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配套训练 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检测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3301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配套训练 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检测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配套训练 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检测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配套训练 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检测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配套训练 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检测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配套训练 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检测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配套训练 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检测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配套训练 人教版必修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检测卷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检测卷(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中国古民居中常见到“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匾额或门联。古代这些家庭所读所传的应该是 ()。A老庄之学 B儒家思想 C墨家学说 D耕作技术解析“耕读”、“忠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儒家在士农工商诸业选择中基本的价值追求,以及对家庭和社会风气建设的理想。答案B2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言论反映了他思想主张的有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剩,盗贼无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

2、且格。”“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 B C D解析属于孔子的言论,属于孟子的言论,排除,故选C项。答案C3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帝道指的是上古帝王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王道指的是遵循礼乐制度的

3、儒家思想;霸道指的是在诸侯争霸的乱世依靠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加强对人民的约束。答案B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解析先秦时期法家的代表是韩非子,汉朝儒生的代表是董仲舒。答案D5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带有浓厚迷信思想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

4、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故正确。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思想本身就带有浓厚迷信思想,故正确;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正确,故选D。答案D6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解析本题只有C、D两项符合董仲舒的思想,其中D项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继承了儒家“仁政”思想。答案D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

5、发展规律C“天人感应”学说 D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解析理学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这里的“理”应是指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答案D8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专制制度 B“罢黜百家”C“三教合一” D程朱理学解析从时间上判断,程朱理学在宋朝以后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阻碍自由思想的流动,把中国文化长河变成了一潭死水,一个发酸发臭的“酱缸”,故答案选D项。答案D9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进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于 (

6、)。A西汉 B北宋 C南宋 D明清解析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使之成为了理学的经典。答案C10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解析从姓名中的“克己”“忍”“信”“仁”“礼”“忠恕”,可知其符合儒家的主张,理学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发展,故选D。答案D11“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C致良知 D穷理格物解析由材

7、料中“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可知材料认为心是本源,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要外求,体现了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答案C12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以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A人文主义 B仁爱精神C尊重人性 D个人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李贽认为人都有私心,穿衣吃饭是人的基本需求。所以李贽主张尊重人性,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答案C13顾炎武针对明代八股取士,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情况,主张 ()。A把土地按肥瘠高下分为几等,定出不同的税则来征收赋税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C“工商皆本

8、”的学说D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解析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项是针对土地兼并,B项是针对政治腐败,C项是针对重农抑商,D项是针对八股取士。答案D14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 ()。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B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C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D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解析民主的含义即人民主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而不属于某人或集团。根据这个定义,黄宗羲的观点中“天下为主,君为客”最能体现其“民主性”思想。答案B15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9、()。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思想解析孟子、董仲舒和黄宗羲都是儒学思想家,由于他们所处时代的不同,在对君主专制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是对儒学的发展,所以A不准确;董仲舒处于封建社会的早期,不是社会转型时期,B错误;孟子虽然提出“民贵君轻”,但并未否定君主专制,C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D。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6(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任焉,敏

10、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董仲舒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宋)朱熹材料四“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黄宗羲请回答:(1)在清代以前,儒家

11、思想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请问每个阶段的思想核心是什么?(4分)(2)根据每个阶段的历史背景,谈谈每个阶段的思想是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的?(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所给的材料观点鲜明,分段清晰,难度不大,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即可。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大一统。宋代: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明代: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纷争,孔子希望用“仁”的学说来调节社会人际关系。汉代,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思想

12、上的统一成为迫切的要求,董仲舒发展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的需要。宋代,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朱熹的学说适应了当时的需要。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其腐朽性也进一步暴露,与此同时,工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黄宗羲的学说就是对当时现实的反映。17(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

13、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王夫之读通鉴论方且割万有,专己私,侈身臂

14、,矜总持,不纵以权,不强其辅,则所以善役天下而救其祸者,荡然无所利赖。王夫之黄书材料四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分)(2)针对材料一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理由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王夫之实际上是否定了当时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2分)(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三者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材料四,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产生这种进步思想

15、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评价。(6分)解析本题考查明清进步思想家对专制制度的批判。第(1)问,从材料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2)问,针对君主专制的弊端,顾炎武主张分君权,材料信息能体现这一点;第(3)问,从材料信息中提取;第(4)问,人的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又起反作用,依据此原理回答即可。答案(1)观点:抨击君主专制。职责:应当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使“天下为主,君为客”。(2)方法:分天子之权。理由:集权导致混乱;天下之大害。(3)家天下、世袭等级制、中央集权制。(任答两点即可)(4)共同之处:抨击君主专制。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评价:积极: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为反对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消极:提不出新社会方案,思想不完善,无法实现。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