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后提升训练 九辛亥革命(15分钟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美国商人鲍布曾描写道:“清政府从北京派遣30 000军队及巡洋舰来夺回这三座城市。政府不相信自己的士兵,武昌的士兵很少有人继续忠于政府。”他描写的是()A.武昌起义B.中华民国成立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D.清帝退位【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武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相关内容,因此A说法正确;B、C、D均发生在武昌起义之后,可以排除。故本题答案
2、为A。2.“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它”指的是()A.武昌起义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解析】选B。材料中“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可知该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故选B。A是辛亥革命的开端,C、D与辛亥革命无关。【深化点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责任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直接目的是防止袁世凯独裁,根本目的是维护共和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的灭亡和民主共
3、和政体的确立,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3.(2017宿迁高一检测)“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华民族认同得以实现,这既有赖于革命领袖孙中山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又有赖于民国建立所形成的制度保障。”这段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的功绩是()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促进了中华民族认同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D.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解析】选B。材料侧重“民族认同”而不是民主政权,故A错误;“民族认同”“实现”等关键信息表明该段材料主要强调辛亥革命对民族观念形成和发展的意义,故B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对帝国主义的打击,故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观念的影响问题,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15分)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4、料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中华文明史第4卷据材料指出孙中山学说的特点。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特点”可从材料“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信息得出。“说明”一问,实际上考查的是孙中山对中华民国的贡献,可结合所学知识从孙中山在建立中华民国前后的活动中提取。答案:特点:将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说明:创建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