教育宗旨,实行男女平等教育,初步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近代教育体制。(五)、社会生活现代化的里程碑辛亥革命加快了中国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老爷”“大人”等称呼。颁布“剪辫令”,禁止妇女缠足,倡导新的社会风尚。例1.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解析】C从材料“男女平权”、“阴阳合历”可以了解
17、到,当时开始提倡男女平等、历法中阳历和阴历同时并用,这些现象的出现应该是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例2.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 (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C西学的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解析:B民国之初,为了体现民主共和精神,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等。例3.社会的文明进步常见之于生活习俗的变迁,近代中国曾兴起不缠足运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B.率先发起不缠足运动的多为女性C.清政府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D.“不缠足”
18、属于女权运动的范畴解析:B 率先发起不缠足运动的是维新派,多为男性。例4.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些称谓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观念的影响 B政治制度的变革 C领袖的个人决策 D底层民众的呼声解析: B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才会出现这种称谓的改变。例5.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解
19、,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 )A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 B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C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 D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解析:B材料从文绣利用法律手段提出离婚,反映出女性的自主意识的增强。例6.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西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A、 B、 C、 D、例7. 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
20、字之差。表明中华民国提倡女权 主张男女平等 倡导女子关心国事 消灭了性别歧视A B C D【解析】A性别歧视的消灭任重而道远,在我们今天仍然存在性别歧视,选择A项。二、从救亡图存、民族主义和21世纪祖国统一角度来看辛亥革命是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民族主义者。他那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高瞻远瞩的世界眼光、务实开明的思想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的先知先觉、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无私胸怀,都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孙中山先生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遗产,是他的光辉思想,他的不朽精神。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他第一个喊出“复兴中华、统一中国”的口号,把追求国家富强、实现国家统一,作为他
21、矢志终身的两大奋斗目标。他的口号,呼喊出了那个年代全体中华儿女的时代心声,也集中反映了当时人民大众的主流民意。包括台湾同胞,尽管当时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当他们听到辛亥革命的消息后,都非常振奋,奔走相告,在台湾岛内多次发起“驱逐日寇、收复台湾”的抗日运动。因此,即使在当时媒体欠发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中山先生在全体国人中具有崇高威望,也赢得了广大海内外华人的无比尊敬,使得孙中山先生在离开人世之后,始终成为人们最为怀念的世纪伟人之一,而且在国内不同党派、不同信仰的人士中,几乎毫无争议。这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中山思想核心:“复兴中华、统一中国”中山先生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目标、有方向的
22、革命领袖,他一生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始终把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作为至高无上的使命。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将实现国家统一作为立国方针,并提出了“民族、领土、军政、内治、财政”的5个统一。中山先生指出:“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国家一天不统一,就不能说革命成功。”为使中国强盛起来,他亲手绘制了“建国大纲”这一宏伟蓝图,使国人大开眼界。临终前他留下两句传世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有着崇尚统一的传统。有识之士坚持统一,人民期盼统一,统一和强大,始终是中华民族一切爱
23、国仁人志士追求的最高目标。而“统一”和“强大”这两个问题,又始终是紧密相连:强大了一定会统一,统一了必然会强大。当前,海峡两岸同胞正同时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值得庆幸的是,海峡两岸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曾经硝烟弥漫的台湾海峡,现在已变成和平的海峡。尤其是2008年马英九当政后,在两岸共同努力下,实现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实现了两岸“三通”直航,实现了两岸全方位大交流的良性互动。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胡锦涛总书记在“1231”重要讲话中指出:“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统一,既是中山先生的核心思想和重要目标,也是当今两岸同胞无法回避的一个原则问题。能
24、不能统?何时可以统?这是一个客观情势决定的问题。而要不要统,想不想统,这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作为政治人物更是一个大是大非的立场问题。想当年中山先生提出“统一中国”口号时,中国还处于军阀割据、四分五裂,列强在华各霸一方的局面,统一谈何容易!但中山先生毫不含糊地提出要统一中国。结果是,“除军阀、驱列强”成为国人的一致共识,并迅速形成一股反帝、反封建的巨大洪流。所以,中山先生和所有辛亥革命的先知先觉,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勋彪炳千秋。振兴中华,实现统一,符合历史潮流,也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这也是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重要启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附参考文章)1.孙中山民族主义
25、思想最初级的形态:以“排异”为主导,即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切以本民族为依归,对其他民族采取排斥主义孙中山的革命生涯是从成立兴中会,发动反满的武装起义开始的。1894年冬,他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并筹得一部分捐款,在他携款并带领一部分兴中会成员回国的途中,在船上,他向随行的人员做宣传鼓动说:“杀满洲佬,复明之江山”。这跟当时会党的反满意识是一致的。会党是由明末清初反满运动和反满思想在下层社会沉积的结果,他们的思想基本上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反清复明的思想基础是把入关主政的满人视为“异种”,不认他们是中国人,是“逆胡”,是“鞑虏”,必驱除而后可。所以,兴中会的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
26、众政府”。从18941895年创立兴中会,策动广州起义,到1905年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都一直是抱持这种反满的民族主义。我们说这种反满的民族主义是属于最初级的民族主义。它的基本观念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作为革命党的领袖孙中山,这一时期,他的民族主义思想核心就是排满。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十六个字中,有八个字是讲反满的民族主义。2.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演变的过渡形态:以民族权利为主导,即以建立近代民族国家为目标的民族主义不过,就孙中山本人而言,同盟会成立后,他对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宣传确是花了不少的力气,他的革命目标是在推
27、翻满清的君主专制统治之后,建立民主共和国,即建立近代的民族国家。他曾对自己的革命同伴解释说:“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因此,他又说:“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从这些表述可以看出,孙中山已经具有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因此也可以说,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已进入以建立近代民族国家为目标的近代民族主义的范畴。3.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演变的最终形态:以建立各民族平等的世界新秩序为主旨的民族主义,这是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族主义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于民族主义有几种不同的表述。一种表述是在追述革命历史时,仍明确坚持
28、反满的民族主义的正当性。如在其通告海陆军将士文中说:“逆胡猾夏,盗据神州,奴使吾民,乃者义师起于武汉民国新基,于是始奠。”第二种表述是说,推倒满清,创立民国,民族主义已经完成。孙中山说:“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这种说法,又恰好说明,孙中山原有的民族主义,确主要是反满的民族主义。第三种表述是“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孙中山在其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言书中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民族统一的意思,照孙中山的说法,就是不分畛域,合
29、汉、满、蒙、回、藏为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他在不同场合谈到这个问题。可见,使国内各民族合为一个统一的大民族,这是孙中山的基本意思。必须注意,这个意思是在他认为民族主义的目标已达到的观念之下的一种表述。民国成立后,孙中山曾认为民族主义与民权主义目的已达,今后的任务只是致力于实现民生主义。二次革命后,孙中山始觉悟到,民权主义还没有实现,但仍认为民族主义目的已达到了。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达到新的高潮之时,孙中山才彻底明白,民族主义的目标还远远没有达到。可见,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新觉醒与五四爱国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之前,孙中山一直全力倾注于反军阀的护法斗争。受五四运动的刺激,孙中山
30、始充分注意到国内的军阀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密切关系。5月6日,当孙中山刚刚得到5月4日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消息后,立即指示主持民国日报的邵力子,“要大力宣传报道北京学生开展的反帝爱国运动,立即组织发动上海学生起来响应”。与此同时,“国民怵于外患之烈,群起救国,民气大张”的现实,也给孙中山的思想以重大的影响。是年10月,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该党的规约明确恢复以“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从1912年宣称民族主义目标已达,到此时重新宣布以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中间差不多有七年半的时间,孙中山基本上不谈论民族主义。在此之后,孙中山才重新把民族主义作为他的一大目标。而且其民族主义明确的是以反对帝国主义
31、为内容。如1919年11月,在同即将赴法留学的青年谈话时说:“中国还是一个贫弱的国家,事事都受世界列强的干涉和压迫。我们全国同胞,尤其是知识分子,必须大家齐心参加革命,才能使中国得到独立、自由和平等。”又如,1924年1月,孙中山发表关于建立反帝联合战线宣言,其中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这些言论表明,五四运动以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发生一大转折:从把民族主义排除于革命目标之外,到重新确立民族主义的革命目标;从不谈反对帝国主义,到明确反对帝国主义。这是一种非常重大的转折,表明孙中山的以民族建国为目标的近代民族主义达到了充分成熟的发展阶段。例1
32、.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孙中山高举的民族精神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为四万万人效忠”和所学史实说明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孙中山先生强调的“忠”并不是对君王的愚忠,而是号召中国民众要忠于祖国,爱我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强调的是要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自强的民族意识。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例2.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
33、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我销”反映的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我反”反映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我变”反映的是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看我的”反映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些历史事件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探索的救国道路。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例3.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
34、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解析】C 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故选C。其他选项与材料无关。例4.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在中国大地上都发生了大规模革命运动。这两场运动A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B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C都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D都尝试推翻清政府,最后被其绞杀【解析】C 1851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
35、导的,运动并没有脱离旧式农民战争的窠臼,没有推动政治民主化。太平天国运动受到了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辛亥革命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影响,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并不是被其绞杀。例5.辛亥革命期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法规。其中能体现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是【解析】B剪辫正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的具体表现之一。例6.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时 期领导阶级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重大斗争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平均主义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末资产阶级兴民权、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19
36、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阶级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20世纪初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各阶级探索救国道路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目标是反封建;义和团运动侧重于反帝;戊戌变法是反帝;辛亥革命是反封建故A项错误;B项不包含农民阶级革命运动;D项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封建的性质;戊戌变法运动确实是由于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例7.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
37、,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需求相结合A B C DD三民主义符合时代潮流,是革命成功的关键所在。革命成功当然与实力很大关系,与舆论成功与否无关。例8.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38、;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解析】B。此题考查的是对辛亥革命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条主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要求民主独立;第二条是主张政治民主。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例9.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文章,认为孙中山与华盛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也应尊为“国父”。将孙中山和华盛顿并称为“东西两国父”是因为他们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领袖 都推翻了封建帝制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缔造者 都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A B C D【解析】
39、D美国未经历封建社会阶段,是从英国的殖民地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战争而建立的资产阶级政府。故表述与事实不符。例10.中国传统政治中有“民本”而无“民主”的思想元素。“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近代中国真正把民主共和作为政治理念确立下来是在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大革命时期【解析】B 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确立民主共和政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例11.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注一般认为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这种变化反映了封建制度的结束共和观念的深入民主平等的趋势民族团结的重要A B C D【解析】B根据材料和所学
40、,项说法正确,第项辛亥革命只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结束,封建制度在中国结束说法不正确,本题选B项。例12.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 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例13.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文章,认为孙中山与华盛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也应尊为“国父”。将孙中山和华盛顿并称为“东西两国父”是因为他们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领袖 都推翻了封建
41、帝制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缔造者 都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A B C D【解析】D美国未经历封建社会阶段,是从英国的殖民地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战争而建立的资产阶级政府。故表述与事实不符。例14.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因此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是( )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42、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中国民族主义最根本的是反对帝国主义,A、B是国内的民族关系政策,C项是中国革命的力量是工农,故排除A、B、C三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三、关注民生例1.美国19世纪末知名社会活动及和经济学家亨利乔治主张土地国有,征收地价税归公共所有,废除其他一切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从而达到他称之为“大协作”的理想社会。他的这些主张被看作是社会主义流派的一种,即“单税社会主义”。参照此学说而诞生的是( )A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B孙中山的民权主义C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例2.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
43、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解析:D 材料信息:“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故选D。例3.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壮者以眼
44、日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孟子材料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其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材料三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首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
45、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者所救,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解析】本题目以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必修一和必修三中相应的内容。第一问、第二问和第三问都是重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材料进行概括即可。第四问从民生的重要性和政府的重视性入手回答。答案(1)必须让人民“有恒产”,即分配土地给人民;实行轻徭薄赋,省减刑罚。(2分)(2)看法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认为政府应当高度关注民生问题)。(2分)办法政府耍与民众一起大力发展经济以解决民众的食、衣、住,行等四大问题政府要通过调节十地等社会财富来解决民生问题(解央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2分)(3)都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都主张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建设来改善民生;都主张提高民众的社会福利待遇。(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4)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往往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甚至国家的存亡,因此,任何政府都应当想法设法采取措施以保证国民的生计和生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