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考点02)同步训练.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36225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考点02)同步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考点02)同步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考点02)同步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考点02)同步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讲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考点02)同步训练1、康乾盛世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年之治”,但很快盛极而衰,它给当今社会留下的历史教训最主要的是 A、加快社会改革,调整生产关系 B、加强以德治国,紧跟时代潮流C、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D、惩治贪官污吏,加强政权建设2、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伐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A、以民为本,与民休息 B、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C、以民为本,号召人民建业 D、以农务本,加强农业生产3、历史上曾出现了“文景之

2、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等一系列盛世局面。这些局面的出现说明了阶级斗争对历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封建统治者有时会调整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阶级矛盾有时是可以调和的地主阶级具有进步性的一面在这些时期统治者放弃了法家思想转而采用儒家思想 A、 B、 C、 D、 4、汉唐前期呈现封建盛世的共同原因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适时调整生产关系采用的政策具有连续性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A、 B、 C、 D、5、“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关于其形成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B、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C、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D、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6、刘邦实行的治国措施与

3、政策中,动机与效果明显矛盾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沿用秦朝的郡县制 C、分封同姓子弟做王 D、对匈奴的“和亲”政策7、光武中兴的含义是 A、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对人民的剥削 B、禁止残害奴婢和释放奴婢,增加了农业劳动力C、恢复了汉政权,实现了社会安定 D、重建了汉朝,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8、西汉文景之治与东汉光武中兴本质的相同点是 A、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B、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社会安定 C、牛产发展,经济高度繁荣 D、国家强大,边疆巩固9、汉光武帝刘秀以“柔道”治天下,“柔道”的中心含义是 A、用“以柔克刚”的办法统治天下 B、以安抚为主的办法统治天下 C、以重用文臣的办法避免割据 D、以

4、无为而治治理10、中国古代盛世现象多出现在汉、唐时期的主要原因是 A、新的封建制确立,具有很强的历史进步性 B、地主阶级处于上升时期,具有很强的进步性 C、先进生产工具的推广,社会经济日益繁荣 D、周边民族关系紧张,促使统治者励精图治11、唐开元年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相比 A、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B、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C、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12、“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的出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农民起义的巨大推动作用及时调整统治政策的必要性地主阶级在历史上有进步的一面 阶级矛盾可以调和 A、 B、 C、 D、13、汉承秦制,唐袭隋规

5、,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宦官专权外戚临朝 D、横征暴敛苛政黜武14、“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琦路宝货,臣室不能容,马牛羊,山谷不能受。”引自后汉书钟长统传文中“豪人”指当时的 A、封爵将领 B、豪强地主C、僧侣贵族 D、江南巨贾15、中国的农民运动在不同历史时期带有不同的时代色彩。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B、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D、推翻了秦朝的统治16、下列选项中,带有反对民族压迫色

6、彩的农民起义是A、秦末农民起义 B、隋末农民起义 C、元末农民起义 D、明末农民起义17、西汉初年刘邦大封同姓王以确保刘家天下,后来却发生了“七国之乱”,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分封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B、休养生息政策使诸侯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C、封建经济自身的分散性 D、中央放松了对诸侯国的控制18、秦始皇、汉武帝在位时都加强了思想控制和进行了军事战争,却出现了“秦亡汉兴”的不同后果,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根本目的不同 B、用人标准不同 C、背景条件不同 D、实施手段不同19、史学界将安史之乱认定为一场叛乱,其基本理由是 A、挑起内乱,削弱国力 B、割据分裂,危及中央 C、以下犯上,争夺皇

7、位 D、破坏生产,残害人民20、之所以说明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古代史上农民起义的最高峰,依据是 A、起义的规模大 B、控制地区范围广 C、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D、推翻了明朝政权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注音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大风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 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材料四 明朝人李贽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

8、之主,未必不转谏为谀也。”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2)材料二说明唐太宗看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这样讲的意图是什么?(3)材料三说明唐太宗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李蛰评论的实质是什么? 22、康雍乾时期,是清朝268年历史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这最后的盛世已处于世界大势发生了空前剧变的大背景下,因此,具有比以往盛世更丰富的历史内涵。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年代地区国家 1750年(乾隆十五年)1800年(嘉庆五年)1830年(道光十年)1900年(光绪二十

9、六年)整个欧洲23.2%28.1%34.262美 国1.9%4.3%9.5%18.5%中 国32.8%33.3%29.8%6.2% 摘自郭成康著康乾盛世的成就下隐患材料二 雍正帝:“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摘自清世宗实录卷57 材料三 (1793年)乾隆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自粤海关志卷23 材料四 (1793年,英国马夏尔尼使团来华,受到乾隆帝接见)事后,马夏尔尼感慨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 摘自(法)阿兰佩雷菲特著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请回

10、答:(1)材料一揭示,17501800年,与欧洲相比,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试结合康雍乾时期的有关重大政治、经济举措,简要说明上述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处于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2)材料一揭示,17501830年,英国的经济发展呈何种变化趋势?与同一时期的中国经济相比较,英国的经济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经济?(3)结合材料一、二、三和所学历史知识说明材料四,为什么在“盛世”的局面下,王朝却被马夏尔尼看成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4)康雍乾时期,世界形势剧变。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欧洲在思想、政治和经济领域里发生了哪些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进步运动和事件? (5)上述四则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1、23、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治世”。“治世”也称盛世,一般指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相对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民族团结的封建统治时期。请回答:(1)请分别列举西汉、东汉、唐、明四朝初年出现的封建盛世的名称,并说明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方针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简述其原因。 (2)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的一百余年间,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封建社会末期最为繁盛的百年之治“康乾盛世”,但历史仅过去了短短的40余年,中国就迅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说明“康乾盛世”的表现,并结合当时的中外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盛世局面迅速消逝的原因。 (3)请说明走在世界前列的封建时代的中国在明清之际逐渐

12、落后于世界潮流对当前的中第二讲中国古代的治乱兴衰同步训练参考答案1、A2、A3、B4、D5、D6、C7、C 8、B9、B10、B11、C12、B13、D14、B15、D16、C17、C18、C19、D20、C21(1) 因果关系。(2) 人民群众的力量不容忽视。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统治政策。(3) 维护地主阶级利益。(4) 封建君主专制。22、(1) 康雍乾时期,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抗击沙俄侵略,平定准噶尔部割据势力,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册封达赖、班禅及设驻藏大臣等政治举措,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鼓励垦荒,摊丁入亩等经济举措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2)发展迅速。资本主义经济。(3清王朝政

13、治上极力强化专制皇权,反对变革。闭关锁国;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思想文化上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实行文化专制;乾隆后期政治日益腐败。(4)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5)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23、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和洪武中兴。共同的治国方针:休养生息。原因:均吸取了前朝的暴政害民亡国的教训。统治者都参加或经历过前朝末年的农民战争,注意到农民起义的力量。社会长期战乱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统治者意识到恢复或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各朝初年统治者大都勤政贤明。(2)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边疆地区得到巩固和开发;经济发展迅速,耕地面积扩大,国家财政收入

14、增加; 人口大量增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消逝的原因:西方:工业革命开展并基本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资本主义加紧对外侵略步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中国:长期实行“闭关自守”政策,造成中国日益落伍于世界。大兴又字狱及沿袭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禁锢了人民的思想;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影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束缚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侵略,力图使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理想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3)认识:坚持改革开放,跟上世界潮流; 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提高民族凝聚力; 重视科技教育,增强综合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